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提升卷-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阅读文本,完成练习。
枇杷和琵琶
明朝的时候,有个姓袁的县官,特别喜欢吃枇杷。有位财主为了巴结他,特意叫人买了一筐上等的枇杷,又亲自写了一张礼单,派人给县官送去。【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县官接过礼单一看,只见上面写着:“琵琶一筐,敬请笑纳。”他有些纳闷:“我又不会弹琵琶,他怎么送这种乐器?再说,琵琶怎么用筐装啊?”他打开筐,这才明白原来财主把“枇杷”写成了“琵琶”。于是,他提笔写了一张回帖,叫人连同这筐枇杷一起退了 回去。回帖上写着:
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枇杷是一种水果,琵琶是一种乐器,意思完全不同。这样的字词我们会经常遇到,大 家只有认真区分,才不会闹出财主写礼单这样的笑话。
1.填空。
“枇杷”一词是由两个“木”部的字组成的,请再写两个类似的词。 琵琶是一种乐器,你还知道哪些乐器?(至少写两个)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讨好( ) 刻意( ) 不解( ) 仔细( )
3.“琵琶”“枇杷”音同义不同,写出像这样的词语。(至少写三组)
( )——( ) ( )——( )
( )——( )
阅读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
最近一项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12座城市进行的调查显示,94.1%的人曾有过提笔忘字的经历,其中26.8%的人经常会提笔忘字。人们更多将此归因于“键盘时代”对汉字书写的冲击。人们天天敲击键盘,不习惯于手写,那要记住字形肯定是有难度的。
材料二:
过去语文老师教识字,都是从“字理的层面”教孩子这个字为什么会这么写,所以孩子日后写到这个字,往往就会联想起与这个字有关的历史和传统,这对于孩子属于“深层 记忆”。可是现在,老师教识字一般是将汉字作为一个符号,竖横撇捺让孩子死记硬背。这样的“浅层记忆”显然是不牢靠的。【来源:21cnj*y.co*m】
材料三:
中国过去素有“一字师”的传统,如果写错了字,总会有人指出,人们对汉字怀着敬畏。然而可怕的是,现在这种对汉字的敬畏之心已荡然无存。网上那么多错别字,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不会再有人指出。还有一些名人写错字。在浮躁心态之下,人们对于汉字书写已相当草率。
4.阅读材料,探究出现汉字书写危机的三个原因。
原因一:
原因二:
原因三:
5.针对“汉字书写危机”,请你写一则宣传标语向全社会倡导书写汉字、保护汉字。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①我的字写得不是很好,每当看到字写得好的人,我都会肃然起敬,持别是看到一些书法家的辉黄手笔,我的心中就不尽赞叹起来。我也常常下定心要努力练好字,但都半途而废。再回想起自己的字,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字写得不好,有很多原因,比如没好好练字,还有不注意写的笔画顺序、姿势等等。可造成这样的局面最重要的因素,是我有写好字的梦想,却没有始终坚持练字的恒心。
③记得我读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妈妈把我带到书法班去学习书法。因为我写的字很大,所以练字本上密密麻麻的都是我的大字。虽然我自己认为写得还可以,但是却没得到书法老师的好评。一时间觉得非常失望的我便下定决心要练好字,非得让书法老师夸一夸不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每天都得到老师夸奖,我每天沉浸在欢乐中。但我从书法班毕业之后就没再练字,自以为字写得很好的我再也不想去练字了,慢慢地我的字又越写越大,越写越潦草,回到了以前的水平。www.21-cn-jy.com
④人们常说:字如其人。字写得好,人就漂亮吗?我原来对这句话不甚理解。但在长大的过程中,却不知是怎么一回事,每当别人说起我的字,我都会暗暗低下头,反思着以前的过错。渐渐地,我知道了这句话的一点含义。写字好虽然不能代表人的外表长得漂亮,但可以证明你为了写一手好字努力地去练习了。写字不好,则证明你没有认真去苦练,证明你不够努力。前者可以抬起头来做人,而后者不管他长得多么好看,如果字写得一团糟,那每当人们谈到“字”时,他总是会很自卑,很没有信心。
⑤看来,多说不如行动,去书店再买本字帖,练字吧!
6.第①段中有三个错别字,请用“ ”画出来,然后依次改正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 )。21cnjy.com
7.解释下列词语。
(1)肃然起敬: (2)半途而废:
8.你是如何理解“字如其人”的含义的?
9.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糟:①做酒剩下的渣子;②腐烂,腐朽;③用酒或糟腌制食物;④指事情或情况坏。
(1)酒糟可以用来腌制酸菜。( )
(2)如果字写得一团糟,那每当人们谈到“字”时,他总是会很自卑,很没有信心。( )
10.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收获?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最难唱的歌曲:一首歌有70多个生僻字
一首名为《生僻字》的歌曲在网上走红,整首歌曲一共包含了70多个生僻字,网友听完后直呼:“听完歌后,语文水平大涨。”www-2-1-cnjy-com
歌曲创作者名叫陈柯宇,江苏苏州人。说起创作初衷,90后小伙陈柯宇说:“灵感来自刷微博。现在微博上很流行表达,‘我又又又又怎么样了’,一次用又,两次用双,三次用叒(ruò),四次用叕(zhuó)。这个‘叒’我不认识,‘叕’我也不认识,所以我想这个到底怎么念?我就去查字典了。”对这些常见但又不太会念的字产生兴趣后,音乐专业毕业、已经创作过40多首歌的陈柯宇便萌生了一个念头:要把这些词语创作成一首朗朗上口的歌。陈柯宇说:“我整理了很多字出来,然后根据自己的想法慢慢写。”陈柯宇认为,这首歌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大家对于这些生僻字是越难越想学,“可能大家一开始都不太认识这些字,然后想学一下,有种越难越想挑战的感觉”。对于突如其来的走红,陈柯宇表示:“出国的时候看到外国也有中国的汉字,我们的汉字已经走向了全世界,我希望这首歌也能表现出中国文化非常厉害这一特点。”2-1-c-n-j-y
歌曲《生僻字》的影响范围正逐渐扩大,网络上出现了各种版本,网友们纷纷留言称赞。有网友评论:“这首歌带我温习了忘却多时的语文知识。”“汉字博大精深,可以用歌曲向世界展现出中国文化自信的一面!”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突如其来:
(2)博大精深:
12.陈柯宇创作这首《生僻字》的目的是( )
A.让人们去挑战自己,认识汉字。
B.让人们更多地了解汉字文化。
C.为了写歌,显示自己博学多才。
D.带领人们复习忘却多时的语文知识。
13.一首《生僻字》难倒了许多人,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推敲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当参知政事后,决心改革,推行新法,遭到大地主、大官僚的坚决反对,没几年就被罢了官。他在京城闲居无聊、定回南京去看看妻儿。
第二年春天,王安石由汴京南下扬州,又乘船西上回金陵(今江苏者向京市),路过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到了隔江相望的瓜洲时,船靠码头,不再走了。他站在船头上,极目西望,但见青山隐隐,江水滔滔,春风绿野,皓月当空,触景生情,更加怀念起在金陵钟山的亲人来了,他走进船舱,拿出纸笔,略一思索,就写了一首题为《泊船瓜洲》的诗: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写完后,王安石觉得“春风又到江南岸”的“到”字太死,看不出春风一到江南是什么景象,缺乏诗意,想了一会,就提笔把“到”字圈去,改为“过”字。后来细想一下,又觉得”“过”字不妥。“过”字虽比“到”字生动一些,写出了春风的一掠而过的动态,但要用来表达自己想回金陵的急切之情,仍嫌不足。于是又圈去“过”字,改为“入"字、“满”字。这样改了十多次,王安石仍未找到自己最满意的字。他觉得有些头疼,就走出船舱,观赏风景,让脑子休息一下。2·1·c·n·j·y
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觉得精神一爽,忽见春草碧绿,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盘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好不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
为了突出他反复推敲来之不易的那个“绿”字,王安石特地把绿”写得稍大一些,显得十分醒目。
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增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后来许多谈炼字的文章,都以它为例。
14.试想一下,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叫“推敲”。
15.用“春风绿野,皓月当空”写个句子。
16.文中提到的“过”“入”“满”“绿”这几个字有区别吗?为什么王安石要一改再改?
17.请仔细推敲字词,将这个句子写得更生动优美。
微风吹过湖岸,杨柳轻轻地摆动起来。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一个小学生的“低碳生活”调查报告
如果你看过《2012》《流浪地球》这类影片,一定会为地球遭受的灭顶之灾而扼腕叹息。警钟已经敲响,如果人类继续破坏生态环境,那么影片中的可怕预言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必将在现实世界中上演!保护地球已经变得刻不容缓!在哥本哈根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上,“节能减排”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追求“低碳生活”已成为一种时尚。那什么是低碳生活呢?为什么要提倡低碳生活呢?21教育网
首先大家要了解一个概念,那就是碳排放量。了解了碳排放量过高的危害,就理解了低碳生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1·cn·jy·com
通过上网搜索,我知道了碳排放是关于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总称或简称。温室气体中最主要的气体是二氧化碳,因此用“碳”一词作为代表。虽然并不准确,但让民众最快了解的方法就是简单地将“碳排放”理解为“二氧化碳排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其实一直都在排放二氧化碳,比如坐汽车时要耗费燃油,燃油燃烧就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到空气中就增加了碳排放。我们每天要看电视,用电脑,这些21·世纪*教育网
家电都耗费电能,电能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煤炭,煤炭的消耗也要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多数科学家和政府认为温室气体已经并将继续为地球和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控制碳排放”对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有实际意义的。低碳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低消耗的生活方式。也许有的同学会问,“减排”“低碳”关我们小学生什么事?
最近,我在年级里进行了一项有关“低碳生活”的调查,调查结果令人喜忧参半。喜的是,近100%的同学都知道“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这些新鲜词语,并且已经有50%的同学或多或少地将节能减排的措施落实到生活中。其中“随手关电源”“使用节能灯”的人数达到80%。忧的是,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无法准确理解“减排”“低碳”的含义,80%的同学对“低碳生活”准则知之甚少。据统计,只有20%的家庭使用了节能型家电,而循环使用水资源的家庭只有可怜的5%,更没有一户家庭进行垃圾分类处理。最令人担忧的是,多达半数同学的家庭每天开私家车。殊不知,汽车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占整个城市污染的60%~90%,对人体和植物损害极大,还有许许多多的节能减排举措根本没有实施。
调查结果表明,在小学生中倡导“节能减排”和“低碳生活”任重道远!我们绝不能只停留在喊几句口号、写两篇稿子这些表面文章上,而是要全社会都来关注和制订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办法,让“减排”和“低碳”真正在小学生中推广普及,并充分发挥他们在家庭中良好的导向作用。大家在生活中不妨从以下细节入手:
①改变用全自动洗衣机洗衣服的习惯,改用手洗衣服,既节约又环保。倡导每周用手洗衣服一次。
②尽量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巾纸、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纸杯,这些东西的制造离不开树木的砍伐,会破坏森林资源。建议改用手帕、可重复使用的筷子和玻璃杯,既保护森林,又减少能源消耗。
③尽量骑自行车去买菜,减少碳排放量。
④尽量把家里的灯泡都换成节能灯,节约能源。
⑤尽量吃自己做的饭菜,少吃或不吃成品食品,减少制造这些食品过程中能源的浪费。
⑥去超市或菜市场,尽量使用自带的或自制的购物袋。
⑦尽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以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骑自行车来代替开车,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⑧写过字的纸也要重复利用,把背面用来演算习题或打草稿,减少对笔记本和纸张的使用。
⑨尽量不去游乐场玩电动玩具,减少电能消耗。
⑩尽量喝白开水,不喝饮料和瓶装水,减少制造和运输这些产品时所耗费的能源。
18.研究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这几部分:先是( ),接着写( ),然后写( ),最后写( )。【出处:21教育名师】
A.资料整理B.研究结论C.问题的提出D.研究方法
19.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任重道远:
20.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的世界里,获取信息的方式非常多,你知道的获取信息的途径有, 、 、 等。文中小作者主要通过 获得信息,调查的结果表明: 。
21.低碳生活是怎样的生活方式?请用“ ”在短文第三自然段中画出来。
22.这份调查报告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23.请你为倡导低碳生活拟写一条宣传语。
《第3单元现代文阅读专项提升卷-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 树林、杨树等 钢琴、洞箫等 2. 巴结 特意 纳闷 认真 3. 珍惜 珍稀 人身 人参 报复 抱负【版权所有:21教育】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字形结构的辨析,注意对汉字结构和字形的积累和识记。本题中,类似“枇杷”的词有树林、杨树等都是由两个“木”部的字组成的。写出乐器的名称,类似的还有钢琴、洞箫等。
2.本题考查的是近义词的辨析,首先明确近义词即意思相近的词语。注意平时对词语的积累,从原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填入括号中即可。
3.本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积累,根据题干的要求写出一些音同义不同的词语,类似的词语有修养——休养、权利——权力、心酸——辛酸、需要——须要、报道——报到、变换——变幻。
4. “键盘时代”对汉字书写的冲击。 未能从“字理的层面”教孩子写字。 人民对汉字已无敬畏之心。 5.手写汉字,传承文明。21*cnjy*com
【解析】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结合材料内容进行理解。概括出汉字书写的危机原因即可。从材料一中“人们更多将此归因于“键盘时代”对汉字书写的冲击。人们天天敲击键盘,不习惯于手写,那要记住字形肯定是有难度的。”可以得出原因是“键盘时代”对汉字书写的冲击。从材料二中“过去语文老师教识字,都是从“字理的层面”教孩子这个字为什么会这么写,所以孩子日后写到这个字,往往就会联想起与这个字有关的历史和传统”和“可是现在,老师教识字一般是将汉字作为一个符号,竖横撇捺让孩子死记硬背。这样的“浅层记忆”显然是不牢靠的。”可以得出原因二是未能从“字理的层面”教孩子写字。从材料三中“然而可怕的是,现在这种对汉字的敬畏之心已荡然无存。网上那么多错别字,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不会再有人指出。”可以得出原因三是人民对汉字已无敬畏之心。
5.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结合材料的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写出一则倡导书,注意倡导书的格式要简短精炼,语言完整即可。
6.特 煌 禁 7. 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 比喻做事不能坚持到底,有始无终。 8.写字的态度能体现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字品即人品。 9. ① ④ 10.我明白了一个人有梦想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用行动去实现梦想。
【分析】6.此题考查的是错别字。由句子:我的字写得不是很好,每当看到字写得好的人,我都会肃然起敬,持别是看到一些书法家的辉黄手笔,我的心中就不尽赞叹起来。我们可知,“持别”应该写作“特别”,“辉黄”应该写作“辉煌”,“不尽赞叹”应该写作:不禁赞叹。
7.此题考查的是词语解释。
我们联系上下文语境,然后结合平时积累可知,“肃然起敬”形容产生严肃敬仰的感情。“半途而废”比喻做事不能坚持到底,有始无终。
8.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句子:写字好虽然不能代表人的外表长得漂亮,但可以证明你为了写一手好字努力地去练习了。写字不好,则证明你没有认真去苦练,证明你不够努力。前者可以抬起头来做人,而后者不管他长得多么好看,如果字写得一团糟,那每当人们谈到“字”时,他总是会很自卑,很没有信心。我们可知答案。
9.此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
由句子:酒糟可以用来腌制酸菜。可知“糟”的意思是做酒剩下的渣子;由句子:如果字写得一团糟,那每当人们谈到“字”时,他总是会很自卑,很没有信心。我们可知,指事情或情况坏。
10.此题考查我们对文章内容主旨的概括,由句子:看来,多说不如行动,去书店再买本字帖,练字吧!我们可得出启示:我明白了一个人有梦想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用行动去实现梦想。
11. 突然发生。文中指《生僻字》的走红非常突然。 (思想、学说等)广博高深。文中指汉字文化广博高深。 12.B 1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做得远远不够。
【解析】11.此题考查的是词语的解释,我们根据上下文的含义以及平时所学得出解释,“突如其来”指的是突如:突然。 出乎意料地突然发生。“博大精深”意思是形容思想和学术广博高深。多用于形容理论、学识、思想、作品等广博丰富,深奥精微。 其形容对象多为某某内容。21*cnjy*com
12.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熟悉程度。由句子:我希望这首歌也能表现出中国文化非常厉害这一特点。”我们可知,目的是让人们更多的了解汉字文化。
1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感想,由正篇内容我们可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做得远远不够。
14.文章描写的是王安石反复推敲一字来使诗文完美的故事,而且“推敲”一词本就源于对诗中一字的琢磨,所以用“推敲”为题很恰当。 15.大家在野外露营,入夜,放眼望去,只见春风绿野,皓月当空,是都市中见不到的美景。 16.有区别,它们描述的是春风不同的状态。王安石觉得前几个字都表达不出自己的情感,只有“绿”字最鲜活。 17.微风拂过湖岸,杨柳轻轻地摇曳起来。
【解析】14.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标题的理解能力。标题一般能体现章的主要内容或表达的主题。本文主要写的是王安石反复推敲一字来使诗文完美的故事,而且“推敲”一词本就源于对诗中一字的琢磨,所以用“推敲”为题很恰当。
15.这道题考查学生的造句能力,学生按照要求运用“春风绿野,皓月当空”这几个词语造句即可,注意书写正确、规范。
示例:春风绿野,皓月当空,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仿佛进入了人间仙境。
16.本题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结合语境来理解句子,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积累,做到理解内容,分析写法,领悟情感。
“过”“入”“满”“绿”这几个字是有区别的,阅读文章可知,“过”“入”“满”“绿”描述的是春风不同的状态。王安石觉得前几个字都表达不出自己的情感,只有“绿”字最鲜活。
17.本题是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回答此题的时候,可结合本题的中心思想来回答。
示例:微风拂过湖岸,杨柳轻轻地摇曳起来。
18. C D A B 19.担子很重,路程又长,比喻责任重大,需要长期艰苦奋斗。文中指在小学生中倡导“节能减排”和“低碳生活”意义重大,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还需要尽更大努力。 20. 查阅图书 上网搜索 调查 调查 在小学生中倡导“节能减排”和“低碳生活”任重道远 21.低碳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低消耗的生活方式。 22.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过低碳生活,并且低碳生活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身体力行。 23.低碳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分析】18.本题考查研究报告写作的识记。学生在日常学习中要做好相关方面知识的积累。研究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这几部分:先是问题的提出,接着写研究方法,然后写资料整理,最后写研究结论。
19.本题考查词语解释。学生首先要对文章内容熟悉,然后联系上下文进行解答,同时要注意日常学习中对词语的积累。
任到重远:意思是责任重大,路途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文中指在小学生中倡导“节能减排”和“低碳生活”意义重大,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还需要尽更大努力。
20.本题考查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文章内容的理解。获取信息的途径有:电视,广播,报纸,期刊,网络等。文中小作者主要通过调查(从文章标题可知),结果表明:从“调查结果表明,在小学生中倡导“节能减排”和“低碳生活”任重道远”可知。
21.本题考查寻找关键语句。学生首先要对文章内容熟悉,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作答。从“低碳生活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低消耗的生活方式。”可知。
2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主旨。全文通过介绍什么是低碳生活,以及现在社会低碳生活的情况不好。告诉我们:应该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应该过低碳生活,低碳生活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行动起来。
23.本题考查宣传语。拟写宣传语应注意:①内容具体,指问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希望别人做什么,不做什么,表述必须具体明确②语言简洁,朗朗上口.宣传语是面向大众的,太长不容易记住,一定要做到语言简洁,还可以适当运用修辞,力求语句生动活泼,易记易诵③构思新颖,富有创意.要用艺术的手法把话说到人的心上④语气亲切温馨,充满人文关怀.好的宣传语都尽可能用“美”和“善”进行人格诱导,激起人们的崇高情感。
如:温室效应我不要,低碳生活我拥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