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二第四单元第13课国际工人运动同步练习题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二第四单元第13课国际工人运动同步练习题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45.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5-17 10:37: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岳麓版新课标高二历史选修二第4单元
第13课国际工人运动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
1.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写道:“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这说明当时英国( )
A.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结构
B.小资产阶级逐渐被消灭
C.社会被分化为工人和资本家
D.新生工业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后英国的社会变化,A项符合题意。
点评: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
2.第一国际的成立反映出欧洲工人运动的特点是( )
①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②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③工人运动进行国际联合 ④出现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史实的记忆与辨析。①是三大工人运动的历史意义,④则是巴黎公社的伟大功绩,均与题意不符。②③符合史实,与第一国际的成立紧密相关。
点评:考查国际工人运动的新特点
3.亚当·斯密在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1759年)中主张:“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答案:B
解析:
分析:“政府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与共产主义思想有一致性。而巴黎公社的建立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故B项正确。
点评:考查巴黎公社
4.“她像一声惊雷震撼着沉睡的大地,以磅礴的气势向世界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从此,工人运动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这里的“新”的含义是( )
A.推翻资产阶级的条件已经具备
B.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C.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夺取政权
D.开创了世界现代化的新模式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向世界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将是世界的主人。”可知题干所指的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故B项正确。
点评:考查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5.下面两枚邮票分别是纪念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位人物和一件大事,对它们之间存在的联系表述正确的是( )
A.两枚邮票反映的内容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B.邮票上的人物直接指导着邮票上的事件
C.邮票上的事件不能体现邮票上的人物的观点
D.邮票上的事件丰富了邮票上的人物的学说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材料可知马克思与巴黎公社运动的关系,故选D项。
点评:考查巴黎公社
6.在第二国际的推动下,工人阶级通过斗争,使自己的经济状况和劳动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主要体现在( )
A.实现了八小时工作制
B.工人政党在议会中的席位不断增加
C.工人阶级上层取得了选举权
D.一些国家开始实施社会福利制度,增加了劳工立法
答案:D
解析:
分析:A项八小时工作制,在当时没有实现,B、C两项工人政党在议会中的席位不断增加和工人阶级上层取得选举权不属于经济状况和劳动生活条件范畴,故选D项。
点评:考查第二国际时期的工人运动
7.巴黎公社是新型的工人政权,其论据不包括( )
A.公社委员由直接选举产生
B.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
C.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
D.公社委员会主要由知识分子组成 
答案:D
解析:
分析:公社委员会主要由知识分子组成,不能说明政权的工人阶级性质。
点评:考查巴黎公社
8.第一国际的成立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进入新阶段。这里的“新”表现在( )
①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②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③工人运动逐渐走向国际联合
④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紧密结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第一国际成立于1864年,而①②都是发生在1864年之前,利用排除法可得到答案。
点评:考查第一国际成立后的工人运动
9.下列关于第一国际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1864年成立于伦敦
B.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C.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D.直接指挥巴黎公社的斗争
答案:D
解析:
分析:巴黎公社不是第一国际直接指挥的。
点评:考查第一国际
10.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说:“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趋势。”巴黎公社所采取的各项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建立国民自卫军
B.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
C.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D.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
答案:B
解析:
分析:公社的公职人员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充分体现了人民掌权的特点。
点评:考查巴黎公社
11.马克思在公社失败以后写了著名的《法兰西内战》,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与教训。他强调:公社虽然失败了,但是公社的原则即巴黎公社最成功的经验是永存的、是消灭不了的。你认为巴黎公社最成功的经验是( )
A.建立无产阶级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
B.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
C.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D.规定公社职员的最高工资
答案:C
解析:
分析: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体现了巴黎公社的伟大创举,实践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点评:考查巴黎公社
12.《国际歌》是法国的欧仁·鲍狄埃在1871年5月创作的,与这首歌的创作背景联系最为紧密的历史事件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
C.攻占巴士底狱
D.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巴黎公社相关史实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1871年3月18日—5月28日正值巴黎公社运动时期,《国际歌》就是为国际工人阶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创举而作的。
点评:考查巴黎公社
13.下图是我国为纪念巴黎公社成立100周年发行的一套邮票。下面有四条发行这套纪念邮票的理由,你认为哪个理由最佳( )
A.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B.巴黎公社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了起来
C.巴黎公社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D.巴黎公社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答案:A
解析:
分析:“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体现了巴黎公社的首创,这是最大的意义所在。
点评:考查巴黎公社
14.“在确定的日期内,同时组织大规模的国际性的示威游行,这样,在世界各国和各个城市,在规定的同一天,劳动者都能向执政当局提出要求:用法律限制工作日不得超过八小时……5月1日这一天就规定为国际示威游行日。”这一决定出自( )
A.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
B.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会
C.第二国际成立大会
D.共产国际成立大会
答案:C
解析:
分析:材料的关键信息点为“5月1日这一天就规定为国际示威游行日”,教材明确提到“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通过了关于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决议”,故C项为正确答案。
点评:考查第二国际
15.19世纪后半期,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新发展的表现有( )
①工人掀起争取八小时工作日的斗争 ②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发展 ③工人阶级政党和组织相继建立 ④第二国际诞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①②③④都是19世纪后半期国际工人运动新发展的表现。
点评:考查国际共运新发展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9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人运动逐渐走向国际联合
B.《共产党宣言》是第一国际的纲领
C.第一国际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D.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答案:B
解析:
分析:因为马克思积极参加第一国际活动,是第一国际的重要领导人,第一国际的许多文件基本上都是马克思起草的,因而成为第一国际的灵魂。但《共产党宣言》是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
点评:考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17.19世纪晚期,欧美工人运动出现有组织斗争增多、经济斗争多于政治斗争、以合法斗争为主要形式等特点,最重要的原因是( )
A.革命处于低潮时期 B.机会主义思潮泛滥
C.工人境况发生变化 D.欧美各国社会稳定
答案:C
解析:
分析:19世纪晚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境况有了比较大的改善。19世纪晚期为了争取生存权动辄暴力革命、武装斗争的状况很少出现了。
点评:考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18.《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指公社委员
④“新政治制度”是指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对巴黎公社的概念的全面把握。从背景看①解读正解,从过程和性质看③④解读正确,建立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的一般认为是俄国十月革命,巴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尝试,材料中“萌芽”一词也反映了这一点,故选D项。
点评:考查巴黎公社
19.巴黎公社起义在客观上体现了《共产党宣言》中的(  )
A.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社会主义社会取代的理论
B.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统治的理论
C.将一切生产资料集中在无产阶级国家手中的理论
D.资本主义所有制已经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理论
答案:B
解析:
分析:巴黎公社属于无产阶级暴力革命,其目的是要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点评:考查巴黎公社
20.有一部著名的历史话剧中有以下的一段对话,由此推断出这部话剧反映的历史是(  )
贝菜:“考虑到国家就是人民,应该由人民管理自己,因此政府所有的公职都应该有一定的期限,定期调换,担任公职的人,应该根据他们的才能进行选举。”有人喊:报酬一律!工资平等!
A.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美妙设想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巴黎公社运动
D.十月革命的胜利
答案:C
解析:
分析:从材料中的公职人员选举制度看,符合巴黎公社革命后采取的民主措施。这一措施具有民主性和一定的可行性,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想法不具有可行性,所以排除A项。从材料中“报酬一律!工资平等!”的要求看,其倡导的是绝对的平均主义,这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也不符合十月革命的措施。
点评:考查巴黎公社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逐渐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
——《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
材料二 第一条 本协会设立的目的,是要成为追求共同目标即追求工人阶级的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的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
第七条 工人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独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
——《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答案:根本目的:最大限度地发展生产力。
(2)材料二表明国际工人协会成立的目标和主要任务各是什么?
答案:目标:追求工人阶级的保护、发展和彻底解放。
主要任务:声援和支持各国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帮助各国工人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独立政党。
解析:
分析:把握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总量”“本协会设立的目的……”,然后调用相关知识综合回答。
点评:考查国际共运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此以前执行政府职能的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在颁布法令废除了声名狼藉的巴黎‘风纪警察’之后,把自己的全权交给了公社……公社取消了征兵制和常备军,宣布由一切能荷枪作战的公民组成的国民自卫军为唯一的武装力量。
材料二 ……同时又批准了选入公社的外国人为公社委员,因为“公社的旗帜是世界共和国的旗帜”。
材料三 考虑到到目前为止,各公共机关里的高级职位由于所得高薪而往往成为专营的对象,并按谋职者的后台势力来分配;考虑到在真正的民主共和国里,既不应该有高薪的闲职,也不应该有过高的薪额;为此决定:单独条文。规定各市政机关职员所得的最高薪金每年为六千法郎。
——莫洛克编、何清新译《巴黎公社会议记录》
请回答:
(1)用一句话概括归纳材料一中巴黎公社采取的措施。
答案:巴黎公社用革命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家机器(意思相近即可)。
(2)材料二体现了巴黎公社的什么精神?
答案:国际主义精神。
(3)巴黎公社的性质是什么?在上述三个材料中,哪个材料更能体现它的性质?
答案:无产阶级性质。材料一。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黎公社在民主制度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①公社委员及一切公职人员都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并接受选民的监督。②废除了官员的高薪制,规定所有公职人员一律实行普通工人的工资制。
解析:
分析:第(1)问反映的是巴黎公社打破旧国家机器,建立新国家机器的内容。第(2)问抓住“公社的旗帜是世界共和国的旗帜”这一关键信息进行分析。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巴黎公社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第(4)问对材料三进行高度概括即可得出公职人员最高年薪制,再结合教材知识分析。
点评:考查巴黎公社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他(马克思)撰写《法兰西内战》的目的,是为了教育未来的革命者,在这方面,他是成功的。但是当巴黎公社正在进行的时候,他却保持了沉默。在19世纪60年代,他为长远的目标而工作,但对那些短期目标仍保持温和态度……他未曾期盼这些运动成为“马克思主义运动”。马克思若真有此想法,他就无异于乌托邦主义者,因为除了在德国和为数不多的旧时移民中,马克思并没有什么真正的追随者。他既不期望资本主义立即崩溃,也不期望资本主义面临马上被推翻的危险。他只希望迈出组织群众大军的第一步,若能赢得这第一步,他就能和地位牢固的敌人展开长期斗争。
——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1848—1875)》
材料二 第二国际时期,社会主义思想变成为群众运动。与以不稳定的个人会员组织为基础的第一国际不同,第二国际在成立后的几年内就建筑在有组织的群众性政党的基础上。随着第二国际的成立,开始了作为群众运动的社会主义史。
——尤利乌斯·布劳恩塔尔《国际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保持沉默的原因。
答案:马克思认为推翻资产阶级政权的革命不会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当时信仰马克思主义学说的人属于少数;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阶段,无产阶级革命的条件不成熟。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国际时期工人运动的新发展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新发展:工人运动更具理论性,组织性加强,合法的斗争形式,以政治斗争为主。
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工人阶级队伍明显壮大;资本主义民主化程度进一步发展,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纷纷建立。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根据材料归纳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但是当巴黎公社正在进行的时候,他却保持了沉默”,由此可以从巴黎公社爆发的偶然性来分析。第(2)问新发展可以从斗争形势、斗争方式等角度分析。原因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政党建立等角度分析。
点评:考查第二国际时期工人运动的发展
2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马克思在1870年9月公开说:“由此可见,法国工人阶级正处于极困难的境地。在目前的危机中,当敌人几乎已经在敲巴黎城门的时候,一切推翻新政府的企图都将是绝望的蠢举。法国工人应该执行自己的公民职责,但同时他们不应当为1792年的民族回忆所迷惑,就像法国农民曾经为第一帝国的民族回忆所欺骗那样,他们不应该重复过去,而是应该建设将来。惟愿他们镇静而坚决地利用共和国的自由所提供的机会,去加强他们自己阶级的组织。”
材料二 马克思在1871年4月12日称赞巴黎工人说:“这些巴黎人,具有何等的灵活性,何等的自我牺牲精神!在忍受了六个月与其说是外部敌人不如说是内部叛变所造成的饥饿和破坏之后,他们在普军的刺刀下起义了,好像法国和德国之间不曾发生战争似的,好像敌人并没有站在巴黎的大门前似的!历史上还没有过这种英勇奋斗的范例!”
材料三 马克思还说,巴黎公社“不过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中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
——以上均引自《马克思论巴黎公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马克思的基本态度是什么?
答案:反对巴黎工人起义,劝告巴黎工人不要冲动,应该履行公民职责;主张工人阶级应利用共和国的自由,加强自己的组织。
(2)材料二中马克思对巴黎工人的评价与材料一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案:不矛盾。虽然当时的历史条件还不足以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但当巴黎工人迫于形势,发动起义建立巴黎公社,进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时,马克思还是肯定了他们的首创精神。
(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马克思的观点?
答案:巴黎公社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来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结合当时的形势变化,仔细揣摩马克思在不同时期的思想脉络。第(1)问,只要注意结合材料的有效信息“绝望的蠢举”、“执行自己的公民职责”,就不难看出马克思是不主张工人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起义的。第(2)问,要结合巴黎公社建立的背景来回答。第(3)问,要抓住关键词“特殊条件下”,联系巴黎公社运动爆发的历史条件来组织答案,得出巴黎公社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的特点。
点评:考查马克思与巴黎公社
25.(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本协会设立的目的,是要成为各国追求共同目标的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
材料三 (巴黎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它兴起的原因和意义分别是什么?
答案:英国宪章运动。
原因:l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人阶级仍被排斥在议会之外。
意义:工人独立地提出了选举权要求,展示了惊天动地的力量;对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造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以后国际工人运动起了很大的借鉴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国际组织的成立?这个国际组织的出现反映了这一时期工人运动呈现什么特点?
答案:第一国际。特点:出现了国际联合的趋势。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了工人运动的什么发展趋势?
答案:巴黎公社。从争取普选权到建立工人政权的伟大尝试。
解析:
分析:本题以英国宪章运动、第一国际成立和巴黎公社运动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国际工人运动阶段特征的把握能力。第(1)问要结合教材内容来回答。第(2)问要注意结合材料来回答这一阶段的特点。第(3)问要结合三则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斗争目标来概括发展趋势。
点评:考查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2 页 (共 1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