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同步练习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5-18 18:2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第10课《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同步练习
一、基础攻坚
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学完了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之后,大家在思考我们应该为什么而活着?
B.多数动物不像蓑鮋的兴趣那样折中,它们只选其一:要么斑纹,要么斑块,要么斑点。
C.宋徽宗赵佶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开封),移植宣和殿(《三山志》)”。
D.面对着生与死的抉择,怎样担当起生命难以承受之重?面对着逆境厄运的考验,怎样扼住命运的咽喉?鲁迅的回答是——直面人生。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A问号改为句号,本句虽使用了表疑问的词语“为什么”,但它不是疑问句,“我们应该为什么而活着”是“思考”的内容;C句尾引号移至括号前,因为括号内的内容“《三山志》”是前面这句话的出处;D破折号改为冒号。
2.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1)每逢深秋时节,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中的(1)句,“每逢”为六字句,若选①,“置身山顶”是四字句,“俯瞰松竹山茶”又是六字句,显得参差杂乱,极不平稳;若选②,两个六字句相对,接下来是四个四字句,不仅句式对称,而且“瞰”与“览”也押韵。所以第(1)句应该选②,这样,A、B两项就可以排除了。(2)句“远眺”与“近看”形成对称,后面各跟三个四字句。但从押韵上看,若选③,韵脚是“抱”“翠”“水”“茂”,显然读起来不大和谐;若选④,韵脚字成了“抱”“绕”“水”“茂”,韵脚和谐自然,表达流畅自如。选③显然没有选④更好。这样,C项又可以排除了。只有D项最符合题干的要求。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与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蓄积的内在力量,像一把利剑,让他对世界对人生的体悟如此深入,以至他非写下它们不可。
B.新成立的歌德拍卖公司一鸣惊人,在举行的首次拍卖会上将齐白石的一件《花卉草虫》以2464万元成功拍出。
C.她对一系列角色的成功演绎,让观众看到她不但可以诠释好花旦角色,而且对青衣角色的把握也显得驾轻就熟。
D.《中外儿童科普精品书系》是从建国60年来产生较大影响的少儿科普读物精品中遴选出来的,它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
答案:B
解析:一鸣惊人,是指一位不出名的人干出卓越的光辉成绩使世界惊异起来;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新加坡召开,本次会议同期举办“未来之声”活动,将邀请来自各经济体的约百名学生代表和指导老师来参加。
B.季羡林老先生即使在病榻,仍然忆往述怀,思考人生,写下了富有思想性的佳作《病榻杂记》,完全可以说是季老“思想不老”的极好写照。
C. 艺术欣赏中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欣赏者要自己体悟,一经点破,那含蓄蕴籍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D. 世博会结束后,主题馆将改为标准展览场馆,与世博中心、星级酒店等一起组成能适应举办展览、承接会议需要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答案:D
解析:A“约百名学生代表和指导老师”有歧义;B成分残缺,在“完全可以”前加“《病榻杂记》”;C句式杂糅,“那含蓄蕴籍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可改为“那含蓄蕴籍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或“那含蓄蕴籍的美感常常会有破坏的危险”。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的五样》采用回答一道心理测验题型的形式来凸显主题,而本文则是按照从“疑虑”到“不习惯”再到“坚定的心理”这条线索来表现主题的。
B. 青春是一幅画,有明快舒展,也有阴暗紧缩;有欢乐,也有苦恼。我们要把握好自己人生的航向,努力使自己的青春成为雨果名言“青春即使在痛苦中也闪烁着它的光彩”的美丽写照。
C. 家教是一门学问。应适当地对孩子进行家教,家长们对此要有充分的认识,避免陷入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误区。
(正确)
D. 为保证北京奥运会期间交通顺畅,有关部门采取在某个时段限制某些车辆行驶,实施至今,效果良好。
答案:C
解析:A.搭配不当,“一条”不能修饰“题型”。B.搭配不当或主客体颠倒,应改为“努力使雨果的名言‘……’成为自己青春的美丽写照”。D.成分残缺,应在“行驶”后添加“的措施”。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师出了题目──《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我拿起笔,面对一张白纸,周围一下静寂无声。
B.我这才明白,为什么各种异国的旅游景区都不能像故乡一样使我感到亲切和激动?
C.故乡比任何旅游景区多了一些东西:你的血、泪、还有汗水。
D.我们从迪坎尔方向进入罗布泊,走的是被斯文·赫定称为“凶险的鲁克沁小道”的那条道路。
答案:D
解析:A项把书名号改成引号;B项把问号改成句号;C项把第二个顿号改成逗号。
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家财政部再度重申,各级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没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他们的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B.有些国家用传统现实主义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能源问题,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增加能源需求品头论足,鼓噪“能源威胁论”。
C.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D.通过学习《我的五样》,使我们对自己生命的存在价值有了深刻的认识。
答案:B
解析:A. 属于成分赘余,去掉“来源”;C属于不合逻辑中的主客体颠倒;D滥用介词造成的无主句,去掉“通过”。
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家财政部再度重申,各级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没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他们的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B.有些国家用传统现实主义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能源问题,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增加能源需求品头论足,鼓噪“能源威胁论”。
C.虽然现在所学的一些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不过我相信,在老师的帮助下,只要下苦功,就一定能够学好。
D.通过学习《我的五样》,使我们对自己生命的存在价值有了深刻的认识。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修改语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来源”和“来自”重复;C“专业课对我们很陌生”主客体颠倒;D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去掉“通过”或“使”。所以选B。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吃惊地发现,每个人留在纸上的“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物件,绝不雷同,有些简直让人目不暇接。
B.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登峰造极,据工信部预计,2012年前10个月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超过7万亿元。
C.黄果树瀑布水大时,如银河倒倾,奔流直下,声若雷鸣,震颤山谷。这一幕惊世骇俗,令人难以忘怀。
D.褪去了翠绿的外衣,披上了金秋的盛装,漫山红叶依山起伏,枣庄抱犊崮景区天然植被仍是秀色可餐。
答案:D
解析:A.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这里是说让人吃惊的情形,应用“瞠目结舌”。B.登峰造极:比喻水平达到最高点。C.惊世骇俗:因思想、言行异于寻常而使人震惊。可改为“惊心动魄”。D.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
10.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火星上水的发现,之所以引人关注,关键在于水和生命起源、地外文明等一系列世纪之谜休戚相关。
B.宋词里有豪放派、婉约派之分,后学者应该不持偏见,兼收并蓄,才能真正把这份财富继承下来。
C.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有人甚至认为是男士的“足球”、女士的“巧克力”,我嘴上虽然没有否定,心里却不以为意。
D.国庆假日是人们休闲的大好机会,那段时间里,我市步行街上到处都是游玩购物的人,直到深夜,大街上还是不绝如缕,热闹极了。
答案:B
解析: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对象错。兼收并蓄,意思是内容不同、性质不同的东西都吸收进来。此处使用正确。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应改为“不以为然”形近误用。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望文生义。成语是高考常考考点,其测试重点是:一感彩的误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注意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
二、按要求内容填空
11.新闻也叫________________,其结构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导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结尾五部分。导语一般放在________________,以用来吸引读者阅读下文,新闻的内容必须________________,其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消息|标题|主体|背景|开头|真实|用事实说话
解析:本题考查大家对新闻常识的掌握程度。同学们需要加强积累。
12. 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 , 。
答案: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解析:注意“陟”“臧”“否”等三个字词的写法。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13.《桃花源记》中表现村人热情待客的句子有: , 。 , 。
答案: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解析:注意“要”“至”二个字词的写法。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14. 《马说》中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 ? 。
答案: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解析:注意“邪”“也”二个字词容易遗忘。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15. 《陋室铭》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 。
答案: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解析:注意“牍”“劳”二个字词的写法。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三、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16.选段中“改建、扩建、装修”几个词语的顺序可否进行调换,为什么?
答案:不能,因为不符合事物发展的正常顺序。
解析:此题重在考查具有承接关系的词语的内在的逻辑规律。解题时要注意三个词语的先后顺序。
17.如何理解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答案:港督府是英统治的象征,港督的离去,人去楼空,意味着英国统治的结束。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尤其是具有深层含义的句子。
(二)菜 花
孙犁
每年春天,去年冬季贮存下来的大白菜,都近于干枯了,做饭时,常常只用上面的一些嫩叶,根部一大块就放置在那里。一过清明节,有些菜头就会膨胀起来,俗话叫做菜怀胎。慢慢地把菜帮剥掉,里面就露出一株连在菜根上的嫩黄菜花,顶上已经布满像一堆小米粒的花蕊。把根部铲平,放在水盆里,放置在书案上,是我书房中的一种开春景观。
菜花,亭亭玉立,明丽自然,淡雅清静。它没有香味,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异味。色彩单调,因此也就没有斑驳。平常得很,就是这种黄色。但普天之下除去菜花,再也见不到这种黄色了。
令年春天,因为忙于搬家,整理书籍,没有闲情栽种一株白菜花。去年冬季,小外孙给我抱来一大旱萝卜,家乡叫做灯笼红。鲜红可爱,本来想把它雕刻成花篮,撒上小麦种,贮水倒挂,像童年时常做的那样。也因为杂事缠身,胡乱把它埋在一个花盆里。一开春,它竟一枝独秀,拔出很高的茎子,开了很多的花,还招来了不少蜜蜂儿。
这也是一种菜花。它的花,白中略带一点紫色,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它的根茎俱在,营养不缺,适于放在院中。正当花开得繁盛之时,被邻家的小孩揪得七零八落。花的神韵,人的欣赏之情,差不多完全丧失了。
今年春天风大,清明前后,接连几天,刮得天昏地暗,厨房里的光线,尤其不好。有一天,天晴朗了,我发现桌案下面,堆放着蔬菜的地方,有一株白菜花。它不是从菜心那里长出,而是从横放的菜根部发出,像一根老木头长出的直立的新枝。有些花蕾已经开放,耀眼的光明。我高兴极了。把菜根菜帮修了修,放在水盂里。
我的案头,又有一株菜花了。这是天赐之物。
家乡有句歌谣:十里菜花香。在童年,我见到的菜花不是一株两株,也不是一亩两亩,是一望无边的。春阳照拂,春风吹动,群蜂轰鸣,一片金黄。那不是白菜花,是油菜花。花色同白菜花是一样的。
1946年春天,我从延安回到家乡。经过八年抗日战争,父亲已经很见衰老。见我回来了,他当然很高兴,但也很少和我交谈。有一天,他从地里回来,忽然给我说了一句待对的联语: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他说完了,也没有叫我去对,只是笑了笑。父亲做了一辈子生意,晚年退休在家,战事期间,照顾一家大小,艰险备尝。对于自己一生挣来的家产,爱护备至,一点也不愿意耗损。那天,是看见地里的油菜长得好,心里高兴,才对我讲起对联。我没有想到这些,对这副对联,如何对法,也没有兴趣,就只是听着,没有说什么。当时是应该趁老人高兴,和他多谈几句的。没等油菜结籽,父亲就因为劳动后受寒,得病逝世了。临终,告诉我,把一处闲宅委给叔父家,好办理丧事。
现在,我已衰暮,久居城市,故园如梦。面对一株菜花,忽然想起很多往事。往事又像菜花的色味,淡远虚无,不可捉摸,只能引起惆怅。
人的一生,无疑是个大题目。有不少人,竭尽全力,想把它撰写成一篇宏伟的文章。我只能把它写成一篇小文章,一篇像案头花一样的散文。菜花也是生命,凡是生命,都可以成为文章的题目。
18.大作家小菜花,而且写得如此细腻。这种强烈的反差,一定具有深刻的含意。
(1)你认为作家赋予菜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答案:呈现早春的景观,显示平凡中生命的美丽。
(2)这个象征意义,可从哪些文句中表现出来?(任选3个语句。)
答案:①是我书房中的一种开春景观;②亭亭玉立,明丽自然;③淡雅清静,平常得很。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的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同学们要仔细地阅读文章,找出菜花的象征意义。然后从文章中找出标志语句来。
19.第5段开头写气候的恶劣,这既是事实,又有另一层的含意和作用,请分析其另一层含意。
答案:反衬作者看到菜花时的惊喜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写作方面的理解,考查我们的写作知识,环境恶劣,能衬托出菜花的突出。菜花毫不起眼,本无多大欣赏价值;但在作者笔下,这种极单调的植物,仿佛有了灵性,得到人的喜爱。
20.第8段忆及父亲,第9段又感叹道:“面对一株菜花,忽然想起很多往事。往事又像菜花的色味……只能引起惆怅。”这些情节和语言在文中所起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答案:(1)运用联想,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2)由对美好往事难再的伤感,显示对平淡、清新生活的依恋。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文章构思的理解能力,同学们可以从这些叙事对文章内容的作用这个角度出发思考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第 8 页 (共 8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