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二第三单元第8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同步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二第三单元第8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同步练习题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65.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17 10:2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岳麓版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二第三单元
第8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
1.为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奠定基础的是(  )
A.“光荣革命” B.《权利法案》
C.《三年法案》 D.《王位继承法》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1688年“光荣革命”中,威廉和玛丽继位的条件是必须接受议会事先拟好的《权利宣言》,该宣言正式签署后就是《权利法案》。
点评:考查《权利法案》
2.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  )
A.“光荣革命”的胜利 B.《权利法案》的公布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进行议会改革
答案:B
解析:
分析:注意“17世纪末”这个时间信息,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限制了王权,等于给国王戴上了“紧箍咒”。
点评:考查《权利法案》
3.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是英国政治体制的创新,主要表现在(  )
A.英王丧失了国家元首的地位
B.议会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C.英国的责任内阁制由此确立
D.议会成为英国政体的组成部分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君主立宪制下,英王仍然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早在中世纪时期,议会就成为英国政体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是没有成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点评: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
4.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表明(  )
①内阁权力增强,国王权力被逐步削弱 ②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形成 ③首相及内阁的权力来源于议会 ④议会对内阁不信任时,内阁须辞职,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责任内阁制的确立,一是从内阁与议会的关系来看,内阁的解散与组成取决于议会下院的信任与否及议会大选的成功与否,内阁在重大政策上必须对议会负责;二是在行政权的掌握上,内阁权力增强,国王“统而不治”,内阁成为政府的代表。
点评:考查英国责任内阁制
5.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主要是因为(  )
A.无产阶级赢得了选举权
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C.工业资本家渐入政权中心
D.垄断资本家控制了国家政权
答案:C
解析:
分析:1832年议会改革是由工业资产阶级推动进行的,所以无产阶级并未赢得任何权利;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被推翻是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垄断资本家控制国家政权则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点评:考查1832年议会改革
6.17世纪70年代,英国国会内两个政党(辉格党和托利党)的出现,表明(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
B.英国近代政党的起源
C.英国近代民主政治完全确立
D.英国议会政治的开始
答案:B
解析:
分析:A项以“光荣革命”为标志,C项以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为标志,D项属于英国传统政治的表现之一。
点评:考查英国政党制度
7.英国选举权的扩大和两党制的发展对责任内阁制产生的影响是(  )
A.国王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任内阁首相
B.议会选举变成两大政党的权力角逐
C.执政党与在野党共同掌握政府权力
D.首相的产生与国王不再有任何瓜葛
答案:B
解析:
分析: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国王不再拥有这一权力;政府权力由在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上台组阁执掌,C项错误;国王仍有任命首相的权力,但是必须接受议会的选举结果,故D项错误。
点评:考查英国政党政治
8.1688年“光荣革命”建立起立宪君主制政体以后,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这说明“光荣革命”( )
A.确立的民主原则大于实际意义
B.对英国历史进程的影响不大
C.巩固了土地贵族在议会的地位
D.没有改变英国国家权力结构
答案:A
解析:
分析:关键信息:议会虽然被宣布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但由于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很难涉足。说明“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掌握最高立法权,但因土地贵族势力强大,议会实际上并没有发挥其作用,A项正确。
点评:考查光荣革命
9. 1701年,英国国会通过《王位继承法》,杜绝了斯图亚特王朝占有英国王位的野心,也排除了天主教徒继承英国王位的可能性。此时的英国( )
A.责任内阁制尚未形成
B.国王的行政权得到扩大
C.首相已经能够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
D.王位世袭制已废除
答案:A
解析:
分析:1701年英国君主立宪制已经确立,通过法律文献防止封建势力复辟,约束国王权力,直至18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才形成。
点评:考查英国责任内阁制
10.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B.国王掌控实权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D.宪政制度确立
答案:D
解析:
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虽然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但国王是国家的象征,按照宪法,没有国王的印章的文件是不合法的,才会出现银行审计长发现未盖章国王印信,拒绝支付的事。
点评: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
11.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根据《王位继承法》,汉诺威选帝侯继英国王位,由于乔治一世来自德意志汉诺威,对英语和政务不熟悉,对英国事务不感兴趣,甚至不出席内阁会议而让大臣料理国事。乔治一世的以上特点( )
A.有利于内阁制的形成
B.造成了英国统治的极端腐败
C.有利于改善德意志和英国的关系
D.标志着内阁制的形成
答案:A
解析:
分析:《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虽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国王作为国家元首,成为国家的象征,但仍控制着行政权。由于乔治一世放手让大臣处理政务,才逐渐形成国王不理政务的惯例,内阁制得以逐渐确立。但内阁制的确立有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并非在乔治一世时期就形成,因此D项错误。B、C两项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故排除,A项符合题意。
点评:考查责任内阁制
12.1832年、1867年及1884年的三次议会改革,本质上反映了英国议会制度的民主化趋势,这种趋势的外在表现是( )
A.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
B.工人阶级集会、游行、甚至举行暴动
C.争取议会改革的群众运动风起云涌
D.选举权日益扩大,男性户主的选举权基本实现
答案:D
解析: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抓住“ 外在表现” 这个关键词。A、B、C三项都是议会改革的原因,揭示了英国议会制度民主化趋势的由来,而不是外在表现。所谓的民主化,就是让大多数民众都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选举权的扩大就是大势所趋。D项符合题意。
点评:考查英国议会改革
13.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英国社会政治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有( )
①主权归属 ②政治体制 ③统治主体 ④统治方式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主权由国王转到人民手中,政治体制由封建统治变为君主立宪制,统治主体由国王变为内阁,统治方式由专制到民主。
点评:考查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
14.“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答案:D
解析:
分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阐释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中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中等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参政议政,由此引发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从中获取较大权益。故D项表述符合题意要求。A、B、C三项均发生在工业革命之前,不是工业革命引发的。
点评:考查1832年议会改革
15.有学者们认为,从世界范围内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制度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
A.对权力的监控 B.对君主的制约
C.突出法治 D.强调主权在民
答案:A
解析:
分析:内阁制是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这使得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君主立宪制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同内阁制一样,君主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权力。两党制指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者赢得总统选举的胜利而轮流执掌政权的政党制度。综合这三个概念可以看出它们的共同点是对权力的约束,其余三个答案都是片面的。故选A项。
点评:考查近代国家制度的核心
16.“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还远得很,英国的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欧洲文化史》)它说明( )
A.当时英国还没有建立民主政治
B.大部分英国人没有选举权
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没有掌权
D.当时英国由封建贵族统治
答案:B
解析:
分析:政治民主化的主要表现就是选举权的扩大,1689年的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妇女等阶层有很少的或没有选举权,所以被称为“寡头政治”。
点评:考查光荣革命后的英国政治
17.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这一法案的颁布标志着( )
A.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付诸实践
B.英国近代议会制度开始确立
C.责任内阁制形成
D.复辟王朝统治的结束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英国代议制。英国《权利法案》限制国王权力,确立议会主权,故B项正确。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学说付诸实践是美国1787年宪法,责任内阁制形成是在18世纪中叶,复辟王朝统治的结束是1688年光荣革命。
点评:考查《权利法案》
18.在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作为国家元首的国度中大约生活着1.25亿人,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和英联邦15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同时也是英格兰教会的最高首领。在现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中,国王的现代意义主要体现在( )
①维系英联邦的纽带 ②民族团结的纽带 ③国家统一的象征 ④国家的元首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君主立宪制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很容易选择答案为D项。
点评:考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19.“……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于是英国( )
A.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B.1688年光荣革命
C.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
D.1832年进行议会改革
答案:D
解析:
分析: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要求分享政治权利的呼声日益高涨,于是出现了1832年英国的议会改革。
点评:考查1832年议会改革
20. 1882年英国著名歌剧《劳兰斯》中的一段唱词,流传很广:我时常感到可爱滑稽,人间万事是这样离奇:降临到人世间的每个活生生的男孩和女孩,要么是一个小自由党人,要么是一名“小托利”。这段唱词反映了英国19世纪下半叶政治生活的主要趋势是(  )
A.责任内阁制影响巨大
B.工业资产阶级日益掌握政权
C.两党政治影响巨大
D.民主政治的深入和广泛
答案:D
解析:
分析:仔细解读材料,材料反映英国社会每个人要么是自由党人,要么是托利党人(即后来的保守党),英国政党政治的发展,反映了民主政治的深入和广泛。
点评:考查英国政党制度
二、材料分析题
21.材料:如何消除选举腐败,19纪50年代(英国)试圈通过成立专门的委员会和检查选举过程,以期限制选举扁效现象.1852年和1853年两个法案挽定,贿选、恐吓选民属于刑事犯界,专门委员会审查选举过程,受理选举争议事件,上述措施均未产生明显效果。
1883年议会颁布《取缔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规定了选举费用的最高限额及其使用范围,由选举代理人,掌握选举费用,并及时监选官汇报全部账目。对选举中的贿选、款待、不正当形响等行为严加取缔。若违反上述法律,候选人剥夺竟选资格7年,选举代理人剥夺选举资格7年。
1880年选举中,全国的候选人共支出选举费1736781英镑,1885年降为1026645英 英镑,1900年降为777429英镑。不过这个法律仍有很多漏洞,某些财力充足的候选人可 以提前投资“培养”选区.因此法案实施后,明目张胆的舞弊行为虽有所减少,但远未绝迹。
—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指出19世纪50至80年代的英国在遏制选举腐败方面采取的措施。
答案:措施:①成立专门检查机构进行监督。②制定相关法律来规范选举。③严惩舞弊行为。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顽布《取缔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法案的影响。
答案:影响:选举费用不断地下降;选举行为得到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举的公平公正;有利于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不能从根本上杜绝选举腐败行为。
解析:
分析:(1)根据材料,指出,一般答案就在材料中,根据材料中“成立专门的委员会和检查选举过程;”“1883年议会颁布《取缔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规定了选举费用的最高限额及其使用范围,由选举代理人,掌握选举费用,并及时监选官汇报全部账目。”可知一方面成立专门检查机构进行监督。另一方面制定相关法律来规范选举。再者根据“对选举中的贿选、款待、不正当形响等行为严加取缔。若违反上述法律,候选人剥夺竟选资格7年,选举代理人剥夺选举资格7年可知一旦出现舞弊行为,严惩舞弊行为。(2)根据材料“1880年选举中,全国的候选人共支出选举费1736781英镑,1885年降为1026645英 英镑,1900年降为777429英镑“可知,英国顽布《取缔选举舞弊及非法行为》法案后,选举费用不断地下降;根据”因此法案实施后,明目张胆的舞弊行为虽有所减少,但远未绝迹。“可知不能从根本上杜绝选举腐败行为,但毕竟比之前有了进步,选举行为得到了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举的公平公正;有利于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良,促进了英国政治民主化的发展。
点评:考查英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95年秋,威廉归来,屡屡亲自主持内阁会议。据统计,1695年10月至1697年10月,共召开110次内阁会议,其中57次国王驾临;53次是没有威廉参加的小型内阁会议,大多研究一些较次要的专门性问题,如更换硬币、决定领事人选等。
材料二 18世纪以来,英国的内阁制得以较快发展,分权制和分权理论似乎遭到突然遏制……汉弗莱·麦克沃斯认为:国王必须拥有宣战与媾和、统率武装力量、召集与解散议会,以及任免教、俗、军等重要职位的权力;下院决定征税和官员弹劾;上院享有审判的权力。
材料三 第一任首相沃尔波尔,既能取代国王,娴熟地领导内阁,又能作为执政党最重要的发言人,老道地控制议会,将议会立法权和国家最高行政权实际上控制在以首相为首的内阁之中。
——以上材料摘自《英国近代内阁制的萌芽和形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英王在英国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及其原因。
答案:地位:英王在政治生活中居中心地位。
原因:英王驾临的内阁会议研究与决定的都是关系英国发展的重要问题,而没有英王参加的会议只研究次要问题,可见当时的内阁实际上由英王掌控。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汉弗莱·麦克沃斯和沃尔波尔在内阁与国王的关系上有怎样的不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沃尔波尔能这样做的条件。
答案:关系不同:汉弗莱·麦克沃斯:内阁服从英王领导;沃尔波尔:内阁听命于首相。
条件:取得了英王的信任;领导着执政党;处理国内外政治事务的能力强;英王已逐渐不理具体的事务。(从君主立宪制对王权限制角度分析也可)
解析:
分析:第(1)问,解读材料看出:英王参加的都是重要性会议,而不参加的多是次要性会议。这说明英王在国家生活中居中心地位。第(2)问,从材料二中可看出:国王掌握着重要权力,内阁服从国王领导。材料三中从“既能取代国王,娴熟地领导内阁”分析。第二小问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王权被限制分析条件。
点评: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3.材料一 鉴于国会众议院的选举议员办法历来弊端百出,亟宜采取有效措施以矫正之;宜剥夺许多微不足道的选区产生议员之权利,将该项权利授予人口稠密、资源富饶之大城市;宜增加州郡之代表名额;宜扩充有权参加议员选举之人数,使陛下臣民中许多从未参预其事者得享受此项权利。
——《1832年改革法案》
材料二 1.凡年满21岁之男子,精神健全,目前不在因犯罪而坐牢之列者,都有选举权;2.秘密投票——以保障选民运用其投票权利;3.国会议员不应有财产的资格限制——使各选区得选拔他们爱戴的人,不论贫富;4.议员支薪——以便一个诚实的商人、工人和其他等人,能离职充当其选区的代表,为国家的利益服务;5.选区平均分配——按照选民人数产生代表,不让小的选区侵占大区的选票;6.国会每年改选。
——《人民宪章》(1837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32年前英国议会制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取得的成果。
答案:问题:选区划分不合理,一些人口大量减少的农村地区拥有议席,而人口日益增多的新兴工业城市却没有议席;议会长期被土地贵族所把持,工业资产阶级政治权力弱小。
成果:削弱了土地贵族对议会的影响;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作用;健全和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适应并进一步推动了工业革命。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1832年后英国议会制度还存在哪些不健全的地方,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表现:普选权未得到实现,广大工人、雇农、妇女仍被排斥于政治之外;被选举权仍受到资格限制;社会底层群众的参政权未得到物质上的保障;土地贵族仍在议会中占有较大的势力;选举程序不合理,易受到操纵。原因:工业革命尚未完成,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仍显不足;工人阶级在政治上的不成熟。
解析:
分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首先依据时间“1832年”可知应是由于工业革命的进行,使英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促使议会进行符合实际情况的改革。再结合材料“鉴于国会众议院的选举议员办法历来弊端百出,亟宜采取有效措施以矫正之;宜剥夺许多微不足道的选区产生议员之权利,将该项权利授予人口稠密、资源富饶之大城市;宜增加州郡之代表名额;宜扩充有权参加议员选举之人数,使陛下臣民中许多从未参预其事者得享受此项权利”分析归纳。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注意材料来源“《人民宪章》”。再联系所学及材料“1.凡年满21岁之男子,……都有选举权;……3.国会议员不应有财产的资格限制——……不论贫富;……5.选区平均分配——按照选民人数产生代表,不让小的选区侵占大区的选票;6.国会每年改选。”归纳总结。
点评:考查1832年议会改革
24.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英国议会要求威廉和
玛丽承认《权利法案》
材料二 威廉以他自己和妻子的名义宣读了议会修改过的誓词,“我们衷心地接受从你们向我们提出的议案,并保证以英国法律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保证“根据议会同意的法规”进行统治。
请回答:
(1)英国议会要求威廉和玛丽承认《权利法案》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答案:通过“光荣革命”,以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为首的议会掌握了国家主权。
(2)据材料分析,国王权力的来源是什么?材料二威廉的誓词说明了什么?
答案:议会。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制定的法律的限制。
解析:
分析:解题的关键在于紧扣“光荣革命”后议会与国王权力的变化分析问题。第(1)题结合其背景分析。第(2)题结合材料中议会与国王的关系解答。
点评:考查《权利法案》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法律的权力高于国王的权力;过去国王拥有的“搁置”法律的权力是非法的;国王未经议会同意,无权征税;在和平时期,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选举必须自由,议会议员拥有言论自由,议会应经常集会…… ——《权利法案》
材料二 1688年“光荣革命”后,国王是被“邀请”来的。国王权力的来源已不是上帝而是议会。在财政、军事、政治、外交各个方面,国王的权力都受到议会的限制。其中最关键的是,议会控制了财政权力。离开议会的财政支持,国王就难以为继。“国王靠自己生活”已成历史陈迹,“国王靠议会生活”成为新制度的一个明显特征。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权利法案》的内容。
答案:法律的权力高于王权;国王在司法权、征税权及军事方面受到议会的制约或限制;议会掌握国家主权,并具有选举自由的权利。
(2)《权利法案》确立了怎样的代议制度?它体现了什么基本原则?
答案:君主立宪制。议会权力至上的基本原则。
(3)据材料二分析1688年“光荣革命”前后,国王的权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由王权专制到王权受到议会的限制。1688年“光荣革命”后,议会掌握了国家主权,国王是被议会“邀请”来的。
解析:
分析:第(1)问结合材料概括;第(2)问从《权利法案》的内容可概括出来;第(3)问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及材料中国王权力的变化分析。
点评: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2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