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分层练(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2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分层练(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15 16:02:26

文档简介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第1课时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1.下图“林海雪原”描述的是我国北方的( )
               
A.华北平原 B.黄淮地区
C.黄土高原 D.东北三省
  读图,回答2~4题:
2.我国东北地区包括3个省级行政区域,它们的简称分别是( )
A.黑、吉、内蒙古 B.黑、吉、辽
C.黑、内蒙古、冀 D.京、津、冀
3.与东北三省西面接壤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
A.河北省 B.内蒙古自治区
C.天津市 D.山东省
4.关于我国东北三省地形分布大势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支离破碎,水乡处处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D.黄土遍地,沟壑纵横
东北三省的气候
  读下图,回答5~7题:
 
哈尔滨(某年年降水量523.3毫米)
5.下列可以较为准确地概括该地区气候特征的词语是( )
A.高寒 B.干旱
C.暖湿 D.冷湿
6.以哈尔滨的气候资料为例,总结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
A.冬季温暖短促,夏季炎热漫长
B.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C.终年寒冷干燥
D.终年高温多雨
7.关于该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纬度较高 ②降水量少 ③邻近冬季风源地 ④地势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东北三省是一片极具潜力的富饶之地。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气候冷湿,蒸发微弱 ②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③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8 ℃以上 ④河流有结冰期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024烟台节选)2024年元旦前后,哈尔滨冰雪旅游火出圈,带动了周边更多城市和景区都火起来。春节期间,烟台的小明随家人也到东北地区享受了一场冰雪盛宴。结合哈尔滨气候资料图(图1),回答9~10题:
图1  图2
9.小明一家游览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图2)。哈尔滨打造冰雪文化景观的自然条件优势有( )
①地形崎岖多山地,冰雕造型丰富 ②冬季寒冷而漫长,展览时间长 ③冬季多降雪,方便就地取材 ④河流较多,原材料丰富廉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旅行中,小明在长白山区拍摄了一张当地传统民居“地窨(yìn)子”的照片(如下图)。据悉,“地窨子”以前是当地渔猎民族冬季的居所,一般靠山临水而建,属于地穴或半地穴建筑。结合图片推测“地窨子”( )
①通常位于山地北坡 ②一般南向开门,北向有窗 ③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 ④有利于防寒保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有人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分布特征,“山环”中的“山”指图1中的A 山脉、B (山脉)、C (山脉),“沃野”指图1中的D 平原。
(2)从图2看,东北三省河流封冻日数的分布规律是 ,其主要原因是 。
(3)图2中,甲地河流封冻日数超过 天,这里河流封冻期长的主要原因是① ,② ,③ 。
12.“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为了青山常在,东北甲林场积极探索“从伐木取材到生态建设的转型”之路。下图示意甲林场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气温、降水和地形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省级行政区域是 。甲林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
(2)“青山不墨”在此形容该地区青翠的山岭不是笔墨丹青画出来的,而是森林为其着墨。从资源可否再生和可否更新角度看,森林属于 资源。
(3)森林具有调节气候、 等生态环境效益。
(4)甲林场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夏季温暖,年降水量较 ,有利于森林生长;年平均气温 ,树木生长速度慢,成材时间长。
(5)为了“青山不墨千秋画”,甲林场加强生态建设。开发冰雪旅游是甲林场转型的举措之一,从气候、地形角度简要分析甲林场发展冰雪旅游的优势。第2课时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在春秋季节,东北三省经常受到哪种自然灾害的影响 ( B )
A.干旱 B.寒潮 C.台风 D.洪涝
2.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
C.农业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D.气候湿热,利于作物生长
3.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是( C )
A.河套平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成都平原
4.(2024临沂节选)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阶段,后来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国家决定停止开荒的主要原因是( C )
A.开发矿产资源
B.扩大工业用地
C.保护环境,恢复生态
D.面临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进入21世纪,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据材料及图片,回答5~7题:
5.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A )
A.矿产资源丰富
B.科技力量雄厚
C.水资源丰富
D.工业历史悠久,消费市场广阔
6.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位于东北地区的是  ( B )
A.京津唐工业基地
B.辽中南工业基地
C.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7.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目前优势工业部门是( B )
A.森林工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高新技术产业
8.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东北三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B )
A.科技落后 B.资源枯竭
C.土地荒漠化 D.劳动力短缺
  下面为2021年东北三省人口(图1)和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图2)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图1    图2
9.据图可以推断东北三省( C )
①粮食商品率高 ②粮食亩产量高 ③粮食质量好 ④粮食总产
量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的原因有( B )
①地多人少 ②黑土地,土壤肥沃 ③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④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24临沂节选)东北地区是我国重工业的摇篮,发展中面临资源枯竭、设备技术落后以及优质人才外流等问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该( A )
①更新设备 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依托资源大力发展重工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读东北三省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东北三省略图,图2为长春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图1
图2
材料二 东北三省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曾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是,目前面临着资源日趋枯竭、产业结构单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等问题。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后继乏力,滞后于我国其他许多地区。所以,振兴东北工业、发展东北经济是我国的一个重大课题。
(1)图中,A 大兴安岭 (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简述东北三省发展粮食生产的不利和有利自然条件。
不利条件: 距冬季风源地近,易受冷空气(寒潮)影响;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
有利条件: 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土壤肥沃,雨热同期 。
(3)图中信息反映出阴影部分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 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
(4)请参考材料二,谈谈你对“振兴东北工业、发展东北经济”的
建议。
参考答案:开发新能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产业结构,更新设
备等。
13.东北三省不仅是“中国饭碗”,也是“国之重器”。某中学师生开展了以东北三省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下面为东北三省资料图。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小组:以“中国饭碗——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为主题进行学习。同学们收集资料探究了三江平原成为我国著名商品粮基地的条件,并制作了框图。
(1)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该地区耕地多分布在 平原 (地形类型),耕地以 旱地 (填“水田”或“旱地”)为主,作物熟制为 一年一熟 。在框图内横线上填写词语,反映三江平原成为我国著名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① 平坦 ,② 灌溉水源 。
  第二小组:以“国之重器——我国最大重工业基地”为主题进行学习。东北三省的很多工业中心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
(2)分析三个工业中心的工业结构特点及与当地自然资源的关系,完成表中填空。
工业 中心 工业结构 与当地自然 资源的关系
大庆 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 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 为主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伊春 以钢铁、木材及林产品加工为主  森林 资源丰富,附近有煤炭资源
鞍山 以钢铁、非金属矿物加工为主  铁矿 资源丰富,附近有煤炭资源
  第三小组:以“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进行学习。查干湖渔猎文化源于史前,一直延续至今,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的12月至次年春节前,是查干湖冬季捕鱼作业的黄金时间。鱼类处于冬眠期,鱼肉鲜肥;足够的低温,鱼类出水即冻;冰面厚度超过50厘米,可承受大量的人和汽车在冰面开展捕捞活动。
(3)说明每年12月至次年春节前是查干湖冬捕的黄金时间的有利
条件。
参考答案:鱼类处于冬眠期,鱼肉鲜肥;足够的低温,便于储运;冰面厚度大,便于开展捕捞活动。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第1课时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1.下图“林海雪原”描述的是我国北方的( D )
               
A.华北平原 B.黄淮地区
C.黄土高原 D.东北三省
  读图,回答2~4题:
2.我国东北地区包括3个省级行政区域,它们的简称分别是( B )
A.黑、吉、内蒙古 B.黑、吉、辽
C.黑、内蒙古、冀 D.京、津、冀
3.与东北三省西面接壤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 B )
A.河北省 B.内蒙古自治区
C.天津市 D.山东省
4.关于我国东北三省地形分布大势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C )
A.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B.支离破碎,水乡处处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D.黄土遍地,沟壑纵横
东北三省的气候
  读下图,回答5~7题:
 
哈尔滨(某年年降水量523.3毫米)
5.下列可以较为准确地概括该地区气候特征的词语是( D )
A.高寒 B.干旱
C.暖湿 D.冷湿
6.以哈尔滨的气候资料为例,总结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B )
A.冬季温暖短促,夏季炎热漫长
B.冬季漫长严寒,夏季短促温暖
C.终年寒冷干燥
D.终年高温多雨
7.关于该地区气候特征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①纬度较高 ②降水量少 ③邻近冬季风源地 ④地势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东北三省是一片极具潜力的富饶之地。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①气候冷湿,蒸发微弱 ②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③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8 ℃以上 ④河流有结冰期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2024烟台节选)2024年元旦前后,哈尔滨冰雪旅游火出圈,带动了周边更多城市和景区都火起来。春节期间,烟台的小明随家人也到东北地区享受了一场冰雪盛宴。结合哈尔滨气候资料图(图1),回答9~10题:
图1  图2
9.小明一家游览了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图2)。哈尔滨打造冰雪文化景观的自然条件优势有( B )
①地形崎岖多山地,冰雕造型丰富 ②冬季寒冷而漫长,展览时间长 ③冬季多降雪,方便就地取材 ④河流较多,原材料丰富廉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旅行中,小明在长白山区拍摄了一张当地传统民居“地窨(yìn)子”的照片(如下图)。据悉,“地窨子”以前是当地渔猎民族冬季的居所,一般靠山临水而建,属于地穴或半地穴建筑。结合图片推测“地窨子”( B )
①通常位于山地北坡 ②一般南向开门,北向有窗 ③以木材为主要建筑材料 ④有利于防寒保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有人用“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来形容东北三省的山河分布特征,“山环”中的“山”指图1中的A 长白 山脉、B 大兴安岭 (山脉)、C 小兴安岭 (山脉),“沃野”指图1中的D 东北 
平原。
(2)从图2看,东北三省河流封冻日数的分布规律是 自南向北封冻日数逐渐延长 ,其主要原因是 自南向北纬度越来越高,气温越来越低 。
(3)图2中,甲地河流封冻日数超过 180 天,这里河流封冻期长的主要原因是① 纬度高 ,② 地势高 ,③ 离冬季风源地近 。
12.“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为了青山常在,东北甲林场积极探索“从伐木取材到生态建设的转型”之路。下图示意甲林场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气温、降水和地形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省级行政区域是 黑龙江省 。甲林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 林地 为主。
(2)“青山不墨”在此形容该地区青翠的山岭不是笔墨丹青画出来的,而是森林为其着墨。从资源可否再生和可否更新角度看,森林属于 可再生 资源。
(3)森林具有调节气候、 涵养水源 等生态环境效益。
(4)甲林场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温暖,年降水量较 丰富 ,有利于森林生长;年平均气温 低 ,树木生长速度慢,成材时间长。
(5)为了“青山不墨千秋画”,甲林场加强生态建设。开发冰雪旅游是甲林场转型的举措之一,从气候、地形角度简要分析甲林场发展冰雪旅游的优势。
参考答案:冬季寒冷而漫长,冰雪资源丰富;山地为滑雪场的建设提供理想的地形条件。第2课时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
1.在春秋季节,东北三省经常受到哪种自然灾害的影响 ( )
A.干旱 B.寒潮 C.台风 D.洪涝
2.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人口稠密,消费市场广
C.农业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D.气候湿热,利于作物生长
3.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是( )
A.河套平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成都平原
4.(2024临沂节选)三江平原湿地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的阶段,后来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国家决定停止开荒的主要原因是( )
A.开发矿产资源
B.扩大工业用地
C.保护环境,恢复生态
D.面临水资源不足的问题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进入21世纪,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据材料及图片,回答5~7题:
5.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主要有利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B.科技力量雄厚
C.水资源丰富
D.工业历史悠久,消费市场广阔
6.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位于东北地区的是  ( )
A.京津唐工业基地
B.辽中南工业基地
C.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7.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目前优势工业部门是( )
A.森林工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高新技术产业
8.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东北三省面临的最大问题是( )
A.科技落后 B.资源枯竭
C.土地荒漠化 D.劳动力短缺
  下面为2021年东北三省人口(图1)和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图2)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图1    图2
9.据图可以推断东北三省( )
①粮食商品率高 ②粮食亩产量高 ③粮食质量好 ④粮食总产
量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0.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主要的原因有( )
①地多人少 ②黑土地,土壤肥沃 ③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④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24临沂节选)东北地区是我国重工业的摇篮,发展中面临资源枯竭、设备技术落后以及优质人才外流等问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该( )
①更新设备 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提高资源利用率 ④依托资源大力发展重工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读东北三省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东北三省略图,图2为长春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图1
图2
材料二 东北三省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曾经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是,目前面临着资源日趋枯竭、产业结构单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等问题。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后继乏力,滞后于我国其他许多地区。所以,振兴东北工业、发展东北经济是我国的一个重大课题。
(1)图中,A (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简述东北三省发展粮食生产的不利和有利自然条件。
不利条件: 。
有利条件: 。
(3)图中信息反映出阴影部分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有 。
(4)请参考材料二,谈谈你对“振兴东北工业、发展东北经济”的
建议。
13.东北三省不仅是“中国饭碗”,也是“国之重器”。某中学师生开展了以东北三省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下面为东北三省资料图。根据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第一小组:以“中国饭碗——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为主题进行学习。同学们收集资料探究了三江平原成为我国著名商品粮基地的条件,并制作了框图。
(1)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该地区耕地多分布在 (地形类型),耕地以 (填“水田”或“旱地”)为主,作物熟制为 。在框图内横线上填写词语,反映三江平原成为我国著名商品粮基地的自然条件:① ,② 。
  第二小组:以“国之重器——我国最大重工业基地”为主题进行学习。东北三省的很多工业中心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
(2)分析三个工业中心的工业结构特点及与当地自然资源的关系,完成表中填空。
工业 中心 工业结构 与当地自然 资源的关系
大庆 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 为主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伊春 以钢铁、木材及林产品加工为主 资源丰富,附近有煤炭资源
鞍山 以钢铁、非金属矿物加工为主 资源丰富,附近有煤炭资源
  第三小组:以“冰天雪地——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进行学习。查干湖渔猎文化源于史前,一直延续至今,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的12月至次年春节前,是查干湖冬季捕鱼作业的黄金时间。鱼类处于冬眠期,鱼肉鲜肥;足够的低温,鱼类出水即冻;冰面厚度超过50厘米,可承受大量的人和汽车在冰面开展捕捞活动。
(3)说明每年12月至次年春节前是查干湖冬捕的黄金时间的有利
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