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评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基础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素养评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基础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4.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5 17:3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第六单元质量检测
语 文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9页,答题卡共4页。试题卷(试题基础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4道小题,9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
2.答卷时,试题卷第Ⅰ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扭(niǔ)身 嘴唇(chén) 葵(kuí)花
B.起码(mǎ) 门栓(suān) 倔强(jiànɡ)
C.嘹(liào)亮 搓(cuō)手 高尚(shànɡ)
D.妨(fánɡ)碍 情绪(xù) 人才济(jǐ)济
2.下列李白所作诗句中,以眼前之景,抒发孤寂之情的一项是( )。
A.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B.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
C.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D.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B.山村里,满山遍野都是果树。
C.我们来到白色一个的围墙边。
D.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4.“西西的班级里,同学们各个都身怀绝技,有的唱歌赛过百灵鸟,有的跳舞胜似舞蹈家,有的写一手好字,犹如笔走龙蛇。这个班集体真是 啊!”横线上不能填的词语是( )。
A.人才济济 B.人才云集 C.人才辈出 D.高手如云
5.小伟无论学习什么都没有毅力,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如果让你来劝劝他,你会给他讲成语故事( )。
A.《悬梁刺股》 B.《程门立雪》
C.《刻舟求剑》 D.《铁杵成针》
6.下面各句中运用的描写方法与其他三项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
A.铁牛正赶着牛从河沿回来,远远地向雨来喊:“往河沿跑!往河沿跑!”
B.到了柜台前,他又嘱咐我一句:“你不要讲话啊!”
C.他神情有点儿紧张,勇敢地开口了:“同志,买,买,买……”
D.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
7.下列句子中画“ ”部分表达的感情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
A.他像一只老乌龟一样,永远都不敢出头,什么意见也不发表。
B.下课了,我们就好像被撒开了缰绳的小马驹,冲向了操场。
C.他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D.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望着妈妈笑。
8.“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对它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为雨来勇斗鬼子作铺垫。
B.既点明了雨来机智勇敢的力量源泉,又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C.起强调作用,说明雨来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深刻。
D.这句话抒发了雨来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9.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B.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C.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D.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10.下列关于本单元课文的写法,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英雄雨来》用小标题的方式标示每个部分。
B.《芦花鞋》用空行的方式标示各个部分。
C.《我们家的男子汉》用小标题的方式标示每个部分。
D.课文清晰地标示各个部分的写法,能帮助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第1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1.“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句中破折号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
12.《我们家的男子汉》写姐姐家的孩子对独立的要求时,主要以具体的事例,抓住小男子汉的神态、动作和语言进行描写,写出了他的可爱、有独立性。( )
13.《芦花鞋》选自《青铜葵花》,作者是曹文轩。( )
14.读较长的文章时,可以借助小标题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
15.“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衬托了诗人心里的孤独和寂寞。( )
三、综合题。(本大题第16~22小题,共31分)
16.给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选择正确的作用。(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共3分)
A.表示递进 B.解释说明 C.声音的延长
(1)我们——是——中国人。( )
(2)确实,他吃饭吃得很好,量很多,范围很广——什么都要吃。
( )
(3)他们一个个走上前来,用手抚摸着它们——这一抚摸,他们对这些鞋更喜欢。( )
17.选择恰当的词语或短语填在横线上。(填序号)(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共3分)
A.饿狼般的眼睛 B.小鸭子 C.小泥鳅
(1)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
条________,怎么也抓不住。
(2)雨来像________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3)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________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18.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本题共2小题,每词0.5分,每空1分,本题共6分)
( )经风霜 ( )耳欲聋 ( )不经心
囫囵吞( ) ( )高望重 ( )然大悟
张冠李( ) 抑扬顿( )
(1)由“张冠李 ”一词,我想起了 这件事。
(2)由“ 耳欲聋”一词,我想起了 的情景。
19.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AABB式的词语。(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4分)
(1)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 )地飞起来。
(2)雨来在书皮上用铅笔( )地写了“雨来”两个字。
(3)那鞋很厚实,像( )的鸟窝。
(4)他挑了一双适合他的芦花鞋,将脚洗得( ),穿上了。
20.给“光”字组词,并选词填空。(本题共4小题,每词0.5分,每小题1分,共6分)
光 ( )( )( )( )
(1)( )似箭,日月如梭,我们要珍惜时间啊!
(2)皎洁的( )下,田野更显得空旷寂静。
(3)( )如白驹过隙,让我们来不及准备就悄然流逝。
(4)雨来的家乡景色宜人,是旅游( )的好地方。
21.语句拓展。(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割草的孩子们的脸蛋红扑扑的。(改为比喻句)
(2)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缩句)
22.根据课文积累填空。(本题共2小题,每空0.5分,共5分)
(1)回忆《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文中的三个小标题“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独立的要求”“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可以替换为: 、 、 。
(2)为《芦花鞋》中的三个部分列出小标题: 、
、 。
(3)《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 代诗人 。这首诗的后两句是: ,

四、阅读理解。(本大题分为两道大题,第23~33小题,共24分)
(一)课外阅读欣赏,完成第23~27小题。(本题共12分)
请停止枪声
①苏联红军攻进了柏林,德军拼死挣扎,与红军展开了
(激烈 猛烈)的巷战。突然,从废墟中传来孩子的哭声,是个德国小孩。此时,小孩随时可能丧命。这时,苏军士兵奥沙洛夫不顾战友们的劝说,站起来径直朝小孩走去,战友们只好停止射击,把所有火力对准奥沙洛夫的前方,准备火力接应。没想到的是,街道那边的德军突然停止了射击。奥沙洛夫安静地走到了小孩的身边,把小孩抱起来,朝街道边的一个安全掩体走去。此时,一位随军记者完整地记录下了这个感人的瞬间。当奥夫把小孩抱进掩体,并把小孩放下时,双方的枪声再次响起,奥沙洛夫随后被一发子弹击中,被送进了战地医院。
②第二天,奥沙洛夫解救小孩的全套照片被印在传单上。许多柏林市民看到了传单,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许多化装成平民的纳粹士兵也交出了武器。奥沙洛夫成了大英雄。当记者问奥沙洛夫为什么敢在枪林弹雨中站起来时。奥沙洛夫回答说:“_____,会让枪声停止。”然后,他流着泪讲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③那一年,德军进攻莫斯科,同样遭到了苏联人民的顽强抵抗。在一条小巷里,几个德国士兵正举着枪小心地向前推进。突然前方传来狗叫声。一只小狗正蹲在一个受伤的少年身旁,轻轻地舔着他的脸,然后它转过身,看着几个德国士兵,冲着他们发出急切的呜呜声,然后再转过去舔少年的脸。少年惊恐地看着几个德国士兵,用手指了指小狗,然后又摆摆手。德国士兵明白,少年是在(乞求 请求)他们不要杀小狗。小狗依然不停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舔几下少年,然后再摇着尾巴向德国士兵发出呜呜声,德国士兵也明白,小狗是在乞求他们救救它的主人。几个德国士兵沉默了许久,然后绕过少年和小狗向前方走去……那个少年正是奥沙洛夫。
23.(2分)用“√”选出文中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24.(2分)当奥沙罗夫救小孩时,德军也停止了射击,是因为( )。
A.领导下令暂时停火。
B.他们想放下武器,与奥沙罗夫一起救助这个可怜的德国小孩。
C.奥沙罗夫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德国小孩,他们也被感动了,他们不忍心再奥沙罗夫救孩子时去伤害他。
25.(4分)读一读,填一填。
(1)短文第①段中,苏军士兵奥沙罗夫不顾战友的劝说从废墟中就下了
(2)短文第③段中,几个德国士兵被人和动物之间深厚的情感所感动,没有对 和 开枪。
26.(2分)在短文第②段的横线处填入一个字,最恰当的是( )。
A.恨 B.情 C.爱
27.(2分)奥沙罗夫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大英雄是因为
(二)课外阅读,完成第28~33小题。(本题共12分)
一张借条/李金印
那年的我正值十八岁,看着身边的同龄人因为辍学经商腰包鼓起时,我跃跃欲试,也想(放弃 丢弃)学业,加入赚钱的行列。
我的想法却遭到了父亲的(热烈 强烈)反对。他说,无论将来做什么,等先把学上完再说。那时的我怎么会听他的劝呢!顾不得他捶胸顿足,也不去管他唉声叹气,我毅然离开了学校。可是经商谈何容易。首先是本钱的问题,我手中没有半点积蓄,只好去跟那些要好的哥们儿借。
我从未这样低三下四过,可我仍没有借到一毛钱。那些平时
把义气挂在嘴边的哥们儿无一例外地拒绝了我。是的,借钱给一个对经商一窍不通的人,不亚于把钱投入大海。
有一个人却心甘情愿把钱投入大海,那就是我的父亲。当他把那两万块钱拍到桌子上时,我除了喜悦,还有惊愕。
父亲沉着脸说:“打个借条给我,一年后的今天,你挣了钱还我。如果还不上,你就听从我的安排!”
也许父亲早就料定了我不会成功。还不到一年,两万块钱被我挥霍一空。父亲没有(谴责 责备)我,虽然这些钱是父亲半生的积蓄。
父亲说:“现在,你该听我的了!”“嗯。”我惴惴地答应了。
“我叫你回学校念书!”听了父亲这个简单的要求,我感到无地自容。
父亲亲自送我回到学校里,经过失败的洗礼,我终于明白,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知识是多么重要。
几年后走出大学校门的我,已不再是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当我再次选择经商,并且在不久后就取得可喜成绩的时候,我忽然又想起了那张借条。我问父亲:“当时你怎么就不心疼那两万块钱呢?”父亲笑着说:“我用两万块钱,买回来你这大好的前程,很值哩!”
看着藏在父亲皱纹里那(朴素 朴实)的笑,我的眼里却满是泪水。 (有删改)
28.(1分)用“ ”在文中括号内画出恰当的词语。
29.(3分)本文的主要情节可以用五个简短的句子概括,请你按先后顺序写出中间三个。
①“我”经不住赚钱的诱惑,决定辍学经商。



⑤“我”再次选择经商,喜获成功。
30.(1分)第八自然段中“失败的洗礼”在文中指什么?用“ ”
画出来。
31.(2分)品读文中加点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我”“喜悦”的是什么,“惊愕”的是什么。
32.(2分)读文中画“ ”的句子,想一想:为什么“我”此时觉得“回学校念书”是一个“简单的要求”?( )
A.“我”功课一向很好,念书对“我”来说很简单。
B.与放弃学业在外盲目打拼相比,重返校园上学对“我”来说是一条熟悉且平坦的路。
C.父亲提出的这个要求,条件不多,没有指望“我”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
D.“我”在外打拼多年,积累了许多经验,念书也就不困难了。
33.(3分)如果给短文换一个题目,你会选哪一个?请写出理由。
A.两万块钱 B.学费 C.重返校园 D.约定
我选: 。
理由:
五、习作。(本大题第34小题,共20分)
34. 题目:在我们的生活里,有爸爸妈妈亲切的关怀,有老师的谆谆教导,有同学间的深厚友情,也有成长的快乐与烦恼……想起这些,你内心一定思绪万千吧。写一件你生活中的事,留下自己成长的足迹。
要求:1.内容不限,题目自拟;
2.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400 字左右。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四年级第六单元质量检测
语 文【参考答案】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9页,答题卡共4页。试题卷(试题基础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4道小题,9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
2.答卷时,试题卷第Ⅰ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D )。
A.扭(niǔ)身 嘴唇(chén) 葵(kuí)花
B.起码(mǎ) 门栓(suān) 倔强(jiànɡ)
C.嘹(liào)亮 搓(cuō)手 高尚(shànɡ)
D.妨(fánɡ)碍 情绪(xù) 人才济(jǐ)济
2.下列李白所作诗句中,以眼前之景,抒发孤寂之情的一项是( C)。
A.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B.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
C.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D.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B.山村里,满山遍野都是果树。
C.我们来到白色一个的围墙边。
D.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4.“西西的班级里,同学们各个都身怀绝技,有的唱歌赛过百灵鸟,有的跳舞胜似舞蹈家,有的写一手好字,犹如笔走龙蛇。这个班集体真是 啊!”横线上不能填的词语是( C )。
A.人才济济 B.人才云集 C.人才辈出 D.高手如云
5.小伟无论学习什么都没有毅力,遇到一点困难就放弃。如果让你来劝劝他,你会给他讲成语故事( D )。
A.《悬梁刺股》 B.《程门立雪》
C.《刻舟求剑》 D.《铁杵成针》
6.下面各句中运用的描写方法与其他三项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D )。
A.铁牛正赶着牛从河沿回来,远远地向雨来喊:“往河沿跑!往河沿跑!”
B.到了柜台前,他又嘱咐我一句:“你不要讲话啊!”
C.他神情有点儿紧张,勇敢地开口了:“同志,买,买,买……”
D.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
7.下列句子中画“ ”部分表达的感情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 )。
A.他像一只老乌龟一样,永远都不敢出头,什么意见也不发表。
B.下课了,我们就好像被撒开了缰绳的小马驹,冲向了操场。
C.他长得很秀气,一对大眼睛明亮得就像玉泉的水。
D.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望着妈妈笑。
8.“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对它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为雨来勇斗鬼子作铺垫。
B.既点明了雨来机智勇敢的力量源泉,又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
C.起强调作用,说明雨来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深刻。
D.这句话抒发了雨来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9.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B )。
A.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B.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C.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D.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10.下列关于本单元课文的写法,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小英雄雨来》用小标题的方式标示每个部分。
B.《芦花鞋》用空行的方式标示各个部分。
C.《我们家的男子汉》用小标题的方式标示每个部分。
D.课文清晰地标示各个部分的写法,能帮助我们比较容易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第1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1.“我们—爱—自己的—祖国。”句中破折号表示声音断断续续。( √ )
12.《我们家的男子汉》写姐姐家的孩子对独立的要求时,主要以具体的事例,抓住小男子汉的神态、动作和语言进行描写,写出了他的可爱、有独立性。( √ )
13.《芦花鞋》选自《青铜葵花》,作者是曹文轩。( √ )
14.读较长的文章时,可以借助小标题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 )
15.“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衬托了诗人心里的孤独和寂寞。( √)
三、综合题。(本大题第16~22小题,共31分)
16.给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选择正确的作用。(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共3分)
A.表示递进 B.解释说明 C.声音的延长
(1)我们——是——中国人。( C )
(2)确实,他吃饭吃得很好,量很多,范围很广——什么都要吃。
( B )
(3)他们一个个走上前来,用手抚摸着它们——这一抚摸,他们对这些鞋更喜欢。( A )
17.选择恰当的词语或短语填在横线上。(填序号)(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1分,共3分)
A.饿狼般的眼睛 B.小鸭子 C.小泥鳅
(1)妈妈还是死命追着不放,到底追上了,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
条__C__,怎么也抓不住。
(2)雨来像__B___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3)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___A__都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18.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本题共2小题,每词0.5分,每空1分,本题共6分)
饱经风霜、震耳欲聋、漫不经心、囫囵吞枣、
德高望重、恍然大悟、张冠李戴、抑扬顿挫
(1)由“张冠李 ”一词,我想起了 误认他人 这件事。
(2)由“ 耳欲聋”一词,我想起了 爆炸声 的情景。
19.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AABB式的词语。(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4分)
(1)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 飘飘悠悠 )地飞起来。
(2)雨来在书皮上用铅笔( 歪歪扭扭 )地写了“雨来”两个字。
(3)那鞋很厚实,像( 暖暖和和 )的鸟窝。
(4)他挑了一双适合他的芦花鞋,将脚洗得(干干净净),穿上了。
20.给“光”字组词,并选词填空。(本题共4小题,每词0.5分,每小题1分,共6分)
光 (光阴、光芒、光景、光荣)
(1)( 光阴 )似箭,日月如梭,我们要珍惜时间啊!
(2)皎洁的( 月光 )下,田野更显得空旷寂静。
(3)( 时光 )如白驹过隙,让我们来不及准备就悄然流逝。
(4)雨来的家乡景色宜人,是旅游( 观光 )的好地方。
21.语句拓展。(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割草的孩子们的脸蛋红扑扑的。(改为比喻句)
割草的孩子们的脸蛋像红苹果一样红扑扑的。
(2)麦田换上了耀眼的浅黄色新装。(缩句)
麦田换上新装。
22.根据课文积累填空。(本题共2小题,每空0.5分,共5分)
(1)回忆《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文中的三个小标题“他对食物的兴趣”“他对独立的要求”“他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可以替换为: 他的饮食偏好、独立意识、应对挑战 。
(2)为《芦花鞋》中的三个部分列出小标题: 编织芦花鞋、卖鞋风波、雪中送鞋 。
(3)《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 唐 代诗人 李白 。这首诗的后两句是: 相看两不厌 , 只有敬亭山 。
四、阅读理解。(本大题分为两道大题,第23~33小题,共24分)
(一)课外阅读欣赏,完成第23~27小题。(本题共12分)
请停止枪声
①苏联红军攻进了柏林,德军拼死挣扎,与红军展开了
(激烈√ 猛烈)的巷战。突然,从废墟中传来孩子的哭声,是个德国小孩。此时,小孩随时可能丧命。这时,苏军士兵奥沙洛夫不顾战友们的劝说,站起来径直朝小孩走去,战友们只好停止射击,把所有火力对准奥沙洛夫的前方,准备火力接应。没想到的是,街道那边的德军突然停止了射击。奥沙洛夫安静地走到了小孩的身边,把小孩抱起来,朝街道边的一个安全掩体走去。此时,一位随军记者完整地记录下了这个感人的瞬间。当奥夫把小孩抱进掩体,并把小孩放下时,双方的枪声再次响起,奥沙洛夫随后被一发子弹击中,被送进了战地医院。
②第二天,奥沙洛夫解救小孩的全套照片被印在传单上。许多柏林市民看到了传单,流下了感动的泪水,许多化装成平民的纳粹士兵也交出了武器。奥沙洛夫成了大英雄。当记者问奥沙洛夫为什么敢在枪林弹雨中站起来时。奥沙洛夫回答说:“_____,会让枪声停止。”然后,他流着泪讲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
③那一年,德军进攻莫斯科,同样遭到了苏联人民的顽强抵抗。在一条小巷里,几个德国士兵正举着枪小心地向前推进。突然前方传来狗叫声。一只小狗正蹲在一个受伤的少年身旁,轻轻地舔着他的脸,然后它转过身,看着几个德国士兵,冲着他们发出急切的呜呜声,然后再转过去舔少年的脸。少年惊恐地看着几个德国士兵,用手指了指小狗,然后又摆摆手。德国士兵明白,少年是在(乞求√ 请求)他们不要杀小狗。小狗依然不停地重复着刚才的动作,舔几下少年,然后再摇着尾巴向德国士兵发出呜呜声,德国士兵也明白,小狗是在乞求他们救救它的主人。几个德国士兵沉默了许久,然后绕过少年和小狗向前方走去……那个少年正是奥沙洛夫。
23.(2分)用“√”选出文中括号内恰当的词语。
24.(2分)当奥沙罗夫救小孩时,德军也停止了射击,是因为( C )。
A.领导下令暂时停火。
B.他们想放下武器,与奥沙罗夫一起救助这个可怜的德国小孩。
C.奥沙罗夫冒着生命危险去救德国小孩,他们也被感动了,他们不忍心再奥沙罗夫救孩子时去伤害他。
25.(4分)读一读,填一填。
(1)短文第①段中,苏军士兵奥沙罗夫不顾战友的劝说从废墟中就下了 德国小孩
(2)短文第③段中,几个德国士兵被人和动物之间深厚的情感所感动,没有对 少年 和 小狗 开枪。
26.(2分)在短文第②段的横线处填入一个字,最恰当的是( C )。
A.恨 B.情 C.爱
27.(2分)奥沙罗夫能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大英雄是因为 他用无私的爱感动敌人,促成了人性的觉醒与和平。
(二)课外阅读,完成第28~33小题。(本题共12分)
一张借条/李金印
那年的我正值十八岁,看着身边的同龄人因为辍学经商腰包鼓起时,我跃跃欲试,也想(放弃 丢弃)学业,加入赚钱的行列。
我的想法却遭到了父亲的(热烈 强烈)反对。他说,无论将来做什么,等先把学上完再说。那时的我怎么会听他的劝呢!顾不得他捶胸顿足,也不去管他唉声叹气,我毅然离开了学校。可是经商谈何容易。首先是本钱的问题,我手中没有半点积蓄,只好去跟那些要好的哥们儿借。
我从未这样低三下四过,可我仍没有借到一毛钱。那些平时
把义气挂在嘴边的哥们儿无一例外地拒绝了我。是的,借钱给一个对经商一窍不通的人,不亚于把钱投入大海。
有一个人却心甘情愿把钱投入大海,那就是我的父亲。当他把那两万块钱拍到桌子上时,我除了喜悦,还有惊愕。
父亲沉着脸说:“打个借条给我,一年后的今天,你挣了钱还我。如果还不上,你就听从我的安排!”
也许父亲早就料定了我不会成功。还不到一年,两万块钱被我挥霍一空。父亲没有(谴责 责备)我,虽然这些钱是父亲半生的积蓄。
父亲说:“现在,你该听我的了!”“嗯。”我惴惴地答应了。
“我叫你回学校念书!”听了父亲这个简单的要求,我感到无地自容。
父亲亲自送我回到学校里,经过失败的洗礼,我终于明白,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知识是多么重要。
几年后走出大学校门的我,已不再是那个懵懂无知的少年。当我再次选择经商,并且在不久后就取得可喜成绩的时候,我忽然又想起了那张借条。我问父亲:“当时你怎么就不心疼那两万块钱呢?”父亲笑着说:“我用两万块钱,买回来你这大好的前程,很值哩!”
看着藏在父亲皱纹里那(朴素 朴实)的笑,我的眼里却满是泪水。 (有删改)
28.(1分)用“ ”在文中括号内画出恰当的词语。
29.(3分)本文的主要情节可以用五个简短的句子概括,请你按先后顺序写出中间三个。
①“我”经不住赚钱的诱惑,决定辍学经商。
② 我”借钱失败,父亲资助两万并让打借条。
③ “我”经商失败,父亲要求回校。
④ “我”重返校园,明白知识重要。
⑤“我”再次选择经商,喜获成功。
30.(1分)第八自然段中“失败的洗礼”在文中指什么?用“ ”
画出来。
31.(2分)品读文中加点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我”“喜悦”的是什么,“惊愕”的是什么。
喜悦:得到资金;惊愕:父亲无条件支持。
32.(2分)读文中画“ ”的句子,想一想:为什么“我”此时觉得“回学校念书”是一个“简单的要求”?( B )
A.“我”功课一向很好,念书对“我”来说很简单。
B.与放弃学业在外盲目打拼相比,重返校园上学对“我”来说是一条熟悉且平坦的路。
C.父亲提出的这个要求,条件不多,没有指望“我”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
D.“我”在外打拼多年,积累了许多经验,念书也就不困难了。
33.(3分)如果给短文换一个题目,你会选哪一个?请写出理由。
A.两万块钱 B.学费 C.重返校园 D.约定
我选: B 。
理由: “学费”体现父亲用金钱换取知识的重要性,深化主题。
五、习作。(本大题第34小题,共20分)答案:略
34. 题目:在我们的生活里,有爸爸妈妈亲切的关怀,有老师的谆谆教导,有同学间的深厚友情,也有成长的快乐与烦恼……想起这些,你内心一定思绪万千吧。写一件你生活中的事,留下自己成长的足迹。
要求:1.内容不限,题目自拟;
2.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400 字左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