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学科
中图七下地理第5章测试卷01
时间:4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45分)
图C-1-1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中 ,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利用的 物质和能量。太阳能是一种被广泛利用于生产和生活中的能源。 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 ,太阳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读我国太阳能 资源分布示意图 ,完成1~2题。
1.下列自然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D )
A.煤炭、潮汐能 B.生物能、石油
C.地热能、天然气 D.太阳能、土地
2.有关我国太阳能分布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
A.青藏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丰富区”
B.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贫乏区”
C.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较丰富区”
D.西北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可利用区”
“丹水北运”指将丹江口水库优质水装入集装 箱液袋后 ,搭上浩吉铁路“北煤南运”列车的返程 空车 ,“捎脚运输”至陕西、 山西、 内蒙古等地 , 让铁路沿线地区1500万人民群众喝上了来自丹 江口的天然好水。右图为浩吉铁路示意图。读 图 ,完成3~4题。
3.“丹水北运”的水源地位于( C )
A.湖赣交界处 B.湘鄂交界处
C.鄂豫交界处 D.豫陕交界处
图C-1-2
3.C [解析] “丹水北运 ”的水源地是丹江口水库,丹江口水库位 于鄂(湖北)与豫(河南)交界处。
4.利用浩吉铁路“北煤南运”返程空车进行“捎脚运输”可( A )
A.减少建设成本 B.增加运输费用
C.降低运输风险 D.增加货物价值
4.A [解析] 利用浩吉铁路“北煤南运 ”返程空车“捎脚运输”,相 对于专车运输,减少了建设成本,减少了运输费用,提高了经济 效益。
2024年6月25日是第34个中国土地日。 下图为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 图 ,据此完成5~6题。
5.端午节期间 ,某地童谣唱道 :“粽子香,
香厨房。艾叶香 ,香满堂。桃枝插在大
门上 , 出门一望麦儿黄……”童谣中描述
了哪种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生产的景色 ( B )
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草地
6.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结合地形和气候因素综合考虑 ,耕地 主要分布在( A )
A.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
B.西北内陆地区
C.北部的高原山地
D.东部的山地及低矮的丘陵地区
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 ,破坏严重。据此完成 7~8题。
7.下列不属于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是( D )
A.飞来的山峰 B.小草的哀求 C.土地的辛酸 D.决不允许
7.D [解析] 分析漫画可知,A 、 B 、 C选项都是土地利用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A属于乱占耕地,B属于过度放牧,C属于土地资源 被污染;D选项表达的是严格控制耕地的使用,是保护耕地的做 法。
8.针对土地资源现状 ,我国采取的基本国策是( B )
A.土地资源总量丰富 ,可加大开发利用的力度
B.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C.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严禁开发利用
D.填海造陆 ,扩大国土面积
(安徽中考)春末夏初 ,我国某粮食主产 区的作物自南向北渐次变成金黄色。驾驶收割 机的农机手们从安徽省中部出发 ,带着乡村收 获的喜悦 ,一路向北 ,描绘祖国丰收的画卷。 下图示意该主产区粮食作物收割状况。据此完 成9~ 10题。
9.影响该主产区粮食作物收割方向的最主要因素是( B )
A.海陆 B.纬度 C.地形 D.河流
9.B [解析] 据图可知, 图中粮食作物收割方向是由南向北,主 要是因为越往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粮食作物成熟越早;越往 北,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粮食作物成熟时间越晚 。 综合上述分 析可知,影响该主产区粮食作物收割方向的最主要因素是纬 度,与海陆 、地形 、 河流无关。
10.农机手们收割的粮食作物是( D )
A.水稻 B.棉花 C.甘蔗 D.小麦
10.D [解析] 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棉花和甘蔗 不属于粮食作物 。 据图可知,该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淮河以 北,淮河以北是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水 稻是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11.为保障粮食供给 ,我国提出了“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的战略举 措。下列对“藏粮于地”的理解正确的是( C )
A.所有土地都种植粮食作物 B.把粮食储存于地下粮仓
C.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D.围湖造田 ,增加耕地面积
下面是我国甲、 乙两工业基地示意图(比例尺不同) 。读图, 完成12~ 13题。
图C-1-6
12. 甲工业基地中铁路线①是( A )
A.京沪铁路 B.沪杭铁路 C.京九铁路 D.京广铁路
12.A [解析] 京沪铁路连接了北京与上海,沪杭铁路连接了上 海与杭州,京九铁路连接了北京与香港九龙,京广铁路连接了 北京与广州。
13.乙工业基地的鞍山被称为我国的“钢都” ,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B )
①铁矿资源丰富 ②交通便利 ③水资源充足 ④周边煤矿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B [解析] 乙为辽中南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的鞍山被称为 我国的“钢都”,其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有铁矿资源丰富 、 交通 便利 、 周边煤矿资源丰富等 。 该地区水资源较为缺乏。
(聊城中考)每年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 ,2024年的主题是 “新深度唤醒” , 旨在让我们唤醒对海洋的理解、 同情、合作和承 诺的新深度。结合图文资料 ,完成14~ 15题。
14.我国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应采取的措施 是( C )
A.禁止海盐生产 ,保护海洋生态
B.大力发展海洋捕捞 ,增加渔民收入
C.合理实行休渔制度 ,努力做到捕养结合
D.禁止海上石油开采 , 以免产生石油污染
图C-1-7
14.C [解析] 我国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是 合理实行休渔制度,努力做到捕养结合;禁止海盐生产和禁止 海上石油开采的做法太绝对,不利于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海洋 捕捞会破坏海洋资源。
15. 目前 ,我国已建成多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我国发展海 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是( D )
A.草原面积广 ,畜牧业发展基础好
B.陆地面积辽阔 ,东西跨度大
C.地形复杂多样 ,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D.海域辽阔 ,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生长
15.D [解析] 目前,我国已建成多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我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是海域辽阔,适宜多种海洋生 物生长;草原面积广,畜牧业发展基础好与海洋渔业无关;我国 陆地面积辽阔,东西跨度大与发展海洋牧场无关;地形复杂多 样与发展海洋渔业无关。
二、综合题(共55分)
16.( 18分)水是生存之本 ,文明之 源。某中学地理课堂以“中国水资源” 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读中国径流 带分布图 ,完成下列问题。
图C-1-8
活动一:看分布 ,找规律
( 1)读图 ,判断甲地区属于_缺水_带 , 乙地区属于_过渡_带。 (4分)
(2)据图概括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2分)
I答案] 南多北少 ,东多西少。
活动二:据规律 ,析原因
(3)华北地区位于我国东部 ,也是我国重点缺水地区之一 ,请 分析其缺水的主要原因。(至少答出两点 ,4分)
I答案] 自然原因是降水集中在夏季 ,冬春季降水少; 降水季节、 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是人口稠密 ,生产、生活需水量大;存在 污染和浪费现象。
活动三:护淡水 ,找对策
(4)为了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的状况 , 国家将长江水系的水引入 华北地区 ,实施了_南水北调_工程。一年中受水区引水量最大的 季节是_春季_。(4分)
(5)2024年中国水周( 3月22日—3月28日)倡议“精打细算用好 水资源 ,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试从生产、生活两方面举例说 明如何用好水资源。(4分)
I答案] 生产方面:发展节水农业 ,减少水资源浪费;培育耐旱的 作物品种;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生活方面:积极推广节水器具 ,坚持一水多用 ,尽量少用洗涤剂 和清洁剂等。
17.( 19分)(福建中考) 山西省甲县的H河流域积极发展蟠桃种 植产业。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图C-1-9
蟠桃树的生长习性 :喜光 ,耐旱怕涝 ,冬季需低温休眠 ,果 实生长期在5—8月 ,生长期需定期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 1) 以下框图简要说明了H河流域蟠桃树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结合蟠桃树的生长习性 ,将框图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10分)
图C-1-10
A_光照_,B_大_,C_低_,D_夏_,E_水资源_。
(2)福建某地引种甲县H河流域的蟠桃树后 ,蟠桃树出现“水土 不服”。结合蟠桃树的生长习性 ,从气候方面说明其原因。( 5分)
I答案] 冬季福建气温比较高,不利于蟠桃树休眠(或蟠桃树不适应 暖冬环境);生长期内福建降水量大且雨季长,不利于蟠桃树生长。
(3)指出解决福建某地蟠桃树“水土不服”的农业科技措施。(4分)
I答案] 改良品种;建设大棚 ,调温调湿;加强技术管理; 引进设 施采用避雨栽培模式。(答案合理即可)
17. [解析] (1)根据甲县气候资料图和位置图可知:夏季降水在100 mm左右,降水相 对少,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低于0 ℃,可以将害虫冻死,减少蟠桃树 的病虫害;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有河流经过,灌溉水源充足 。 (2)蟠桃 树生长习性:喜光,耐旱怕涝,冬季需低温休眠 。福建省夏季多雨且雨季长,易造成洪 涝,不利于蟠桃树生长,且福建冬季气温比甲县高,不利于蟠桃树休眠 。 (3)根据上题, 蟠桃树在福建“水土不服 ”的原因,进而采取措施给蟠桃树夏季排涝,冬季降温 。 具体措施有:改良品种;建设大棚,调温调湿;加强技术管理;引进设施采用避雨栽培模 式。
18.( 18分)高速铁路是驱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读四 大工业基地与主要高速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和高铁景观图 ,完成 下列问题。
图C-1-11
( 1)读图描述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特征。(2分)
I答案] 沿海、沿铁路线分布。
(2)我国高铁线路分布具有东密西疏的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东部地区线路密集的主要原因。(4分)
I答案] 东部地区地形平坦 ,易于工程建设;人口稠密 ,经济发达, 运输需求大;资金、技术等条件支持。
(3)京沪铁路几乎全线采用“以桥代路”方式的最主要原因是_节约土地资源_。(2分)
(4)沪昆高铁线路大致呈_东西_走向 , 它的开通运营对沿线省 级行政区域会产生一系列积极影响 ,试说出沪昆高铁的建成对云 南省的意义。( 6分)
I答案] 促进云南经济发展;拉动旅游等产业发展;提供就业岗位; 加强云南与东部地区的联系。
(5)与普通铁路相比 ,高速铁路运用了大量的高新技术 ,试举 例说明高新技术对交通运输业的促进作用。(4分)
I答案] 高新技术可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提高交通设备的质量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9张PPT)
中图2024七下地理同步精品课件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
中图版七下地理 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
中图七下地理第5章测试卷01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图C-1-1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中,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利用的
物质和能量。太阳能是一种被广泛利用于生产和生活中的能源。
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读我国太阳能
资源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自然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D
A.煤炭、潮汐能 B.生物能、石油
C.地热能、天然气 D.太阳能、土地
2.有关我国太阳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青藏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丰富区”
B.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贫乏区”
C.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较丰富区”
D.西北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可利用区”
图C-1-2
“丹水北运”指将丹江口水库优质水装入集装
箱液袋后,搭上浩吉铁路“北煤南运”列车的返程
空车,“捎脚运输”至陕西、山西、内蒙古等地,
让铁路沿线地区1500万人民群众喝上了来自丹
江口的天然好水。右图为浩吉铁路示意图。读
图,完成3~4题。
3.“丹水北运”的水源地位于( )
C
A.湖赣交界处 B.湘鄂交界处
C.鄂豫交界处 D.豫陕交界处
4.利用浩吉铁路“北煤南运”返程空车进行“捎脚运输”可( )
A
A.减少建设成本 B.增加运输费用
C.降低运输风险 D.增加货物价值
图C-1-3
2024年6月25日是第34个中国土地日。
下图为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
图,据此完成5~6题。
5.端午节期间,某地童谣唱道:“粽子香,
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
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童谣中描述
B
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草地
了哪种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生产的景色 ( )
6.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结合地形和气候因素综合考虑,耕地
主要分布在( )
A
A.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
B.西北内陆地区
C.北部的高原山地
D.东部的山地及低矮的丘陵地区
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破坏严重。据此完成
7~8题。
7.下列不属于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是( )
D
A.飞来的山峰
B.小草的哀求
C.土地的辛酸
D.决不允许
8.针对土地资源现状,我国采取的基本国策是( )
B
A.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可加大开发利用的力度
B.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C.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严禁开发利用
D.填海造陆,扩大国土面积
图C-1-5
(安徽中考)春末夏初,我国某粮食主产
区的作物自南向北渐次变成金黄色。驾驶收割
机的农机手们从安徽省中部出发,带着乡村收
获的喜悦,一路向北,描绘祖国丰收的画卷。
下图示意该主产区粮食作物收割状况。据此完
成9~10题。
9.影响该主产区粮食作物收割方向的最主要因素是( )
B
A.海陆 B.纬度 C.地形 D.河流
10.农机手们收割的粮食作物是( )
D
A.水稻 B.棉花 C.甘蔗 D.小麦
11.为保障粮食供给,我国提出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举
措。下列对“藏粮于地”的理解正确的是( )
C
A.所有土地都种植粮食作物 B.把粮食储存于地下粮仓
C.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D.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下面是我国甲、乙两工业基地示意图(比例尺不同)。读图,
完成12~13题。
图C-1-6
12.甲工业基地中铁路线①是( )
A
A.京沪铁路 B.沪杭铁路 C.京九铁路 D.京广铁路
13.乙工业基地的鞍山被称为我国的“钢都”,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 )
B
①铁矿资源丰富 ②交通便利 ③水资源充足 ④周边煤矿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聊城中考)每年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2024年的主题是
“新深度唤醒”,旨在让我们唤醒对海洋的理解、同情、合作和承
诺的新深度。结合图文资料,完成14~15题。
图C-1-7
14.我国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应采取的措施
是( )
A.禁止海盐生产,保护海洋生态
B.大力发展海洋捕捞,增加渔民收入
C.合理实行休渔制度,努力做到捕养结合
D.禁止海上石油开采,以免产生石油污染
C
15.目前,我国已建成多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我国发展海
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是( )
D
A.草原面积广,畜牧业发展基础好
B.陆地面积辽阔,东西跨度大
C.地形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D.海域辽阔,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生长
二、综合题(共55分)
图C-1-8
16.(18分)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
源。某中学地理课堂以“中国水资源”
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读中国径流
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一:看分布,找规律
(1)读图,判断甲地区属于______带,乙地区属于______带。
(4分)
缺水
过渡
(2)据图概括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2分)
[答案]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活动二:据规律,析原因
(3)华北地区位于我国东部,也是我国重点缺水地区之一,请
分析其缺水的主要原因。(至少答出两点,4分)
[答案] 自然原因是降水集中在夏季,冬春季降水少;降水季节、
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是人口稠密,生产、生活需水量大;存在
污染和浪费现象。
活动三:护淡水,找对策
(4)为了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的状况,国家将长江水系的水引入
华北地区,实施了__________工程。一年中受水区引水量最大的
季节是______。(4分)
南水北调
春季
(5)2024年中国水周(3月22日—3月28日)倡议“精打细算用好
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试从生产、生活两方面举例说
明如何用好水资源。(4分)
[答案] 生产方面:发展节水农业,减少水资源浪费;培育耐旱的
作物品种;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生活方面:积极推广节水器具,坚持一水多用,尽量少用洗涤剂
和清洁剂等。
17.(19分)(福建中考)山西省甲县的H河流域积极发展蟠桃种
植产业。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C-1-9
蟠桃树的生长习性:喜光,耐旱怕涝,冬季需低温休眠,果
实生长期在5—8月,生长期需定期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1)以下框图简要说明了H河流域蟠桃树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结合蟠桃树的生长习性,将框图中的内容补充完整。(10分)
图C-1-10
A______,B____,C____,D____,E________。
光照
大
低
夏
水资源
(2)福建某地引种甲县H河流域的蟠桃树后,蟠桃树出现“水土
不服”。结合蟠桃树的生长习性,从气候方面说明其原因。(5分)
[答案] 冬季福建气温比较高,不利于蟠桃树休眠(或蟠桃树不适应
暖冬环境);生长期内福建降水量大且雨季长,不利于蟠桃树生长。
(3)指出解决福建某地蟠桃树“水土不服”的农业科技措施。(4分)
[答案] 改良品种;建设大棚,调温调湿;加强技术管理;引进设
施采用避雨栽培模式。(答案合理即可)
18.(18分)高速铁路是驱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读四
大工业基地与主要高速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和高铁景观图,完成
下列问题。
图C-1-11
(1)读图描述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特征。(2分)
[答案] 沿海、沿铁路线分布。
(2)我国高铁线路分布具有东密西疏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东部地区线路密集的主要原因。(4分)
[答案] 东部地区地形平坦,易于工程建设;人口稠密,经济发达,
运输需求大;资金、技术等条件支持。
(3)京沪铁路几乎全线采用“以桥代路”方式的最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2分)
节约土地资源
(4)沪昆高铁线路大致呈______走向,它的开通运营对沿线省
级行政区域会产生一系列积极影响,试说出沪昆高铁的建成对云
南省的意义。(6分)
东西
[答案] 促进云南经济发展;拉动旅游等产业发展;提供就业岗位;
加强云南与东部地区的联系。
(5)与普通铁路相比,高速铁路运用了大量的高新技术,试举
例说明高新技术对交通运输业的促进作用。(4分)
[答案] 高新技术可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提高交通设备的质量等。
3.C [解析] “丹水北运”的水源地是丹江口水库,丹江口水库位于鄂(湖北)与豫(河南)交界处。
4.A [解析] 利用浩吉铁路“北煤南运”返程空车“捎脚运输”,相对于专车运输,减少了建设成本,减少了运输费用,提高了经济效益。
7.D [解析] 分析漫画可知,A、B、C选项都是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A属于乱占耕地,B属于过度放牧,C属于土地资源被污染;D选项表达的是严格控制耕地的使用,是保护耕地的做法。
9.B [解析] 据图可知,图中粮食作物收割方向是由南向北,主要是因为越往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粮食作物成熟越早;越往北,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粮食作物成熟时间越晚。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影响该主产区粮食作物收割方向的最主要因素是纬度,与海陆、地形、河流无关。
10.D [解析] 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和小麦,棉花和甘蔗不属于粮食作物。据图可知,该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淮河以北,淮河以北是北方地区,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水稻是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12.A [解析] 京沪铁路连接了北京与上海,沪杭铁路连接了上海与杭州,京九铁路连接了北京与香港九龙,京广铁路连接了北京与广州。
13.B [解析] 乙为辽中南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的鞍山被称为我国的“钢都”,其发展的有利条件主要有铁矿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周边煤矿资源丰富等。该地区水资源较为缺乏。
14.C [解析] 我国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是合理实行休渔制度,努力做到捕养结合;禁止海盐生产和禁止海上石油开采的做法太绝对,不利于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海洋捕捞会破坏海洋资源。
15.D [解析] 目前,我国已建成多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我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是海域辽阔,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生长;草原面积广,畜牧业发展基础好与海洋渔业无关;我国陆地面积辽阔,东西跨度大与发展海洋牧场无关;地形复杂多样与发展海洋渔业无关。
17. [解析] (1)根据甲县气候资料图和位置图可知:夏季降水在100 mm左右,降水相对少,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低于0 ℃,可以将害虫冻死,减少蟠桃树的病虫害;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有河流经过,灌溉水源充足。(2)蟠桃树生长习性:喜光,耐旱怕涝,冬季需低温休眠。福建省夏季多雨且雨季长,易造成洪涝,不利于蟠桃树生长,且福建冬季气温比甲县高,不利于蟠桃树休眠。(3)根据上题,蟠桃树在福建“水土不服”的原因,进而采取措施给蟠桃树夏季排涝,冬季降温。具体措施有:改良品种;建设大棚,调温调湿;加强技术管理;引进设施采用避雨栽培模式。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学科
中图七下地理第5章测试卷01
时间:4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 ,共45分)
图C-1-1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中 ,能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利用的 物质和能量。太阳能是一种被广泛利用于生产和生活中的能源。 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 ,太阳能开发利用前景广阔。读我国太阳能 资源分布示意图 ,完成1~2题。
1.下列自然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D )
A.煤炭、潮汐能 B.生物能、石油
C.地热能、天然气 D.太阳能、土地
2.有关我国太阳能分布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
A.青藏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丰富区”
B.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贫乏区”
C.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较丰富区”
D.西北地区大部分属于太阳能“可利用区”
“丹水北运”指将丹江口水库优质水装入集装 箱液袋后 ,搭上浩吉铁路“北煤南运”列车的返程 空车 ,“捎脚运输”至陕西、 山西、 内蒙古等地 , 让铁路沿线地区1500万人民群众喝上了来自丹 江口的天然好水。右图为浩吉铁路示意图。读 图 ,完成3~4题。
3.“丹水北运”的水源地位于( C )
A.湖赣交界处 B.湘鄂交界处
C.鄂豫交界处 D.豫陕交界处
图C-1-2
4.利用浩吉铁路“北煤南运”返程空车进行“捎脚运输”可( A )
A.减少建设成本 B.增加运输费用
C.降低运输风险 D.增加货物价值
2024年6月25日是第34个中国土地日。 下图为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 图 ,据此完成5~6题。
5.端午节期间 ,某地童谣唱道 :“粽子香,
香厨房。艾叶香 ,香满堂。桃枝插在大
门上 , 出门一望麦儿黄……”童谣中描述
了哪种土地利用类型农业生产的景色 ( B )
A.水田 B.旱地 C.林地 D.草地
6.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结合地形和气候因素综合考虑 ,耕地 主要分布在( A )
A.东部湿润、半湿润地区
B.西北内陆地区
C.北部的高原山地
D.东部的山地及低矮的丘陵地区
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 ,破坏严重。据此完成 7~8题。
7.下列不属于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是( D )
A.飞来的山峰 B.小草的哀求 C.土地的辛酸 D.决不允许
8.针对土地资源现状 ,我国采取的基本国策是( B )
A.土地资源总量丰富 ,可加大开发利用的力度
B.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C.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 ,严禁开发利用
D.填海造陆 ,扩大国土面积
(安徽中考)春末夏初 ,我国某粮食主产 区的作物自南向北渐次变成金黄色。驾驶收割 机的农机手们从安徽省中部出发 ,带着乡村收 获的喜悦 ,一路向北 ,描绘祖国丰收的画卷。 下图示意该主产区粮食作物收割状况。据此完 成9~ 10题。
9.影响该主产区粮食作物收割方向的最主要因素是( B )
A.海陆 B.纬度 C.地形 D.河流
9.B [解析] 据图可知, 图中粮食作物收割方向是由南向北,主 要是因为越往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粮食作物成熟越早;越往 北,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粮食作物成熟时间越晚 。 综合上述分 析可知,影响该主产区粮食作物收割方向的最主要因素是纬 度,与海陆 、地形 、 河流无关。
10.农机手们收割的粮食作物是( D )
A.水稻 B.棉花 C.甘蔗 D.小麦
11.为保障粮食供给 ,我国提出了“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的战略举 措。下列对“藏粮于地”的理解正确的是( C )
A.所有土地都种植粮食作物 B.把粮食储存于地下粮仓
C.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D.围湖造田 ,增加耕地面积
下面是我国甲、 乙两工业基地示意图(比例尺不同) 。读图, 完成12~ 13题。
图C-1-6
12. 甲工业基地中铁路线①是( A )
A.京沪铁路 B.沪杭铁路 C.京九铁路 D.京广铁路
13.乙工业基地的鞍山被称为我国的“钢都” ,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B )
①铁矿资源丰富 ②交通便利 ③水资源充足 ④周边煤矿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B [解析] 乙为辽中南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的鞍山被称为 我国的“钢都”,其发展(聊城中考)每年的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 ,2024年的主题是 “新深度唤醒” , 旨在让我们唤醒对海洋的理解、 同情、合作和承 诺的新深度。结合图文资料 ,完成14~ 15题。
14.我国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应采取的措施 是( C )
A.禁止海盐生产 ,保护海洋生态
B.大力发展海洋捕捞 ,增加渔民收入
C.合理实行休渔制度 ,努力做到捕养结合
D.禁止海上石油开采 , 以免产生石油污染
图C-1-7
14.C [解析] 我国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是 合理实行休渔制度,努15. 目前 ,我国已建成多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我国发展海 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是( D )
A.草原面积广 ,畜牧业发展基础好
B.陆地面积辽阔 ,东西跨度大
C.地形复杂多样 ,利于发展多种经营
D.海域辽阔 ,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生长
15.D [解析] 目前,我国已建成多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我国发展海洋牧场的主要优势是海域辽阔,适宜多种海洋生 物生长;草原面积广,畜牧业发展基础好与海二、综合题(共55分)
16.( 18分)水是生存之本 ,文明之 源。某中学地理课堂以“中国水资源” 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读中国径流 带分布图 ,完成下列问题。
图C-1-8
活动一:看分布 ,找规律
( 1)读图 ,判断甲地区属于_缺水_带 , 乙地区属于_过渡_带。 (4分)
(2)据图概括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2分)
活动二:据规律 ,析原因
(3)华北地区位于我国东部 ,也是我国重点缺水地区之一 ,请 分析其缺水的主要原因。(至少答出两点 ,4分)
I答案] 自然原因是降水集中在夏季 ,冬春季降水少; 降水季节、 年际变化大。人为原因是人口稠密 ,生产、生活需水量大;存在 污染和浪费现象。
活动三:护淡水 ,找对策
(4)为了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的状况 , 国家将长江水系的水引入 华北地区 ,实施了_南水北调_工程。一年中受水区引水量最大的 季节是_春季_。(4分)
(5)2024年中国水周( 3月22日—3月28日)倡议“精打细算用好 水资源 ,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试从生产、生活两方面举例说 明如何用好水资源。(4分)
I答案] 生产方面:发展节水农业 ,减少水资源浪费;培育耐旱的 作物品种;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生活方面:积极推广节水器具 ,坚持一水多用 ,尽量少用洗涤剂 和清洁剂等。
17.( 19分)(福建中考) 山西省甲县的H河流域积极发展蟠桃种 植产业。读图 ,完成下列问题。
图C-1-9
蟠桃树的生长习性 :喜光 ,耐旱怕涝 ,冬季需低温休眠 ,果 实生长期在5—8月 ,生长期需定期灌溉保持土壤湿润。
( 1) 以下框图简要说明了H河流域蟠桃树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结合蟠桃树的生长习性 ,将框图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10分)
图C-1-10
A_光照_,B_大_,C_低_,D_夏_,E_水资源_。
(2)福建某地引种甲县H河流域的蟠桃树后 ,蟠桃树出现“水土 不服”。结合蟠桃树的生长习性 ,从气候方面说明其原因。( 5分)
I答案] 冬季福建气温比较高,不利于蟠桃树休眠(或蟠桃树不适应 暖冬环境);生长期内福建降水量大且雨季长,不利于蟠桃树生长。
(3)指出解决福建某地蟠桃树“水土不服”的农业科技措施。(4分)
I答案] 改良品种;建设大棚 ,调温调湿;加强技术管理; 引进设 施采用避雨栽培模式。(答案合理即可)
17. [解析] (1)根据甲县气候资料图和位置图可知:夏季降水在100 mm左右,降水相 对少,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冬季气温低于0 ℃,可以将害虫冻死,减少蟠桃树 的病虫害;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有河流经过,灌溉水源充足 。 (2)蟠桃 树生长习性:喜光,耐旱怕涝,冬季需低温休眠 。福建省夏季多雨且雨季长,易造成洪 涝,不利于蟠桃树生长,且福建冬季气温比甲县高,不利于蟠桃树休眠 。 (3)根据上题, 蟠桃树在福建“水土不服 ”的原因,进而采取措施给蟠桃树夏季排涝,冬季降温 。 具体措施有:改良品种;建设大棚,调温调湿;加强技术管理;引进设施采用避雨栽培模 式。
18.( 18分)高速铁路是驱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动力。读四 大工业基地与主要高速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和高铁景观图 ,完成 下列问题。
图C-1-11
( 1)读图描述我国四大工业基地的分布特征。(2分)
I答案] 沿海、沿铁路线分布。
(2)我国高铁线路分布具有东密西疏的特征 ,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东部地区线路密集的主要原因。(4分)
I答案] 东部地区地形平坦 ,易于工程建设;人口稠密 ,经济发达, 运输需求大;资金、技术等条件支持。
(3)京沪铁路几乎全线采用“以桥代路”方式的最主要原因是_节约土地资源_。(2分)
(4)沪昆高铁线路大致呈_东西_走向 , 它的开通运营对沿线省 级行政区域会产生一系列积极影响 ,试说出沪昆高铁的建成对云 南省的意义。( 6分)
I答案] 促进云南经济发展;拉动旅游等产业发展;提供就业岗位; 加强云南与东部地区的联系。
(5)与普通铁路相比 ,高速铁路运用了大量的高新技术 ,试举 例说明高新技术对交通运输业的促进作用。(4分)
I答案] 高新技术可以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提高交通设备的质量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