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13 11:1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八年级历史 2016.04
注意事项:
本试卷包含选择题部分;非选择题部分。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相对应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置上。答非选择题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并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答题,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它笔答题。
考生答题必须在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春联能反映历史的变迁,苏州市相城区某校正在进行写春联活动,下列春联能反映新中国成立的是
A.斧头开辟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B.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
C.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过年储米十余担,压岁存款上千元
2.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近一百年艰苦卓 ( http: / / www.21cnjy.com )绝的奋斗历程中,有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伟大转折”,最终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富强。两次“伟大转折”分别是指
A.中国共产党成立、抗战胜利 B.抗战胜利、新中国诞生
C.遵义会议、十一届二中全会 D.新中国诞生、十一届二中全会
3. 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图(图3-1),西藏和平解放协议签字仪式图(图3-2),关于两图内在联系的论述最准确的是
A.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得解放
B.西藏和平解放实现了国家统一
C.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新中国的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主要前提
4. 在进行主题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最可爱的人”的研究性学习时,可以作为史料运用的是
①当时的文献资料 ②历史博物馆内存放的有关实物资料
③电影《上甘岭》 ④当时的实况纪录片和照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 右下表为某村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与表中1953年数据变化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
B.第一个五年计划
C.建国初土地改革
D.人民公社化运动
6. 毛泽东对于建国初我国工业的落后状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做出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讲话:“我们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因此,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集中力量发展以下哪一产业
A.农业 B.手工业 C.轻工业 D.重工业
7. 下列图片能体现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 B.图二 C.图三 D.图四
8. 小说《平凡的世界》中描述道: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没想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都散伙了。小说中描述的“拢合在一起”和“都散伙了”分别是指
A.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9.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土要原因是
A.经济建设有计划性
B.“左”倾错误严重泛滥
C.自然灾害迅速蔓延
D.“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
10. 作家莫言获诺贝尔奖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小说《蛙》有以下描写:“1962年秋季,高密东北三万亩地瓜获得了空前的大丰收。跟我们闹了三年别扭、几乎是颗粒无收的土地,又恢复了它宽厚仁慈、慷慨奉献的本性。那年的地瓜,平均亩产超过了万斤。”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
A.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大跃进运动使粮食产量极大提高
D.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11.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邓稼先从事一项严格保密的工作。当妻子问及工作性质时,他说:“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邓稼先奉献了一生,实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
A.卫星升空 B.汽车国产化 C.原子弹爆炸 D.运载火箭发射
12. 1956~1966年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下列属于这一时期取得的成就有
①开展“大跃进”运动 ②大庆油田的第一口油井产出原油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颁布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13. 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新中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立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犯过“左”或“右”的错误,“左”是主要的。其中,时间最长、影响最严重的“左”的错误是
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4. “邓小平同志是我党我军我国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民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十,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为了怀念邓小平同志,某校举办了“邓小平事迹图片展”活动。下列图片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①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②1982年中英两个香港问题谈判 ③淮海战役总前委合影
A.③①②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①②③
15. 下列茶缸是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定做并流传至今的生活用品,其中定做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B. C. D.
16.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是农民赞扬中共下列哪一选项的歌谣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土地改革运动
17. 在1979年4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说:“广东省委提出了一个设想,利用自身优势,先走一步,在沿海划出一些地方单独管理,设置类似海外的出口加工区和贸易合作区,以吸引外商前来投资办企业。”这一“设想”后来成为现实,所“划出的一些地方”就是后来的
A.经济特区 B.特别行政区
C.民族自治区 D.沿海经济开放区
18. 1985年起,我国开始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1992年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大中企业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促使其改革步伐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公司制、股份制的推行
C.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确立以公有制为主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19. 1979年元旦的美国《时代》周刊这样评论邓小平的理由是
A.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B.他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C.他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D.他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20. 在中国近现代史中有三位伟人,使中国人民“醒过来了”、“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他们分别是指
A.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B.李大钊、毛泽东、邓小平
C.毛泽东、邓小平、孙中山 D.毛泽东、习近平、邓小平
二、判断题:正确的填涂A,错误的填涂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历史由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2.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化和调整的先后顺序分别是: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运动、农业集体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3.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4.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 http: / / www.21cnjy.com )设新时期,全国人民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改革的大潮中,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5.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6.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广州和福建的厦门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 为了 、保家卫国,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 是上甘岭战役中的一位战斗英雄。
28. 1985年起,实行国有企业改革,实行 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行的制度;1988年又增设了 经济特区。
29.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 ( http: / / www.21cnjy.com )会上实际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集体;党的十四大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四、材料解析题、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 材料一: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独立和中国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进入到国家活动中去。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 ( http: / / www.21cnjy.com )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期间,全国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了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大会根据这些意见,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民族独立”和奠 ( http: / / www.21cnjy.com )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建国初期,毛泽东把“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4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该会议通过的宪法名称及其颁布的历史意义。(2分)
3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 ( http: / / www.21cnjy.com )道,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农科院召开座谈会,听取农业专家、农业主管部门、基层干部意见。他表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 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材料二:新华网莫斯科3月23日电国家主席习近平日
前访问俄罗斯(如图),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
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
发展》的重要演讲。演讲中,习近平说“鞋子
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
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
发言权。”—新华网莫斯科电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为了解决粮 ( http: / / www.21cnjy.com )食问题,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十年经济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实行的政策分别是什么 (3分)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习近平提到“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那么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开创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被称为什么 邓小平因此被我们誉为什么。(2分)
(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能取得这些重大成就的原因。(1分)
3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人们的手脚,使中国与西方国家原本缩小了的差距越拉越大。经过十年“文革”,也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要“走自己的路”0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进
一步解放了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材料二:
中国大事记 同时期的世界形势
1986年 制定《863计划纲要》 20世纪80年代,世界 ( http: / / www.21cnjy.com )各国已经把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发展高科技作为进入21世纪的决定性因素,美国“星球大战”计划,西欧“尤里卡计划”等相继提出。 1980-1989年成立的国际经济组织有20个,1990-1996年成立了69个。如今欧盟、东盟、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经济组织推动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1991年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5年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1999年 成功发射“神舟号”试验飞船
2001年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2年 研制出超级计算机
2003年 成功发射“神舟五号”飞船
2010年 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1分)
(2)据材料二,大事年表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哪些领域的巨大成就 结合同一时期的世界形势,概括指出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4分)
(3)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给你的生活带来的便利。(1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6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47 355 0 4 0 7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