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巩固七年级下册]阿长与《山海经》 卖油翁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每题 3 分,共 15 分)
1.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憎恶(zèng) 菩萨(pú) 镶嵌(qiàn) 愧怍(zuò)
B. 繁琐(suǒ) 霹雳(pī) 肿胀(zhàng) 烦躁(zào)
C. 辫子(biàn) 诘问(jí) 晌午(shǎng) 糟糠(kāng)
D. 肚脐(qí) 哀悼(diào) 侮辱(wǔ) 粗拙(zhuō)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惶急 疮疤 哀悼 莫明其妙
B. 菩萨 霹雳 疏懒 情有可源
C. 惧惮 孤孀 震悚 郑重其事
D. 守寡 烦躁 蹋败 微不足道
3. 下列对《阿长与<山海经>》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围绕阿长写了不少事情,如“切切察察”的毛病、摆“大”字的睡相、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等,这些内容表现出阿长饶舌多事、粗俗、不拘小节等特点。
B. 作者对阿长的感情是复杂的,起初是不大佩服,甚至有些厌烦,但后来因为阿长为他买来了《山海经》,对她产生了新的敬意。
C. 文章以“我”对阿长的感情变化为线索,通过欲扬先抑的手法,刻画了一个真实、生动、鲜活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
D. 文中的阿长是“我”家的保姆,她虽然没有文化,而且还有些迷信,但她心地善良,对“我”关爱有加,“我”一直很尊敬她。
4. 下列对《卖油翁》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本文通过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故事,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
B. 陈尧咨在卖油翁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且只微微点头时,质问卖油翁,表现出他的傲慢无礼。
C. 卖油翁用自己往葫芦里倒油而油不沾湿葫芦口的事例,让陈尧咨明白了高超的技艺并非天生,而是通过反复练习获得的。
D. 文中对卖油翁的描写主要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突出了他的沉稳、谦虚。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这部集子收录了他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 10 篇文章。
B.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野草》等。
C. 《卖油翁》作者是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D.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对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和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
二、句子翻译(共 10 分)
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三、阅读理解(共 25 分)
(一)阅读《阿长与<山海经>》选段,回答问题。(13 分)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 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明了“我”的什么心理?(4 分)
2. 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说明了什么?(3 分)
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3 分)
4. 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3 分)
(二)阅读《卖油翁》,回答问题。(12 分)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 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
(1)公亦以此自矜 自矜:__________
(2)睨之久而不去 睨:__________
(3)以钱覆其口 覆:__________
(4)康肃笑而遣之 遣:__________
2. 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尔安敢轻吾射!
3. 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那么你呢?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4 分)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 B
2. C。
3. D
4. D
5. B
二、句子翻译
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滴入(葫芦),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
三、阅读理解
(一)1. “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表明“我”对从阿长那里得到《山海经》没抱任何希望,只是随便说说而已,体现了“我”对阿长的轻视、不抱希望的心理。
2. 说明阿长对“我”极其疼爱,她并非学者,却费尽心思为“我”买来了《山海经》,体现她善良、关爱孩子的品质 。
3.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听到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时内心的震惊比作遇到霹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当时震惊、惊喜的心情。
4. 这四本书是“我”渴慕已久的,而且是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阿长却为“我”做成功了,它承载着阿长对“我”的关爱,所以“我”觉得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二)1. (1)自夸 (2)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3)盖 (4)打发
2. (1)(卖油翁)看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2)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
3. 示例:对待自己的长处,应保持谦虚的态度,不能骄傲自满,要明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还需不断努力提升。对待别人的长处,要善于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不能嫉妒,要以欣赏、学习的眼光看待,不断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