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岳麓版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二第一单元
第2课为君权辩护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
1.阿奎那提出“君权神圣”思想的原因,不包括( )
A.基督教成为人们长期的普遍信仰
B.教会与王权的矛盾尖锐
C.城市大量兴起,威胁神学权威
D.教会受到先进民主思想的冲击
答案:A
解析:
分析:阿奎那“君权神圣”思想是在教会权威受到挑战的背景下提出的,基督教成为人们长期的普遍信仰与此背景不相符。
点评:考查阿奎那的思想理论
2.“君权神授”与“君权至上”的相同之处是( )
A.从神学的角度为君主的权威辩护
B.从近代科学及世俗的角度来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
C.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
D.称赞新君主国,蔑视世袭君主国
答案:C
解析:
分析:A项是“君权神授”;B项是“君权至上”;D项是它们的不同点;故C项正确。
点评:考查欧洲“君权神授”的理论
3.欧洲的一位名人说:“国王完全有理由被尊称为神……国王是神在人世间带着呼吸的翻版。”这人最可能是( )
A.阿奎那 B.詹姆士一世 C.马基雅弗利 D.霍布斯
答案:B
解析:
分析:材料强调了国王的权威性,是上帝在尘世间的代言人,这是詹姆士一世的观点。
点评:考查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的思想
4.中世纪的欧洲,王权同教权进行了长期的斗争,主要是因为( )
A.基督教的神学理论不利于国王的专制统治
B.王权不甘心居于神权之下
C.罗马教会阻碍了西欧各国民族经济的发展
D.欧洲君主反对基督教信仰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中世纪的欧洲,王权长期受制于神权,但王权不甘心屈居于教权之下,同教权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点评:考查中世纪王权与教权的斗争
5.西欧近代早期君主专制统治形成的背景是( )
①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 ②王权力量的逐渐强大 ③西欧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④教权至上的理论盛行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进的西欧早期君主专制统治形成的背景。③④不符合历史。
点评:考查西欧君主专制统治形成的背景
6.马基雅弗利提倡“君权至上”的现实目标是( )
A.维护意大利国王的权威
B.实现意大利的统一
C.挑战罗马教会
D.为“新君主”提供治国之道
答案:B
解析:
分析:马基雅弗利希望通过“君权至上”来加强君主的权力,以期实现意大利的统一。
点评:考查马基雅弗利思想
7.从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西方君主权力上升和民族国家形成成为潮流。为君权辩护的学说符合这种潮流,是因为这一学说( )
A.把理性引进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
B.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证
C.强调国家的宗旨是维护稳定和保障生命安全
D.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为君权辩护的思想都强调了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因此顺应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兴起的需要。
点评:考查欧洲为君权辩护的思想理论
8.下列中世纪和近代为君权辩护的思想家或国王中,与其论述角度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奎那——自然科学
B.詹姆士一世——神学角度
C.马基雅弗利——世俗权力
D.霍布斯——近代自然科学
答案:A
解析:
分析:阿奎那是从神学的角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
点评:考查欧洲为君主辩护的思想
9.托马斯·阿奎那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的实质是( )
A.进一步完善神学理论
B.讨好天主教会和君主
C.为宣传君权高于教权
D.从神学角度为君权辩护
答案:D
解析:
分析:托马斯·阿奎那的“君权神圣”说旨在从神学角度肯定君主统治的合法性。
点评:考查阿奎那的思想
10.下图中的人物坚信“国王在世上可以行使一切神圣的权力”,“除上帝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他应是( )
[
A.教皇卜尼法斯八世
B.“神学大王”阿奎那
C.英王伊丽莎白一世
D.英王詹姆斯一世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题目给定的四个人物中,相信“君权神授”的仅有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詹姆斯一世。
点评:考查詹姆斯一世的思想
11.“君主的身份是人世上最高的东西,因为国王不仅是上帝在人间的副手,而且他还被上帝自己叫做神。”詹姆斯一世言论的核心是( )
A.君权神授,王权至上
B.教权高于一切
C.国王只对教皇负责
D.教皇与国王地位平等
答案:A
解析:
分析:在材料中,詹姆斯一世不仅宣扬君主在世间的至高地位,还加强了国王与上帝的关系,故A项内容符合题意。
点评:考查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思想
12.马基雅弗利最早提出“新君主国”的概念,最主要的目的在于( )
A.继承和发展“君权神授”的政治理论
B.强调君权与神权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C.反对教皇和民众对王权的约束
D.倡导新君主要在崇尚神权的基础上维护君主的权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解答此题首先清楚马基雅弗利的“君权至上”论否定中世纪以来的“君权神授”理论,由此可排除A、B、D三项,其次他强调“君权至上”,反对教皇和民众对王权的约束。
点评:考查马基雅弗利的君主专制的思想
13.马基雅弗利提出“君权至上”理论主要是针对哪一问题提出的( )
A.“君权神授”理论盛行
B.意大利四分五裂的政局
C.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D.欧洲君主权力的衰弱
答案:B
解析:
分析:明确马基雅弗利生活的时代,恰好是意大利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各王国之间战争频繁,其现实目标是实现意大利的统一,为此他主张君主应加强王权,可以不择手段地使用权术,以巩固自己的统治。
点评:考查马基雅弗利君主专制的思想
14.霍布斯用《圣经》中描写的巨大海兽“利维坦”来比喻集权的国家,其现实目的是( )
A.用自然科学方法论证君主统治的合理性
B.以维护稳定和保障生命安全为国家宗旨
C.以强大的集权制止英国革命时期的混乱
D.维护斯图亚特王朝的极端君主专制统治
答案:C
解析:
分析:霍布斯的理论是针对英国革命时期的混乱状况提出的,主张通过集权国家摆脱“人人对人人的战争状态”,故C项符合题意;A项是其基本特点,B项是其根本目的,D项与霍布斯的主张相反,均不符合题干中“现实目的”的限制条件。
点评:考查霍布斯思想
15.下列有关英国近代著名思想家霍布斯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反对“君权神授”理论
B.主张加强集权统治
C.认为君主统治合理
D.最早赞颂新君主国
答案:D
解析:
分析:霍布斯尽管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证了君主统治的合理性,但最早赞颂新君主国的是意大利思想家马基雅弗利。
点评:考查霍布斯的思想
16.西方专制主义理论带有明显的神学色彩,这说明( )
A.神权与王权是合二为一的
B.基督教成为当时人们的普遍信仰,专制理论神化后更便于人们接受
C.教会借助王权巩固其统治地位
D.人们普遍接受了君主专制理论,如同接受宗教信仰一样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西方专制主义理论的神学色彩是由当时基督教盛行于 欧洲所致。
点评:考查西方专制主义理论的特点
17.15世纪时欧洲一些国家王权加强的障碍主要来自( )
①教会 ②贵族 ③市民 ④农奴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农奴是封建领主直接控制的被统治的阶级,国王对其没有直接管理权,而教会制约着国王的权力。
点评:考查中世纪加强君住权力的阻碍因素
18.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走向集权,成为欧洲最早一批“新君主国”,其本质内涵是( )
A.王权在与教会、贵族和市民的错综复杂斗争中逐渐形成
B.正在形成中的王权专制的统一的民族国家
C.王权之下的政治统一
D.君主专制统治达到极盛
答案:B
解析:
分析:“新君主国”:一方面表现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加强;另一方面是民族意识兴起,国家概念形成。
点评:考查欧洲君主权力的加强
19.列宁说: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尝试”。这句话指的是( )
A.使用野蛮手段推行资本主义制度
B.效仿西方政治废除沙皇专制政体
C.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局面
D.废除农奴制度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答案:C
解析:
分析:彼得一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的沙皇专制体制,故A、B、D三项所述均不正确。
点评:考查彼得一世的改革
20.下列对17、18世纪欧洲君主改革的总体评价,不正确的是( )
A.改革削弱了各国的专制统治
B.改革削弱了大贵族和教会的势力
C.使改革各国大都跻身欧洲强国之列
D.改革促进了各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答案:A
解析:
分析:17、18世纪欧洲君主改革的最大特点是强化君主专制,故A项表述不正确。
点评:考查近代前期欧洲各国的君主改革的认识
二、材料分析题
21.识读下列两幅图片,请完成:
图一 图二
(1)图一、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的思想主张主要有哪些相同点?
答案:人物:图一是马基雅弗利,图二是霍布斯。相同点:开始从世俗权力的角度出发,为新君主国进行论证;提出“君权至上”论,反对教皇及民众对王权的约束;承认君主统治的合理性,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们应当怎样评价上述人物的思想主张?
答案:评价:马基雅弗利和霍布斯的思想主张符合从中世纪晚期到近代早期西方君主权力上升的潮流,也符合民族国家形成的潮流,但他们的学说无视或蔑视民众的基本权利,最终变得不合时宜。(如答其他且符合题意,同样正确)
解析:
分析:第(1)问中的“人物”应依据图片进行判断,“相同点”可从基本前提、主要观点等方面进行归纳;第(2)问应结合时代背景,运用一分为二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角度思考。
点评:考查马基雅弗利与霍布斯
22.在欧洲中世纪的漫长历史中,封建制度笼罩着西欧大地,基督教神学在意识形态中占据支配地位,教权制约着王权。到了近代,“新君主”以其强有力的手段,结束了封建的混乱局面。随着欧洲君主专制的形成和发展,鼓吹“君权神授”和“王权至上”的政治学说兴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大前提:既然自然界最终只有一个权力;小前提: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是世俗的统治者;结论:那么,君权是神圣的。
——托马斯·阿奎那对“君权神圣”的论证
材料二 詹姆士一世在英格兰即位时宣称:“既然对上帝能做什么事提出质疑是无神论和亵渎的行为,那么臣民对国王所做的事提出质疑也是胆大妄为和对上帝的大不敬。”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阿奎那论证“君权神圣”的目的是什么?有何特点?
答案:目的:论证教权高于君权,维护教会的神学统治。
特点: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
(2)材料二体现了詹姆士一世的什么思想?
答案:思想:“君权神授”“王权至上”。
(3)上述材料体现的思想有何相似点?顺应了怎样的时代潮流?
答案:相似点:①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②都强调国家权力的集中和统一,为君主的权威辩护。
时代潮流: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城市力量不断壮大,民族主义增强,王权力量逐渐强大起来。
解析:
分析:本题第(1)问主要考查了阿奎那“君权神圣”的目的,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第(2)问联系所学,提炼材料总结詹姆士一世的思想。第(3)问概括两则材料,并联系课本知识,得出结论。
点评:考查詹姆士一世的君权神授的思想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教皇为皇帝加冕。
材料二 国王只有在行仁政的时候才是国王,如果施行暴政蹂躏子民,就成了暴君。在执行法律时任何人的权力都不能大于国王,但是国王如果犯法就应当像最微贱的平民一样受到法律的制裁。
——13世纪英国法学家亨利·布莱克顿《英国的法律与惯例》
材料三 詹姆士一世曾对议会下院的议员们说:“国王在世上可以行使一种神圣的权力……任意处置他的臣民:或加提升、或加贬斥;或生、或杀;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对他们进行审判,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出教皇与国王呈现怎样的关系?出现这种关系最主要的历史原因是什么?
答案:关系:教权高于王权或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原因:基督教会是整个西欧世界的精神和政治主宰,人们普遍信仰教会。
(2)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思想?
答案:君主的权力受法律的约束。
(3)材料三体现了怎样的思想?这在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君权神授”。影响:压制议会,反对议会对王权的任何限制;对人民横征暴敛,对清教徒实行宗教迫害;触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引起议会和国王之间的尖锐对立。
解析:
分析:本题以西方君主专制理论下的斗争为背景,以“君权神圣”和“君权神授”思想为载体,主要考查学生对史实的准确识记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问要从图中所给的信息“教皇为皇帝加冕”提炼出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历史原因从基督教会的地位来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可知是对君权的限制。第(3)问要求准确回答“君权神授”思想的影响。
点评:考查中世纪的王权与教权的关系
24.材料一 中世纪早期的教会作家,虽然承认财产公有和人与人的平等才符合“自然法”,但却认为这些原则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而只能在“来世天国”中实现。阿奎那说:“像在上帝所建立的自然秩序中,低级的东西始终服从高级的东西的指示一样,在人类事务中,低级的人也必须按照自然法和神法所建立的秩序,服从地位比他们高的人。”这样一来,阿奎那就将封建等级制说成是符合“自然法”的合理的制度了。
——《世界通史》
材料二 17世纪英国思想家霍布斯提出,按“自然 法”精神,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但为了防止争斗和战争,就必须按照人们的共同意识,相互订立契约,成立国家来保护人民的公共权利。
(1)对于“自然法”中人与人之间、人与权利之间的关系,中世纪早期的神学家、阿奎那、霍布斯在认识上有何不同?
答案:中世纪早期神学家认为财产公有和人与人的平等才符合“自然法”,但这些原则只能在“来世天国”中实现;阿奎那认为人有贵贱之分,“下等人”应服从“上等人”的统治;霍布斯则认为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自由和人身权利是平等的。
(2)在国家的起源问题上,阿奎那和霍布斯的认识相同吗?说明理由。
答案:不相同。理由:阿奎那认为国家和社会是上帝创造的,霍布斯则认为国家是人按契约创造的。
(3)阿奎那对“自然法”进行论述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案: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解析:
分析:中世纪早期神学家与阿奎那对自然法的不同认识可从材料一中概括出来;材料二主要阐释了霍布斯对自然法的认识以及国家的起源问题,阿奎那对于国家起源问题的认识可从材料中分析出答案。
点评:阿奎那与霍布斯的思想等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王只有在行仁政的时候才是国王,如果施行幕政蹂确子民,就成了基君。……在执行法律时任何人的权力都不能大于国王,但国王如果犯法就应当像最微戏的平民一样受到法律的制裁.
——13世纪英国法学家亨利·布莱克顿《英国的法律与惯例》材料二:“国王在世上可以行使一种神圣的权力”……可以“任意处里他的臣民:或加以提升,或加以贬斥;或生,或杀;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对他们进行审利,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英王詹姆士一世对议会下院的议员们的讲话
材料三:1604年(房姆士一世在位)英国议会对国王的扰辫书称:“无论就羊严或威
权而论,国内并没有最高的常设法院足以和本国会的法院分庭杭礼。本国会的法院得到陛下的圣裁,给其他法院颁布法律,但不接受来自其他法院的法律或命令。”
——《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主要精神是什么?
答案:限制王权。
(2)材料二表明了詹姆士一世怎样的思想?它的理论来源是什么?
答案:“君权神授”。“君权神圣”.
(3)材料三中表达出对待国王的态度如何?
答案:以议会的法院已得到国王的圣裁为由,同国王抗辩。
(4)上述材料反映出英国国内政局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后果?
答案:主要矛盾:“王在法之上”还是“王在法之下”—议会和国王之间的尖锐对立。
后果:矛盾激化,最终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解析:
分析:第(1)(3)问主要考查提炼材料有效信息,加以分析作答的能力。第(2)问要明确詹姆士一世的基本观点以及对阿奎那思想的继承。第(4)问则需要结合所学教材知识回答。
点评:考查詹姆士的思想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1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