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第三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和社会的危机韃靼瓦剌亦力把里烏思藏都司明时间:
建立者:
都城:1368朱元璋(明太祖)南京1、 年, 建立明朝,他就是 ,定都 ,1421年 将都城迁都到 。
2、明太祖改革行政机构
中央:废除 ,撤销 ,权分 ,
地方:废除 ,设立 ,直属 。
3、明朝科举考试命题范围 ,答卷文体被称为 。
4、为加强君权,明太祖设立特务机构 ,明成祖设立 。1368朱元璋明太祖南京朱棣北京丞相中书省六部行中书省三司中央四书五经八股文锦衣卫东厂明朝的建立明朝君权
的加强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明成祖朱棣1、改革政治制度
2、设特务机构锦衣卫
3、八股取士,控制思想
削藩中央地方1、继续削藩
2、迁都北京
3、增设特务机构东厂
姓名:
籍贯:
出身:
职业:朱元璋
安徽凤阳
贫苦农民
和尚--军人--皇帝
丞相权重、地方权重当如何?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借口胡惟庸谋反,屠灭三族,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重度烦恼中胡惟庸:明朝开国功臣,最后一任丞相,位高权重。
小资料: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
权分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废除行中书省
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小资料:丞相上朝仪式变化图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必须站着,……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是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 。解决办法:另设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后来逐渐形成内阁制度)百僚未起朕先起
百僚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丈五犹拥被忙!忙!忙!据统计,洪武17年9月14日至21日,内外诸司奏札凡1660余件,共291事。平均算来,朱元璋每天处理批审的公文多达207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件。
--------《明代政治史》轻度烦恼中皇帝中央左丞相——(中书省)——右丞相地方( 行 省 )布政司—民政按察司—刑狱都司—军政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殿阁大学士六部三司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吃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的说:“你没有骗我!”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
思考:
宋濂为什么吓出一身冷汗?
谁在监视、侦查?
为什么有权力监视、侦查?
锦衣卫的设立有什么作用? 锦衣卫是皇帝的侍卫亲军,兼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成为特务机构。 加强明朝君权安然朝中坐,
却知天下事。重度烦恼中臣民反叛怎么办?侵犯了人民的人身自由权、隐私权、名誉权等。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稗史汇编》
想一想:如果你是明朝时期的考生,你会怎样准备科举考试?臣民有反叛的想法怎么办?重度烦恼中朕要微服私访,去看看本朝最高级的
考试------科举,学子们是否都按照朕的
旨意学习、备考的。
八股取士:命题特点:答题观点:文体特点: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题,
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只能分为八个部分。四书:《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
五经:《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明朝的科举制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扼杀人们的聪明才智,危害极大。明朝的科举考试标准化,规范化,是一种选拔人才的好办法你的看法呢?1、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采用八股文考试的办法,是考试规范化的结果,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于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
2、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有一定意义八股取士的优势面陈危害正当高兴之际,有穿越而来的大臣给朱元璋呈报了下列一组材料,请你帮忙分析其中的危害。明末著名学者顾炎武:“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摧残了人才,扼制了思想。材料一、面陈危害读书人,最不济;烂时文,烂似泥----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
------(清)徐大椿对我国的 、 、 发展造成严重危害。材料二材料三思想科技文化名字:
籍贯:
出身:
职业:朱棣(明成祖)
安徽凤阳
帝皇之家
皇子--藩王--皇帝
2、明成祖加强君权 朱元璋死后,接力棒传到了建文帝的手里,为巩固其统治实行削藩,惹恼其叔朱棣。朱棣以“靖难”为旗号灭掉侄子,登上王位(史称靖难之役),并召见群臣宣布新的巩固君权的措施。迁都北京
继续削藩
增设东厂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进一步强化君权
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锦衣卫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
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北京 故宫(皇权中心)诊断书一诊断书二姓名:朱元璋(明太祖)症状:长期失眠,神经衰弱诊断病情1:担心丞相权力过大处方: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诊断病情2:担心地方权力过大处方:废行省,设三司,直属中央。诊断病情3:担心官民有反叛行为处方:设特务机构锦衣卫诊断病情4:担心官民有反叛思想处方:八股取士姓名:朱棣(明成祖)症状:不安全感强烈处方1:迁都北京处方2:实行削藩政策处方3:设立东厂药方依据:加强中央集权(强化君权)课堂小结皇 帝群臣人民知识分子地方中央皇族小结: 明朝君权的加强 如果你是明朝的一位官员、读书人,甚至是皇帝,你生活的幸福指数高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感知历史 你认为社会的发展应该创设怎样的环境?民主自由开放创新1、济南城区有一条街名叫按察司街,从历史角度推断这条街获此名最早是在( )
A、元朝 B、明朝 C、清朝 D、宋朝
2、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主要表现是( )
A、废中书省,设三司 B、废丞相,设六部
C、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D、八股取士
3、下列哪一项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君权的加强( )
A、废除丞相 B、设立东厂
C、分封藩王 D、迁都北京BC测一测C阅读下列材料: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请回答:
(1)这是??? 朝官制的变化,文中的“帝”指????????? 。(2)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六部的最高长官对谁负责?
(3)材料中“帝自操威柄”是什么意思?
(4)上述史料所说的机构变化起了什么作用? 明明太祖吏、户、礼、兵、刑、工;皇帝国家大事的决定权归皇帝。实现了明朝君权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