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第六单元质量检测
语 文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12页,答题卡共6页。试题卷(提优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7道小题,12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
2.答卷时,试题卷第Ⅰ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海鸥(ōu) 铁钩(ɡōu) 矛盾(máo) 自愧弗如(fó)
B.撕扯(sī) 瞄准(máo) 帽子(mào) 凡夫俗子(fū)
C.唬人(hǔ) 挑逗(dòu) 推荐(jiàn) 歪歪扭扭(niǔ)
D.吾辈(wú) 桅杆(wéi) 船舱(cānɡ) 龇牙咧嘴(c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风平浪静 胸有成竹 B.出谋画策 跃跃欲试
C.兴致勃勃 摇摇领先 D.如实相告 心惊胆颤
3.读文言文要注意其节奏和韵味,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B.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C.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D.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4.传说乾隆皇帝在千叟宴上曾为一位老翁题写了这样一副对联: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又多一度春秋。根据这副对联我们推测老翁的年龄是( )。
A.141岁 B.121岁 C.131岁 D.151岁
5.下列对联中,最适合用来祝贺李老师七十岁寿辰的一项是( )。
A.前寿五旬又迎花甲 待过十载再祝古稀
B.碧桃献岁宜家受福 花甲逢春益寿延年
C.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每人无倦恩重及门
D.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6.下列情形与“自相矛盾”这个故事表达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新刷的墙上醒目地写着四个大字:“不准涂画!”却忘了那四个字也是涂画上去的。
B.公司年度考核会上有员工讲话,总监大声喊道:“大家先别说话啦!”忘了自己这样大声提醒,反而破坏了会议的安静。
C.爸爸老是叮嘱军军不要总是玩手机,但每逢军军问到某个英语单词怎么读时爸爸却说:“你要学会借助手机App来学习英语。”
D.古时候,有一个人,他把自己的银子埋了起来,并在埋钱的地方竖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此地无银三百两”。
7.下列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使刷子李穿一身黑,刷完墙身上也看不到一个白点。
B.因为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也从不单凭力气,所以他不跟小胖墩儿一叉一搂。
C.只有严监生的病越来越重,他的亲戚们才来看他。
D.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
8.“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或者说:“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怎么办 ”
B.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 ”
C.或者说:“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 ”
D.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怎么办 ”
9.以下关于“思维能力”的表述,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有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②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③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④思维具有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
A.③②①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
10.下列说法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横木上的孩子已经进退两难了,让孩子跳进风平浪静的海里,反倒安全一些,毕竟水乎们可以马上把他救起来。
B.孙膑调整了马出场的先后顺序,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优化利用,才使田忌三局两胜,获得整体的胜利。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孙腺高超的智慧。
C.卖矛和盾的人错在了在同一个地方卖两种东西,他应该在不同的地方分别卖这两种东西。
D.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第1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1.《自相矛盾》选自《韩非子·难一》,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办事要前后相应,不要自相矛盾。( )
12.《田忌赛马》中,田忌第二次赛马能取胜的原因是他换了几匹马。( )
13.“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胸有成竹”一词把孙膑自负轻敌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 )
14.《跳水》中的船长不应该用枪逼迫孩子跳海,应当先耐心地安慰孩子,帮孩子摆脱恐惧,再让孩子从桅杆上爬下来。( )
15.本单元告诉我们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
三、综合题。(本大题第16~20小题,共20分)
16.读句子,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本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4分)
①哭笑不得 ②进退两难 ③心惊胆战 ④畏首畏尾
(1)到半山腰时突然下起了大雨,继续登山也不行,下也不行,这真让我们 。
(2)他这番外行话把在场的人弄得 ,大家都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才好。
(3)“蜘妹人”从五十多层高的楼顶上垂下来清洗大楼外墙,我们在楼下看得 。
(4)你既然下定决心要参加比赛,那就不要 ,认真准备才是正事。
17.朗读下面句子时要读出怎样的语气 请给句子选择恰当的朗读语气。。(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4分)
A.自信 B.命令 C.质疑 D.生气
(1)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
(2)“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 )
(3)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
(4)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 )
18.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中的问题。(标点2处,错别字5处,语病1处)(本题共1小题,每处0.5分,本题共4分)
19.请你从下面的文字中选择四个词语来揭示寓言的特征。(每个词语限两字)(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4分)
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常以散文和韵诗的形式出现。它的内容主要是带有讽刺和劝诫意味的充满智慧的故事。
( ) ( ) ( ) ( )
20.在书面表达和口语交际中,成语极富表现力,许多成语都源于寓言故事。请你根据提示写出成语,并理解其含义。(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提示:酒杯 弓蛇 (2)提示:南郭先生 吹竽
成语: 成语:
含义: 含义:
四、阅读理解。(本题分为三道大题,第21~36小题,共35分)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第21~24小题。(本题共10分)
卧薪尝胆
吴既赦①(shè)越,越王勾践反②国,乃苦身③焦思,置胆于坐④,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⑤(rǔ)忘会(kuài)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chónɡ)采;折节⑥下贤人,厚遇宾客;振⑦贫吊⑧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
【注释】①赦:免除或减轻刑罚。②反:同“返”,返回。③苦身:使自己的身体劳累。④坐:同“座”,座位。⑤女:同“汝”,你。⑥折节:放下身架。⑦振:同“赈”,救济。⑧吊:慰问。
21.(4分)阅读短文,结合注释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厚遇宾客( )
A.相遇 B.对待,款待 C.机会
(2)置胆于坐( )
A.坐下 B.椅子 C.座位
22.(2分)“女忘会稽之耻邪?”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意思是:
23.(2分)文中画线句子是对勾践的( )描写。
A.语言 B.心理 C.动作 D.神态
24.(2分)勾践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课外短文阅读,完成第25~30小题。(本题共14分)
什么?中国有一座“横着建”的摩天大楼
近日,外媒惊讶地发现,在中国重庆,世界首座横向摩天大楼快要建成。
说“横向”,是因为 8 幢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群里,赫然出现一座“躺着”的楼。这座长度超过 300 米的廊桥形建筑在 60 层楼的高空将其中 4 幢摩天大楼连接起来,瞬间把建筑群变成 3D 的“风帆”。
英国《每日邮报》用了整整三行的标题这样形容:“中国建筑工人即将建成 耗资 27 亿英镑的巨型商业建筑群,在 1000 英尺高的楼顶还盖了一座令人难以置信的‘横向摩天大楼’。”这座水晶连廊用钢量达到 1 万多吨,然而远看却轻盈灵动,像银河流淌在九天之上。
想象一下,如果你走进悬空而建的大楼,透过玻璃墙面鸟瞰下面的广场,这感觉奇幻不?胆大的人还可以走到两端装透明地板的户外观景台。
不只是好看,这座新地标也将创下世界纪录,它拥有世界最高、连接塔楼数量最多的廊桥。旁边的塔楼也有较小的廊桥相连,这意味着人们不用下到地面就可以在 8 幢楼之间自由穿梭。
更令外媒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用来连接 4 幢大楼的三个分段均有 1100 吨重,它们在地面建造好后,需用起重机吊到近 300 米的高空再与大楼连接,形成廊桥。
英国《卫报)的报道则指出,在重庆这样人口密的城市,建造者不得不动足脑筋,最大化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设计师萨夫地说:“(地面上)没有空间修建大型公因,我们就把它搬到空中。
这不,还没完工的“横向摩天大楼”已经成了外国网友眼中的“网红”建筑。
“太酷了,超现实的感觉。”“想去中国感受一下,在悬空的廊桥上往下看可能会腿软,但风景肯定很惊喜。”
难怪有英国网友为中国人的执行力点赞:“中国人总能想到办法。中国制造业领军世界不是没有理由的,看看你家里有多少东西是中国制造的吧!”“在中国,如果一件事儿需要解决,那么就一定会解决。”
25.(2分)关于“横向摩天大楼”,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世界首座 B.建在楼顶
C.是座廊桥 D.是英国制造的
26.(2分)“旁边的塔楼也有较小的廊桥相连,这意味着人们不用下到地面就可以在 8 幢楼之间自由穿梭。”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
A.旁边有许多廊桥
B.廊桥相连
C.廊桥相连可自由穿梭
D.人们不用下到地面
27.(2分)“这座水品连廊用钢量达到 1 万多吨,然而远看却轻盈灵动,像银河流滴在九天之上。”这话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
A.打比方 举例子 B.列数字 打比方
C.举例子 作比较 D.作比较 列数字
28.(2分)最后一个自然段引用了英国网友的话作总结,这样写的作用是( )。
A.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说明英国网友说的话是正确的
C.说明英国网友爱为他人点赞
D.强调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29.(3分)短文第 3 自然段“中国建筑工人即将建成耗资 27 亿英镑的巨型商业建筑群”中“即将”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30.(3分)为什么在重庆建这座横向摩天大楼?
(三)课外短文阅读,完成第31~36题。(本题共11分)
鲨 鱼
我们的轮船停在非洲的海岸。中午,天气很好,海上吹着凉爽的风。快到傍晚的时候,天气变了,开始闷(mēn mèn)热,从撒哈拉沙漠吹来的热风像是把我们闷(mēn mèn)在蒸笼里。
日落之前,上尉走到甲板上喊了一声:“游水呀!一会儿,水兵们就跳到水里。他们把帆放到水里,用它围成一个游泳池。
我们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最先跳到水里,他们嫌帆布圈里太憋气,想到宽阔的海里去游泳、比赛。两个人就像蜥蜴一样,用力往前游,争着游到锚上浮着水桶的那个地方。一个小孩开始赶上了他的伙伴,但接着又落后。这个孩子的爸爸是一个老炮手,正站在甲板上称赞他的儿子。当儿子落在后面时,他就大声喊:“别落后哇!加油!”
突然甲板上有人叫了一声:“鲨鱼!”我们一看,水里现出一个海怪的背。鲨鱼一直向着孩子们那边游去。
“往后!往后!游回来,有鲨鱼!”炮手大声喊着。可是孩子们听不见,还是一个劲儿地往前游。他们笑着,闹着,越游越高兴。
炮手的脸像麻布一样发白,呆呆地瞧着孩子们。水兵们放开小船,跳到里面,用力摇桨,往孩子们那边划。但是鲨鱼已经离孩子们不到二十步了,那只小船离得远远的。
孩子们起初没有听见有人叫他们,也没有看见鲨鱼,后来有一个回头看了一眼。我们都听到了一声尖叫,两个孩子立刻分开,各往一方游去。
这尖叫声好像唤醒了炮手,他急忙离开他站的地方,跑到大炮跟前。他转动了一下炮架的后尾,俯在大炮上瞄准,同时装好引火线。船上的人都吓呆了,愣在那里等待后果。大炮轰的一声,我们看见炮手仰卧在大地旁边,用手捂着脸。这时候,谁也不知道鲨鱼和小孩怎么样,那一瞬间烟雾遮住了我们的眼睛。
水面上的水雾渐渐地散了,开始从各方传来悄悄的声音,接着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到处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
老炮手露出了脸,站了起来,也往海上看。
死鲨鱼的黄肚皮随着海浪波动着。
几分钟后,小船追上孩子们,把他们送到轮船上。
31.(1分)用“√”为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2.(2分)文章第一自然段对后文起什么作用
33.(2分)“文似看山不喜平”好的文章一定是波荡起伏,引人入胜。你认为本文的“波”是从哪里开始的
34.(2分)“两个孩子立刻分开,各往一方游去”你认为两个孩子的做法对吗 为什么
35.(2分)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人物的 描写,主要体现在 和 两个词语上,从中表达了炮手
的心情。
36.(2分)文中画“ ”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五、习作。(本大题第37小题,共20分)
37. 题目:地面突然裂开一道缝,危急时刻你会带上谁和你一起跑 如果掉进地缝,可能会遇到什么险情 请以“地上的裂缝越来越大,跑呀,快!”为开头,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探险故事,题目自拟。注意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写出心情变化。
要求:1.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和人名;
2.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五年级第六单元质量检测
语 文【参考答案】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12页,答题卡共6页。试题卷(试题Ⅱ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37道小题,12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座位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
2.答卷时,试题卷第Ⅰ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第1~10小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 )。
A.海鸥(ōu) 铁钩(ɡōu) 矛盾(máo) 自愧弗如(fó)
B.撕扯(sī) 瞄准(máo) 帽子(mào) 凡夫俗子(fū)
C.唬人(hǔ) 挑逗(dòu) 推荐(jiàn) 歪歪扭扭(niǔ)
D.吾辈(wú) 桅杆(wéi) 船舱(cānɡ) 龇牙咧嘴(c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A.风平浪静 胸有成竹 B.出谋画策 跃跃欲试
C.兴致勃勃 摇摇领先 D.如实相告 心惊胆颤
3.读文言文要注意其节奏和韵味,下列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B.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C.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D.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4.传说乾隆皇帝在千叟宴上曾为一位老翁题写了这样一副对联:花甲重逢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又多一度春秋。根据这副对联我们推测老翁的年龄是( A )。
A.141岁 B.121岁 C.131岁 D.151岁
5.下列对联中,最适合用来祝贺李老师七十岁寿辰的一项是( C )。
A.前寿五旬又迎花甲 待过十载再祝古稀
B.碧桃献岁宜家受福 花甲逢春益寿延年
C.为学有宗古稀成庆 每人无倦恩重及门
D.花甲一周尚余半百岁月 古稀双庆犹欠三十春秋
6.下列情形与“自相矛盾”这个故事表达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D )。
A.新刷的墙上醒目地写着四个大字:“不准涂画!”却忘了那四个字也是涂画上去的。
B.公司年度考核会上有员工讲话,总监大声喊道:“大家先别说话啦!”忘了自己这样大声提醒,反而破坏了会议的安静。
C.爸爸老是叮嘱军军不要总是玩手机,但每逢军军问到某个英语单词怎么读时爸爸却说:“你要学会借助手机App来学习英语。”
D.古时候,有一个人,他把自己的银子埋了起来,并在埋钱的地方竖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此地无银三百两”。
7.下列关联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即使刷子李穿一身黑,刷完墙身上也看不到一个白点。
B.因为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也从不单凭力气,所以他不跟小胖墩儿一叉一搂。
C.只有严监生的病越来越重,他的亲戚们才来看他。
D.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
8.“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B )。
A.或者说:“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怎么办 ”
B.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 ”
C.或者说:“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么样呢 ”
D.有人问他:“如果用您的矛刺您的盾,怎么办 ”
9.以下关于“思维能力”的表述,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有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勇于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②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③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④思维具有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
A.③②①④ B.①④②③ C.①④③② D.③②④①
10.下列说法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
A.横木上的孩子已经进退两难了,让孩子跳进风平浪静的海里,反倒安全一些,毕竟水乎们可以马上把他救起来。
B.孙膑调整了马出场的先后顺序,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优化利用,才使田忌三局两胜,获得整体的胜利。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孙腺高超的智慧。
C.卖矛和盾的人错在了在同一个地方卖两种东西,他应该在不同的地方分别卖这两种东西。
D.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80分)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本大题第1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1.《自相矛盾》选自《韩非子·难一》,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办事要前后相应,不要自相矛盾。( √ )
12.《田忌赛马》中,田忌第二次赛马能取胜的原因是他换了几匹马。(×)
13.“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胸有成竹”一词把孙膑自负轻敌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 × )
14.《跳水》中的船长不应该用枪逼迫孩子跳海,应当先耐心地安慰孩子,帮孩子摆脱恐惧,再让孩子从桅杆上爬下来。( × )
15.本单元告诉我们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 )
三、综合题。(本大题第16~20小题,共20分)
16.读句子,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本题共4小题,共4分)
①哭笑不得 ②进退两难 ③心惊胆战 ④畏首畏尾
(1)到半山腰时突然下起了大雨,继续登山也不行,下也不行,这真让我们 ② 。
(2)他这番外行话把在场的人弄得 ① ,大家都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才好。
(3)“蜘妹人”从五十多层高的楼顶上垂下来清洗大楼外墙,我们在楼下看得 ③ 。
(4)你既然下定决心要参加比赛,那就不要 ④ ,认真准备才是正事。
17.朗读下面句子时要读出怎样的语气 请给句子选择恰当的朗读语气。。(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分,本题共4分)
A.自信 B.命令 C.质疑 D.生气
(1)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 C )
(2)“你逃不了!"孩子一边追赶一边喊。( D )
(3)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A )
(4)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 B )
18.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中的问题。(标点2处,错别字5处,语病1处)(本题共1小题,每处0.5分,本题共4分)略
19.请你从下面的文字中选择四个词语来揭示寓言的特征。(每个词语限两字)(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4分)
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常以散文和韵诗的形式出现。它的内容主要是带有讽刺和劝诫意味的充满智慧的故事。
( 讽刺 劝诫 智慧 短小)
20.在书面表达和口语交际中,成语极富表现力,许多成语都源于寓言故事。请你根据提示写出成语,并理解其含义。(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杯弓蛇影 含义: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2)滥竽充数
含义:比喻无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四、阅读理解。(本题分为三道大题,第21~36小题,共35分)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第21~24小题。(本题共10分)
卧薪尝胆
吴既赦①(shè)越,越王勾践反②国,乃苦身③焦思,置胆于坐④,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⑤(rǔ)忘会(kuài)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chónɡ)采;折节⑥下贤人,厚遇宾客;振⑦贫吊⑧死,与百姓同其劳。终灭吴。
【注释】①赦:免除或减轻刑罚。②反:同“返”,返回。③苦身:使自己的身体劳累。④坐:同“座”,座位。⑤女:同“汝”,你。⑥折节:放下身架。⑦振:同“赈”,救济。⑧吊:慰问。
21.(4分)阅读短文,结合注释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厚遇宾客( B )
A.相遇 B.对待,款待 C.机会
(2)置胆于坐( C )
A.坐下 B.椅子 C.座位
22.(2分)“女忘会稽之耻邪?”这句话运用了 反问 的修辞手法,其意思是: 你难道忘记了会稽的耻辱了吗?
23.(2分)文中画线句子是对勾践的( A )描写。
A.语言 B.心理 C.动作 D.神态
24.(2分)勾践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勾践的忍辱负重、自强不息、奋发图强、励精图治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二)课外短文阅读,完成第25~30小题。(本题共14分)
什么?中国有一座“横着建”的摩天大楼
近日,外媒惊讶地发现,在中国重庆,世界首座横向摩天大楼快要建成。
说“横向”,是因为 8 幢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群里,赫然出现一座“躺着”的楼。这座长度超过 300 米的廊桥形建筑在 60 层楼的高空将其中 4 幢摩天大楼连接起来,瞬间把建筑群变成 3D 的“风帆”。
英国《每日邮报》用了整整三行的标题这样形容:“中国建筑工人即将建成 耗资 27 亿英镑的巨型商业建筑群,在 1000 英尺高的楼顶还盖了一座令人难以置信的‘横向摩天大楼’。”这座水晶连廊用钢量达到 1 万多吨,然而远看却轻盈灵动,像银河流淌在九天之上。
想象一下,如果你走进悬空而建的大楼,透过玻璃墙面鸟瞰下面的广场,这感觉奇幻不?胆大的人还可以走到两端装透明地板的户外观景台。
不只是好看,这座新地标也将创下世界纪录,它拥有世界最高、连接塔楼数量最多的廊桥。旁边的塔楼也有较小的廊桥相连,这意味着人们不用下到地面就可以在 8 幢楼之间自由穿梭。
更令外媒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用来连接 4 幢大楼的三个分段均有 1100 吨重,它们在地面建造好后,需用起重机吊到近 300 米的高空再与大楼连接,形成廊桥。
英国《卫报)的报道则指出,在重庆这样人口密的城市,建造者不得不动足脑筋,最大化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设计师萨夫地说:“(地面上)没有空间修建大型公因,我们就把它搬到空中。
这不,还没完工的“横向摩天大楼”已经成了外国网友眼中的“网红”建筑。
“太酷了,超现实的感觉。”“想去中国感受一下,在悬空的廊桥上往下看可能会腿软,但风景肯定很惊喜。”
难怪有英国网友为中国人的执行力点赞:“中国人总能想到办法。中国制造业领军世界不是没有理由的,看看你家里有多少东西是中国制造的吧!”“在中国,如果一件事儿需要解决,那么就一定会解决。”
25.(2分)关于“横向摩天大楼”,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是世界首座 B.建在楼顶
C.是座廊桥 D.是英国制造的
26.(2分)“旁边的塔楼也有较小的廊桥相连,这意味着人们不用下到地面就可以在 8 幢楼之间自由穿梭。”这句话的主要意思是( C )。
A.旁边有许多廊桥
B.廊桥相连
C.廊桥相连可自由穿梭
D.人们不用下到地面
27.(2分)“这座水品连廊用钢量达到 1 万多吨,然而远看却轻盈灵动,像银河流滴在九天之上。”这话使用的说明方法有( B )。
A.打比方 举例子 B.列数字 打比方
C.举例子 作比较 D.作比较 列数字
28.(2分)最后一个自然段引用了英国网友的话作总结,这样写的作用是( D )。
A.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说明英国网友说的话是正确的
C.说明英国网友爱为他人点赞
D.强调中国制造业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29.(3分)短文第 3 自然段“中国建筑工人即将建成耗资 27 亿英镑的巨型商业建筑群”中“即将”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不能去掉。“即将”表示即将发生但尚未发生,体现了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如果去掉,则变为已经建成,与事实不符。
30.(3分)为什么在重庆建这座横向摩天大楼?
在重庆这样人口密集的城市,为了最大化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设计师选择了在空中建造廊桥连接多幢大楼的方式。
(三)课外短文阅读,完成第31~36题。(本题共11分)
鲨 鱼
我们的轮船停在非洲的海岸。中午,天气很好,海上吹着凉爽的风。快到傍晚的时候,天气变了,开始闷(mēn√ mèn)热,从撒哈拉沙漠吹来的热风像是把我们闷(mēn mèn√)在蒸笼里。
日落之前,上尉走到甲板上喊了一声:“游水呀!一会儿,水兵们就跳到水里。他们把帆放到水里,用它围成一个游泳池。
我们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最先跳到水里,他们嫌帆布圈里太憋气,想到宽阔的海里去游泳、比赛。两个人就像蜥蜴一样,用力往前游,争着游到锚上浮着水桶的那个地方。一个小孩开始赶上了他的伙伴,但接着又落后。这个孩子的爸爸是一个老炮手,正站在甲板上称赞他的儿子。当儿子落在后面时,他就大声喊:“别落后哇!加油!”
突然甲板上有人叫了一声:“鲨鱼!”我们一看,水里现出一个海怪的背。鲨鱼一直向着孩子们那边游去。
“往后!往后!游回来,有鲨鱼!”炮手大声喊着。可是孩子们听不见,还是一个劲儿地往前游。他们笑着,闹着,越游越高兴。
炮手的脸像麻布一样发白,呆呆地瞧着孩子们。水兵们放开小船,跳到里面,用力摇桨,往孩子们那边划。但是鲨鱼已经离孩子们不到二十步了,那只小船离得远远的。
孩子们起初没有听见有人叫他们,也没有看见鲨鱼,后来有一个回头看了一眼。我们都听到了一声尖叫,两个孩子立刻分开,各往一方游去。
这尖叫声好像唤醒了炮手,他急忙离开他站的地方,跑到大炮跟前。他转动了一下炮架的后尾,俯在大炮上瞄准,同时装好引火线。船上的人都吓呆了,愣在那里等待后果。大炮轰的一声,我们看见炮手仰卧在大地旁边,用手捂着脸。这时候,谁也不知道鲨鱼和小孩怎么样,那一瞬间烟雾遮住了我们的眼睛。
水面上的水雾渐渐地散了,开始从各方传来悄悄的声音,接着声音越来越大,最后到处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
老炮手露出了脸,站了起来,也往海上看。
死鲨鱼的黄肚皮随着海浪波动着。
几分钟后,小船追上孩子们,把他们送到轮船上。
31.(1分)用“√”为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2.(2分)文章第一自然段对后文起什么作用
为后文鲨鱼的出现和孩子们遇险做铺垫,营造了从晴朗到闷热的天气变化,增加了故事的紧张感。
33.(2分)“文似看山不喜平”好的文章一定是波荡起伏,引人入胜。你认为本文的“波”是从哪里开始的
“波”是从“突然甲板上有人叫了一声:‘鲨鱼!’”开始的,这里情节发生转折,引入了新的危机。
34.(2分)“两个孩子立刻分开,各往一方游去”你认为两个孩子的做法对吗 为什么
对。分开游可以增加生存机会,避免鲨鱼集中攻击。
35.(2分)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人物的 神态 描写,主要体现在脸像麻布一样发白 和 呆呆地瞧着 两个词语上,从中表达了炮手 炮手极度紧张和担忧 的心情。
36.(2分)文中画“ ”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炮手成功击中了鲨鱼,孩子们得救了,大家为此欢呼庆祝。
五、习作。(本大题第37小题,共20分)答案:略
37. 题目:地面突然裂开一道缝,危急时刻你会带上谁和你一起跑 如果掉进地缝,可能会遇到什么险情 请以“地上的裂缝越来越大,跑呀,快!”为开头,展开合理的想象,续写探险故事,题目自拟。注意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写出心情变化。
要求:1.语句通顺,表达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和人名;
2.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