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24-2025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卷(扫描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3-14 23:31:05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1/4月考试卷
七年级历史
(范围:七下第1-5课
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绘制时间轴梳理历史发展脉络是常用的历史学习方法之一。下图中“?”处对应的史实

(
)
隋唐时期
五代十国
时期
581年589年605年618年627-649年
713-741年907年
隋朝建立?
开元盛世唐朝灭亡
A.开凿大运河
B.隋朝统一全国
C.唐朝的建立
D.贞观之治
2.“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比较秦朝与隋朝的相似点,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A.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统
B.都是历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
C.都采取残酷的手段加强思想控制
D.都为巩固统治修建了巨大的工程
3.一个朝代的兴衰与统治者的政策密切相关。从下列表格可以看出:加速三个王朝灭亡的
共同政策因素是
统治者
商纣王
秦始皇
隋炀帝
对外征伐,修筑豪
对农民征收服沉重的
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华宫殿,征收繁重
赋税,大规模地征调民
征发大批的劳动力,营
政策
的赋税,施用酷刑
力徭役和兵役,实行严
建一系列重大工程;屡

苛的法律等
次发动战争等
A.实行残暴统治
B.加强中央集权
C.实行民族压迫
D.加强文化专制
4.有人说,它仿佛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华大地,一度承担着沟通南北的重担:它属于独一无
二的文化遗产,沉淀了兴衰更迭的家国记忆,汇聚了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与力
量。以下体现该内容的是
(
)
A.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B.运河转漕达都京,策马春风提上行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唐朝中后期,朝政黑暗,翰林学士刘允章认为,国家有“终年聚兵”“蛮夷炽兴”“权
豪奢僭”“大将不朝”“广造佛寺”“贿赂公行”“长吏残暴”“赋役不等”“食禄人
多而输税人少”等现实问题。其中“大将不朝”被史学界公认为唐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
一,其指向的问题是
A.皇权腐朽
B.藩镇割据
C.宦官专权
D.外戚专政
6.唐初,法律规定工商业者免除交纳税收,只交纳按资产规定的户税,同时严禁官员兼职
经营商业;唐高祖诏令“食禄之家,不得与下人争利”。这些措施
(
A,遏制了官员贪腐行为
B.摒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D.有利于唐朝商业发展
七年级历史(1/A月考)第1页共6页

扫描全能王创建七年级历史 1/4 月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l 分,共计 20 分。)
1——5B C A B B 6——10D C C D A
11——15D B D B D 16——20C D A B B
二.非选择题 21.(10 分)
(1)士族的衰落;民族的交融;北强南弱局面的形成;杨坚等历史人物的作用。 (任答三点即可 3 分)
(2)①涿郡 ②通济渠(2 分)
特点:围绕“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借助河道基础修建、利用地形贯通不同水系、
是国都与地方的连接纽带”等观点作答即可。(1 分)
(3)项目一:全国耕地面积大增。
解释:得益于隋朝统一、南方进一步开发、大运河开通。
或项目二:全国户数大大增加。
解释:得益于隋朝统一、社会安定、人口增加。(题目一分解释1分意思相近言
之有理即可得分)
(4)成由俭,败由奢;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统治者要体恤 百姓。 (言之有理即可,2 分)
22.(10 分)
(1)标志着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创立(1 分)不同:九品中正制看重门 第和出身;科举制看重个人品德和才能。(2 分)
(2)图一耕地、图二灌溉(意思相近即可 2 分)原因:农业生产中技术和生产 工具改进,提高了农业产量;政治清明,促进农业发展。(意思相近言之有理即可 2 分)
(3)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1 分)
影响:促进了民族团结;推动了祖国历史的发展;促进了汉族人民和各少数民
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意思相近即可 2 分)
23.(10 分)
(1)重视民生、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2分)
(2)一是用人,二是纳谏(2分)贤臣:魏征(或房玄龄、杜如晦)(1分) (3)唐玄宗或李隆基(1分)条件:实行符合国情的政策;君主善于用人和纳
谏(或重用贤才);重视制度建设;重视生产轻徭薄赋等(任意两点言之有理即可2
分)
(4)原因:统治集团的腐化;社会矛盾的尖锐。(意思相近即可2分)
说明:非选择题答案不必拘泥于文字表述,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七年级历史(1/4 月考) 第 1 页 共 6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