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训练二 省际区域 (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训练二 省际区域 (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14 15:34:03

文档简介

专题训练二 省际区域
(东北地区、长江三角洲区域、黄土高原)
位置和范围
  读我国东北区域图,回答1~3题:
1.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我国东北三省位于( )
A东半球、中纬度 B.北温带、南半球
C.北半球、低纬度 D.北寒带、中纬度
2.甲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行政中心是( )
A.哈尔滨 B.长春
C.沈阳 D.济南
3.乙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4.长江三角洲区域滨江临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能正确表示其位置的图示是( )
A B C D
5.读图可知,黄土高原主要位于( )
①北方地区 ②暖温带 ③西北地区 ④寒温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自然环境与农业
  中国东北部的三江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7°,地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的三角地带,河流纵横,逐渐形成了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下图为我国东北部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示地区A、B两地年平均气温的最大差值约是( )
A.-4 ℃~8 ℃ B.8 ℃~12 ℃
C.10 ℃~14 ℃ D.12 ℃~16 ℃
7.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大的原因包括( )
①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 ②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③地形平坦,排水不畅 ④河流密布,水源充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长江三角洲区域是我国淡水鱼苗的主要生产基地,主要原因是( )
A.大部分地区临海
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C.河网纵横,湖泊密布
D.养鱼历史悠久
  (海南中考节选)信天游是富有陕北特色的民歌,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结合图回答9~10题:
9.信天游中唱道:“一个在那山上呦,一个在呀沟。”反映出陕北地区的地表特征是( )
A.千沟万壑 B.平坦辽阔
C.冰川广布 D.沃野千里
10.为发展经济,当地农民利用直播带货推销的特色农产品最可能是( )
A.苹果 B.香蕉
C.柑橘 D.菠萝
工业、交通与文化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基本形成以工业设备、农业机械、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相对合理的机械工业体系,在地区分布上形成多个大型机械工业基地。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区域发展重工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科技发达    B.劳动力丰富
C.交通便利    D.矿产资源丰富
12.东北老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有( )
①资源枯竭 ②设备老化 ③产业结构单一 ④距海远,对外联系
不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枣庄中考)读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中的经济辅轴的分布规律是( )
A.沿长江干流分布
B.沿长江支流南北延伸
C.沿沪昆铁路线分布
D.沿海分布
14.长江经济带最早可能实现( )
A.行政区划统一
B.区域市场一体化
C.文化习俗统一
D.产业政策一体化
15.山西人喜食醋的习俗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深深地扎根于黄土高原这片土地之中。下列属于“黄土风情”的是( )
①窑洞 ②白羊肚头巾 ③筒裙 ④赛龙舟 ⑤信天游 ⑥秦腔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⑤⑥ D.①②④⑥
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嫩江流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嫩江每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湿地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丛生,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禽鸟的“天然乐园”。下图示意黑龙江省局部地区河流、湿地的分布。据此回答16~17题:
16.嫩江春汛的形成是由于春季( )
A.流域内降雨较多
B.地下水丰富,补给河流
C.湖泊水大量流入河流
D.气温回升,大量冰雪融化
17.扎龙湿地今后发展的方向是( )
A.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B.平整土地,发展房地产业
C.加强保护,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D.保留湿地,大力发展水产养殖
  读黄土高原人地关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19题:
18.黄土高原人地关系十分尖锐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发展过快,资源开采过多
B.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
D.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19.要解决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应当( )
A.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植树种草、修建堤坝等
B.大量迁移黄土高原的居民,扩大耕地面积
C.停止开采黄土高原的煤矿
D.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引进各地速生树木
20.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80年代,原本是上海科研院所、高校、国企等单位的技术人员,在星期日这一天,被长江三角洲区域众多乡镇企业请去做技术指导,这些人被当地称为“星期日工程师”。
(1)“星期日工程师”现象体现出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起到了 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工程师将 扩散到了周边城市。
(2)目前,越来越多的上海白领居住在周边城市,借助发达的 ,往返于居住地与上海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该现象被称为“ ”。图中距离上海市最近的城市是 。
(3)2021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2 489.43万,是我国的特大城市。在今后的城市发展中,上海市需要解决因人口过多带来的主要问题有 。(答出两点)
(4)长江三角洲区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主要表现在 等方面。(答出两点)
21.(福建中考)甲河流域农牧业历史悠久,由于过垦过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如今经过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们生活逐渐富裕起来。下图示意甲河在陕西省的位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甲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黄土土质 ,降水集中于 季,且多暴雨,植被 。
(2)昔日,甲河流域人口快速增长,加剧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将下列备选项的数码填在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关联图(图2)的相应位置。
备选项:①粮食产量下降 ②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 ③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增加
图2
a ,b ,c 。
(3)如今,甲河流域经过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将下列治理措施的备选项数码填在图3中相应的位置。
备选项:①修建水平梯田、建设林果基地 ②植树造林、种草 ③打坝淤地
图3专题训练二 省际区域
(东北地区、长江三角洲区域、黄土高原)
位置和范围
  读我国东北区域图,回答1~3题:
1.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我国东北三省位于(A)
A东半球、中纬度 B.北温带、南半球
C.北半球、低纬度 D.北寒带、中纬度
2.甲省级行政区域单位的行政中心是(B)
A.哈尔滨 B.长春
C.沈阳 D.济南
3.乙是(B)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4.长江三角洲区域滨江临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能正确表示其位置的图示是(B)
A B C D
5.读图可知,黄土高原主要位于(A)
①北方地区 ②暖温带 ③西北地区 ④寒温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自然环境与农业
  中国东北部的三江平原大致位于北纬47°,地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流的三角地带,河流纵横,逐渐形成了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下图为我国东北部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示地区A、B两地年平均气温的最大差值约是(D)
A.-4 ℃~8 ℃ B.8 ℃~12 ℃
C.10 ℃~14 ℃ D.12 ℃~16 ℃
7.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大的原因包括(B)
①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 ②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③地形平坦,排水不畅 ④河流密布,水源充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8.长江三角洲区域是我国淡水鱼苗的主要生产基地,主要原因是(C)
A.大部分地区临海
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C.河网纵横,湖泊密布
D.养鱼历史悠久
  (海南中考节选)信天游是富有陕北特色的民歌,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结合图回答9~10题:
9.信天游中唱道:“一个在那山上呦,一个在呀沟。”反映出陕北地区的地表特征是(A)
A.千沟万壑 B.平坦辽阔
C.冰川广布 D.沃野千里
10.为发展经济,当地农民利用直播带货推销的特色农产品最可能是(A)
A.苹果 B.香蕉
C.柑橘 D.菠萝
工业、交通与文化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基本形成以工业设备、农业机械、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相对合理的机械工业体系,在地区分布上形成多个大型机械工业基地。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区域发展重工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D)
A.科技发达    B.劳动力丰富
C.交通便利    D.矿产资源丰富
12.东北老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有(A)
①资源枯竭 ②设备老化 ③产业结构单一 ④距海远,对外联系
不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枣庄中考)读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中的经济辅轴的分布规律是(C)
A.沿长江干流分布
B.沿长江支流南北延伸
C.沿沪昆铁路线分布
D.沿海分布
14.长江经济带最早可能实现(B)
A.行政区划统一
B.区域市场一体化
C.文化习俗统一
D.产业政策一体化
15.山西人喜食醋的习俗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它深深地扎根于黄土高原这片土地之中。下列属于“黄土风情”的是(C)
①窑洞 ②白羊肚头巾 ③筒裙 ④赛龙舟 ⑤信天游 ⑥秦腔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⑤⑥ D.①②④⑥
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嫩江流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嫩江每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湿地内湖泊星罗棋布,河道纵横,水质清澈,苇草丛生,沼泽湿地生态保持良好,被誉为禽鸟的“天然乐园”。下图示意黑龙江省局部地区河流、湿地的分布。据此回答16~17题:
16.嫩江春汛的形成是由于春季(D)
A.流域内降雨较多
B.地下水丰富,补给河流
C.湖泊水大量流入河流
D.气温回升,大量冰雪融化
17.扎龙湿地今后发展的方向是(C)
A.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B.平整土地,发展房地产业
C.加强保护,适度发展生态旅游
D.保留湿地,大力发展水产养殖
  读黄土高原人地关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8~19题:
18.黄土高原人地关系十分尖锐的根本原因是(D)
A.经济发展过快,资源开采过多
B.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C.工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破坏
D.人口增长过快,导致生态、经济恶性循环
19.要解决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应当(A)
A.加强水土保持工作,植树种草、修建堤坝等
B.大量迁移黄土高原的居民,扩大耕地面积
C.停止开采黄土高原的煤矿
D.建立各种自然保护区,引进各地速生树木
20.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80年代,原本是上海科研院所、高校、国企等单位的技术人员,在星期日这一天,被长江三角洲区域众多乡镇企业请去做技术指导,这些人被当地称为“星期日工程师”。
(1)“星期日工程师”现象体现出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起到了 辐射(或辐射带动) 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工程师将 技术 扩散到了周边城市。
(2)目前,越来越多的上海白领居住在周边城市,借助发达的 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或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 ,往返于居住地与上海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该现象被称为“ 同城效应 ”。图中距离上海市最近的城市是 昆山 。
(3)2021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2 489.43万,是我国的特大城市。在今后的城市发展中,上海市需要解决因人口过多带来的主要问题有 住房紧张、交通压力增大、就业困难、环境污染、人均资源减少等(任答两点) 。(答出两点)
(4)长江三角洲区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主要表现在 气候湿润、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湖众多(任答两点) 等方面。(答出两点)
21.(福建中考)甲河流域农牧业历史悠久,由于过垦过牧,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如今经过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们生活逐渐富裕起来。下图示意甲河在陕西省的位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1)甲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黄土土质 疏松 ,降水集中于 夏 季,且多暴雨,植被 稀少 。
(2)昔日,甲河流域人口快速增长,加剧了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将下列备选项的数码填在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关联图(图2)的相应位置。
备选项:①粮食产量下降 ②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 ③人均耕地减少,粮食需求增加
图2
a ③ ,b ① ,c ② 。
(3)如今,甲河流域经过综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将下列治理措施的备选项数码填在图3中相应的位置。
备选项:①修建水平梯田、建设林果基地 ②植树造林、种草 ③打坝淤地
图3
参考答案:从左向右依次为①③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