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训练卷
姓名 学号 班级
看拼音,写汉字。
wěi tuō shuǐ zhài sī zì yù jì
( ) ( ) ( ) ( )
jǐn jí bù zhì yí huò jié rán
( ) ( ) ( ) ( )
二、读句子,给加点字正确的读音画上“____”。
1.他力气虽然不大,但绰(chāo chuò)起这根木棍绰(chāo chuò)绰有余。
2.风吹过湖面,泛起粼粼水波,湖泊(bó pō)里停泊(bó
pō)的小船也微微摇晃起来。
3.擂(léi lèi)台上的比赛十分激烈,台下观众一边擂(léi
lèi)鼓,一边呐喊。
三、请选择最恰当的答案,把序号填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1..以下词语搭配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A.军情紧急 酒力发生 芝兰相衬 树木遮阴
B.轻易出动 齐声高喊 虎豹为群 獐鹿为友
C.说下军令状 靠近水寨 插在腰间 寻看源流
D.一个红日 一个山神庙 一块仙石 一盘熟菜
2.以下对古典名著中的词语,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榜文:旧时官府张贴的文告。相当于现在的“通知”。
B.驿站: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相当于现在的“酒店”
C.官府:指地方国家行政机关。相当于现在的“政府”。
D.钱铺:以物品作抵押物,按物的实际价值打折扣借钱,并约期赎回的店铺。
3. 下列句子中,对加点部分的意思理解有误的是( )
A.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老虎)
B.武松走进店里坐下,把哨棒靠在一边,叫道:“主人家,快拿酒来吃。”(喝,饮用)
C.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朝着某个地方游去)
D.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家业,产业)
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
A.妒忌/嫉妒 惩罚/丞相 擂鼓/花蕾
B.弓弩/努力 霹雳/劈开 踉跄/呛声
C.迸裂/拼命 镌刻/携手 石窍/巧妙
D.恰好/融洽 忌讳/晦气 宝钗/刀叉
5.下列歇后语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B.唐僧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C.贾宝玉的丫鬟——喜(袭)人
D.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四、词句练习。
1.按要求,完成词语练习。
①神机( )算 ②喜不自( ) ③抓耳( )腮
(1)把词语补充完整。
(2)①形容人的聪明智慧。描写同一内容的词语还有
、 。
(3)②③分别描写人的 、 。我能用其中的一个词写句子:
2.“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这个 句子描写的人物是 。我也能写写某一人物:
五、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空城计
街亭失守以后,诸葛亮一面命关兴、张苞领人马到武功山埋伏作为疑兵, 一面派张翼带兵去修理剑阁,平整回川的道路,又秘密传令,叫全军暗暗收拾行装,准备撤退。
诸葛亮调兵遣将,先带领五千兵马去西城搬运粮草。忽然飞马送来消息, 说司马懿带领大军十五万朝西城这边蜂拥而来。这时诸葛亮身边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的五千兵马,已分了一半去搬运粮草,只剩下二千五百兵马留在城中,众文官听到这个消息,都吓得脸色发白。诸葛亮上城楼一看,果然尘土冲天,魏兵正分两路杀来。诸葛亮知道想走也来不及了,于是连忙传令下 去,藏起所有的旗帜,禁止人们随便出入及大声说话,却把四面城门大开,每一个城门,用二十个军士扮作老百姓,洒扫街道,倘若魏兵来到,不可乱动。诸葛亮自己则披上鹤氅,戴上纶巾,带领两个童子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
司马懿前军来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都不敢前进,连忙报告司马懿。司马懿笑着不肯相信,下令停止行进,在马上远远观望,果然看见诸葛亮坐在城楼上, 满面笑容,悠闲地弹琴。左面的童子手捧宝剑,右面的童子手拿麈(zhǔ)尾。
城门内外有二十多个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了,心中大疑,连忙传下命令,叫后军充当前军,前军改作后军,向北面山路退去。司马昭说:“或许诸葛亮没兵,故意做出这样子,父亲为什么就要退兵?”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从不冒险,如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如果进兵,就中了他的计。” 于是,将两路兵马全部退去。
诸葛亮见魏兵远去,拍手大笑起来。众官无.不.惊奇,便问诸葛亮:“司马懿
是魏国名将,如今带了十五万大军到此,见了丞相,为.何.退得这样快?”诸葛亮说:“他料定我平生谨慎,决不冒险,见了如此模样,便怀疑有埋伏,所以很快退走。我并非想要冒险,实在是不得已才决定如此。我们只有二千五百兵
马,如果放弃城池逃走,必不能跑远,岂.不.被司马懿捉住?现在他们一定从山
北小路退走,我已让关兴、张苞在那里等候迎敌。”部下听了,都十分佩服。
联系上下文,猜测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见了如此模样( )众官无不惊奇( )
见了丞相。为何退得这样快( )
岂不被司马懿捉住( )
2.文中两次写到诸葛亮的“笑”,请你仔细揣摩他当时的心理,分析这两次
“笑”的不同之处。
(1)诸葛亮坐在城楼上,满面笑容。
(2)诸葛亮见魏兵远去,拍手大笑起来。
3.诸葛亮摆空城计的原因是
4.简要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5.“空城计”能成功的因素有哪些?请你试着至少写出两个。
参考答案:
一、委托 水寨 私自 预计
紧急 布置 疑惑 截然
二、1.chāo chuò 2.pō bó 3.lèi léi
三、1-5:BBCBB
四、1.(1)①妙 ②胜 ③挠
(2)示例:料事如神 足智多谋
(3)心理 动作 示例:那怪石千姿百态,有的像美猴王抓耳挠腮,有的像额头丰满的老寿星。
2.诸葛亮 示例:她瘦瘦的脸,小眼眯成一条缝,嘴唇很薄,穿着一件刚到膝盖的连衣裙,光脚穿着一双塑料凉鞋。
五、1.这个,这种 没有不 为什么 难道不
2.(1)故作坦然轻松,以诱司马懿中计,这次“笑”是紧张的笑。
(2)见魏军远去,暗自庆幸,如释重负,这次“笑”是轻松的笑。
3.他的兵马被分配到各地去执行任务,身边无大将,城中兵马少,想走也来不及
4.司马懿兵临西城时,诸葛亮身边无大将且兵马不足,于是临危施计。司马懿生性多疑,果然中计。最后,诸葛亮为部下解释自己的计谋。
5.示例:司马懿生性多疑;诸葛亮神机妙算,熟知司马懿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