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4张PPT)
学习目标
①能够围绕中心选材,学会材料的取舍。
②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注入真情实感。
③能够根据习作要求,完成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考场作文60秒内判分数
卷面书写——判考生考试态度
开头起笔——判考生情感基调
分段结构——判考生写作章法
细节描写——判考生语言文采
结尾升华——判考生思想深度
导入新课
文题:挂着眼泪的笑涡
(2022长春市中考)
写作指导
审题:
笑涡,表层含义是笑时面颊的微涡,象征义则是积极昂扬的精神、优秀品质等,比如战胜自我的信心,拼搏有望的美好憧憬,留给世界的坚定背影,对故乡草木或文化根脉的深切认同等等。
一、审题
这一题目需要关注两个关键词,“眼泪”和“笑涡”。
挂着眼泪,可以是困难带给人的沮丧无助、伤痛迷惘,也可以是得到帮助的感动欣慰,还可以是对往昔岁月的珍重不舍、深情怀恋……
这个题目可以关注自我成长,回顾青春路上走过的艰辛苦痛、品尝到的奋斗价值和成功喜悦,可以关注情感体验,写成长路上父母、恩师、同学、朋友等对自己的提点与帮助,让自己走出困境,感受到爱的强大力量,并将这种情感转化为滋养自己生命的精神源泉,让自己成为一个富有良知、自强不息、与人为善、关注人类命运的人。
立意三要求:
1、明确、深刻、健康
2、紧跟时代潮流
反映社会风貌
3、歌颂真善美
批判假丑恶
二、立意:主题是文章的灵魂,
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文章立意:
立意要积极向上,体现正能量和成长的主题。可以是战胜自我的信心,拼搏有望的美好憧憬,留给世界的坚定背影,对故乡草木或文化根脉的深切认同等等
确定主题和角度:
若想立意深刻,可以从传统手工艺或者传统文化的当代境遇入手,可以写新旧文化的碰撞和老一辈与年轻一代审美上的代沟,可以写对中华传统文化发展前景的忧虑,也可以写对传承这种工艺或者文化的决心和信心,素材可以选择手工编筐、评书、京剧等等。
这个题目可以关注自我成长,回顾青春路上走过的艰辛苦痛、品尝到的奋斗价值和成功喜悦,可以关注情感体验,也可以写成长路上父母、恩师、同学、朋友等对自己的提点与帮助,让自己走出困境,感受到爱的强大力量,并将这种情感转化为滋养自己生命的精神源泉,让自己成为一个富有良知、自强不息、与人为善、关注人类命运的人。
要求:1.运用修辞手法:
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注意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和生动性,避免陈词滥调和空洞的议论。
2.注入真情实感:
无论是叙述自己的故事还是描述他人的经历,都要注入真情实感,让读者产生共鸣。通过细节描写来展现情感的变化和成长的轨迹。
挂着眼泪的笑涡
“话说罗艺要验看金甲,童环的肩膀是否红肿……”老旧的黑色半导体收音机里,传来单田芳沙哑浑厚的声音,评书正讲到酣畅之处,我嘴角含笑,深情凝望老屋斑驳墙上那张黑白照片,照片上的他也正慈眉善目地看着我……
童年懵懂,与姥爷的关系一度闹得很僵,他每天中午总要拿个又小又破的收音机,那个古董一样的黑匣子里传来沙哑而铿锵的定场音:“说书唱戏讲古,茶余饭后助兴。是非功过大家评,说书人怎敢肯定!上回书说到……”听到此处,他便摘下老花镜,悠然地躺在竹椅上,闭着眼睛,神情像是个吃到蜜糖的小孩子。这声音于我而言无疑是噪音,黑匣子里的老头儿仿佛自带扩音器,音调夸张,难听死了!
日复一日,一向对我百依百顺的姥爷在听评书这件事上体现了他的执拗,既然躲不开,姑且听听,于是一种很市井的口风冲击着我的耳膜:“按雁翅推绷簧,腱子肉翻着太阳穴鼓着,脚后跟踢屁股蛋……”说书人说得起劲儿,听书的稚子在脑补画面,也让我的心情随着书中人物的命运起起落落。不知何时,评书声停了,可我却还沉浸其中,久久不能回神。一眼瞥见门外一脸痴相的我,姥爷古铜色的脸上掠过一丝诧异,随即是漾进每一条皱纹里的笑意:“咋样啊?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比你那些花里胡哨的强?”我虽嘴上不服,心里却不得不承认,评书是真的很有意思。
你听,猛张飞“当阳桥头一声吼,喝断了桥梁水倒流”;你看,燕赵侠士“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从前被我鄙视的黑匣子仿佛有了魔力,我开始趁着姥爷不注意悄悄用干净的抹布擦拭它,还曾经试图拆解它,想跟匣子里说话的人儿见一面。我与姥爷的关系也因评书而破冰,一起交流、讨论哪个人物的命运最令人惋惜,时不时还能在家里讲上一两段,赢得个满堂彩……
落花满地伤春老,冷雨敲窗不成眠。好景不长,姥爷被查出了肺癌。夜里,我脑海里满是姥爷被病痛折磨得睡不着的样子,忽然,窗外响起谁家播放京剧的声音,想起平时姥爷总会在听完评书后,清唱几句京剧,我忽然从黑暗中挺身坐起,暗下决心:“我得为姥爷做点儿什么!”姥爷生日那天,被妈妈从医院接回了家。我穿上戏服,戴上头冠,轻扬水袖,尽全力去诠释曲中韵味:“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虽说唱腔、旋律、咬字终究是抵不过那电视上的人儿,但姥爷憔悴的脸上却渐渐有了神采,嘴角抽搐着有了一丝笑意,眼里蓄满了浑浊的泪水。一曲终了,姥爷深深地对我点头,直说“好孩子!”
在姥爷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我爱上了评书,爱上了京剧。可惜,醒木折扇今犹在,不见当年说书人!
习惯在每个闲暇之日的黄昏,伴着如血残阳,推开那扇锈迹斑斑的朱红色铁门,拧开黑色半导体的按钮,听一段单田芳;抑或是穿上戏服,舞一曲《贵妃醉酒》……离开前,给姥爷遗像前上香,烟雾袅袅中,我在满脸泪水中扬起嘴角,望着姥爷慈爱的面容,在心里轻轻说:“姥爷,我会好好的,活在你的热爱里,活在你的坚守中。”
挂着眼泪的笑涡
“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微风过处,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仰头,闭目,听莺鸟婉转,嗅清新竹香,连日来笼在心头的阴霾被一扫而光,嘴角勾勒出“欣于所遇,快然自足”的弧度。逆境得竹心——竹叶碧翠,贞心自束,它在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我:青春这本书,写满坎坷与无助,我要挂着笑涡慢慢读。
回望那段迎战钢琴考级的日子,真是令人身心俱疲,苦不堪言。暑热炎炎,惹得人身心烦躁,枯坐到琴凳上,一弹就是六个小时,弹错键、跟不上节拍、看错乐谱……频繁出现的错误让我恨不得抽自己两巴掌,复杂的音律犹如脱缰的野马,亟待被驯服,反复出现的刮音情况使老师终于没了耐性——“就这样还想去参加考级比赛?心浮气躁!”一向心高气傲的我哪里听得了这样的批评,“嘣——”我胡乱在钢琴上砸下一个音,转身夺门而出……
咸涩的泪水像两条令人生厌的小蛇,蜿蜒着爬进嘴里,委屈、不甘、自责……百般滋味涌入心头,信步走进舅舅家里,舅舅耐心听完我语无伦次的诉说,接口道:“欲速则不达,不如跟我去竹林散散心。”出于逃避之心,我木然点头。
萧萧竹韵,绝代风华。只见老竹苍劲,恰如一个个身披甲胄的士兵,嫩竹摇曳,神似袅娜少女顾盼生姿,近观叶和茎,翠绿向上,没有其他修饰;贴近细嗅,周遭清鲜沁脾;乳雀啁啾,愈显竹林空幽静谧——我把自己放空,陶醉地置身空寂的竹海,突然,一个稚嫩的声音闯入耳畔:“妈妈,你看我们做记号的竹子又长高很多呀!”女孩惊喜地喊道。“对呀,宝贝。你还记得妈妈给你讲的吗?竹子在没钻出土壤妈妈肚子前,有好长一段时间的‘吸吮期’。那段时期,它在土壤妈妈肚里每年只能生长你小手指节那么高,而且要呆三年呐!竹子不但耐得住寂寞,而且努力地吸收土壤妈妈的营养,蓄力待发……”妈妈满是慈爱地娓娓道来。
听到这里,我顿时领悟了。微风袭来,竹林沙沙作响,仿佛在给我大自然的教诲。斑驳的阳光透过林叶间隙投射下来,又恰是给我方向,给我勇气。我轻柔深情地抚摸着平滑坚韧的竹干,仰头凝视它们良久,坚定地走出了竹林。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成功从来不是靠投机取巧或一曝十寒,而是要靠坚韧不拔的意志,咬咬牙,可能所谓的“苦”就过去了。练琴的过程不就跟竹子生长一样吗?眼前的困境不正是处于破土前的蓄力吗?再次坐到钢琴前,我用心地触摸每一个琴键,细心地感应每一个音符,我和它终于又心有灵犀地合作出悦耳的旋律。
考级舞台上,我的手指轻轻触上黑白琴键,曼妙高雅的旋律在指尖流淌,一曲终了,我坦然起身鞠躬,迎上评委们赞许的目光。眼前仿佛又浮现出那片森森竹林,“拔节碧翠竹千丈,有味诗书苦后甜”,竹节刚韧,有君子风骨,竹根遒劲,更有哲人的智慧——拭去泪水,青春这本书,我要挂着笑涡细细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