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基本国情
1.读中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可知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B)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少
C.总量缺乏
D.人均占有量多
2.下列有关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C.河流众多,以内流河为主
D.自然灾害频发,种类多,分布广
区域特色
3.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域对内地产生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下列不属于中国经济核心地域的是(D)
A.京津冀
B.长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
D.东北地区
4.结合云南省地理位置分析,其除发展旅游业外,还适合发展(C)
A.高科技产业
B.绿洲农业
C.边境贸易
D.钢铁工业
中国与世界
5.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3 600多家企业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说明(B)
A.中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
B.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C.经济全球化遭遇严重挑战
D.世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6.(衡阳中考)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是(D)
A.低碳出行
B.光盘行动
C.节约用水
D.使用一次性碗筷
7.下列关于我国地理差异明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农业生产呈“东耕西牧、南麦北稻”的分布格局
B.人口、城市、交通线分布东疏西密
C.经济发展水平东高西低
D.地势东高西低,不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陆
8.下列区域与其经济特色的对应,正确的是(C)
A.珠江三角洲区域—畜牧业
B.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最早
C.黄河流域—能源和制造业基地
D.长江流域—外向型经济
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
A.中国是地球村的一员,中国离不开世界
B.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不能没有中国
C.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与世界联系更加紧密
D.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之后,再来治理环境污染也不迟
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读碳达峰与碳中和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日常生活方式中,不符合“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是(A)
A.学生上学私车接送
B.按需点餐光盘行动
C.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D.节约纸张双面使用
11.根据图示信息,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生产方式是(C)
A.提高煤炭的能源消费比例
B.加大森林采伐力度以增加收入
C.开发利用风能等清洁能源
D.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等重工业
12.下图为我国四大经济圈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成渝双城经济圈以 成都 和 重庆 为中心城市,两城市虽相距三百多千米,但只需约一个半小时车程,这主要得益于 交通运输业 的发展,使两城市的人们如同生活在同一城市。
(2)环渤海经济圈有我国的 辽中南 工业基地和 京津唐 工业
基地。
(3)长三角经济圈地处 江海 交汇之地,该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核心城市是 上海 ,该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区域,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 辐射 带动作用。
(4)与珠三角经济圈相邻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 香港 特别行政区和 澳门 特别行政区。
13.(长沙中考改编)[美丽中国生态兴]国家公园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2021年10月,我国宣布设立东北虎豹、大熊猫、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三江源五个首批国家公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在①②③④四大地理区域中,首批国家公园数量最多的区域是 ① (填数码);位于非季风区的国家公园是 三江源国家公园 (填国家公园名称)。
(2)下列动物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是 甲 (填代号)。
(3)虎豹属于肉食动物。部分季节因食物短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需增设人工投喂区,请判断人工投喂的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冬季。冬季林区其他动物活动少(部分冬眠),东北虎豹能捕捉的猎物减少;地表覆雪厚度大,东北虎豹觅食困难。(任答一点即可)
(4)建设国家公园的目的是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保护起来,以支撑和引领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关于国家公园的保护与发展,玲玲、贝贝两位同学发表了不同看法。根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你赞成谁 贝贝 。 第九章 建设永续发展的美丽中国
基本国情
1.读中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的比较图,可知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少
C.总量缺乏
D.人均占有量多
2.下列有关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B.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C.河流众多,以内流河为主
D.自然灾害频发,种类多,分布广
区域特色
3.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域对内地产生越来越大的拉动作用,下列不属于中国经济核心地域的是( )
A.京津冀
B.长江三角洲
C.珠江三角洲
D.东北地区
4.结合云南省地理位置分析,其除发展旅游业外,还适合发展( )
A.高科技产业
B.绿洲农业
C.边境贸易
D.钢铁工业
中国与世界
5.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3 600多家企业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说明( )
A.中国已经成为发达国家
B.中国市场潜力巨大
C.经济全球化遭遇严重挑战
D.世界经济发展极不平衡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6.(衡阳中考)建设美丽中国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是( )
A.低碳出行
B.光盘行动
C.节约用水
D.使用一次性碗筷
7.下列关于我国地理差异明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农业生产呈“东耕西牧、南麦北稻”的分布格局
B.人口、城市、交通线分布东疏西密
C.经济发展水平东高西低
D.地势东高西低,不利于海洋水汽深入内陆
8.下列区域与其经济特色的对应,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区域—畜牧业
B.沿边地区—对外开放最早
C.黄河流域—能源和制造业基地
D.长江流域—外向型经济
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是地球村的一员,中国离不开世界
B.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世界不能没有中国
C.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与世界联系更加紧密
D.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之后,再来治理环境污染也不迟
中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读碳达峰与碳中和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日常生活方式中,不符合“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是( )
A.学生上学私车接送
B.按需点餐光盘行动
C.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D.节约纸张双面使用
11.根据图示信息,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的生产方式是( )
A.提高煤炭的能源消费比例
B.加大森林采伐力度以增加收入
C.开发利用风能等清洁能源
D.大力发展钢铁工业等重工业
12.下图为我国四大经济圈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成渝双城经济圈以 和 为中心城市,两城市虽相距三百多千米,但只需约一个半小时车程,这主要得益于 的发展,使两城市的人们如同生活在同一城市。
(2)环渤海经济圈有我国的 工业基地和 工业
基地。
(3)长三角经济圈地处 交汇之地,该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核心城市是 ,该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区域,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 带动作用。
(4)与珠三角经济圈相邻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 特别行政区和 特别行政区。
13.(长沙中考改编)[美丽中国生态兴]国家公园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2021年10月,我国宣布设立东北虎豹、大熊猫、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三江源五个首批国家公园。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在①②③④四大地理区域中,首批国家公园数量最多的区域是 (填数码);位于非季风区的国家公园是 (填国家公园名称)。
(2)下列动物位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是 (填代号)。
(3)虎豹属于肉食动物。部分季节因食物短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需增设人工投喂区,请判断人工投喂的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
(4)建设国家公园的目的是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保护起来,以支撑和引领我国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关于国家公园的保护与发展,玲玲、贝贝两位同学发表了不同看法。根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你赞成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