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自然特征与农业 分层练(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1 自然特征与农业 分层练(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15 16:00:40

文档简介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黑土地 黄土地
1.下列关于北方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位于内蒙古高原以南
B.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C.位于黄河以北
D.东部濒临渤海和黄海
  读我国北方地区轮廓图,回答2~3题:
2.我国北方地区共同的自然环境特征有( D )
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秋季
B.平原广阔,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C.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等
D.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耕地以旱地为主
3.下列关于①②两地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①地为暖温带,②地为寒温带
B.①地种冬小麦,②地种春小麦
C.①地是黑土地,②地是黄土地
D.①地属半湿润区,②地属湿润区
4.下列四图中能反映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C )
A    B
C    D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5.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主要有( B )
A.油菜、甘蔗 B.大豆、甜菜
C.油菜、棉花 D.甘蔗、花生
6.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C )
①平原广阔 ②土壤肥沃 ③水热充足 ④雨热同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我国二十四节气农事歌中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结合下图,回答7~9题:
7.“雨水春雨贵如油”的地区主要指( B )
A.①②地区 B.②③地区
C.③④地区 D.①④地区
8.解决该地春季农田缺水问题的可行的做法是( B )
A.种植喜水作物 B.种植耐旱作物
C.大水漫灌 D.推广大棚种植
9.②地常见的农作物有( A )
A.小麦、花生 B.甘蔗、玉米
C.水稻、大豆 D.水稻、油菜
  下图为一幅剪纸作品,名为“煎饼飘香”。煎饼的主要食材来自小麦和杂粮。读图,回答10~11题:
10.剪纸中反映的生活场景常见于下列哪个省级行政区域 ( B )
A.广西壮族自治区
B.河南省
C.香港特别行政区
D.湖南省
11.煎饼的主要原料是小麦和杂粮,其适合种植的土地类型是( D )
A.水田 B.林地
C.草地 D.旱地
12.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代表的山脉为 大兴安岭 ,东侧B处为 东北 平原,该平原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为 春小麦(或小麦)、玉米、水稻(任答一种) (答出一例即可),主要种植的糖料作物为 甜菜 ,作物熟制为 一年一熟 。
(2)图中C处为 太行 山脉,该山脉东侧的D处为 华北 平原,西侧是 黄土 高原。华北平原是由 黄 河、海河、淮河和滦河冲积形成的。
(3)北方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 温带季风 气候。为缓解华北平原缺水的状况,国家实施 南水北调 等跨流域调水工程,从长远来看,发展 节水 农业,才是华北平原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4)试分析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参考答案:有利条件: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大等。不利条件:水资源较少,冬季气温较低等。
13.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烟台某中学的一个地理兴趣小组以家乡所在的北方地区为例进行了探究,以下是他们的探究过程。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主题一: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1)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
A 秦岭 (山脉)—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B 黄海 。
(2)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分别是:① 黄土高原 ,② 华北平原 ,③ 东北平原  。
(3)与石家庄相比,齐齐哈尔的冬季气温更 低 (填“低”或“高”),请结合图说明原因 纬度高,距离冬季风源地近 。
主题二:自然环境特征对农业的影响
(4)②地常见的粮食作物有 小麦(或冬小麦) 、玉米等,结合石家庄气候资料图,说明气候对图1中②区域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 夏季炎热多雨(或雨热同期) 。
不利影响: 春旱严重 。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黑土地 黄土地
1.下列关于北方地区位置和范围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位于内蒙古高原以南
B.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
C.位于黄河以北
D.东部濒临渤海和黄海
  读我国北方地区轮廓图,回答2~3题:
2.我国北方地区共同的自然环境特征有( )
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秋季
B.平原广阔,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C.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等
D.年降水量少于800毫米,耕地以旱地为主
3.下列关于①②两地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地为暖温带,②地为寒温带
B.①地种冬小麦,②地种春小麦
C.①地是黑土地,②地是黄土地
D.①地属半湿润区,②地属湿润区
4.下列四图中能反映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5.北方地区的经济作物主要有( )
A.油菜、甘蔗 B.大豆、甜菜
C.油菜、棉花 D.甘蔗、花生
6.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平原广阔 ②土壤肥沃 ③水热充足 ④雨热同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我国二十四节气农事歌中说:“雨水春雨贵如油,顶凌耙耘防墒流,多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结合下图,回答7~9题:
7.“雨水春雨贵如油”的地区主要指( )
A.①②地区 B.②③地区
C.③④地区 D.①④地区
8.解决该地春季农田缺水问题的可行的做法是( )
A.种植喜水作物 B.种植耐旱作物
C.大水漫灌 D.推广大棚种植
9.②地常见的农作物有( )
A.小麦、花生 B.甘蔗、玉米
C.水稻、大豆 D.水稻、油菜
  下图为一幅剪纸作品,名为“煎饼飘香”。煎饼的主要食材来自小麦和杂粮。读图,回答10~11题:
10.剪纸中反映的生活场景常见于下列哪个省级行政区域 ( )
A.广西壮族自治区
B.河南省
C.香港特别行政区
D.湖南省
11.煎饼的主要原料是小麦和杂粮,其适合种植的土地类型是( )
A.水田 B.林地
C.草地 D.旱地
12.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代表的山脉为 ,东侧B处为 平原,该平原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为 (答出一例即可),主要种植的糖料作物为 ,作物熟制为 。
(2)图中C处为 山脉,该山脉东侧的D处为 平原,西侧是 高原。华北平原是由 河、海河、淮河和滦河冲积形成的。
(3)北方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 气候。为缓解华北平原缺水的状况,国家实施 等跨流域调水工程,从长远来看,发展 农业,才是华北平原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4)试分析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13.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烟台某中学的一个地理兴趣小组以家乡所在的北方地区为例进行了探究,以下是他们的探究过程。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主题一: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
(1)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
A (山脉)—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B 。
(2)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分别是:① ,② ,③ 。
(3)与石家庄相比,齐齐哈尔的冬季气温更 (填“低”或“高”),请结合图说明原因 。
主题二:自然环境特征对农业的影响
(4)②地常见的粮食作物有 、玉米等,结合石家庄气候资料图,说明气候对图1中②区域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有利影响: 。
不利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