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考数学一轮你复习 八下数学几何+九上二次函数(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中考数学一轮你复习 八下数学几何+九上二次函数(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3-15 13:38:03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八下数学几何+九上二次函数
一、解答题
1.(5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BC,延长CD至点E,连接AE,使得2∠E=∠B,求证:△ADE是等腰三角形.
2.(6分)如图,将 ABCD的对角线BD向两个方向延长,分别至点E和点F,且使BE=DF.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3.(5分)如图,E为 ABCD中DC边的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DC,连接AE,分别交BC,BD于点F,G,连接AC交BD于点O,连接OF.
求证:AB=2OF.
4.(6分)如图,在四边形中,点P是对角线的中点,点E、F分别是、的中点,,°,求的度数.
5.(5分)如图,E为中边的延长线上的一点,且,连接,分别交,于点F,G,与交于点O,连接.求证:.
6.(6分)如图,在△ABC中,D是BC上一点,E、F、G、H分别是BD、BC、AC、AD的中点,求证:EG、HF互相平分.
7.(5分)如图,在中,已知,,平分,于点,为中点.求的长.
8.(6分)如图,在中,,点D是斜边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CDBE是菱形.
9.(5分)如图,正方形中,点E为对角线上的一点,,,垂足分别为F,G,已知,,求的长度.
10.(6分)如,在矩形ABCD中,AB=16 cm,AD=6 cm,动点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点P以每秒3 cm的速度向点B移动,点Q以每秒2 cm的速度向点D移动,当点P到达点B时,两点均停止移动.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四边形PBCQ为正方形 若存在,求出该时刻;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1.(5分)求函数的最值,并说明是最大值还是最小值.
12.(6分)校运动会上,初一的同学们进行了投实心球比赛.我们发现,实心球在空中飞行的轨迹可以近似看作是抛物线.如图(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实心球运动的高度与水平距离之间的函数关系是,求该同学此次投掷实心球最大高度和成绩分别是多少米?
13.(5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抛物线过点C.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14.(6分)若二次函数图像经过,两点,求b、c的值.
15.(5分)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化为的形式,并指出该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16.(6分)体育测试时,九年级一名学生,双手扔实心球.已知实心球所经过的路线是某个二次函数图象的一部分,如果球出手处点距离地面的高度为,当球运行的水平距离为时,达到最大高度的处(如图),问该学生把实心球扔出多远?(结果保留根号)
17.(6分)已知二次函数与轴只有1个交点,且经过点,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18.(6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且它经过点,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顶点坐标.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证明:∵AB=CD,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C=∠B.
又∵∠ADC=∠E+∠EAD,2∠E=∠B,
∴∠EAD=∠E,
∴AD=DE,即△ADE是等腰三角形
2.【答案】证明:连接AC,设AC与BD交于点O.如图所示: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OC,OB=OD,
又∵BE=DF,
∴OE=OF.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解析】【分析】 连接AC,设AC与BD交于点O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得OA=OC,OB=OD, 结合已知推出OE=OF,从而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得结论.
3.【答案】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BCD,AO=OC,
∵CD=CE,
∴AB=CE,∠BAF=∠CEF,
在和中,

∴,
∴BF=FC,
∵AO=OC,
∴AB=2OF.
【解析】【分析】先通过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已知条件证明 ,则 BF=FC ,点F是BC中点,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 AO=OC ,点O是AC中点,再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出结论即可。
4.【答案】解:∵在四边形ABCD中,P是对角线BD的中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
∴ PF、PE分别是△BCD与△ABD的中位线,
∴ , ,
∵ ,
∴ ,
故△PEF是等腰三角形,
∵ ,
∴ .
【解析】【分析】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PF=BC,PE=AD,结合AD=BC可得PE=PF,进而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出∠PFE的度数.
5.【答案】证明:∵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 , , ,
∴ , ,
∵ ,
∴ ,
∴ ,
∴ ,
∴F为 的中点,
∵ ,
∴ 为 的中位线,
∴ .
【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OA=OC,AB=CD,AB∥CD,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FAB=∠E,∠ABF=∠ECF,根据已知条件可知CE=DC,则AB=CE,利用ASA证明△ABF≌△ECF,得到AF=EF,进而推出OF为△AEC的中位线,据此证明.
6.【答案】解:连接EH、FG,
∵E、H分别是BD、AD的中点,
∴EHAB ,EH=AB.
同理,FGAB ,FG=AB.
∴EHFG,EH=FG,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EG、HF互相平分.
【解析】【分析】 连接EH、FG,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EH∥AB,EH=AB,同理FG∥AB,FG=AB,推出EH∥FG,EH=FG,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得四边形EHGF是平行四边形,进而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即可得出结论.
7.【答案】解:如图,延长交于点.
∵平分,
∴.
∵,
∴.
∴.
∴,.
∴是的中点.
∵,,
∴.
∵为的中点,
∴为的中位线.
∴.
【解析】【分析】做辅助线,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 是的中点 ,通过线段的加减可得FC,再根据中位线定理即可解得DE。
8.【答案】证明:∵ , ,
∴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在 中, ,点D是斜边 的中点,
∴ ,
∴四边形 是菱形.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得四边形CDBE为平行四边形,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可得CD=DB=AB,然后利用菱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
9.【答案】解:如图所示,连接
∵四边形 是正方形,
∴ , , ,
又∵ ,
∴ ,
∴ ,
∵ , ,
∴ ,
∴四边形 是矩形,
∴ ,
在 中, , ,
∴ ,
∴ .
【解析】【分析】利用正方形的性质求出 , , , 再求出 , 最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计算求解即可。
10.【答案】解:不存在.理由:设存在某时刻t,使得四边形PBCQ是正方形,则BP=CQ,即16-3t=2t,解得t= ,
∴CQ=2t= ≠6,即CQ≠CB,
∴四边形PBCQ是正方形不成立.
故不存在某一时刻,使四边形PBCQ为正方形.
【解析】【分析】设存在某时刻t,使得四边形PBCQ是正方形,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知BP=CQ,再利用点P和点Q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分别表示出CQ,BP,可得到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求出t的值,可得到CQ的长;然后利用正方形的四边相等及BC=6,可作出判断.
11.【答案】解:在本函数中
抛物线开口向下,有最大值,
将 进行配方,
得 ,
当 时,
,为最大值.
【解析】【分析】将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
12.【答案】解:根据形如的二次函数顶点公式,可得的顶点为,所以该同学此次投掷实心球最大高度为米;
令,得,解得:或,所以该同学此次投掷实心球成绩是米.
【解析】【分析】利用顶点坐标公式可得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据此可得最大高度,令y=0,求出x的值,进而可得投掷实心球的成绩.
13.【答案】解:过点C作轴于点D,则,即,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又,
∴,
∴,,
∵,,
∴,,
∴,,
∴点C的坐标为,
∵点在抛物线上,
∴,解得,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解析】【分析】过点C作轴于点D,则,先证明求出,,再求出点C的坐标,最后将点C的坐标代入求出b的值即可。
14.【答案】解:将,代入中得,
解得:
∴b=-3,c=-4.
【解析】【分析】将点A、B的坐标代入求出b、c的值即可。
15.【答案】解:,


∴开口方向:向上,顶点坐标:(-1,-3),对称轴:直线.
【解析】【分析】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再求解即可。
16.【答案】解:以所在直线为轴,过点作的垂线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有,如图所示:
设函数解析式为:,则把点A代入得:
,解得:,
∴函数解析式为,
令,则有,解得:(舍),,
所以,该同学把实心球扔出米.
【解析】【分析】以所在直线为轴,过点作的垂线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有,设函数解析式为:,则把点A代入得a的值,从而得出函数解析式,令,求解即可。
17.【答案】解:二次函数与轴只有1个交点,则,
即,
解得,
∴,
把代入得
∴,
∴.
【解析】【分析】根据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可得,求出m=1,得到,再将代入解析式求出a的值即可。
18.【答案】解: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且它经过点,

解得,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抛物线顶点坐标为(1,-4)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求出,可得函数解析式,再利用配方法求出二次函数的顶点式可得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100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0.0(0.0%)
主观题(占比) 100.0(100.0%)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0(0.0%)
主观题(占比) 18(100.0%)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解答题 18(100.0%) 100.0(100.0%)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88.9%)
2 容易 (11.1%)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27.0(27.0%) 3,4,5,6,7
2 二次函数y=ax^2+bx+c与二次函数y=a(x-h)^2+k的转化 11.0(11.0%) 15,18
3 平行线的性质 10.0(10.0%) 3,5
4 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抛球问题 12.0(12.0%) 12,16
5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6.0(6.0%) 4
6 菱形的判定 6.0(6.0%) 8
7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5.0(5.0%) 3
8 二次函数的最值 5.0(5.0%) 11
9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1.0(11.0%) 1,2
10 正方形的性质 5.0(5.0%) 9
11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其特殊类型 6.0(6.0%) 10
12 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23.0(23.0%) 13,14,17,18
13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6.0(6.0%) 8
14 矩形的判定与性质 5.0(5.0%) 9
15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5.0(5.0%) 1
16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 6.0(6.0%) 6
17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10.0(10.0%) 5,13
18 四边形-动点问题 6.0(6.0%) 10
19 角平分线的判定 5.0(5.0%) 7
20 正方形的判定 6.0(6.0%) 10
21 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5.0(5.0%) 9
2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1.0(11.0%) 2,5
23 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 6.0(6.0%) 17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7.26八下数学几何+九上二次函数
一、解答题(共18题;共100分)
1.(5分)(2023八下·礼泉期末)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D=BC,延长CD至点E,连接AE,使得2∠E=∠B,求证:△ADE是等腰三角形.
【答案】证明:∵AB=CD,AD=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DC=∠B.
又∵∠ADC=∠E+∠EAD,2∠E=∠B,
∴∠EAD=∠E,
∴AD=DE,即△ADE是等腰三角形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2.(6分)()如图,将 ABCD的对角线BD向两个方向延长,分别至点E和点F,且使BE=DF.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答案】证明:连接AC,设AC与BD交于点O.如图所示: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OA=OC,OB=OD,
又∵BE=DF,
∴OE=OF.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解析】【分析】 连接AC,设AC与BD交于点O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得OA=OC,OB=OD, 结合已知推出OE=OF,从而根据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得结论.
3.(5分)(2023八下·泰山期末)如图,E为 ABCD中DC边的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DC,连接AE,分别交BC,BD于点F,G,连接AC交BD于点O,连接OF.
求证:AB=2OF.
【答案】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ABCD,AO=OC,
∵CD=CE,
∴AB=CE,∠BAF=∠CEF,
在和中,

∴,
∴BF=FC,
∵AO=OC,
∴AB=2OF.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分析】先通过平行四边形性质和已知条件证明 ,则 BF=FC ,点F是BC中点,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 AO=OC ,点O是AC中点,再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出结论即可。
4.(6分)(2023八下·灌南期中)如图,在四边形中,点P是对角线的中点,点E、F分别是、的中点,,°,求的度数.
【答案】解:∵在四边形ABCD中,P是对角线BD的中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
∴ PF、PE分别是△BCD与△ABD的中位线,
∴ , ,
∵ ,
∴ ,
故△PEF是等腰三角形,
∵ ,
∴ .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分析】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PF=BC,PE=AD,结合AD=BC可得PE=PF,进而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出∠PFE的度数.
5.(5分)(2023八下·抚远期中)如图,E为中边的延长线上的一点,且,连接,分别交,于点F,G,与交于点O,连接.求证:.
【答案】证明:∵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 , , ,
∴ , ,
∵ ,
∴ ,
∴ ,
∴ ,
∴F为 的中点,
∵ ,
∴ 为 的中位线,
∴ .
【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OA=OC,AB=CD,AB∥CD,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FAB=∠E,∠ABF=∠ECF,根据已知条件可知CE=DC,则AB=CE,利用ASA证明△ABF≌△ECF,得到AF=EF,进而推出OF为△AEC的中位线,据此证明.
6.(6分)(2023八下·灌云期中)如图,在△ABC中,D是BC上一点,E、F、G、H分别是BD、BC、AC、AD的中点,求证:EG、HF互相平分.
【答案】解:连接EH、FG,
∵E、H分别是BD、AD的中点,
∴EHAB ,EH=AB.
同理,FGAB ,FG=AB.
∴EHFG,EH=FG,
∴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EG、HF互相平分.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分析】 连接EH、FG, 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EH∥AB,EH=AB,同理FG∥AB,FG=AB,推出EH∥FG,EH=FG,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得四边形EHGF是平行四边形,进而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即可得出结论.
7.(5分)(2022八下·同江期末)如图,在中,已知,,平分,于点,为中点.求的长.
【答案】解:如图,延长交于点.
∵平分,
∴.
∵,
∴.
∴.
∴,.
∴是的中点.
∵,,
∴.
∵为的中点,
∴为的中位线.
∴.
【知识点】角平分线的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分析】做辅助线,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 是的中点 ,通过线段的加减可得FC,再根据中位线定理即可解得DE。
8.(6分)(2023八下·中山期中)如图,在中,,点D是斜边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CDBE是菱形.
【答案】证明:∵ , ,
∴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
∵在 中, ,点D是斜边 的中点,
∴ ,
∴四边形 是菱形.
【知识点】菱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得四边形CDBE为平行四边形,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可得CD=DB=AB,然后利用菱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
9.(5分)(2023八下·灵丘期中)如图,正方形中,点E为对角线上的一点,,,垂足分别为F,G,已知,,求的长度.
【答案】解:如图所示,连接
∵四边形 是正方形,
∴ , , ,
又∵ ,
∴ ,
∴ ,
∵ , ,
∴ ,
∴四边形 是矩形,
∴ ,
在 中, , ,
∴ ,
∴ .
【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
【解析】【分析】利用正方形的性质求出 , , , 再求出 , 最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计算求解即可。
10.(6分)()如,在矩形ABCD中,AB=16 cm,AD=6 cm,动点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点P以每秒3 cm的速度向点B移动,点Q以每秒2 cm的速度向点D移动,当点P到达点B时,两点均停止移动.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四边形PBCQ为正方形 若存在,求出该时刻;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不存在.理由:设存在某时刻t,使得四边形PBCQ是正方形,则BP=CQ,即16-3t=2t,解得t= ,
∴CQ=2t= ≠6,即CQ≠CB,
∴四边形PBCQ是正方形不成立.
故不存在某一时刻,使四边形PBCQ为正方形.
【知识点】正方形的判定;四边形-动点问题;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其特殊类型
【解析】【分析】设存在某时刻t,使得四边形PBCQ是正方形,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可知BP=CQ,再利用点P和点Q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分别表示出CQ,BP,可得到关于t的方程,解方程求出t的值,可得到CQ的长;然后利用正方形的四边相等及BC=6,可作出判断.
11.(5分)(2022九上·中山期末)求函数的最值,并说明是最大值还是最小值.
【答案】解:在本函数中
抛物线开口向下,有最大值,
将 进行配方,
得 ,
当 时,
,为最大值.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最值
【解析】【分析】将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
12.(6分)(2023九上·古蔺期末)校运动会上,初一的同学们进行了投实心球比赛.我们发现,实心球在空中飞行的轨迹可以近似看作是抛物线.如图(2)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实心球运动的高度与水平距离之间的函数关系是,求该同学此次投掷实心球最大高度和成绩分别是多少米?
【答案】解:根据形如的二次函数顶点公式,可得的顶点为,所以该同学此次投掷实心球最大高度为米;
令,得,解得:或,所以该同学此次投掷实心球成绩是米.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抛球问题
【解析】【分析】利用顶点坐标公式可得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据此可得最大高度,令y=0,求出x的值,进而可得投掷实心球的成绩.
13.(5分)(2022九上·蒙城月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抛物线过点C.求抛物线的表达式.
【答案】解:过点C作轴于点D,则,即,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
∴, 又,
∴,
∴,,
∵,,
∴,,
∴,,
∴点C的坐标为,
∵点在抛物线上,
∴,解得,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解析】【分析】过点C作轴于点D,则,先证明求出,,再求出点C的坐标,最后将点C的坐标代入求出b的值即可。
14.(6分)(2022九上·邢台期中)若二次函数图像经过,两点,求b、c的值.
【答案】解:将,代入中得,
解得:
∴b=-3,c=-4.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解析】【分析】将点A、B的坐标代入求出b、c的值即可。
15.(5分)(2022九上·徐汇期中)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化为的形式,并指出该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和对称轴.
【答案】解:,


∴开口方向:向上,顶点坐标:(-1,-3),对称轴:直线.
【知识点】二次函数y=ax^2+bx+c与二次函数y=a(x-h)^2+k的转化
【解析】【分析】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的一般式化为顶点式,再求解即可。
16.(6分)(2022九上·易县期中)体育测试时,九年级一名学生,双手扔实心球.已知实心球所经过的路线是某个二次函数图象的一部分,如果球出手处点距离地面的高度为,当球运行的水平距离为时,达到最大高度的处(如图),问该学生把实心球扔出多远?(结果保留根号)
【答案】解:以所在直线为轴,过点作的垂线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有,如图所示:
设函数解析式为:,则把点A代入得:
,解得:,
∴函数解析式为,
令,则有,解得:(舍),,
所以,该同学把实心球扔出米.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抛球问题
【解析】【分析】以所在直线为轴,过点作的垂线为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有,设函数解析式为:,则把点A代入得a的值,从而得出函数解析式,令,求解即可。
17.(6分)(2022九上·无为期中)已知二次函数与轴只有1个交点,且经过点,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答案】解:二次函数与轴只有1个交点,则,
即,
解得,
∴,
把代入得
∴,
∴.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
【解析】【分析】根据二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可得,求出m=1,得到,再将代入解析式求出a的值即可。
18.(6分)(2022九上·广州期中)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且它经过点,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顶点坐标.
【答案】解: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且它经过点,

解得,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抛物线顶点坐标为(1,-4)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y=ax^2+bx+c与二次函数y=a(x-h)^2+k的转化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组,求出,可得函数解析式,再利用配方法求出二次函数的顶点式可得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100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0.0(0.0%)
主观题(占比) 100.0(100.0%)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0(0.0%)
主观题(占比) 18(100.0%)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解答题 18(100.0%) 100.0(100.0%)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88.9%)
2 容易 (11.1%)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27.0(27.0%) 3,4,5,6,7
2 二次函数y=ax^2+bx+c与二次函数y=a(x-h)^2+k的转化 11.0(11.0%) 15,18
3 平行线的性质 10.0(10.0%) 3,5
4 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抛球问题 12.0(12.0%) 12,16
5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6.0(6.0%) 4
6 菱形的判定 6.0(6.0%) 8
7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5.0(5.0%) 3
8 二次函数的最值 5.0(5.0%) 11
9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1.0(11.0%) 1,2
10 正方形的性质 5.0(5.0%) 9
11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其特殊类型 6.0(6.0%) 10
12 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23.0(23.0%) 13,14,17,18
13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6.0(6.0%) 8
14 矩形的判定与性质 5.0(5.0%) 9
15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5.0(5.0%) 1
16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 6.0(6.0%) 6
17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SA) 10.0(10.0%) 5,13
18 四边形-动点问题 6.0(6.0%) 10
19 角平分线的判定 5.0(5.0%) 7
20 正方形的判定 6.0(6.0%) 10
21 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 5.0(5.0%) 9
2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11.0(11.0%) 2,5
23 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 6.0(6.0%) 17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