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第二节 内能和热量(2)
情 境 导 入
第二节
内能和热量(2)
思考:普通的一根铁丝,我们能通过哪些方法使它的温度升高?(即使它的内能增加)
A.放在太阳下晒 B.在石头上摩擦
C.放在热水中烫 D.放在火上烧
E.用锤子敲 F.放在手中捂
G.用力反复弯折
你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吗?
新 课 探 究
第二节
内能和热量(2)
用温度更高的物体使铁丝温度升高
温度升高的过程,往往伴随着运动
热传递
做功
使铁丝温度升高
1.用火烧
2.太阳晒
4.用手焐
3.用手搓
5.在石头上摩擦
6.用锤敲
7.用力反复弯折
三、改变内能的方式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热传递可以改变内能
发生热传递时,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直接传递,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热传递的实质:
内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热传递的条件?
存在温差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
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
思考:做功的实质是什么?
单击此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方式
内能如何变化
能的种类是否改变
如何量度改变了多少
热传递
做功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
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
物体对外做功,本身内能减少
不变
内能的转移
改变
机械能与内能相互转化
热量的多少
做功的多少
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总结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2)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用“吸收”或“放出”描述。
温度升高
吸收热量
内能增加
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联系与区别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只能说一个物体的温度是多少。
(3)内能:是一个状态量,只能说“具有”“增加”或“减少”。
内能增加
不一定吸热,如:摩擦生热
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
内能不一定增加,如吸收的热量全部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不一定升温,如:晶体熔化
不一定吸热,如:摩擦生热
综合拓展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生活中我们可以使用哪些燃料?
该如何分类?
固体燃料
液体燃料
气体燃料
木炭、煤等
汽油、酒精等
煤气、天然气等
四、燃烧:放出热量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1kg的干木柴完全燃烧和未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否相同?
(2)相同条件下,1kg干木柴和1kg煤,哪一种燃料能烧开更多的水?
想想议议
经验告诉我们,等质量的煤和干木柴,充分燃烧,煤放出的热量要比柴多得多。
我们用热值表示燃料放出热量的本领。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国际单位:焦每千克;符号:J/kg。
气体燃料的单位:焦每立方米;符号:J/m3。
(1)定义:
(3)单位
(2)计算式
(适用于固体、液体燃料)
(适用于气体燃料)
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与其质量的比值,叫做燃料的热值。
1.热值--q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热值在数值上等于1 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4)物理意义
总结: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形态、质量、体积、是否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多少均无关。
课 堂 小 结
第二节
内能和热量(2)
学 以 致 用
第二节
内能和热量(2)
1.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
B.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敷额头
C.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
D.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面温度升高
C
学 以 致 用
第二节
内能和热量(2)
2.少数不法商贩将煤矸石破碎后掺在优质煤中高价销售,客户使用这种煤之后会导致经营成本增加。为防止上当,最恰当的方法是检测煤的( )
A.密度 B.质量 C.温度 D.热值
D
学 以 致 用
第二节
内能和热量(2)
3.下面是某同学学习了热值的知识后,所做的课堂笔记中的摘录,其中错误的是( )
A.燃料的热值与其质量无关
B.燃料的热值与其燃烧是否充分无关;
C.热值就是1千克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后放出的热量;
D.酒精的热值是3×107J/kg,表示1kg的酒精燃烧后一定会放出3×107J的热量
D
学 以 致 用
第二节
内能和热量(2)
4.天然气的热值比煤的热值大,说明( )
A.燃烧天然气比燃烧煤产生的热量多
B.燃烧天然气比燃烧煤产生的温度高
C.天然气比煤具有的内能多
D.相同质量的天然气和煤完全燃烧时,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多
D
学 以 致 用
第二节
内能和热量(2)
5.柴油的热值是3.3×107J/kg,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柴油和酒精,放出热量较多的是________。放出6.6×108J的热量,需要完全燃烧柴油和酒精的质量分别是__________kg、__________kg.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较为“清洁”的燃料是__________。
柴油
20
22
酒精(共15张PPT)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第二节 内能和热量(1)
情 境 导 入
第二节
内能和热量(1)
“热”是一种能量吗?它能做功吗?
自古以来,人们就在不断地寻找与热有关的某种能量。
新 课 探 究
第二节
内能和热量(1)
演示实验:
墨水在冷水与热水中的扩散速度比较
实验现象: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速度更快。
结论:扩散的快慢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一、温度与热运动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热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越高,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类 比
运动着的篮球
运动着的分子
结论:运动着的分子也有动能。
分子因做无规则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动能。
二、物体的内能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类 比
结论:互相吸引(或排斥)的分子间也具有势能。
由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势能。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分子动能: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运动着的分子具有的能量。
2.分子势能: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互相吸引的分子具有的能量。
3.物体的内能: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吗?
讨论交流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炽热的铁水有内能吗?
北极的冰山也有内能吗?
因为所有的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想一想:内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等量热水的内能比冷水的内能大
炽热灯丝的内能比不亮灯丝的内能大
结论: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温度相同,大杯水的内能比小杯水的内能大
结论:同种物质,相同温度,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文本内容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质量相同的滑轮和木块无法比较内能
结论:内能还和物体内部分子的多少、种类、结构、状态等因素有关。
物体内能改变的宏观表现:
新课探究
情境导入
课堂小结
(1)温度变化:物体温度升高,说明其内能增大;温度降低,说明其内能减小。
(2)物态变化:晶体熔化或凝固过程及液体沸腾过程中,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但物体的内能发生了改变。
课 堂 小 结
第二节
内能和热量(1)
学 以 致 用
第二节
内能和热量(1)
C
1、甲、乙两杯水温度各为40℃、8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温度不变,水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的小
C.质量不变时,杯中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
D.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
学 以 致 用
第二节
内能和热量(1)
2、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内能越大
B.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有内能
C.内能和温度有关,所以0 ℃的水没有内能
D.温度高的物体不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BD课时分层训练(二) 内能和热量
知识点一 温度与热运动
1.(2023·吉林松原期中)“冷水泡茶慢慢浓”说明分子运动快慢与 温度 有关;PM2.5中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这种颗粒物不易沉降,且富含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影响很大。PM2.5中颗粒物在空中的运动 不属于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分子热运动。
知识点二 物体的内能
2.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不具有内能
B.在空气中飞行的铅球具有动能,不具有内能
C.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但不一定具有机械能
D.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
3.质量相同的0 ℃的冰、0 ℃的水、0 ℃的水蒸气,它们中( D )
A.内能一样大
B.冰的内能最大,水蒸气的内能最小
C.水的内能最大,冰的内能最小
D.水蒸气的内能最大,冰的内能最小
知识点三 改变内能的方式
4.下列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B )
A.钻木取火 B.煤炉烧水
C.压缩空气升温 D.搓手取暖
知识点四 燃烧:放出热量
5.(2023·青岛检测)下列关于燃料及其热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没有燃烧的燃料的热值等于0
B.燃料完全燃烧时,它的热值最大
C.燃料的热值与质量和燃烧状态无关
D.燃料燃烧时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
6.木炭的热值为3.4×107 J/kg。有一箱质量是20 kg的木炭,若用掉了一半,剩余木炭的热值是 3.4×107 J/kg;完全燃烧剩余的木炭最多可放出 3.4×108 J热量;用这些木炭将水烧开是通过 热传递 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
7.(2022·威海中考)小明从冰箱里取出一盒牛奶,放入70 ℃左右的热水中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热水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B.热水将温度传递给牛奶,使牛奶的温度升高
C.随着牛奶温度升高,牛奶的内能保持不变
D.加热后牛奶香气四溢,是因为牛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变剧烈
8.(2023·甘肃武威中考)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下压活塞,观察到硝化棉燃烧起来。在下压活塞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第8题图
A.气体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B.筒内气体的温度降低
C.筒内气体的内能不变
D.活塞对筒内气体做了功
解析:下压活塞时,活塞对筒内的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使气体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当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着火点时,筒内棉花燃烧起来,故D正确,A、B、C错误。
9.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0 ℃的冰没有内能
B.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可能增加
C.物体的温度降低,它一定放出了热量
D.物体的内能增加,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10.将“气压火箭”发射筒内充满气体,并在发射筒外安装好纸火箭外壳,如图所示。按下发射气阀,随着“砰”的一声,纸火箭飞出,同时看到筒口出现了明显的“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第10题图
A.“白气”是水蒸气
B.“白气”是由于外界水蒸气吸热产生的
C.发射筒内的气体与外界的气体发生了热传递,筒内气体内能增加
D.发射筒内的气体对筒身及纸火箭做功,气体内能减少
11.(2024·江苏南通期中)100 g 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的过程中,分子动能 不变 ,内能 变大 。(前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温度为0 ℃ 的物体 有 (选填“有”或“没有”)内能;如果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发生了热传递,是因为它们之间具有不同的 温度 。
【创新运用】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据悉,“嫦娥一号”星体首次使用了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材料——铝锂合金板材。第三级火箭使用的燃料是液氢液氧。从发射前8 s液氢液氧开始向贮箱内加注的那一刻起,两条专用的管路就要不停地把贮箱中气态的氢导入燃烧池烧掉。在常温下,液氢与液氧会发生汽化,从而使贮箱内的气压增大。当火箭在大气层中快速飞行时,会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为了防止卫星受损,用整流罩将卫星包裹起来,对卫星进行保护。
(1)第三级火箭以氢为燃料是因为氢的 热值大 。
(2)当火箭在大气层中快速飞行时,会与大气层发生剧烈摩擦,内能会 增加 ,这是通过 做功 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3)在没有太阳照射时,卫星表面的温度会急剧下降,这时卫星的内能会减少,这种改变内能的方式是 热传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