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14 16:45: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统编版九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智能手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是人们每天沟通的重要工具,那么智能手机的最前身是什么呢?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思考: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于什么时候?
2.为什么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会发生如此巨大的科技革命?
改革或革命的方式建立了强有力的政权,劳动力被大量解放出来;蒸汽机造就大量财富,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原料、市场均来自遥远的地区;蒸汽机激发了人的需求,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摘自王思德《世界近代史》
政治前提
经济基础
技术支持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新技术、新发明的出现
2、兴起的条件
倒计时
开始思考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
领域 发明人 国家 时间 发明内容 理论基础
电的 应用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1、电的应用
倒计时
开始思考
领域 发明人 国家 时间 发明内容 理论基础
电的 应用
发电机、电动机、电钻、电话、电车等
美国
爱迪生
发明了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和放映机,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1、电的应用
“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
——爱迪生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1、电的应用
电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领域 发明人 国家 时间 发明内容
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
德国
汽车
本茨
19世纪80年代
美国
1913年
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福特
莱特兄弟
美国
1903年
飞机
德国
奥托
德国
德国
1876年
煤气内燃机
戴姆勒
1883年
汽油内燃机
狄塞尔
柴油内燃机
思考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卡尔本茨: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莱特兄弟:第一架飞机
便利人们出行,扩大活动范围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19世纪从80年代起,人们开始从煤焦油中提炼氨、苯、人造染料等化学产品。
1862年,比利时化学家索尔维发明了氨碱法制碱
利用氧化氮为催化剂生产硫酸的新方法
1
3
2
1867年,瑞典人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无烟炸药。
1869年,美国人海厄特发明赛璐珞,现代塑料工业诞生。
1884年,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坚持不懈
不怕挫折
无私奉献
类别 人物 国籍 理论基础 重要发明
电的应用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法国
人造纤维
夏尔多内
爱迪生
奥托
狄塞尔
戴勒姆
卡尔本茨
莱特兄弟
诺贝尔
美国
德国
德国
德国
德国
美国
瑞典
煤气内燃机
汽油内燃机
柴油内燃机
汽车
福特
美国
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飞机
炸药
海厄特
美国
赛璐珞技术
电灯、电池、摄影机、
放映机、发电站
法拉第
电磁感应
内燃机的发明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材料: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原是织工,后来做了木匠;骡机的发明者克伦普顿是个纺纱工兼织工···在19世纪,自然科学特别是热力学、电磁学、化学等方面的新发展,开始与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并带动了相应的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
--吴于虞、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近代史编》
特点1: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进行,尤其是美国和德国。
特点2: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电的应用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雾霾
战争
废气排放
沙尘暴
反思: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发展科技的同时要保护环境,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美国漫画
垄断资本家控制的美国参议院
材料:摩根和洛克菲勒两大银行集团垄断着美国的整个银行业;德国的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垄断了全国钢铁产量的98%;英国的盐业联合公司垄断了91%的食盐生产;法国 亚麻辛迪加垄断了90%的麻织品生产。
②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项 目 英 德 法 美
1870年-1913年 工业增长速度 1.3倍 4.6倍 1.9倍 8.1倍
1913年工业产量 所占位置 第三 第二 第四 第一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置 第一 第四 第二 第五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依据图表,结合所学,说一说图表传递了什么历史信息?
美国、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国家经济实力与所占殖民地面积不成比例(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倒计时
思考
五、历史解释:第二次工业革命
请你依据所学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做出恰当的历史解释。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兴起:
政治前提、经济基础、技术前提
二、成果
三、特点
四、影响:① ② ③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电的应用
1、工业革命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进行
2、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并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请你依据所学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做出恰当的历史解释(小组合作)。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兴起:
二、成果
三、特点
四、影响:① ② ③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电的应用
1、工业革命在几个先进国家同时进行
2、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几个主要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兴起的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的技术革命,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技术、新发明,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并给当时的世界带来了一系列变化。
倒计时
开始思考
当堂检测
1、某历史课外兴趣小组办了一期黑板报,有如下的一段宣传材料:这个发明使人类从此开始拥有自己更明亮的“眼睛”,而不再害怕大自然的黑暗。请你给宣传材料的“发明”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
A、信息时代的到来 B、理性时代的到来
C、蒸汽时代的到来 D、电气时代的到来
D
2、能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伴随着科技的发明创造,能源逐渐被人类开发利用。下列能源利用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A、煤炭——电力——原子能——石油
B、煤炭——原子能——电力——石油
C、煤炭——电力——石油——原子能
D、煤炭——石油——原子能——电力
当堂检测
C
3、19世纪晚期,内燃机安装在拖拉机、播种机、脱粒机等机械上。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气氛。内燃机还被美国人安装在联合收割机上,把谷物收割的速度提高了几十倍,后来又推广到世界各国。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人发明了内燃机
B、机器的噪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C、内燃机推动了工业生产
D、内燃机推进了农业机械化
当堂检测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兴起:
二、成果
三、特点
四、影响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1、电的应用
时间:
条件:
课堂总结
课后延伸
收集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其他材料,加深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