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知识 (偏义复词、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等),疏通大意
2、欣赏矛盾冲突和曲折情节,欣赏人物对话和人物形象。
3、理解铺陈、排比、起兴手法及其艺术性。
预习案
一解题
1.文学知识填空:
《孔雀东南飞》原题为 ,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 诗。开头有一篇小序,介绍了 。故事发生在 ,但成诗时间可能稍后一些,并在流传中得到充实提高。后收入 朝代 所编的 。这首诗的体裁是 ,诗的序曲以孔雀失偶 ,尾声以 作结,富有民族特色。全诗在创作手法上是
的,通过 和 的爱情悲剧,揭露了 ;结尾的手法又是 的,表达了 。全诗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都达到很高成就,为人称颂,人们历来把这首诗与 朝代的 合称为 。
2乐府:原指掌管音乐的官府,后来把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歌词也称为“乐府”或者“新乐府”。
二感知文本
1初步感知文本,全篇诵读,注意字音,标注段落
生字: 公姥 伶俜 腰襦 葳蕤 聘礼 磐石
拊掌 否泰 赍钱 踯躅 冥冥 摧藏 奄奄 仕宦
通假字: 终老不复取 箱帘六七十 谓言无誓违
府吏见丁宁 摧藏马悲哀 蒲苇纫如丝
2课文基础归纳
(一)“相”的用法: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 ②及时相遣归 ③还必相迎取
④好自相扶将 ⑤嬉戏莫相忘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⑥誓天不相负 ⑦不得便相许 ⑧登即相许和 ⑨蹑履相逢迎 ⑩怅然遥相望 ⑾誓不相隔卿 ⑿久久莫相忘
(2) ①相见常日稀 ②六合正相应
(3) 儿已婚薄禄相
(4) 吉人天相 相机而动
(二)“自”的用法
①我自不驱卿( ) ②本自无教训( )
③自可断来信( ) ④葳蕤自生光( )
⑤自名秦罗敷( ) ⑥自名为鸳鸯( )
⑦好自相扶将( ) ⑧物物各自异( )
(三)见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 爱而不见,搔首踟躇。 ( )
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 ) 臣诚恐见欺于王,…… ( )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 ( )
(四)偏义复词指【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另一词作陪衬的用法叫“偏义复词”。这种用法一直沿用至今。例如口语录中“有个好歹”(偏在“歹”)“吉凶未卜”(偏在“凶”)等。本诗中这种现象比较多,应结合上下文进行判断。】
①昼夜勤作息 ②勤心养公姥 ③我有亲父兄
④逼迫有弟兄 ⑤其日牛马嘶 ⑥我有亲父母
(四)同义复词:古诗中为了字数的整齐和音节的和谐,常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用,实际意思相当于其中的单个字的意义。如“偏斜”(相当于“偏”或“斜”)“从许”(相当于“从”或“许”)“归还”(相当于“归”或“还”),“驱遣”(相当于“驱”或“遣”)
(五)归纳部分古今异义词的用法
叶叶相交通 可怜体无比 槌床便大怒
举手长劳劳 守节情不移 本自无教训
妾不堪驱使 感君区区怀 处分适兄意
蹑履相逢迎 勿复重纷纭 多谢后世人
鸡鸣外欲曙 共事二三年 便利此月内
自可断来信 汝岂得自由
3整体感知,复述故事情节 ,小标题概括。
4找出课文描写刘兰芝的段落,分析人物形象。
5书后习题二
三 我的疑问
1 思想内容
2 艺术手法
探究案
1叙事诗常用铺陈的手法,结合本诗联系所学课文体会其作用 。
。2 本诗结尾浪漫主义 在我国古典文学常见,它表达一种怎样的愿望。
3文学作品中中国古代女子在恋爱婚姻家庭中展示了怎样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