第八章 了解地区 考点讲练(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章 了解地区 考点讲练(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14 14:56:29

文档简介

第八章 了解地区
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
1.地形、气候对水稻种植业的影响
地形 大河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水稻种植
气候 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热,适宜水稻生长
2.河流与城市
读图,中南半岛主要稻米产区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是(B)
①地形平坦 ②雨热同期 ③灌溉水源充足 ④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⑤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变式练1] 读中南半岛示意图,据图判断,影响中南半岛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有(B)
A.气候、地形
B.地形、河流
C.矿产资源、气候
D.气候、河流
南亚的自然环境与农业分布
主要 农作物 主要分布地区 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水稻 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孟加拉国西部 水稻需水较多,该地区主要是平原且降水充足
小麦 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 小麦、棉花抗旱能力较强,棉花生长后期需晴朗的天气;这些地区地面起伏平缓、降水较少、日照充足
棉花 德干高原西部地区
黄麻 恒河下游地区 地势低平,气候湿热,适宜黄麻生长
纱丽是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女性的一种传统服饰,质地轻薄,透气性好。读南亚地区示意图,回答(1)~(2)题:
(1)棉花是制作纱丽的重要原料,南亚棉花主要分布在(D)
A.喜马拉雅山麓
B.恒河下游平原
C.印度河下游平原
D.德干高原西部
(2)若依据靠近原料产地的原则选址,则最适合建纱丽工厂的是(B)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变式练2] 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作物。南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但产量很不稳定。我国培育的杂交水稻具有单产高、适应性强等特点,现已推广到南亚等多个地区。下图为南亚地区部分农作物分布图。据此回答(1)~(2)题:
(1)南亚的水稻主要分布在(D)
A.恒河上游地区
B.印度河下游地区
C.德干高原中部
D.印度东北部及西部沿海地区
(2)造成南亚水稻产量不稳定的主要气象灾害是(C)
A.台风灾害 B.寒潮灾害
C.旱涝灾害 D.沙尘灾害
西亚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
西亚地区冲突不断,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读西亚地区示意图,西亚地区冲突不断的主要原因有(B)
①战略位置重要 ②抢占水资源 ③经济发展差异 ④争夺石油资源 ⑤人种的差异 ⑥民族、宗教差异
A.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⑥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
[变式练3] 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根据笔记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该地区可能是(D)
A.东南亚 B.印度
C.欧洲西部 D.西亚
(2)图中各数码与填入内容,对应错误的是(C)
A.①——地处“五海三洲之地”
B.②——世界石油宝库
C.③——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D.④——宗教文化差异巨大
欧洲西部发展乳畜业的条件
自然 条件 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终年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地形 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草场广布
社会经 济条件 市场 欧洲西部城市化程度高,人们喜食牛奶及其制品
交通 交通运输发达,运输乳畜产品方便
机械化 机械化程度高,有专门的自动化挤奶设备,缓解了劳动力短缺问题
读欧洲西部某地奶制品生产链流程图,回答(1)~(2)题:
(1)该图主要反映欧洲西部(B)
A.旅游业高度发达
B.乳畜业现代化程度高
C.发达国家数量多
D.工业发展的历史悠久
(2)欧洲西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不包括(A)
A.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B.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大
C.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D.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
[变式练4] 四位同学根据手中卡片内容的因果关系,将它们放入下图中的正确位置,其中选择③号方框的同学是(C)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科学考察
1.自然环境
相同点 酷寒、干燥
原因 纬度高,降水稀少
不同点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更低、降水更少、风力更大
原因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陆地升温和降温比海洋快,升温、降温幅度比海洋大。 ②地势高低不同。南极地区地势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陆,北极地区地势低。 ③覆冰情况不同。南极地区绝大部分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北极地区覆冰较少,接受太阳辐射较多。因此,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冷得多
2.极地考察的最佳时间
每年6—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此时北极地区的气温相对较高,且为极昼时期,是科学考察的最佳时期;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和极昼时期,是到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
时期。
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的海拔高度和陆地面积差异较大,导致两地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北冰洋沿岸1878年就开通了北极航道。为了进一步研究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2004年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如图为黄河站和北极航道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黄河站与南极洲纬度数值相同的陆地地区相比(A)
A.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B.气温较高,降水较少
C.气温较低,风力较大
D.气温较低,降水较多
(2)图中西北航道经过的主要大洲是(D)
A.亚洲 B.欧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变式练5] 下图描述了南极地区自然要素间的相互关系,①②③④处用词最准确的一项是(C)
A.①低、②多、③低、④高
B.①低、②少、③高、④低
C.①高、②少、③低、④高
D.①高、②多、③高、④低第八章 了解地区
东南亚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
1.地形、气候对水稻种植业的影响
地形 大河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有利于水稻种植
气候 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热,适宜水稻生长
2.河流与城市
读图,中南半岛主要稻米产区种植水稻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形平坦 ②雨热同期 ③灌溉水源充足 ④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⑤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变式练1] 读中南半岛示意图,据图判断,影响中南半岛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A.气候、地形
B.地形、河流
C.矿产资源、气候
D.气候、河流
南亚的自然环境与农业分布
主要 农作物 主要分布地区 与地形、气候的关系
水稻 印度东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区、孟加拉国西部 水稻需水较多,该地区主要是平原且降水充足
小麦 西北部干旱少雨地区 小麦、棉花抗旱能力较强,棉花生长后期需晴朗的天气;这些地区地面起伏平缓、降水较少、日照充足
棉花 德干高原西部地区
黄麻 恒河下游地区 地势低平,气候湿热,适宜黄麻生长
纱丽是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女性的一种传统服饰,质地轻薄,透气性好。读南亚地区示意图,回答(1)~(2)题:
(1)棉花是制作纱丽的重要原料,南亚棉花主要分布在( )
A.喜马拉雅山麓
B.恒河下游平原
C.印度河下游平原
D.德干高原西部
(2)若依据靠近原料产地的原则选址,则最适合建纱丽工厂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变式练2] 水稻是一种喜温喜湿的作物。南亚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但产量很不稳定。我国培育的杂交水稻具有单产高、适应性强等特点,现已推广到南亚等多个地区。下图为南亚地区部分农作物分布图。据此回答(1)~(2)题:
(1)南亚的水稻主要分布在( )
A.恒河上游地区
B.印度河下游地区
C.德干高原中部
D.印度东北部及西部沿海地区
(2)造成南亚水稻产量不稳定的主要气象灾害是( )
A.台风灾害 B.寒潮灾害
C.旱涝灾害 D.沙尘灾害
西亚成为世界热点地区的原因
西亚地区冲突不断,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读西亚地区示意图,西亚地区冲突不断的主要原因有( )
①战略位置重要 ②抢占水资源 ③经济发展差异 ④争夺石油资源 ⑤人种的差异 ⑥民族、宗教差异
A.①②④⑤ B.①②④⑥
C.②③⑤⑥ D.③④⑤⑥
[变式练3] 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根据笔记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该地区可能是( )
A.东南亚 B.印度
C.欧洲西部 D.西亚
(2)图中各数码与填入内容,对应错误的是( )
A.①——地处“五海三洲之地”
B.②——世界石油宝库
C.③——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
D.④——宗教文化差异巨大
欧洲西部发展乳畜业的条件
自然 条件 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终年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地形 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草场广布
社会经 济条件 市场 欧洲西部城市化程度高,人们喜食牛奶及其制品
交通 交通运输发达,运输乳畜产品方便
机械化 机械化程度高,有专门的自动化挤奶设备,缓解了劳动力短缺问题
读欧洲西部某地奶制品生产链流程图,回答(1)~(2)题:
(1)该图主要反映欧洲西部( )
A.旅游业高度发达
B.乳畜业现代化程度高
C.发达国家数量多
D.工业发展的历史悠久
(2)欧洲西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A.劳动力丰富且廉价
B.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大
C.气候全年温和湿润
D.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
[变式练4] 四位同学根据手中卡片内容的因果关系,将它们放入下图中的正确位置,其中选择③号方框的同学是( )
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与科学考察
1.自然环境
相同点 酷寒、干燥
原因 纬度高,降水稀少
不同点 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气温更低、降水更少、风力更大
原因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陆地升温和降温比海洋快,升温、降温幅度比海洋大。 ②地势高低不同。南极地区地势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陆,北极地区地势低。 ③覆冰情况不同。南极地区绝大部分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北极地区覆冰较少,接受太阳辐射较多。因此,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冷得多
2.极地考察的最佳时间
每年6—8月是北半球的夏季,此时北极地区的气温相对较高,且为极昼时期,是科学考察的最佳时期;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每年11月至次年3月是南极地区的暖季和极昼时期,是到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
时期。
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的海拔高度和陆地面积差异较大,导致两地自然环境差异明显,北冰洋沿岸1878年就开通了北极航道。为了进一步研究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2004年在挪威斯瓦尔巴群岛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如图为黄河站和北极航道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黄河站与南极洲纬度数值相同的陆地地区相比( )
A.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B.气温较高,降水较少
C.气温较低,风力较大
D.气温较低,降水较多
(2)图中西北航道经过的主要大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变式练5] 下图描述了南极地区自然要素间的相互关系,①②③④处用词最准确的一项是( )
A.①低、②多、③低、④高
B.①低、②少、③高、④低
C.①高、②少、③低、④高
D.①高、②多、③高、④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