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综合评价卷(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综合评价卷(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14 15:35:02

文档简介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根据自然地理差异,也可将我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地理区域。读图,回答1~3题:
1.甲、乙、丙对应的区域是(D)
A.甲—① 乙—② 丙—③
B.甲—② 乙—③ 丙—①
C.甲—③ 乙—② 丙—①
D.甲—① 乙—③ 丙—②
2.确定区域③与区域①②划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C)
A.地势 B.气温 C.季风 D.流域
3.制约区域①②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分别是(B)
A.土壤、水源 B.水源、气温
C.气温、地形 D.地形、水源
  北方地区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回答4~
6题:
4.关于山脉A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B)
A.温度带分界线
B.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分界线
C.干湿地区分界线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
5.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北方地区适合发展(B)
A.水田农业 B.旱作农业
C.灌溉农业 D.河谷农业
6.下列对图中①~③处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B)
A.①处土壤肥沃,是棉花集中产区
B.②处距海较近,但水资源缺乏
C.③处地势较高,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D.①②两处耕地都被称为“黑土地”
  油菜花开金色灿烂,美不胜收;桃李满坡,果香四溢。一些南方山村利用“赏花品果”建设乡村生态旅游模式,走上了致富路。读中国南方地区油菜花开日期等值线图,回答7~8题:
7.去珠江上游某山村观赏油菜花美景,最适宜的时间是(B)
A.1月中旬 B.2月中旬
C.3月中旬 D.4月中旬
8.南方山村“赏花品果”乡村生态旅游模式发展的有利条件有(D)
①水热充足 ②山、水、田、林、草景观多样 ③绿洲农业,瓜果香甜 ④民俗风情和特色地域文化多姿多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一山一水一长廊”造就了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的优越环境。下图示意宁夏回族自治区位置。据此回答9~10题:
9.“一山”指贺兰山,据图判断其大致走向是(C)
A.东西走向 B.弧形山脉
C.南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10.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的主要优越气候条件是(B)
A.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B.夏季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地处低纬,热量充足
D.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小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一幅框图,解释某地形区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据此回答11~12题:
11.该地形区可能位于中国的(D)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2.结构图中,各数码与其填入的内容,合适的是(D)
A.①海拔低,一马平川
B.②日照少,太阳辐射弱
C.③冬暖夏热,日温差小
D.④湖泊星罗,大河源头
  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是我国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穿越区生态环境脆弱、气候恶劣、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全线桥隧比高达81%,被称为“最难修建的铁路”。如图为川藏铁路示意图。据此回答13~15题:
13.影响川藏铁路总体走向的主要因素是(B)
A.农业分布   B.城镇分布
C.河流流向   D.山脉走向
14.推测修建川藏铁路最难的一段是(C)
A.成都—雅安 B.雅安—康定
C.康定—林芝 D.林芝—拉萨
15.修建川藏铁路经常遇见的自然灾害是(A)
A.滑坡 B.台风
C.火山喷发 D.沙尘暴
  以下逻辑关系图示意我国三江平原的自然环境特征。据此回答16~18题:
16.图示区域位于(A)
A.东北地区 B.黄土高原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成渝地区
17.沼泽属于湿地,与湿地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的是(A)
A.森林、海洋 B.森林、河流
C.河流、湖泊 D.湖泊、海洋
18.该区域湿润的最主要原因是(C)
A.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黑龙江省人口密度远小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但耕地面积约占全国13%,粮食作物的耕种、收割基本实现机械化,粮食产品大部分销往国内和国外市场。大面积的湿地对其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东北地区工业发展滞后,主要体现在设备老化、矿产品利用率低、高耗能企业多、工业排污严重、工业产品没有竞争力等方面。读图文材料,回答19~21题:
19.图中阴影区甲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B)
A.人均耕地面积大
B.本地消费市场广阔
C.机械化程度高
D.水源较充足
20.不属于促进哈尔滨城市发展的因素是(D)
A.位于多条铁路交会处,利于客货运输
B.位于平原地区,利于城市拓展
C.附近发达的农业为城市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D.高度发达的高科技产业吸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
21.下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中,最不妥的是(C)
A.充分利用技术力量,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及产品附加值
B.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
C.大面积利用湿地建设工业新区
D.注重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和谐同步
22.关于东北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
A.地形以平原、 丘陵和山地为主, 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
B.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漫长, 夏季温暖短暂
C.维吾尔族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D.人口分布不均, 中部和南部人口稠密
  读东北地区略图,回答23~24题:
23.东北地区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是(B)
A.春小麦种植面积占绝对优势
B.从北向南大致分布着春小麦、玉米、水稻
C.从东向西依次分布着春小麦、玉米、水稻
D.粮食作物品种单一
24.甲地和乙地的畜牧业类型分别是(D)
A.农耕区畜牧业、牧区畜牧业
B.农耕区畜牧业、农耕区畜牧业
C.牧区畜牧业、牧区畜牧业
D.牧区畜牧业、农耕区畜牧业
25.右图所示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是(A)
①具有沿海、沿铁路的便利交通 ②能源丰富 ③靠近原料产地 ④多侨乡,便于引进外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请利用下列自学任务单,并结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各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自主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探究主题】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特征对农业的影响。
【探究过程】
(1)探究影响农业的有利因素。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分析该地区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3分)
参考答案: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为湿润区,河湖密布。
(2)针对不同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因素,探究解决措施。截至2022年6月15日,临沂市降水较往年同期偏少63.7%,春旱严重,请提出解决措施。(3分)
参考答案:修水库、跨流域调水等。
(3)以C、D两区域为例,分析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4分)
地理 区域 有利条件 制约因素 农业类型
C 夏季气温高;光照强;① 昼夜温差大 等 水资源短缺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属于② 绿洲农业
D 光照充足;河谷地带气温相对较高,土壤肥沃等 ③ 海拔高,热量不足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属于④ 河谷农业
(4)我国各地自然特征差异显著,发展农业应遵循 因地制宜 的原则。(2分)
【拓展延伸】
(5)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分析该类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4分)
参考答案:有利: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不利:夏季风活动规律失常,旱涝灾害较为频繁。
27.西北地区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显著。既有“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美丽画卷,又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苍凉悲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干旱 ,该区域的地表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2分)
  天山北坡经济区(图2所示)位于天山北麓,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面向中亚和欧洲的重要纽带,是新疆经济发达的地区。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一环,该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指导北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结合图2,归纳天山北坡经济区发展的有利社会条件。(3分)
参考答案:城市、人口集中,经济发达;铁路交通便利;是面向中亚、欧洲的重要纽带,便于对外贸易;国家政策支持;等等。
(3)读图3,比较黄河干流ab、cd两河段的水文特征,其中结冰期较长的是 ab 河段,水量较大的是 cd 河段。(4分)
  (原)毛乌素沙地(图3所示)曾经是我国第四大沙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当地政府和人民积极治沙,如今毛乌素地区的绿地面积已达90%以上,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优质牧草等作物。
(4)说出毛乌素沙地成功恢复植被对黄河的生态意义。(3分)
参考答案:减少汇入黄河的泥沙(或降低了黄河的含沙量)。
28.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孕育了长江、黄河等众多大江大河。为认识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了解藏族同胞民风民俗,某地理兴趣小组模拟了一次从西宁乘火车到拉萨的雪域高原研学之旅。下图是青藏高原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主题一 探秘雪域高原
(1)从西宁前往青海湖的研学旅程中,向北遥望①山脉,其山脉名称是 祁连山脉 ;对河流②的研学中,观察到该河流流入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因此判断河流②是 内流河 (填“内流河”或“外流河”)。(2分)
(2)在野生动物的天堂——三江源地区,找到了长江的源头是 ④ (填数码);观察到能适应青藏高原独特的 高寒 气候的黑颈鹤,通过查询资料知道黑颈鹤是唯一生长繁殖在青藏高原的鹤类。(2分)
主题二 解码高原农业
(3)在青藏铁路沿途,常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请你从形态特征等方面推测牦牛是如何适应高原环境的(至少两点)。(3分)
参考答案:毛长皮厚、体矮身健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高原环境。
(4)在青藏铁路南端的雅鲁藏布江谷地,见到了当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 青稞 和小麦。(1分)
主题三 寻访特色民俗
(5)在与藏族同胞交往中,发现许多藏族人民早晚将双手藏于藏袍袖中,中午脱下一只或两只袖子,系于腰间,该独特的穿衣方式与当地气候的关系是 适应当地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特点 。(1分)
(6)当地的特色民居—— 碉房 (填民居名称),多用石块砌成,窗小墙厚,门低矮。(1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下面为哈尔滨旅游线路特色:
特色1——冰城观光:来到素有“亚欧大陆上的明珠”“北方冰城”以及“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美称的哈尔滨。
特色2——极限滑雪:来到亚布力滑雪,这里是中国首座冰雪度假村,也是目前最大、功能最全的综合性滑雪村。这里可亲自体验惊险而刺激的滑雪运动。
材料二 图甲为东北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图,图乙为东北地区图。
图甲 图乙
(1)读材料一,去哈尔滨体验特色旅游应选择的最佳季节是 冬季 。(1分)
(2)图甲中多年平均雪期由南向北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大致是 越来越长 ,主要影响因素是 纬度因素 。(2分)
(3)图乙中②山脉是 小兴安岭 ,①和③山脉都是 东北—西南 走向。(2分)
(4)结合甲、乙两图,分析归纳同纬度地带山地雪期比平原地区 长 (填“长”或“短”)。山地最适宜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林地 。
(2分)
(5)图乙中A地区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请从社会经济角度说明其形成的有利条件。(3分)
参考答案:A是东北平原,人少地多,本地粮食消耗量少;交通便利;粮食商品率高。
(6)长春素有“汽车工业的摇篮”之称,列举该城市汽车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至少两条)(2分)
参考答案: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靠近矿产资源产地,国家政策扶
持等。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根据自然地理差异,也可将我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地理区域。读图,回答1~3题:
1.甲、乙、丙对应的区域是( )
A.甲—① 乙—② 丙—③
B.甲—② 乙—③ 丙—①
C.甲—③ 乙—② 丙—①
D.甲—① 乙—③ 丙—②
2.确定区域③与区域①②划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势 B.气温 C.季风 D.流域
3.制约区域①②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土壤、水源 B.水源、气温
C.气温、地形 D.地形、水源
  北方地区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回答4~
6题:
4.关于山脉A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带分界线
B.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分界线
C.干湿地区分界线
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
5.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北方地区适合发展( )
A.水田农业 B.旱作农业
C.灌溉农业 D.河谷农业
6.下列对图中①~③处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土壤肥沃,是棉花集中产区
B.②处距海较近,但水资源缺乏
C.③处地势较高,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
D.①②两处耕地都被称为“黑土地”
  油菜花开金色灿烂,美不胜收;桃李满坡,果香四溢。一些南方山村利用“赏花品果”建设乡村生态旅游模式,走上了致富路。读中国南方地区油菜花开日期等值线图,回答7~8题:
7.去珠江上游某山村观赏油菜花美景,最适宜的时间是( )
A.1月中旬 B.2月中旬
C.3月中旬 D.4月中旬
8.南方山村“赏花品果”乡村生态旅游模式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①水热充足 ②山、水、田、林、草景观多样 ③绿洲农业,瓜果香甜 ④民俗风情和特色地域文化多姿多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一山一水一长廊”造就了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的优越环境。下图示意宁夏回族自治区位置。据此回答9~10题:
9.“一山”指贺兰山,据图判断其大致走向是( )
A.东西走向 B.弧形山脉
C.南北走向 D.西北—东南走向
10.贺兰山东麓葡萄种植的主要优越气候条件是( )
A.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B.夏季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地处低纬,热量充足
D.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小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了一幅框图,解释某地形区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据此回答11~12题:
11.该地形区可能位于中国的(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2.结构图中,各数码与其填入的内容,合适的是( )
A.①海拔低,一马平川
B.②日照少,太阳辐射弱
C.③冬暖夏热,日温差小
D.④湖泊星罗,大河源头
  川藏铁路东起成都,西至拉萨,是我国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穿越区生态环境脆弱、气候恶劣、地形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全线桥隧比高达81%,被称为“最难修建的铁路”。如图为川藏铁路示意图。据此回答13~15题:
13.影响川藏铁路总体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农业分布   B.城镇分布
C.河流流向   D.山脉走向
14.推测修建川藏铁路最难的一段是( )
A.成都—雅安 B.雅安—康定
C.康定—林芝 D.林芝—拉萨
15.修建川藏铁路经常遇见的自然灾害是( )
A.滑坡 B.台风
C.火山喷发 D.沙尘暴
  以下逻辑关系图示意我国三江平原的自然环境特征。据此回答16~18题:
16.图示区域位于( )
A.东北地区 B.黄土高原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成渝地区
17.沼泽属于湿地,与湿地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的是( )
A.森林、海洋 B.森林、河流
C.河流、湖泊 D.湖泊、海洋
18.该区域湿润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C.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D.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黑龙江省人口密度远小于全国平均人口密度,但耕地面积约占全国13%,粮食作物的耕种、收割基本实现机械化,粮食产品大部分销往国内和国外市场。大面积的湿地对其可持续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东北地区工业发展滞后,主要体现在设备老化、矿产品利用率低、高耗能企业多、工业排污严重、工业产品没有竞争力等方面。读图文材料,回答19~21题:
19.图中阴影区甲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其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A.人均耕地面积大
B.本地消费市场广阔
C.机械化程度高
D.水源较充足
20.不属于促进哈尔滨城市发展的因素是( )
A.位于多条铁路交会处,利于客货运输
B.位于平原地区,利于城市拓展
C.附近发达的农业为城市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D.高度发达的高科技产业吸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
21.下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措施中,最不妥的是( )
A.充分利用技术力量,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及产品附加值
B.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服务业
C.大面积利用湿地建设工业新区
D.注重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的和谐同步
22.关于东北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形以平原、 丘陵和山地为主, 地表结构大致呈半环状的三带
B.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漫长, 夏季温暖短暂
C.维吾尔族是东北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D.人口分布不均, 中部和南部人口稠密
  读东北地区略图,回答23~24题:
23.东北地区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是( )
A.春小麦种植面积占绝对优势
B.从北向南大致分布着春小麦、玉米、水稻
C.从东向西依次分布着春小麦、玉米、水稻
D.粮食作物品种单一
24.甲地和乙地的畜牧业类型分别是( )
A.农耕区畜牧业、牧区畜牧业
B.农耕区畜牧业、农耕区畜牧业
C.牧区畜牧业、牧区畜牧业
D.牧区畜牧业、农耕区畜牧业
25.右图所示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
①具有沿海、沿铁路的便利交通 ②能源丰富 ③靠近原料产地 ④多侨乡,便于引进外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请利用下列自学任务单,并结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各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自主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6分)
【探究主题】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特征对农业的影响。
【探究过程】
(1)探究影响农业的有利因素。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分析该地区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3分)
(2)针对不同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因素,探究解决措施。截至2022年6月15日,临沂市降水较往年同期偏少63.7%,春旱严重,请提出解决措施。(3分)
(3)以C、D两区域为例,分析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4分)
地理 区域 有利条件 制约因素 农业类型
C 夏季气温高;光照强;① 等 水资源短缺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属于②
D 光照充足;河谷地带气温相对较高,土壤肥沃等 ③ 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属于④
(4)我国各地自然特征差异显著,发展农业应遵循 的原则。(2分)
【拓展延伸】
(5)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分析该类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4分)
27.西北地区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显著。既有“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美丽画卷,又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苍凉悲壮。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西北地区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该区域的地表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 。(2分)
  天山北坡经济区(图2所示)位于天山北麓,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面向中亚和欧洲的重要纽带,是新疆经济发达的地区。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一环,该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指导北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结合图2,归纳天山北坡经济区发展的有利社会条件。(3分)
(3)读图3,比较黄河干流ab、cd两河段的水文特征,其中结冰期较长的是 河段,水量较大的是 河段。(4分)
  (原)毛乌素沙地(图3所示)曾经是我国第四大沙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当地政府和人民积极治沙,如今毛乌素地区的绿地面积已达90%以上,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优质牧草等作物。
(4)说出毛乌素沙地成功恢复植被对黄河的生态意义。(3分)
28.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孕育了长江、黄河等众多大江大河。为认识青藏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了解藏族同胞民风民俗,某地理兴趣小组模拟了一次从西宁乘火车到拉萨的雪域高原研学之旅。下图是青藏高原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主题一 探秘雪域高原
(1)从西宁前往青海湖的研学旅程中,向北遥望①山脉,其山脉名称是 ;对河流②的研学中,观察到该河流流入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青海湖,因此判断河流②是 (填“内流河”或“外流河”)。(2分)
(2)在野生动物的天堂——三江源地区,找到了长江的源头是 (填数码);观察到能适应青藏高原独特的 气候的黑颈鹤,通过查询资料知道黑颈鹤是唯一生长繁殖在青藏高原的鹤类。(2分)
主题二 解码高原农业
(3)在青藏铁路沿途,常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牦牛,请你从形态特征等方面推测牦牛是如何适应高原环境的(至少两点)。(3分)
(4)在青藏铁路南端的雅鲁藏布江谷地,见到了当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 和小麦。(1分)
主题三 寻访特色民俗
(5)在与藏族同胞交往中,发现许多藏族人民早晚将双手藏于藏袍袖中,中午脱下一只或两只袖子,系于腰间,该独特的穿衣方式与当地气候的关系是 。(1分)
(6)当地的特色民居—— (填民居名称),多用石块砌成,窗小墙厚,门低矮。(1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下面为哈尔滨旅游线路特色:
特色1——冰城观光:来到素有“亚欧大陆上的明珠”“北方冰城”以及“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美称的哈尔滨。
特色2——极限滑雪:来到亚布力滑雪,这里是中国首座冰雪度假村,也是目前最大、功能最全的综合性滑雪村。这里可亲自体验惊险而刺激的滑雪运动。
材料二 图甲为东北部分地区多年平均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图,图乙为东北地区图。
图甲 图乙
(1)读材料一,去哈尔滨体验特色旅游应选择的最佳季节是 。(1分)
(2)图甲中多年平均雪期由南向北空间分布的变化规律大致是 ,主要影响因素是 。(2分)
(3)图乙中②山脉是 ,①和③山脉都是 走向。(2分)
(4)结合甲、乙两图,分析归纳同纬度地带山地雪期比平原地区 (填“长”或“短”)。山地最适宜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2分)
(5)图乙中A地区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请从社会经济角度说明其形成的有利条件。(3分)
(6)长春素有“汽车工业的摇篮”之称,列举该城市汽车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至少两条)(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