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第15课 文化遗产: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基础巩固】
1.1964年发布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肯定了历史文物建筑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的第一要义是历史的( )
A.真实性 B.完整性
C.科学性 D.艺术性
2.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在于维护文化多样性,这是保护人类文明多元性的基本原则。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如修缮、复原和拓展应用等。对文化遗产的保护( )
A.要遵循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原则
B.注重发挥最大的经济价值
C.应运用最新技术进行改造升级
D.必须通过国际合作来完成
3.从1834年通过第一部文化遗产保护法起,希腊在对待古迹方面的基本原则就是“文化遗迹永远是第一位的”。 尽管一些人认为过于严格的法律有时候会影响经济增长,但希腊文化遗产保护优先的原则从来没有动摇过。希腊的这一做法( )
A.促使社会治理水平得以高度发展
B.使文化立国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实
C.秉持着优先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
D.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借鉴
4.《世界遗产公约》规定:各缔约国可自行确定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并向世界遗产委员会递交其遗产清单,由世界遗产大会审核和批准。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
A.鼓励各国提交遗产目录
B.有效保护人类共同财富
C.推动各国出台保护措施
D.监督各国遗产保护情况
5.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我们对北京中轴线应( )
A.全力开发,推向市场
B.严格保护,封闭保存
C.大力维修,适度保护
D.充分保护,适度利用
6.有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绝对的原汁原味既无必要也不可能……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活态的,这就意味着它必然要发生变化”。这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 )
A.可不具备真实性、完整性
B.没有加以保护的必要性
C.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D.变化无常具有不可知性
7.世界文化遗产受到的威胁是多种多样的。希腊的某古迹在20世纪70年代曾经有过一次失败的修复,由于使用黏合剂等材料不恰当, 古迹遭到了破坏。这提示我们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要( )
A.避免自然灾害侵蚀
B.加强科学研究
C.减少人为开发因素
D.强化保护意识
8.2023年2月,《清东陵文物保护规划(2022—2035年)》公布,除了“2.4平方千米核心区”外,主陵区76平方千米全部设为保护区, 4平方千米的陪葬区也被纳入保护。这说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 )
A.注重历史遗址的完整性
B.禁止对遗产资源的开发
C.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
D.实行分类分级差异管理
【能力提升】
9.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保护文物古迹及其环境的热潮,相关国际组织在此期间通过了一系列宪章和建议,以确定保护的原则,推广先进的方法,协调各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这些国际组织的宪章和建议( )
A.旨在维系和传承民族精神
B.继承并发展各国文化
C.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
D.研究和开发文物资源
10.20世纪以来,英国政府依法设立负责决策咨询服务、资金赠予的国家乡村机构,授权国家信托和乡村保护协会等社会组织基于国家利益从事传统村落资产的收购、保护和开发工作,进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社会各阶层参与传统村落保护的积极性,有效地实现了传统村落保护的理念和远景。英国的这一做法( )
A.提升了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可度
B.强调文化遗产的完整性、真实性
C.保护了文化遗产的民族性、多样性
D.注重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
11.在中国34个省级行政区中,制订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的行政区有12省、2区、4市,仍有部分省级行政区没有制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关的法规。这表明( )
A.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B.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严重受制于经济发展
C.要积极完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立法
D.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形同虚设
12.截至2024年8月,已经有196个国家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68个国家的952处文化遗产、231处自然遗产、40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共1 223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数据截至2024年8月)。这体现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
A.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B.彰显鲜明的人文价值
C.得到了政府有效保护
D.有利于传承民族文化
13.罗马帝国的边界是英国和德国共同申请的世界文化遗产。1987年英国的哈德良长城首先作为文化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5年增加了德国的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2008年增加了英国安东尼长城。这一文化遗产见证了( )
A.英德两国社会转型
B.英德两国世代友好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罗马外贸的兴盛
14.下图是198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葡萄牙贝伦塔,在新航路开辟时期,它是航海家们的起点。对这一建筑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它可用于研究文艺复兴的历史
B.它是葡萄牙的骄傲,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C.它不受《世界遗产公约》的保护
D.它具有真实性,但不一定具备完整性
15.有专家提出大运河的保护要注重运河水体、水系保护。沿河段切忌房地产开发;保护古老建筑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老菜场、老字号等民间遗产。这反映了( )
A.大运河遗产的保护任重道远
B.文化遗产保护要以真实性为第一要义
C.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不断更新
D.现代文明对文化遗产保护有双重影响
1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先后增加了线性遗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记忆三种遗产项目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延伸。如下表所示,我国有多项遗产入选。这( )
遗产种类 中国入选的典型代表
线性遗产 丝绸之路、大运河等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昆曲、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等
世界记忆 清代科举大金榜、《本草纲目》、南京大屠杀档案、甲骨文等
A.体现了中国文化领先世界
B.展现了中国保护文化遗产的坚定性
C.体现了文化遗产的真实性
D.维护了文化遗产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白先勇策划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从2004年“首演开始,99场演出场场爆满,反响非常好”。“让年轻人一生之中至少看一次昆曲,改变他们对传统艺术的想法”,这是白先勇将青春版《牡丹亭》引进高校的原因。“《牡丹亭》连接传统与现代,让大众欣赏传统戏剧, 这是正统、正派、正宗的演出。”白先勇说,“我们不是迎合大众,而是做出美的东西来教育大众。”
材料二 “保护”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阐述白先勇的做法属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昆曲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故宫这类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有何差异。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答案】A 【解析】《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是关于古迹保护的第一个国际宪章,强调对文物古迹的保护以历史的真实性为第一要义,故选A项。
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坚持原真性和完整性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护文化遗产,故A项正确;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注重还原真实性,而不是发挥最大的经济价值,排除B项;保护文化遗产应注重保护其真实性和完整性,通过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和技术手段,确保文化遗产的长期保存和传承,而不是简单地运用最新技术进行改造升级,排除C项;“必须”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3.【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文化遗迹永远是第一位的”可知,希腊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其做法为人类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借鉴,故选D项。
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世界遗产公约》规定各缔约国可自行确定本国领土内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体现了对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重视,有利于保护人类共同财富,故选B项。
5.【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我们应充分保护文化遗产,并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文化遗产,使其为社会和公众服务,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故D项正确;全力开发文化遗产并其推向市场会对文化遗产造成一定的破坏,排除A项;文化遗产需要保护,但是也应适度开发,发挥其文化传承功能,排除B项;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采取预防性的保护措施,定期检查和维护,同时确保文化遗产保护和维修的科学性,而不是简单的大力维修,排除C项。
6.【答案】C 【解析】材料“任何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活态的,这就意味着它必然要发生变化”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故选C项。
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由于使用黏合剂等材料不恰当,古迹遭到了破坏”可知,文化遗产修复要注意加强科学研究,故选B项。
8.【答案】A 【解析】《清东陵文物保护规划(2022—2035年)》将核心区、主陵区和陪葬区都设为保护区,这体现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注重历史遗址的完整性,故选A项。
【能力提升】
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相关国际组织在此期间通过了一系列宪章和建议,以确定保护的原则,推广先进的方法,协调各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可知,这些国际组织的宪章和建议主要是为了保护各国的历史文化遗产,这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故选C项。
1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英国设立了专门机构并授权社会组织进行传统村落资产的收购、保护和开发,并最大限度调动了社会各阶层参与传统村落保护的积极性,有效地实现了传统村落保护的理念和远景,可见英国政府的这一举措有力地促进了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进而提升了民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可度,故A项正确;材料并未强调文化遗产的完整性、真实性,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英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并未涉及文化遗产的民族性、多样性,排除C项;材料中英国政府的做法侧重于对文化遗产保护进行宣传和社会动员,并不是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排除D项。
1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我国仍有部分省级行政区没有制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相关的法规,这说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立法还需要完善,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排除B项;“形同虚设”与事实不符,排除D项。
12.【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已经有196个国家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68个国家的952处文化遗产、231处自然遗产、40处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共1 223处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可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来自众多国家,且类型多样,这说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故选A项。
13.【答案】C 【解析】哈德良长城、安东尼长城位于英国境内,北日耳曼-雷蒂恩界墙位于德国境内,材料所述的文化遗产见证了罗马帝国的扩张和征服,故选C项。
14.【答案】B 【解析】葡萄牙贝伦塔反映了葡萄牙为新航路开辟作出的贡献,所以它是葡萄牙的骄傲,也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故B项正确;葡萄牙贝伦塔可用于研究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故A项错误;葡萄牙贝伦塔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然受到《世界遗产公约》的保护,故C项错误;葡萄牙贝伦塔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证明它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故D项错误。
15.【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在大运河的保护上,除了传统的注重运河水体、水系保护等措施,又出现了沿河段切忌房地产开发,保护好老菜场、老字号等民间遗产的措施,这明显是随着时代发展而提出的新理念,说明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在不断更新,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大运河保护理念的更新,A、B、D三项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 ,排除。
1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入选的文化遗产种类较多,且都具有中国自己的民族特色,所以这些文化遗产入选世界文化遗产有利于维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民族性和多样性,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材料中均无法体现,排除。
17.【答案】(1)理由:白先勇强调按正统、正派、正宗的原则进行演出,以青春版的包装吸引现代广大群众,通过非正规教育及改革创新来传承昆曲,这种做法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保护的精神和要求,是拯救和保护昆曲的一种有益探索。
(2)差异:对昆曲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在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的同时,还需要宣传、弘扬、传承和振兴;对故宫这类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反对对遗产本身及其周围的环境作任何的改动,甚至反对不必要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