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数学集训培优试卷(难度系数0.52)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6题;共36分)
1.(6分)已知PA,PB是☉O的切线,C为圆上不同与A,B的一点,若∠P=40°,则∠ACB的度数为 ( )
A.70° B.110° C.70°或110° D.不确定
2.(6分)在中,,,,以点C为圆心的的半径为2.6,则直线与的位置关系是( )
A.相离 B.相切 C.相交 D.无法判断
3.(6分)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将它折成正方体后,与汉字“美”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 )
A.建 B.好 C.家 D.园
4.(6分)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C=30°,⊙O的半径为5,若点P是⊙O上的一点,在△ABP中,PB=AB,则PA的长为( )
A.5 B. C.5 D.5
5.(6分)将一个长方体沿四条棱切割掉一个三棱柱后,得到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A. B.
C. D.
6.(6分)如图1,将正方形纸片对折,使与重合,折痕为.如图2,展开后再折叠一次,使点C与点E重合,折痕为,点B的对应点为点M,交于N,则(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8题;共40分)
7.(2分)若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2,母线长为5,则该圆锥的侧面积是 .(结果保留)
8.(2分)计算的结果为 .
9.(6分)如图的圆心A的坐标是,在直角坐标系中,半径为2,P为直线上的动点过P作的切线,切点为Q,则切线长的最小值是 .
10.(6分)计算 .
11.(6分)圆锥的底面半径,高,则圆锥的侧面积是 .
12.(6分)计算:tan60°﹣sin60°= .
13.(6分)如图,已知 ,在射线 上取点 ,以 为圆心的圆与 相切;在射线 上取点 ,以 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与 相切;在射线 上取点 ,以 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与 相切; ;在射线 上取点 ,以 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与 相切.若 的半径为 ,则 的半径长是 .
14.(6分)如图,有一个不定的正方形ABCD,它的两个相对的顶点A,C分别在边长为1的正六边形一组对边上,另外两个顶点B,D在正六边形内部(包括边界),则正方形边长a的取值范围是
三、综合题(共6题;共74分)
15.(10分)(1)(5分)计算:;
(2)(5分)解分式方程:+=4.
16.(10分)由几个相同的棱长为1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将它摆放在桌面上.
(1)(5分)请在方格纸中分别画出从这个几何体三个不同的方向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图;
(2)(5分)根据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求出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不包括底面积.
17.(12分)为缓解交通拥堵,某区拟计划修建一地下通道,该通道一部分的截面如图所示(图中地面AD与通道BC平行,通道水平宽度BC为8米,∠BCD=135°,通道斜面CD的长为6米,通道斜面AB的坡度i=1:.
(1)(6分)求通道斜面AB的长;
(2)(6分)为增加市民行走的舒适度,拟将设计图中的通道斜面CD的坡度变缓,修改后的通道斜面DE的坡角为30°,求此时BE的长.
(答案均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41,≈2.24,≈2.45)
18.(12分)如图,以的边BC为直径的,交AB边于点D,点D为AB的中点,于点E.
(1)(6分)求证:DE是的切线;
(2)(6分)若的面积是48,,求的半径.
19.(15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和点B,过点A的直线与y轴交于点,.
(1)(5分)求直线的解析式;
(2)(5分)若D为线段上一点,E为线段上一点,当时,求的最小值,并求出此时点E的坐标;
(3)(5分)在(2)的结论下,将沿射线方向平移得,使落在直线上,若M为直线上一点,N为平面内一点,当以点M、、、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时,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
20.(15分)如图:在 中,BC=2,AB=AC,点D为AC上的动点,且 .
(1)(5分)求AB的长度;
(2)(5分)求AD·AE的值;
(3)(5分)过A点作AH⊥BD,求证:BH=CD+DH.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初中数学集训培优试卷(难度系数0.52)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6题;共36分)
1.(6分)已知PA,PB是☉O的切线,C为圆上不同与A,B的一点,若∠P=40°,则∠ACB的度数为 ( )
A.70° B.110° C.70°或110° D.不确定
【答案】C
【知识点】圆周角定理;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切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OA、OB,
∵PA,PB分别切⊙O于A,B两点,∴∠PAO=∠PBO=90°,
∴∠AOB=360°-90°-90°-40°=140°,
当点C1在优弧上时,则∠AC1B=∠AOB=70°,
当点C2在劣弧上时,则∠AC2B+∠AC1B=180°,
∴∠AC2B=110°.
故答案为:C.
【分析】连接OA、OB,根据切线的性质可得∠PAO=∠PBO=90°,利用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可得∠AOB=140°,当点C1在优弧上时,则∠AC1B=∠AOB,当点C2在劣弧上时,则∠AC2B+∠AC1B=180°,据此求解.
2.(6分)在中,,,,以点C为圆心的的半径为2.6,则直线与的位置关系是( )
A.相离 B.相切 C.相交 D.无法判断
【答案】C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解析】【解答】解:∵,,,
∴,
∴点C到直线的距离为,
∵,
∴直线与的位置关系是相交.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勾股定理可得AB的值,根据等面积法求出点C到直线AB的距离,据此可判断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3.(6分)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将它折成正方体后,与汉字“美”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 )
A.建 B.好 C.家 D.园
【答案】D
【知识点】几何体的展开图
【解析】【解答】解:根据正方体表面展开图的“相间、Z端是对面”可知:
“美”与“园”是对面.
故答案为:D
【分析】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一面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据此可得与汉字“美”相对的面上的汉字.
4.(6分)如图,△ABC是⊙O的内接三角形,∠C=30°,⊙O的半径为5,若点P是⊙O上的一点,在△ABP中,PB=AB,则PA的长为( )
A.5 B. C.5 D.5
【答案】D
【知识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连接OA、OB、OP,
∵∠C=30°,
∴∠APB=∠C=30°,
∵PB=AB,
∴∠PAB=∠APB=30°
∴∠ABP=120°,
∵PB=AB,
∴OB⊥AP,AD=PD,
∴∠OBP=∠OBA=60°,
∵OB=OA,
∴△AOB是等边三角形,
∴AB=OA=5,
则Rt△PBD中,PD=cos30° PB= ×5= ,
∴AP=2PD=5 ,
故答案为:D.
【分析】连接OA、OB、OP, 由等腰三角形性质得出∠APB=∠C=30°;再由PB=AB得出∠PAB=∠APB=30°;由三角形内角和得出∠ABP=120°,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OB⊥AP,AD=PD,由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得出△AOB是等边三角形,在Rt△PBD中,由锐角三角函数得出PD=cos30° PB 从而求出AP.
5.(6分)将一个长方体沿四条棱切割掉一个三棱柱后,得到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则该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解析】【解答】解:从左边看,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中间有一条横向的虚线.
故答案为:A.
【分析】利用三视图的定义求解即可。
6.(6分)如图1,将正方形纸片对折,使与重合,折痕为.如图2,展开后再折叠一次,使点C与点E重合,折痕为,点B的对应点为点M,交于N,则(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解答】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a,DH=b,
∴CH=2a-b,
∵ 将正方形纸片对折,使与重合,折痕为.如图2,展开后再折叠一次,使点C与点E重合,折痕为,点B的对应点为点M,
∴EH=CH=2a-b,DE=AE=×2a=a,∠BEH=∠C=90°,
在Rt△DEH中,DE2+DH2=EH2即a2+b2=(2a-b)2
解之:,
∵∠DEH+∠AEN=90°,∠AEN+∠DEH=90°,
∴∠ANE=∠DEH,
∴tan∠ANE=tan∠DEH=.
故答案为:C
【分析】设正方形的边长为2a,DH=b,可表示出CH的长,利用折叠的性质可表示出DE,AE的长及EH的长;利用勾股定理可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出b,再利用余角的性质可证得∠ANE=∠DEH,利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可求出AE与AN的比值.
二、填空题(共8题;共40分)
7.(2分)若圆锥的底面圆半径为2,母线长为5,则该圆锥的侧面积是 .(结果保留)
【答案】10π
【知识点】圆锥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根据圆锥的侧面积公式:,
故答案为:10π.
【分析】根据圆锥的侧面积等于直接计算即可.
8.(2分)计算的结果为 .
【答案】
【知识点】平方根;0指数幂的运算性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实数的绝对值
【解析】【解答】解:
【分析】将先化简成可以进行加减的同类二次根式,再进行运算
9.(6分)如图的圆心A的坐标是,在直角坐标系中,半径为2,P为直线上的动点过P作的切线,切点为Q,则切线长的最小值是 .
【答案】
【知识点】垂线段最短;勾股定理;切线的性质;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如图,过A作直线垂线,垂足为P,作的切线,切点为Q,
∵为定值,
当斜边取最小值时,最小,此时切线长最小,
∵A的坐标为,
设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B,C,
∴B,C,
∴,
∴,,
∴,
∴.
故答案为:.
【分析】过A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P,作⊙A的切线PQ,切点为Q,则当斜边AP取最小值时,PQ最小,设直线与x轴,y轴分别交于B,C,则B(0,4)、C(4,0),OB=OC=4,AC=6,∠BCO=∠CBO=45°,利用勾股定理可得AP、PC、PQ,据此解答.
10.(6分)计算 .
【答案】5
【知识点】实数的运算;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解答】解:
=3+1+1
=5.
故答案为:5.
【分析】根据负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可得原式=3+1+1,然后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进行计算.
11.(6分)圆锥的底面半径,高,则圆锥的侧面积是 .
【答案】
【知识点】圆锥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设圆锥的母线长为l,由题意得:,
∴圆锥的侧面积为;
故答案为:.
【分析】设圆锥的母线长为l,根据底面圆的半径,高与母线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结合勾股定理可得母线长,然后根据侧面积公式S=πrl进行计算.
12.(6分)计算:tan60°﹣sin60°= .
【答案】
【知识点】实数的运算;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解答】解:tan60°﹣sin60°
=
=
=,
故答案为:.
【分析】先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化简,再计算即可。
13.(6分)如图,已知 ,在射线 上取点 ,以 为圆心的圆与 相切;在射线 上取点 ,以 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与 相切;在射线 上取点 ,以 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与 相切; ;在射线 上取点 ,以 为圆心, 为半径的圆与 相切.若 的半径为 ,则 的半径长是 .
【答案】512
【知识点】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切线的性质;探索图形规律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O1A1,O2A2,O3A3,
∵⊙O1,⊙O2,⊙O3,……都与OB相切,
∴ O1A1⊥OB,
又∵∠AOB=30°,O1A1=r1=1=20.
∴OO1=2,
在Rt△OO2A2中,
∴OO1+O1O2=2O2A2.
∴2+O2A2=2O2A2.
∴O2A2=r2=2=21.
∴OO2=4=22,
……
依此类推可得OnAn=rn=2=2n-1.
∴O10A10=r10=2=210-1=29=512.
故答案为:512.
【分析】根据圆的切线性质,和Rt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知OO1=2;同样可知O1O2=2,OO2=2+2=22;……OOn=2n;OnAn=rn=2=2n-1;因此可得第10个⊙O10的半径.
14.(6分)如图,有一个不定的正方形ABCD,它的两个相对的顶点A,C分别在边长为1的正六边形一组对边上,另外两个顶点B,D在正六边形内部(包括边界),则正方形边长a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
【知识点】勾股定理;圆内接正多边形;计算器—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因为AC为对角线,故当AC最小时,正方形边长此时最小.
①当 A、C都在对边中点时(如下图所示位置时),显然AC取得最小值,
∵正六边形的边长为1,
∴AC=,
∴a2+a2=AC2=.
∴a==.
②当正方形四个顶点都在正六边形的边上时,a最大(如下图所示).
设A′(t,)时,正方形边长最大.
∵OB′⊥OA′.
∴B′(-,t)
设直线MN解析式为:y=kx+b,M(-1,0),N(-,-)(如下图)
∴.
∴.
∴直线MN的解析式为:y=(x+1),
将B′(-,t)代入得:t=-.
此时正方形边长为A′B′取最大.
∴a==3-.
故答案为:≤a≤3-.
【分析】分情况讨论.① 当A、C都在对边中点时,a最小.②当正方形四个顶点都在正六边形的边上时,a最大.根据题意求出正方形对角线的长度,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从而得出a的范围.
三、综合题(共6题;共74分)
15.(10分)(1)(5分)计算:;
(2)(5分)解分式方程:+=4.
【答案】(1)解:
;
(2)解:去分母得:,
整理得:,
解得,
检验:当时,,
所以原分式方程的解为.
【知识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分式方程;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解析】【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可得原式=||+-,然后根据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以及二次根式的减法法则进行计算;
(2)给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1)可得x-2=4(x-1),求出x的值,然后进行检验即可.
16.(10分)由几个相同的棱长为1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将它摆放在桌面上.
(1)(5分)请在方格纸中分别画出从这个几何体三个不同的方向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图;
(2)(5分)根据三个方向看到的形状图,求出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不包括底面积.
【答案】(1)解:如图所示:
(2)解:从正面看,有4个面,从后面看有4个面,
从上面看,有4个面,
从左面看,有3个面,从右面看,有3个面,
不包括底面积,
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知识点】几何体的表面积;作图﹣三视图
【解析】【分析】(1)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几何体的正面,左面,上面看,所得的平面图形,据此分别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三视图.
(2)观察几何体可知从正面看,有4个面,从后面看有4个面,从上面看,有4个面,从左面看,有3个面,从右面看,有3个面(不包括底面),然后列式计算求出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不包括底面积).
17.(12分)为缓解交通拥堵,某区拟计划修建一地下通道,该通道一部分的截面如图所示(图中地面AD与通道BC平行,通道水平宽度BC为8米,∠BCD=135°,通道斜面CD的长为6米,通道斜面AB的坡度i=1:.
(1)(6分)求通道斜面AB的长;
(2)(6分)为增加市民行走的舒适度,拟将设计图中的通道斜面CD的坡度变缓,修改后的通道斜面DE的坡角为30°,求此时BE的长.
(答案均精确到0.1米,参考数据:≈1.41,≈2.24,≈2.45)
【答案】(1)解:过点A作AN⊥CB于点N,过点D作DM⊥BC于点M,
∵∠BCD=135°,
∴∠DCM=45°.
∵在Rt△CMD中,∠CMD=90°,CD=6,
∴DM=CM=CD=,
∴AN=DM=,
∵通道斜面AB的坡度i=1:,
∴tan∠ABN==,
∴BN=AN=6,
∴AB==≈7.4.
即通道斜面AB的长约为7.4米;
(2)解:∵在Rt△MED中,∠EMD=90°,∠DEM=30°,DM=3,
∴EM=DM=3,
∴EC=EM﹣CM=3﹣3,
∴BE=BC﹣EC=8﹣(3﹣3)=8+3﹣3≈4.9.
即此时BE的长约为4.9米.
【知识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
【解析】【分析】(1)过点A作AN⊥CB于点N,过点D作DM⊥BC于点M,则∠DCM=45°,根据三角函数的概念可得DM=CM=CD=,则AN=DM=,由坡比可得BN的值,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
(2)根据三角函数的概念可得EM,然后根据EC=EM-CM,BE=BC-EC进行计算.
18.(12分)如图,以的边BC为直径的,交AB边于点D,点D为AB的中点,于点E.
(1)(6分)求证:DE是的切线;
(2)(6分)若的面积是48,,求的半径.
【答案】(1)证明:如图,连接OD,
∵点D为AB的中点, ,
∴OD是 的中位线,∴ ,
∵ ,∴ .
又∵点 在 上. ∴DE是 的切线.
(2)解:连接CD.
∵BC是 的直径.
∴ ,即 .
∵ 的面积是48, ,D为AB的中点,
∴ , ,
∴ ,即 ,
∴ ,
∴ 的半径为5.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圆周角定理;切线的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分析】(1)连接OD,利用点D为AB的中点,点O为BC的中点,可证得OD是△ABC的中位线,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可证得DO∥AC;再由DE⊥AC,可推出DE⊥OD,由此可证得结论.
(2)连接CD,利用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可证得CD⊥AB,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CD的长,然后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即可得到圆的半径长.
19.(15分)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和点B,过点A的直线与y轴交于点,.
(1)(5分)求直线的解析式;
(2)(5分)若D为线段上一点,E为线段上一点,当时,求的最小值,并求出此时点E的坐标;
(3)(5分)在(2)的结论下,将沿射线方向平移得,使落在直线上,若M为直线上一点,N为平面内一点,当以点M、、、为顶点的四边形为菱形时,请直接写出点M的坐标.
【答案】(1)解:对于,令,得,
,
,且点C在y轴正半轴上,
;
设直线的解析式为,
则有,
解得:,
所以直线的解析式为;
(2)解:对于,令,得,
,
,
,
,,
,,
,
,,
,
当时,有,
;
作射线关于y轴的对称射线,过点E作于F点,如图所示,
,
,,
,
,
当D、E、F三点共线且时,的值最小,最小值为的长;
,,
,
,,
由勾股定理得,
即的最小值为3;
,
,
,
是斜边上的中线,
,
,
点E的坐标为;
(3)或或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菱形的性质;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
【解析】【解答】解:(3),
由平移知,如图,
过点作轴于点G,过点作轴于点H,
,,轴,,
,
∴,,
,
;
,
在直线上,
当时,,
∴点的坐标为;
;
与x轴的所夹锐角为,,
,
即点G在直线上;
在中,,
,
,,
,
的坐标为;
设点,则,
由平移知:;
分两种情况:
①当为菱形的一边时,则,
即,整理得:,
解得:或,
此时点M的坐标为或
②当为菱形的对角线时,则,
即,
解得:
此时点M的坐标;
综上,点M的坐标为或或.
【分析】(1)令y=0,求出x的值,可得点A的坐标,根据OC的值可得点C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就可求出直线AC的解析式;
(2)令x=0,求出y的值,可得OB的值,根据OB=OC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S△ABO=S△AOC,求出tan∠BAO、tan∠OAC的值,得到∠BAO、∠OAC的度数,然后求出AB、BC的值,得到S△ABC=2S△ABO,故当BD⊥AC时,有AD=CD=AC,作射线CA关于y轴的对称射线CM,过点E作EF⊥CM于F点,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EF=CE,故当D、E、F三点共线且DF⊥CM时,DE+CE的值最小,最小值为DF的长,易得CF、DF的值,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的性质可得BE的值,然后求出OE,据此可得点E的坐标;
(3)由平移知CC′⊥AC,过点C′作C′G⊥x轴于点G,过点D′作D′H⊥x轴于点H,证明△ACC′≌△AGC′,得到AG=AC,CC′=C′G,表示出点G、C′的坐标,求出∠BGO的度数,根据三角函数的概念可得DG,然后求出D′G、D′H、HG、OH,得到点D′的坐标,设M(a,a+2),表示出MC′2、MD′2,然后分①C′D′为菱形的一边,则MC′=C′D′,②C′D′为菱形的对角线时,则MC′=MD′,代入求出a的值,进而可得点M的坐标.
20.(15分)如图:在 中,BC=2,AB=AC,点D为AC上的动点,且 .
(1)(5分)求AB的长度;
(2)(5分)求AD·AE的值;
(3)(5分)过A点作AH⊥BD,求证:BH=CD+DH.
【答案】(1)解:作AM⊥BC,
∵AB=AC,BC=2,AM⊥BC,
∴BM=CM= BC=1,
在Rt△AMB中,
∵cosB= ,BM=1,
∴AB=BM÷cosB=1÷ = .
(2)解:连接CD,
∵AB=AC,
∴∠ACB=∠ABC,
∵四边形ABCD内接于圆O,
∴∠ADC+∠ABC=180°,
又∵∠ACE+∠ACB=180°,
∴∠ADC=∠ACE,
∵∠CAE=∠CAD,
∴△EAC∽△CAD,
∴ ,
∴AD·AE=AC2=AB2=( )2=10.
(3)证明:在BD上取一点N,使得BN=CD,
在△ABN和△ACD中
∵
∴△ABN≌△ACD(SAS),
∴AN=AD,
∵AH⊥BD,AN=AD,
∴NH=DH,
又∵BN=CD,NH=DH,
∴BH=BN+NH=CD+DH.
【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解析】【分析】(1)作AM⊥BC,由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BM=CM= BC=1,在Rt△AMB中,根据余弦定义得cosB= ,由此求出AB.
(2)连接CD,根据等腰三角形性质等边对等角得∠ACB=∠ABC,再由圆内接四边形性质和等角的补角相等得∠ADC=∠ACE;由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得△EAC∽△CAD,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
; 从而得AD·AE=AC2=AB2.
(3)在BD上取一点N,使得BN=CD,根据SAS得△ABN≌△ACD,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AN=AD,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得NH=DH,从而得BH=BN+NH=CD+DH.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150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42.0(28.0%)
主观题(占比) 108.0(72.0%)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7(35.0%)
主观题(占比) 13(65.0%)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填空题 8(40.0%) 40.0(26.7%)
综合题 6(30.0%) 74.0(49.3%)
单选题 6(30.0%) 36.0(24.0%)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65.0%)
2 容易 (10.0%)
3 困难 (25.0%)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实数的运算 12.0(8.0%) 10,12
2 圆内接正多边形 6.0(4.0%) 14
3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6.0(4.0%) 2
4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 6.0(4.0%) 13
5 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12.0(8.0%) 18
6 菱形的性质 15.0(10.0%) 19
7 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 15.0(10.0%) 19
8 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21.0(14.0%) 1,20
9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5.0(10.0%) 20
1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1.0(14.0%) 4,20
11 解直角三角形 6.0(4.0%) 14
12 0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2.0(1.3%) 8
13 等腰直角三角形 6.0(4.0%) 9
14 解分式方程 10.0(6.7%) 15
15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24.0(16.0%) 8,10,12,15
16 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6.0(4.0%) 5
17 实数的绝对值 2.0(1.3%) 8
18 圆周角定理 18.0(12.0%) 1,18
19 切线的性质 18.0(12.0%) 1,9,13
20 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15.0(10.0%) 19
21 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6.0(4.0%) 6
22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6.0(4.0%) 4
23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5.0(10.0%) 20
24 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 21.0(14.0%) 9,19
25 垂线段最短 6.0(4.0%) 9
26 勾股定理 24.0(16.0%) 2,6,9,14
27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10.0(6.7%) 15
28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坡度坡角问题 12.0(8.0%) 17
29 切线的判定 12.0(8.0%) 18
30 正方形的性质 6.0(4.0%) 6
31 圆锥的计算 8.0(5.3%) 7,11
32 作图﹣三视图 10.0(6.7%) 16
33 计算器—三角函数 6.0(4.0%) 14
34 三角形的面积 18.0(12.0%) 2,18
35 几何体的表面积 10.0(6.7%) 16
36 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外心 6.0(4.0%) 4
37 探索图形规律 6.0(4.0%) 13
38 几何体的展开图 6.0(4.0%) 3
39 平方根 2.0(1.3%) 8
40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42.0(28.0%) 4,6,19,20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