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五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43分)
1.(13分)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各小题。
语文书里有风景,花鸟石木皆成趣。你看精巧的白鹭悠然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那是它的一种shì hào ;你看那香气迷人的桂花,可以pào chá ,可以做gāo bǐng ;你看那银灰色眼睑 (jiǎn liǎn)盖住眸 (mú móu)子睡着的珍珠鸟,是多么可爱;你看那株大róng
树的确是鸟的天堂,到处是鸟声,到处是鸟影,眼睛都应接不暇 (xiá jiǎ)了。除此之外 还有两条腿的奔跑冠 (guàn guān)军鸵鸟 故乡的一排排搭石 小岛上绿油油的菜地 中秋夜无处不在的月……
(1)根据拼音写汉字。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写在横线上。
(3)给语段最后一句加上标点。
2.(4分)观察词语,找规律,写一写。
A.太平盛世 丰衣足食 政通人和 路不拾遗
B.举世闻名 呕心沥血 无私奉献 拾金不昧
C.家破人亡 民不聊生 生灵涂炭 兵荒马乱
D.诡计多端 自以为是 处心积虑 口是心非
3.(2分)关于提高阅读速度,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集中精力,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
B.读的过程中适当回读,可以帮助理解内容。
C.遇到不懂的词语,在不影响理解课文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先不管它,继续往下读。
D.带着问题读可以加快阅读速度。一边读一边想,抓住关键词句,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
4.(3分)将下面的句子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正确的是( )
①这句话告诉我们,读书要知晓“出入法”,开始读书要“入”,读书的最终目的是“出”。
②“出”就是从书本中跳出来,能灵活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③南宋学者陈善曾云:“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所以入,终当所以出。”
④只有懂得“入”又懂得“出”,这才是读书的好方法。
⑤“入”就是要读进书中去,读懂、吃透书中的内容。
A.③④⑤②① B.④③①⑤② C.③①⑤②④ D.④③⑤②①
5.(4分)句子巧加工。
(1)他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吃完早饭就到田里去耕作,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他才回家。(写出句子的主要意思)
(2)雪花飘落。(把画面写具体)
6.(11分)积累巧运用。
(1)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 。
(2)珍惜时间,牢记“ ,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传承勤俭美德,当如魏征所警示“居安思危, ”;善读书,要秉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的原则,能领悟“ ,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深刻哲理。
(3)家国情怀,体现在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 ”的反问中,体现在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 ”的期盼中,体现在“美哉,我少年中国, !壮哉,我中国少年, ”的祝福与呼唤中。
(4)动静结合的艺术魅力,体现在“ ,江枫渔火对愁眠”的江边夜泊图景中;体现在“明月松间照, ”的有静月照、有青松色、有动泉流的山间月夜图中。
7.(6分)班级举行读书分享活动,同学们针对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进行分享交流,请你参与其中,完成下面各小题。
雄小安:我最喜欢的人物是《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他是一个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人,指挥军队取得了多场关键战役的胜利。
容小新:我最喜欢的是孙悟空。他是《西游记》中的人物。我喜欢他不仅是因为他会七十二变,可以腾云驾雾;还因为他机智勇敢、嫉恶如仇,是正义的化身。有一次,孙悟空从铁扇公主那里借来芭蕉扇,灭了火焰山的火,拯救了一方百姓。
安安:我喜欢《草房子》里的桑桑,他是一个乐于助人、想象力丰富的小男孩。一次,他暗中护送纸月回家,看见有人欺负纸月,便挺身而出,保护纸月。
(1)根据上面几位同学的介绍,照样子整理下表的信息卡。
人物 出处 性格特点 相关事例
诸葛亮 《三国演义》 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他指挥军队取得了多场关键战役的胜利。
① ② ③ ④
桑桑 《草房子》 乐于助人、想象力丰富 一次,他暗中护送纸月回家,看见有人欺负纸月,保护纸月。
(2)在所读的书籍中,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上面三位同学分享的人物除外)加以介绍,说明出处和理由(包含性格特点和具体事例)。
二、阅读(22分)
8.(8分)
太阳(节选)
①有这么一个传说,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晒得地面寸草不生。人们热得受不了,就找一个箭法很好的人射掉九个,只留下一个,地面上才不那么热了。其实,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
②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
③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吧!
(1)选文开头引用了一个古老的传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引用的是后羿射日的神话故事。
B.说明古人箭法很好。
C.引出下文对太阳的介绍。
D.让读者读起来感觉更有意思。
(2)选文三个自然段清楚地介绍了太阳 、体积大、 三个特点。
(3)文中划线句运用了 和 两种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太阳体积大的特点。请你用上这两种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事物: 。
9.(14分)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
①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
②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③儿子很年轻,却已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是作家的母亲!
④A.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B..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惟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们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⑤C.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进去。
⑥她不相信视力下降得这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
⑦……还是失败。
⑧再试……
⑨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⑩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住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它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了。母亲的针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的“孔”,可她还是不甘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D.“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E.母亲笑颜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是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
(1)及时概括语句的意思能够帮助我们提高阅读速度。请概括文中其它四处场景。
①A. ;B. ;C.母亲穿不上针;D. ;E. 。
②五处场景,哪一处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中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
(2)表达有方法,效果巧呈现。
第6自然段与《慈母情深》中的表达相似,说说你体会到的表达效果。
(3)文中写到“儿子的眼睛热了……”,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儿子为母亲给他钉纽扣而感动得热泪盈眶。
B.儿子看到母亲穿不进针线,为她的视力衰退而难过。
C.儿子为自己只顾工作却忽视了对母亲的关心羞愧得想流泪。
D.儿子为母亲穿不进针线也不向他求助而失望。
(4)阅读延伸生活,体悟丰富情感。
结尾写到“儿子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展开联想,你觉得文中“儿子”今后会做些什么,选择其中一种做法,然后写具体,用上1-2处细节描写,80字左右。
三、写作(30分)
10.
你喜欢看漫画吗?漫画里的人,特点非常突出,配上独特的画风和夸张的情节,往往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果给身边的人画漫画,你会选择谁呢?是幽默的爸爸、机灵的同学、严爱有加的老师,还是称职的门卫爷爷、热心的邻居?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特点,用你灵动的文字把他(她)“画”出来吧!
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和学校名称。
2024-2025学年河北省保定市安新县五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43分)
1.【答案】(1)嗜好 泡茶 糕饼 榕
(2)jiǎn móu xiá guàn
(3)除此之外,还有两条腿的奔跑冠军鸵鸟、故乡的一排排搭石、小岛上绿油油的菜地、中秋夜无处不在的月……
2.【答案】A.安居乐业 B.克己奉公 C.流离失所 D.臭名远扬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1)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到田里去耕作
(2)清晨,天空中白茫茫一片,北方呼呼地吹着,一会儿大片大片的雪花从空中飘落下来。
6.【答案】(1)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2)莫等闲 戒奢以俭 是知也 问渠那得清如许
(3)不拘一格降人材 与天不老 与国无疆
(4)月落乌啼霜满天 清泉石上流
7.【答案】(1)①孙悟空 ②《西游记》 ③机智勇敢、嫉恶如仇 ④有一次,孙悟空从铁扇公主那里借来芭蕉扇,灭了火焰山的火,拯救了一方百姓。
(2)我最喜欢的人物是《绿山墙的安妮》里的11岁女孩——安妮。她是一个孤儿,学习成绩优异,获得了艾普林奖学金。安妮长大后,为了方便照顾体弱多病的玛丽亚与马修,她放弃了上雷多梦大学的机会,留在爱德华王子岛当老师。安妮聪明好学,倔强善良的形象深深地吸引了我。
二、阅读(22分)
8.【答案】(1)B
(2)离地球远 温度高
(3)列数字 作比较 太平洋的面积差不多是其它三个大洋的总和,比最小的北冰洋大十四倍
9.【答案】(1)①A.儿子专心写作 B.母亲轻轻地找针线 D.儿子帮母亲穿针 E.母亲高兴地为儿子钉纽扣
②我对第二处“母亲轻轻找针线”的场景印象最深刻,体现出母亲的小心翼翼,生怕打扰了儿子,表现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2)连用三个“再次”、动作描写,再现了“伸”“濡湿”“捻”“抬”几个连续的动作,形象传神地写出了母亲拿线穿针眼时的吃力,表现了母亲的衰老,为下文儿子为母亲穿针作铺垫。
(3)C
(4)儿子决定多陪伴母亲。在日常生活中,在阳光温暖的午后,他会陪母亲到户外晒晒太阳,聊聊天;会在自己的作品完成之后,读给母亲听,并且认真倾听母亲的感受;会在母亲劳作后,给母亲轻轻捶捶背,揉揉肩。
三、写作(30分)
10.【答案】
宝藏门卫爷爷
在我们校园的门口,有一位宛如漫画中走出来的门卫爷爷,他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以独特的魅力,成为校园一道温暖的风景线。
门卫爷爷堪称“时间管理大师”。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校园,他就已经站在了校门口。只见他身姿挺拔,认真整理着门口的指示牌,那专注的模样仿佛在雕琢一件珍贵的艺术品。随着学生们陆续到来,他一边微笑着和大家打招呼,一边眼观六路,时刻留意着校门口的秩序,让每一个踏入校园的同学都能感受到满满的关怀。
爷爷还是个“万能修理工”。校园里的桌椅板凳、门窗锁具,但凡有了毛病,他总是第一个出现。有一次,教室里的门锁坏了,同学们急得不知所措,门卫爷爷得知后迅速带着他的“百宝工具箱”赶来。只见他熟练地打开锁芯,这里瞧瞧,那里捣鼓捣鼓,不一会儿,门锁就完好如初,他一边收拾工具,一边笑着说:“这锁就是跟我闹点小脾气,跟它聊聊天,它就听话了。”那轻松幽默的话语,瞬间驱散了大家的焦虑。
门卫爷爷虽然只是校园里的一位普通工作人员,但他用自己的认真负责、热心善良,为我们守护着校园的一方安宁,他就是我心中的宝藏人物,是我想用文字画下的温暖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