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五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1.(5分)把下面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要求字迹端正,匀称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2.(4分)下列每道小题中,都有一个字的注音是错误的,请找出来。
(1)A.寝室(qǐn) B.誊写(tén) C.上瘾(yǐn) D.嫉妒(jí)
(2)A.允诺(nuò) B.削弱(xiāo) C.腼腆(tiǎn) D.冠军(guàn)
(3)A.暗礁(jiāo) B.垂蔓(màn) C.酬谢(cóu) D.舀起(yǎo)
(4)A.颓败(tuí) B.客栈(zhàn) C.眼眸(mó) D.侮辱(rǔ)
3.(4分)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个词语有错别字,请找出来。
(1)A.嗜好 B.胆怯 C.配和 D.难以置信
(2)A.联结 B.迟廷 C.隐蔽 D.奇珍异宝
(3)A.迅期 B.歇凉 C.懒惰 D.震天动地
(4)A.稀罕 B.饱览 C.纠正 D.不记其数
4.(8分)结合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四时景物皆成趣。春日,阳光zhào yào 大地,富春江呈现出如画的yì jìng 。bái máng máng 的江面上,偶尔有bái hè 三两成群地yōu rán 飞过,它们的身姿与天边的云霞融为一体,是那么xié tiáo 、美好。秋天,黄公望森林公园层林尽染,好一派shī qíng huà yì 的迷人风光!
5.(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两项是 。
A.牛郎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农历七月初七和织女会面的日子。
B.弟弟诡计多端,成功地破解了鸡蛋失窃之谜。
C.看今朝,百姓们安居乐业,大街小巷处处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D.李时珍处心积虑,写成了《本草纲目》一书。
6.(4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在创造性复述《海力布》时,我们可以为故事增添合理的情节。
(2)“满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亮的。”这处动态描写表现了月光的柔和、美好。
(3)读《将相和》时,我集中注意力,连词成句地读,速度快多了。
(4)从新闻上,我了解到嫦娥六号开启了世界首次月背“挖宝”之旅。我们对以“嫦娥”命名我国的探月工程感到好奇,可以通过读《古希腊神话故事》了解关于嫦娥的故事。
7.(4分)这是“强国梦”主题班会主持稿的结尾。请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A.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B.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C.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我想向全体同学呼吁: 首先,让我们珍惜时间。因为“ ”只有珍惜每一天,才能做时间的主人。 其次,让我们热爱阅读。因为“ ”阅读,会让我们源源不断地获取新的知识。 然后,让我们虚心好学。因为“ ”谦虚会让我们不断进步。 最后,让我们拥有责任。因为“ ”让我们一起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
8.(4分)以下是“爱国诗词”板块梳理。请根据提示,完成诗句填写。
(1)“ , 。”《示儿》中的这两句诗表达了陆游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把国家统一的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的拳拳爱国之心。
(2)“ , ?”《题临安邸》中的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寻欢作乐的权贵们的愤怒质问。
9.(9分)片段联读,完成练习。
片段一《桂花雨》(节选)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哇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片段二《月光饼》(节选)
月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
月光饼做得很薄,当中央上一层稀少的红糖,面上撒着密密的芝麻。供过月亮以后,拿下来在平底锅里一烤,掰开来吃,真是又香又脆……
中秋节,一年又一年,来了又过去,什么时候回家乡去吃月光饼呢!
阅读链接:这两篇文章的作者琦君,出生于浙江温州瞿溪乡。十二岁时,一家人迁居杭州。1949年,琦君离开家乡到台湾。此后,一直没有回到生她养她的故乡。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以上两个片段描写的场景。
①
②
(2)“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这里的“下雨”指的是 ,这句话写出了桂花 、 的特点。
(3)“中秋节,一年又一年,来了又过去,什么时候回家乡去吃月光饼呢!”结尾本应该用问号,作者为什么用感叹号呢?联系阅读链接,写写你的理解。
10.(15分)阅读。
动物的舌头
①对于人类而言,舌头是用来品尝味道的,但对于动物来说,舌头的作用可多了。
②美丽的火烈鸟因其红色羽毛而得名。它们的舌头超级大,上面还有许多肉刺,就像一个小型过滤器。利用舌头的移动,这些“肉刺”能过滤食物,同时滤出多余的水分。例如,火烈鸟在水中捕到虾类,便可直接吞咽过滤后的食物,避免其他杂物进入体内。
③科学家发现青蛙的舌头射向猎物的速度极快,但比起变色龙来,就慢多了。变色龙在捕捉猎物时,舌头弹出的速度如闪电一般,能在短短0.07秒内迅速伸长,速度最高可达27米/秒。变色龙的舌头上还有一个捕捉猎物的奇妙装置——舌头尖端的吸盘,只要舌头一接触猎物,吸盘的内腔立刻扩大,形成真空凹陷,就能把小昆虫吸进去。
④啄木鸟的舌头非常长,约有12-14厘米。它从上颚后部出来,穿过右鼻孔,分叉成两条,然后绕到头骨的上部和后部,经过颈部的两侧和下颚,在口腔中又合成一条舌头。啄木鸟的舌上长着能够分泌黏液的特殊腺体,舌尖有细钩,在捕食过程中可以把藏在树干深处的小虫钩出来,使得虫子无法逃脱。
⑤动物舌头的各种独特结构和功能,是大自然赋予它们的生存法宝。
(1)结合材料,梳理动物舌头的特点和作用,制作一份档案。
动物名称 舌头特点 舌头作用
火烈鸟 ①舌头大②
变色龙 ① ②
啄木鸟 ①舌头长②能分泌黏液③
(2)以下句子分别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把序号填在横线里。
A.列数字 B.打比方 C.作比较 D.举例子
①例如,火烈鸟在水中捕到虾类,便可直接吞咽过滤后的食物,避免其他杂物进入体内。
②科学家发现青蛙的舌头射向猎物的速度极快,但比起变色龙来,就慢多了。
③变色龙在捕捉猎物时,舌头弹出的速度如闪电一般,能在短短0.07秒内迅速伸长,速度最高可达27米/秒。
(3)“变色龙在捕捉猎物时,舌头弹出的速度如闪电一般,能在短短0.07秒内迅速伸长,速度最高可达27米/秒。”这句话中的“最高”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4)以下关于啄木鸟舌头的介绍与文中第④自然段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资料袋:啄木鸟被称为“森林医生”,舌头功不可没。在它细长的舌头顶端,有沾满黏液的小钩子。停在树干上时,啄木鸟举起“手术刀”东敲敲,西啄啄,确定虫子位置后,它就在树干上啄个小洞,把细长的舌头伸进去,用前端的倒钩将隐藏很深的害虫钩出来,美餐一顿。
11.(11分)非连续性文本。
【材料一】
这个暑期,我国各地的博物馆火了,不少人“为了一座馆,奔赴一座城”。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厅人员密度堪称摩肩接踵,浙江博物馆展厅参观者可谓 ,山西博物院预约火爆……数据显示,今年博物馆门票预订量超过主题乐园,在所有景区类型中排行最受欢迎第一位。
【材料二】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当前,我国一些中小学积极探索把博物馆变成“行走的课堂”,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再只是走马观花地看热闹,而是学会了看“门道”。
研学坐标一: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拥有140余万件(套)藏品,涵盖了从远古时期到当代各个历史阶段不同方面的内容。这些文物蕴含着极高的历史、科学与艺术价值,是中华文明的生动写照。这几年来,中国国家博物馆精心打造中小学生“国博讲堂”,因此,“来国博,看中国,读世界”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中小学生的假期生活选择。
研学坐标二:苏州博物馆西馆
在苏州博物馆西馆的参观中,同学们发现了不少惊喜。“我的姑苏城”单元中,可以“穿越”到古代——早上,背着书包上学堂,一路感受崇文重教之风;中午,小船摇到外婆家,卧室里收音机流淌出苏州话童谣;晚上,弄堂里玩躲猫猫、过家家。在1米多高的巷子深处,孩子们真正以儿童视角进入苏州园林、名人故居。
研学坐标三:重庆自然博物馆
在重庆自然博物馆“学习独立营”,同学们可以跟着老师近距离观察蛙类、螳螂、寄居蟹等生物,还可以参加缙云山夜观昆虫活动。在博物馆专家的带领下,同学们感受夜观灯诱昆虫的神奇魅力,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受到启发,用边学边玩的方式获得自然科学知识。
【材料三】
温馨提示:中国国家博物馆星期一闭馆,每天9时开放,16时30分停止入馆。
(1)填入材料一横线处最合适的词语是 。
A.应接不暇 B.人声鼎沸 C.人山人海 D.津津有味
(2)材料二节选自国际博物馆日的相关文章,我认为它最有可能来自 。
A.《博物馆“火”了》
B.《博物馆一日研学》
C.《博物馆研学,在行走的课堂品读世界》
(3)仔细阅读相关材料并作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今年统计数据显示,博物馆是所有景区类型中最受欢迎的。
②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在博物馆研学中学会了看“门道”,是因为他们能够自己独立寻找、熟悉博物馆的参观路线。
③中国国家博物馆拥有140万件(套)藏品,包括远古时期和当代的内容。
④从材料三可以看出中国国家博物馆每日进馆时段平均人次分布。春春计划2025年1月20日(周一)上午9时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
(4)寒假即将到来,学校打算通过海报鼓励同学们在假期开展博物馆研学活动。请结合材料(二),梳理博物馆研学的好处,并分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2.(30分) 题目:我和爸爸(妈妈)互换身份
爸爸妈妈是我们生活中最亲近的人,他们无微不至地关心、爱护我们,给我们阳光般的爱和温暖。假如有一天,你和爸爸或者妈妈互换身份,可能会发生哪些事情?你又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要求:能结合生活实际发挥想象,用具体的事例表达自己的感受,完成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2024-2025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五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1.【答案】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2.【答案】(1)B (2)B (3)C (4)C
3.【答案】(1)C (2)B (3)A (4)D
4.【答案】照耀 意境 白茫茫 白鹤 悠然 协调 诗情画意
5.【答案】BD
6.【答案】(1)√ (2)× (3)√ (4)×
7.【答案】B A D C
8.【答案】(1)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2)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9.【答案】(1)①摇桂花
②家家户户挂月光饼的情景及月光饼的做法、味道
(2)桂花纷纷从树上落下的情景 多 香
(3)感叹号主要用于表达强烈的语气或感情,作者此处用感叹号,表现了作者回家乡吃月光饼的强烈愿望,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10.【答案】(1)②舌头上有许多肉刺 利用肉刺过滤食物,滤出多余水分。
①舌头弹出的速度极快;②舌头尖端有吸盘 用舌头迅速捕捉猎物,吸盘形成真空凹陷吸住猎物;
③舌尖有细钩 用舌头把藏在树干深处的小虫钩出来
(2)①D ②C ③AB
(3)不能删去。因为“最高”表示的是变色龙舌头弹出的最大速度,是一个极限值,如果去掉“最高”,就变成了变色龙舌头弹出的速度总是27米/秒,这与事实不符。因此,“最高”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能删去。
(4)我更喜欢文中的第④自然段关于啄木鸟舌头的介绍。因为这段介绍详细而具体地描述了啄木鸟舌头的长度、结构以及它在捕食过程中的作用,通过“舌头从上颚后部出来,穿过右鼻孔,分叉成两条……”等句子,让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啄木鸟舌头的独特之处。同时,这段介绍还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如“舌头约有12﹣14厘米长”,使得描述更加准确、可信。而资料袋中的介绍虽然简洁明了,但相比之下缺乏一些细节和深度。
11.【答案】(1)C (2)B
(3)①√ ②× ③√ ④×
(4)①有助于小学生把博物馆变成“行走的课堂”
②有助于小学生了解各个历史阶段不同方面的内容。及文物蕴含着的历史、科学与艺术价值
③有助于同学们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受到启发,用边学边玩的方式获得自然科学知识。
12.【答案】
我和妈妈互换身份
假如有一天,我和妈妈互换身份,那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清晨,闹钟还没响,我就得像妈妈一样早早起床准备一家人的早餐。走进厨房,我手忙脚乱地开始煎鸡蛋、热牛奶、烤面包。好不容易把早餐做好,喊大家起床,可弟弟却磨磨蹭蹭不肯起来,我费了好大劲才把他从被窝里“拽”出来。
吃完早饭,我又得像妈妈一样收拾碗筷、打扫房间。扫地、拖地、擦桌子,忙得我腰酸背痛。而妈妈呢,坐在沙发上悠闲地看着电视,还时不时指挥我:“这里没扫干净,再扫一遍。”我心里虽然有些委屈,但也只能照做。
到了中午,我要去菜市场买菜。在菜市场里,我对着各种蔬菜和肉类犯了难,不知道该买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挑选。好不容易买完菜回家,又要开始做饭。炒菜的时候,油溅到了我的手上,疼得我直咧嘴。
一天下来,我累得筋疲力尽。这时我才明白,妈妈平时是多么辛苦。她不仅要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还要处理各种家务事,却从来没有抱怨过。
通过这次身份互换,我感受到了妈妈的不易。以后,我要多帮妈妈分担一些家务,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