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一个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一个课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4 12:5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2张PPT)






传承汉字文化
我爱你,汉字
——汉字规范应用我研究
综合性学习
汉字真有趣
——汉字历史文化我传承
活动一
活动二
遨游汉字王国
传承汉字文化
发布任务,确定内容
阅读材料
《字谜七则》
《门内添“活”字》
《有意思的谐音》
《“枇杷”和“琵琶”》
《有趣的形声字》
阅读材料
分小组收集材料
《汉字字体的演变》
《甲骨文的发现》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法的必要性》
《书法欣赏》
汉字真有趣
——汉字历史文化我传承
《有意思的谐音》
《有趣的形声字》
分小组收集材料
发布任务,确定内容
汉字文化研讨会
介绍“综合性学习”
我爱你,汉字
——汉字规范应用我研究
趣味汉字交流会
综合性学习活动二
亲爱的同学们:
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今天,让我们继续遨游汉字王国,一起走进“我爱你,汉字”,一起进一步了解汉字的历史与现状,感受汉字的魅力。树立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并围绕汉字展开相关研究,学习撰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我爱你,汉字
——汉字规范应用我研究















我爱你,汉字
新课导入
有人说,一个汉字就像一幅画,一个汉字就是一段历史。欣赏着课文中这些体现汉字艺术的图片,读读上面的文字,你一定有所感触、有所发现,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剪纸
扇面
印章
四种汉字艺术形式
匾额
欣赏汉字艺术
左方是传统的民间艺术--剪纸,在大写的“寿”背后,有百来个字体各异的“寿”字,篆、隶、楷、行、草等无所不包,寄托着人们长寿的理想。
左方是印章,为著名画家齐白石的一枚闲章,“自强不息”几个字表现了他的精神追求。
欣赏汉字艺术
上方是扇面书法作品,为晚清著名学者孙诒让所题之诗,主题与汉字有关。
欣赏汉字艺术
从灵动的剪纸到书画大师的印章,再到文人贤士的扇面,反映了汉字悠久的历 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身为中国人,我们为汉字文化以及汉字艺术而感到自豪。
剪纸
扇面
印章
欣赏汉字艺术
搜集资料,围绕汉字历史、汉字书法或其他感兴趣的和汉字有关的内容,开展简单的研究。
1
调查同学的作业本、街头招牌、书籍报刊等,围绕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的情况,开展简单的研究。
2
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报告。
3
请同学们细读“活动建议”中的内容,说说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需要完成哪些任务。
发布任务,确定内容
同学的作业本
街头招牌
书籍报刊
校园公告栏
乡村的横幅、标语或宣传栏
阅读材料,确定内容
调查汉字不规范的情况
阅读材料,确定内容
阅读“我爱你,汉字”中的五份材料,边读边想:这些材料分别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汉字知识?围绕活动目标,可以从哪些方面展开研究?
研究某些字的演变过程
研究某一种字体的特点
某种字体的书法艺术
汉字规范的必要性
研究姓氏的历史和现状
阅读材料
学习材料一:汉字字体的演变
学习任务:快速默读材料一
1.圈出有几种字体。
2.标出每种字体产生、使用的时间。
3.找出每种字体的字形特点。
汉字的演变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
甲骨文、金文、篆书(主指小篆)、隶书和楷书。
学习材料一:汉字字体的演变
阅读材料
学习材料一:汉字字体的演变
商甲骨,周金文
秦代小篆汉代隶
魏晋时期草楷行
阅读材料
汉字字体的演变——甲骨文
阅读材料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它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单字有四千多个,其中已经认出的有一千多个,主要记录祭祀、战争、狩猎、农事、气象等内容。字形的象形性较强,写法也不固定,如,“田”字可以写作 。由于是刀刻,字的线条比较纤细。
汉字字体的演变——甲骨文
阅读材料
甲骨文又称“契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
甲骨文笔画以直折为主,很少圆转,线条细而均匀,图画性强,写法上没有定型,大小不一,随意性大。
猜一猜,这些是什么字?
拓展练习
汉字字体的演变——金文
阅读材料
金文是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字的线条粗壮,早期部分字形的象形性还很明显,西周晚期之后,字形逐渐规整、美观。
汉字字体的演变——金文
阅读材料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它的笔画特点是字形回转,大小均匀。象形性比甲骨文有所降低,字的定型性有所提高,但还有较多的异体字。
汉字字体的演变——小篆
阅读材料
小篆是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的,秦统一全国后得到推行,成为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小篆字形结构稳定,线条圆转,粗细基本一致,象形意味不明显。今天的书法作品,特别是印章中仍然较多地使用这种字体。
汉字字体的演变——小篆
阅读材料
小篆:一是字形呈长方形,二是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所有横画和竖画等距平行,所有笔画以圆为主,圆起圆收,方中寓圆,圆中有方,富有奇趣。
汉字字体的演变——隶书
阅读材料
隶书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它将篆书圆转的线条改为直笔或方笔,象形意味已基本消失,笔画简化,书写方便,汉字的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已经形成,成为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汉字字体的演变——隶书
阅读材料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隶书将小篆回转均匀的线条变成了方折平直、粗细有致的笔画,将小篆纵长内聚的结体风格变为横扁舒展,成为不再象形的汉字符号。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汉字字体的演变——楷书
阅读材料
魏晋时期有了楷书。“楷”是规矩、楷模的意思。楷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比隶书更加便于书写和认读。进入南北朝之后,楷书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一直通行至今。
看一看,连一连。
楷书
金文
小篆
隶书
甲骨文
从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发展而来,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
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主要在商周时期使用
形成于战国晚期,通行于两汉,是汉字发展史上的分水岭
魏晋时期形成,一直通行至今
谈一谈汉字演变的规律有哪些?
拓展练习
汉字字形演变的总趋势是从繁到简:
▲象形性逐渐减弱,从图形化演变为线条化、平直化。
▲笔画由多到少,结构由复杂到简单。更快捷,更规范。
……
学习了材料一你一定对汉字字体的演变有了一定的认识。谈一谈汉字演变的规律有哪些。
阅读材料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时,发现一些带有刻痕的龟甲、兽骨,称它们为龙骨。他们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将较大的龙骨卖给了药铺,将小的龙骨丢弃了。药铺将龙骨碾成粉末用作治疗创伤的药材。龙骨上的刻痕因无人知道是极有价值的殷商时期的刀刻文字,而常被村民打磨掉。
18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些龟甲、兽骨上的刻痕,引起了清代国子监主管官员王懿荣的注意。王懿荣平时酷爱收藏古董,精通金石之学。经过仔细研究,他认为这些龙骨上的刻痕是一种比篆书更早的文字。
后来,人们把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叫作甲骨文,我国学术领域由此又多了一门新学科,叫“甲骨学”。
阅读材料
学习材料二:甲骨文的发现
读读材料二你捕捉到了什么信息?
请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
(1)清朝国子监的主管官员王懿荣认为龟甲、兽骨上的刻痕是一种篆书更早的文字。 ( )
(2)甲骨文是由清朝的王懿荣在偶然间发现的,由此他确立了一门新的学科,叫“甲骨学”。 ( )

×
甲骨文是王懿荣最早发现的,但“甲骨学”并不是王懿荣确立的。
请阅读课本49页《甲骨文的发现》,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拓展练习
认一认,选一选。(填序号)
羊(  )   家(  )   人(   )
鸟(  ) 井(  ) 雨 (   )






114053860@
拓展练习
( )
( )
( )
( )
拓展练习
猜一猜下面几个甲骨文字是什么字?




甲骨文象形性较强。
南朝智永楷书《千字文》
(局部)
唐代怀素草书《千字文》
(局部)
明代文征明行草《千字文》
(局部)
学习材料三 书法欣赏
阅读材料
自主学习,欣赏作品。思考:这三幅作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地方。
南朝智永楷书《千字文》(局部)
智永和尚(生卒不详),南朝人,本名王法极,字智永,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书圣王羲之七世孙,第五子王徽之后代,号“永禅师”。
智永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他传“永字八法”,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所临《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广为分发,影响远及日本。即使现在,依然是书法学习的经典教材。
学习材料三 书法欣赏
阅读材料
南朝智永楷书《千字文》(局部)
形体方正
笔画平直
端庄雄伟
楷书
学习材料三 书法欣赏
阅读材料
唐代怀素草书《千字文》(局部)
怀素(737~799),俗姓钱,字藏真,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爱好书法,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
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书法率意颠逸,千变万化,法度具备。
学习材料三 书法欣赏
阅读材料
唐代怀素草书《千字文》(局部)
结构简省
笔画连绵
飞动自然
草书
学习材料三 书法欣赏
阅读材料
明代文征明行草《千字文》(局部)
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其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尤擅长行书和小楷,温润秀劲,法度谨严而意态生动。
学习材料三 书法欣赏
阅读材料
明代文征明行草《千字文》(局部)
行云流水
舒展有型
挥洒自如
行草
学习材料三 书法欣赏
阅读材料
楷书,也叫正楷、小楷。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书中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
学习材料三 书法欣赏
阅读材料
楷书四大家
《书法欣赏》中,通过对比,可以直观地感受多种字体的风格和艺术特点,充分体会汉字字体的多样性及汉字书法艺术的魅力,产生研究汉字书法艺术的愿望。
小结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用法律的形式确定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有利于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本文选自《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草案)>的说明》
4 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必要性
习材料四 汉字规范
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调查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的情况。
你知道生活中哪些不规范用字的情况?
阅读材料
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的情况
禁止坐人
烟酒饮料
请勿
篮球
生活中用字不规范的情况
阅读材料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用法律的形式确定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规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范围,有利于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意义是什么?
习材料四 汉字规范
阅读材料



③同时,注意书写规范,避免写错别字和不规范用字。
练习推展
交流讨论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所以有必要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用法律的形式确定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地位。我们该如何说好普通话,用好规范汉字,请你说说看法。
①在于日常练习和培养规范意识。
②我们应多听多说,通过阅读、交流等方式提高普通话水平;
阅读材料
习材料五 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阅读材料五,思考:一份研究报告通常由哪几个部分构成?
参考阅读材料中《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一份研究报告通常由哪几个部分构成?
研究方法
资料整理
问题的提出
研究结论
撰写研究报告
阅读材料
标题要体现研究的主要内容或者主题
要写清楚研究的目的
要写清楚研究采用哪些方法
对搜集的资料分门别类进行归纳整理
阅读材料
对资料进行简要的概括和分析,可以分条表述,显得有条理性。
阅读材料
研究报告在写法上也有它的特别之处,再读一读《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和旁边的批注,你一定会有所发现。
1
2
3
阅读材料
我们首先要确定研究的问题,想清楚研究的方法,还要把查找的资料整理出来,最后形成结论。
完成研究报告的一般步骤
发现问题
调查研究
搜集资料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撰写研究报告
《关于……的研究报告》
撰写研究报告
在撰写研究报告的过程中,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的呢?
研究报告一般用说明性的文字来陈述,尽量减少一些主观的论述。
要注意“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结论”两部分的紧密关联性。
撰写研究报告
研究结论是在认真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形成的,不应带有想象和夸张的成分。
研究报告中还可以根据需要插入表格、图示等,让读者一目了然。
撰写研究报告
作业布置
1.收集相关资料。
2.撰写一份研究报告。















我爱你,汉字
成果展示
总结回顾
回顾这一阶段开展活动的过程,你都有哪些收获呢?一起来说一说吧。
组内交流
了解了汉字的文化和历史
增进了对汉字的情感
实践运用了搜集资料的方法
学会了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总结与评价
让我们通过“活动参与互评表”来评一评小组同学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吧!
类别 评价标准 分值 自评分 他评分
撰 写 选题吸引人 20分
主题明确,格式正确 10分
“问题的提出”清楚地罗列研究的问题或目的 20分
研究的方向科学、可行 10分
资料整理分类合理。条理清楚 20分
结论清楚,前后对应 20分
展示 表述打动人 20分
评价标准
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对汉字的探究并没有结束,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继续探究汉字的相关问题。可以参考教材中的提示,想一想自己最想探究哪些方面。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手抄报,总结本单元学习的成果。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