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一次广东省普通高中
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真题卷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本大题11小题,共36分。(1~10题每题3分,11题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温室里长不出万年松。躲在“舒适圈”中坐而论道、驰于空想,是难以收获成长的( )到现实中摸爬滚打,研究现实矛盾,实践胸中所学,才能不断提高本领、积累经验( )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挺膺担当,投身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一线,炼意志、磨炼本领。
1.下列填入文中“( )”处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B., ; C.; 。 D., ,
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lǐng yīng B.lǐn yīng
C.lǐng yàn D.lǐn yàn
3.下列填入文中“”处的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陲 B.捶 C.棰 D.锤
4.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中国传统节日,________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________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________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
A.凝结 承担 维护 B.凝结 承载 维系
C.凝固 承担 维系 D.凝固 承载 维护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夜幕低垂,长江与嘉陵江交汇而成的渝中半岛灯火璀璨,游人如织。
B.这首曾经炙手可热的“网红歌曲”,随着热度的消退而被人淡忘了。
C.陕北剪纸窗花题材丰富、构图奇妙、刀功精湛,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D.小说《人世间》通过主人公跌宕起伏的人生际遇,再现那段不寻常的历史。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城市不仅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文化空间,更是满足人们集聚生活的功能空间。
B.若想在职场取得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做好充分准备,把握机会,发挥优势。
C.发展海上风电对于促进能源绿色转型、实现“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D.高速铁路开通后,两地的通行时间由156分钟减至52分钟,缩短了三倍。
7.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的一项是( )
A.街上没有什么行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却没有一点生气。
B.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再也说不出话。
C.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D.全球最高最先进的电梯试验塔犹如巨轮上高耸的桅杆,屹立在珠江边。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A.老板,你店里的商品性价比特别高,我以后一定还会经常光顾的。
B.老师,十分抱歉,我最近很忙,不能拨冗参加家长会,请谅解。
C.学生会多次邀请我到社团表演诗词吟唱,盛情难却,那我就献丑了。
D.老同学,毕业后多年未见,如今听闻你事业有成,真是久仰了!
9.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填在横线上,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语言,我们称之为自然语言。自然语言有歧义性和一定的模糊性,其意义的确定依赖于一定的语言环境。有一些语言完全是为了科学上特殊的需要而造出来的,我们称之为人工语言,这种语言严格地贯彻一个符号一个意义的原则。人工语言不管怎样精确,也必须建立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________。
①自然语言如果运用得好,就具有相对的精确性,这种相对的精确性对一般的交际来说是足够了的。
②因此,完全抹杀自然语言的交际职能是不可能的。
③不过,我们也要注意自然语言所具有的某些弱点,逻辑正是要为语言精确化提供一定的规则。
④而且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过程中,仍必须依靠自然语言。
⑤从逻辑的角度看,我们应该承认这两种语言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A.①④⑤②③ B.①④⑤③②
C.④②③⑤① D.④②⑤①③
10.下列各项中,作家、作品、人物对应关系错误的一项是( )
A.曹雪芹——《红楼梦》——甄士隐
B.蒲松龄——《促织》——成名
C.铁凝——《哦,香雪》——凤娇
D.莎士比亚——《哈姆莱特》——朱丽叶
11.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山不厌高,海不厌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本大题5小题,共29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9分)
第五伦字伯鱼,京兆长陵人也。伦少介然有义行。王莽末,盗贼起,宗族闾里争往附之。伦乃依险固筑营壁,有贼,辄奋厉其众,引强持满以拒之,铜马、赤眉之属前后数十辈,皆不能下。伦始以营长诣郡尹鲜于褒,褒见而异之,署为吏。伦后为乡啬夫,平徭赋,理怨结,得人欢心。数年,鲜于褒荐之于京兆尹阎兴,兴即召伦为主簿。时长安铸钱多奸巧,乃署伦为督铸钱掾,领长安市。伦平铨衡,正斗斛,市无阿枉,百姓悦服。
建武二十七年,举孝廉,补淮阳国医工长,随王之国。二十九年,从王朝京师,帝问以政事,伦因此酬对政道,帝大悦。明日,复特召入,与语至夕。伦出,有诏以为扶夷长,未到官,追拜会稽太守。虽为二千石,躬自斩刍养马,妻执炊爨。受俸裁留一月粮,余皆贱贸与民之贫羸者。及为三公,值帝长者,屡有善政,乃上疏褒称盛美,因以劝成风德。
伦奉公尽节,言事无所依违。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或问伦曰:“公有私乎?”对曰:“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吾虽不受,每三公有所选举,心不能忘,而亦终不用也。吾兄子常病,一夜十往,退而安寝;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若是者,岂可谓无私乎?”连以老病上疏乞身。元和三年,赐策罢,以二千石奉终其身,加赐钱五十万,公宅一区。后数年卒,时年八十余,诏赐秘器、衣衾、钱布。
(节选自《后汉书》·卷四十一)
12.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褒见而异之 奇怪
B.余皆贱贸与民之贫羸者 价格低
C.因以劝成风德 勉励
D.连以老病上疏乞身 奏章
13.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
B.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
C.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
D.诸子或时谏止/辄叱遣之/吏人奏记及便宜者/亦并封/上其无私若此
1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第五伦率领众人据险固守,奋勇抗贼,成功阻挡了盗贼的多次进攻。
B.在分派徭役赋税、整顿市场风气等方面,第五伦公平公正,深得民心。
C.皇帝对第五伦对答的为政之道十分满意,后来任命第五伦为会稽太守。
D.第五伦为人坦荡,不否认自己也存有私心,皇帝为此对他更加器重。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明日,复特召入,与语至夕。(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子有疾,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6题。(10分)
春日京中有怀①
〔唐〕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②应尽兴,将军西第③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注】 ①诗人长居洛阳,本诗为诗人寓居长安时所作。②南桥:洛阳的天津桥风景点。③西第:代指洛阳豪华的楼堂馆所。
16.(1)诗人为什么说“看春不当春”?请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本诗第四联。(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本大题3小题,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汉语人名背后隐藏着许多文化密码,中华民族主流的哲学观、伦理观、政治观、审美观、人生观通过汉语人名得到凝聚、传承。
先秦开始,汉族人取名就有许多避讳,特别是名字中不能出现与国君、长辈相同的字。对于历史学家与语言学家而言,研究人名避讳,可以获得大量有用的历史信息。从东汉到魏晋,单名占绝对优势,便与人名的选取面临诸多避讳有关。然而,到了南北朝时期,突然出现大量末尾带“之”字的双名,父子之间也不避讳,如王羲之与其子王献之。他们名字末尾的“之”字,是刚形成的“五斗米教”教徒的暗记,这成为历史学家了解当时道教传播情况的重要线索。在宋代,一个家族按特定的字辈谱取名的现象越来越盛行,而字辈谱用字不但为宋代开始出现的撰修家谱的风气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对确定历史上某个特定时期一些著名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线索……
中国人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因此在人名用字中,代表植物、动物、山水、天气现象等的汉字大量出现:人们通过取梅、兰、松、竹及与之相关的字以比德,通过取虹、霓、云、霞及与之相关的字以状女子的容貌,通过取山、水、林、泉及与之相关的字以表达人在自然之中的怡然自得。
中国人崇尚儒家的伦理道德观,于是孝、慈、谦、恭、敬、义、善、正、慎等字在历代汉语人名中被大量使用;汉语人名中的常用字尧、唐、佑、泰、韶、顺、康等,则表达了民众对清明政治的期待。娟、倩、娴、淑、静、婉、惠等字在女性名字中大量出现,鸿、儒、明、谦、智、斌、毅等字在男性名字中大量出现,表明中华传统文化为男、女两种性别设定的不同的审美标准。中国人强烈的家族观念和爱国情感,士大夫心忧天下的情怀以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格追求,在类似梦家、国栋、怀玉、振邦、则臣、鹏举这样的常用名中,得到了很好的表达。
从典籍的字句中寻找灵感,是从古至今人们取名时最为常见的方法。打开儒家的“四书五经”以及像《道德经》《庄子》这样的重要典籍,会发现几乎所有适合用来作人名的地方,都已经被发掘出来。许多我们十分熟悉的名字,像琼瑶、静言、凯风、硕人等,都直接出自《诗经》。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其中的棠、芾、甘几个汉字,就出自《诗经·召南·甘棠》开头的“蔽芾甘棠”这句诗。《周易》开篇讲乾卦,其卦辞是“元亨利贞”。“元亨利贞”这几个字,加上乾字本身,成为后世人名中出现频率很高的常用字。
不过,当今社会有些人起名字太过直白和随意,对此,已经有学者表达了不满,认为这样缺少文化意味,丢掉了汉语人名的传统。要让所有汉语人名都带上古典的韵味,或出自古代的经典,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要求。但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人名的一些最基本的文化特征是不能够被丢掉的。而且,在试图提升汉语人名的品位、内涵时,汉语人名文化的历史传统的确有很多可资借鉴、利用的地方。
(摘编自泓峻《汉语人名传统的文化特征及其当代价值》)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取名不出现与国君相同的字,单名占绝对优势,大量双名末尾带“之”字,这与自古汉语避讳有关。
B.比较女性人名常用字与男性人名常用字,可窥见传统文化给男女赋予了不同的审美标准。
C.本文主要运用了例证法,列举了大量的汉语人名,论据丰富翔实,既有历史韵味,又有现实意义。
D.本文阐述了汉语人名传统的文化特征,肯定了这一传统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组成部分的价值。
18.根据文意,下列不能体现“汉语人名背后隐藏着许多文化密码”的一项是(3分)( )
A.《红楼梦》中贾蓉、贾蔷、贾芸等人名用字取自“艹”部,用以体现同辈关系。
B.蓝清泉、李思渊、尹青崖、陶东篱等人名暗含了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
C.刘溜梅、李约翰、詹姆斯等人名反映了追求通俗、紧跟时尚潮流的特点。
D.姚自强、俞思齐、孙家和、陈开济等人名寄寓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情怀。
19.抗战时期,战士李满仓与张大顺各得一子,二人同请连队指导员给孩子取个双名,希望用孩子们的名字来纪念他们并肩抗敌的岁月。指导员准备从《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中选词取名。假如你是那位指导员,你会给这两个孩子各取什么名字?请写出名字,并结合材料说明取名依据。(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大题3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肚子里的拖拉机
吴若增
这一天,某医院外科诊室接待了一位奇怪的患者。
患者惊恐不安地自述道:“我是农机设计师C。今天上午,我翻看一本外国农机资料参考书时,看见了一辆非常漂亮的拖拉机。我太喜欢那辆拖拉机了,简直喜欢到了发狂的程度。真恨不得一口把它吞到肚子里去……谁知我这么一想,那拖拉机竟从那画册上腾起,我正目瞪口呆,这玩意儿竟一直从我嗓子眼里钻进去了!我吓得直张嘴,抠舌根,想把它吐出来,可怎么恶心反胃也办不到。大夫您听,它现在还在我肚子里突突直叫呢。”
这可太新鲜了!几位大夫赶忙凑过来侧耳细听,果然听见那C君的嘴里传出了清晰的马达声:“突突突……”
“大夫,您再闻闻,还有柴油味呢。”患者提示道。
可不!不但有柴油味,而且竟还看得见淡蓝色的烟雾,正从这位C君的嘴里股股喷出呢!“快,到透视室去!”主治大夫叫道。
在透视室,大夫们果然看见一个黑色的斑点正沿着C君的肠壁快速运动!天哪!幸亏只是一辆拖拉机,要是拖带了犁头可就麻烦啦!
“这可怎么办!开刀?从哪下刀?逮得住吗?总不能先在肠子里安上红绿灯吧?”大夫们为难了。
“嗳,我听说乡下有一位老中医,能制化铁丸。可不可以请他给看看?”一位大夫忽然想出了一个好主意。
“嗯,倒可以试一试。”主治大夫无可奈何地说。
下午,C君坐上火车,奔到乡下去。在一个依山傍水的秀丽村庄,他顺利地找到了那位老中医。
“哈哈哈……不要急嘛。有治,有治。”老中医“望、闻、问、切”之后,十分轻松地劝慰道。
C君高兴极了,恳求老中医快些用药。老中医依然是满不着急的样子。他拉起C君的手说:“来,来,来。”
两人走到村外的田垄旁,老中医指着眼前的田野说:“你呀,先绕着这块地走上一圈,然后蹚过那条小河,爬到山上去。爬到山顶后,你要在那里把这大地上的一切——山川风物、地貌土质,都看个够,记个明!等你从山上下来,我再对症下药,保你消灾免病!”
C君疑惑——哪有这样的治疗办法?不过,他见老中医那么自信,也就不敢争辩。于是,他照着做了。
田野里小麦已经黄熟,夏风一吹,阵阵清香扑鼻,令C君陶醉;淙淙河水,清凉、甘洌,C君一边小心蹚过,一边忍不住捧起一口河水甜甜喝下,甚感荡气回肠;在那秀雅的小山顶上,C君举目四望,把那大地上的庄稼、道路、房舍、乡民……一一饱览,心中忽然生出了一阵思母般的眷恋之情……
C君终于沉醉在山花野草之中了,老中医喊了他好半天,他才赫然惊醒。
“哈哈哈哈……小伙子!”老中医一边望着他笑,一边把手中的一粒药丸递给他,“来,把这丸药吃下去!”
C君接过药丸,审视了好半天,猜不透那是什么原料制成的;药丸是圆圆的,黑褐色,泛着泥土一样的油光……
就着那甜甜的河水,C君将药丸吃了下去。
“好。你可以回去了。回去以后,切不要管你肚子里的东西,只管一心搞你的设计就是。”老中医最后叮嘱道。
此时,C君感到肚痛已经减轻,先时的鼓胀感也已缓解了许多,因此非常高兴。他辞别了老中医,赶去了设计院。
一天,一天,一天……一个月过去了。C君在一种说不清楚的热情激励下,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拖拉机。这种拖拉机的设计图纸,经过有关方面几次会审,一致认为将非常适宜广大农村使用!
他太高兴了,感到如释重负,便长长地吁出了一口大气——哎,肚子里的那辆外国拖拉机哪去啦?
这一发现,真叫C君惊喜不已。当他再次来到医院,坐在X光机前复查时,连大夫们都惊呆了:那黑色的活动斑点已经消失;让他张开嘴听听,也听不到那马达的鸣叫声了;让他使劲吐吐气,再也看不到那淡蓝色的油烟了。
哎呀,这位老中医真是妙手回春,华佗再世呀!
为了感谢老中医,向老中医请教,C君和大夫们一起再次来到那座小村庄。
“请问,您那药丸里净是什么成分?”
“哈哈,什么成分吗?简单得很呢。”老中医正在地里干活。他一边把锄头放到地上,一边健朗地笑问:“你们想看看吗?”
“当然。当然。”来客们毕恭毕敬地说。
老中医又是哈哈一笑,弯下腰,在黑油油的土地上捏了一小撮土,用手搓一个小丸,把它递给惊异莫名的C君……
(有删改)
20.下列对小说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大夫们闻得到C君嘴里的柴油味,看得见股股淡蓝色的烟雾,这样描述体现了作品的现实主义艺术特征。
B.小说用诗性语言描绘的那个依山傍水的秀丽村庄,既是中国农村生活的剪影,也蕴含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C.小说描写C君在乡下为配合治疗所做的一系列活动,为后文写他成功设计出新型拖拉机做了铺垫。
D.小说运用了夸张、幻想等手法,情节看似荒诞不经,实则合情合理,与卡夫卡的《变形记》有异曲同工之妙。
21.小说多处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举两例,并分别分析其艺术效果。(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为什么老中医对C君的治疗能够产生“妙手回春”的效果?请结合小说,谈读你的理解。(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本大题1小题,共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蹲”文物直播间,看三星堆文物在半掩半埋中被挖掘……直播让文物从静止的实物陈列转向动态的线上“展播”,拓宽文物展现的时空维度。
电视节目《如果国宝会说话》采用精美的视听语言和贴近当代的趣味故事,让观众得到全新的观赏体验。
舞蹈《只此青绿》借力虚拟现实技术,极大拓展了剧场演出的表现方式,让观众耳目一新,作品也产生了持续的影响力。
新思维,新方式,新技术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也“火起来”。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选准角度,自拟题目,不限文体(诗歌除外)。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2024年第一次广东省普通高中
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真题卷
1.C 并列关系的复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陈述句句末用句号。
2.A 领:lǐng;膺:yīng。
3.D “锤炼”指磨炼。
4.B 凝结,指由气体变成液体或由液体变成固体。常用来比喻血汗、思想情感等凝结成新的东西。承载,指托着物体,承受它的重量。维系,指维持并联系,使不涣散。与“纽带”连用,“维系”更合适。
5.B 炙手可热,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语境中形容网红歌曲,使用对象错误。
6.C A.表递进关系的复句语序不当,应改为:城市不仅是满足人们集聚生活的功能空间,更是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文化空间。B.两面对一面,应删去“能否”。D.搭配不当,“缩短”不能用倍数表示,应改为“缩短到三分之一”。
7.A “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表示猜测,并非比喻。
8.C A.“光顾”是敬辞,不能用在“我”身上。B.“拨冗”是敬辞,不能用在“我”身上。D.“久仰”指仰慕已久,用于初次见面,不合语境。
9.B 横线前提到“人工语言的精确”,其后讲这是“建立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的”,通过分析所给句子,①③两句与“自然语言”“精确性”有关,但从语意上看,横线首句应是对自然语言的正向论述,因此①句应为首句。④句有连词“而且”,表明其与前句为递进关系,①句中提到自然语言“对一般的交际来说是足够了的”,④句讲人们“必须依靠自然语言”,①④句相连逐步表明自然语言的重要性。③句中提到“逻辑”,⑤句中提出“从逻辑的角度看”,因此③句承接⑤句。①④句及前文讲述的是“人工语言”和“自然语言”的关系,⑤句是两者关系的总括句,同时引出下文。②句的“因此”,是引出对前文的总结句,应为最后一句。故最恰当的排序是①④⑤③②。
10.D 朱丽叶是出自莎士比亚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11.(1)故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
(2)周公吐哺 天下归心
(3)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
(4)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12.A “异”译为“以……为异”。
13.C 根据代词“之”“其”和名词“诸子”判断语意和语法成分,从而断开。
14.D “为人坦荡……皇帝为此对他更加器重”强加因果。两者之间无因果关系。
15.(1)第二天,(皇帝)又特地召第五轮入宫,和他从白天谈到晚上。
(2)我的儿子生病,虽然我没有去看他,但却整晚不能入睡。
16.(1)“今年游寓独游秦”点明诗人独自寓居他乡的状况,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寂寥情怀使得诗人即使面对美丽的春色也无心赏玩。因此觉得上林苑中的花白白地开放了,细柳营前的柳叶也徒有新芽。颈联描绘的是诗人想象中洛阳友人赏春欢宴的情景。可如今,诗人身在长安,没有英侠豪爽的友人陪伴,春天的景色也就没有了趣味,春天也便没有了春天的感觉。
(2)第四联构思新颖,造语清新。诗人在长安遥望洛阳,对着春天的景物说:“等我和朋友明年再相聚的时候,春天一定要加倍地还给我一个更美的春色啊!”一反孤独伤感之情,将思念化为祝福,抒发了对洛阳万物的眷恋和热爱,对朋友情谊的珍惜,表现出昂扬向上的乐观情怀。
17.A “大量双名……与自古汉语避讳有关”错。原文为“到了南北朝时期……是刚形成的‘五斗米教’教徒的暗记”。
18.C 根据原文第一段可知,文化密码指的是中华民族主流的哲学观、伦理观、政治观、审美观、人生观。C项中的名字不能体现“汉语人名背后隐藏着许多文化密码”。
19.李同泽、张偕作。“同泽”“偕作”体现了战友间的团结友爱、同仇敌忾、偕作并行,非常适合用来纪念战士李满仓与张大顺并肩抗敌的岁月。
20.A “体现了作品的现实主义艺术特征”错。“大夫们闻得到C君嘴里的柴油味,看得见股股淡蓝色的烟雾”是想象,是幻想,而不是真实发生的。这是一篇魔幻现实主义小说,而不是现实主义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特点是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真实。
21.①将医院外科诊室医生与老中医面对C君奇怪病症而使用的不同诊疗方式相对比,前者依赖仪器而束手无策,后者气定神闲给出治疗方案,突出老中医的医术高明,以及中医和西医之间的差异;②通过C君看老中医前后的对比,体现出中医治疗的显著效果,C君在看老中医前腹痛难耐、焦躁不安,在经过老中医本土化的治疗之后,疼痛减轻,并逐渐恢复;③将C君在医院的惊恐不安与在田园间的宁静眷恋相对比,体现出C君更适合中医的疗法,引发读者的思考。
22.①C君的病是肚子里拖拉机的水土不服,因此不适合外科手术的治疗方法,而老中医的治疗方案和药丸是属于本土的优秀医术,所以有“妙手回春”的效果;②C君的疾病象征着照搬外国的科技文化所带来的弊端,不适应本国的发展,因而当我们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技术用以发展时,之前的弊端就逐一根除了,因此产生“妙手回春”的效果,启示我们应立足本国文化,找回文化自信。
23.[写作提示]这三则材料提到的“三星堆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只此青绿》都属于传统文化,但却都用了现代科技手段使之“活起来”“火起来”,因此立意可以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这方面去思考。分论点可以从怎样创新与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去思考,比如运用新思维、新方式、新技术,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实现跨界融合等。
[参考立意]创新传承传统文化;让科技为文化传承赋能,厚植文化自信;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艺术等领域实现跨界与融合,坚守文化的传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