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祖国的首都——北京 分层练(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4 祖国的首都——北京 分层练(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15 16:05:23

文档简介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第1课时 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的城市概况
1.一个城市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著名建筑,往往成为这个城市的符号。下列建筑属于北京符号的是( D )
①吊脚楼   ②窑洞
③土楼   ④四合院
A.① B.② C.③ D.④
2.几个同学正在谈论首都北京,其中不正确的是( C )
A.小明:北京的经纬度位置大致是(40°N,116°E)
B.小华:北京的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
C.小芳:北京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
D.小菊:北京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3.读北京地形图,判断北京市多数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 A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北京的城市职能
4.(2024云南节选)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均设在北京,体现北京是我国的( A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科技创新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5.下面哪些材料说明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  ( B )
①北京是全国高等院校最集中的地区 
②北京有众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
③北京拥有全国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博物馆
④北京拥有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6.关于北京的城市职能,说法正确的有( C )
①政治中心 ②经济中心 ③文化中心 ④国际交往中心 ⑤科技创新中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结合图,回答7~8题:
图1 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和平均值示意
图2 北京某年年内各月降水量示意
7.两幅图中表示北京降水年际变化的是( A )
A.图1 B.图2
C.图1和图2 D.两图均无法表示
8.冬奥会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有( B )
①促进当地资源开发,大规模发展工业 ②带动体育产业、旅游业的发展 ③推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④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泰安中考)《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提出北京的战略定位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
A.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B.集中了全国所有高等院校,部分医疗机构向周边疏解
C.北京是众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和海外企业代表机构的驻地,区域性物流基地和批发市场向周边疏解
D.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10.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北京及周边地区图,图2为北京市多年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图1 图2
材料二 北京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各国首都中居百位之后。现在北京主要供水源地——密云水库的来水量日益减少。
(1)材料一中,平原A是 华北平原 ,省级行政区域B是 河北省 。
(2)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分析北京的地势特点是 西北高,东南低 ,请说明判断依据。
参考答案:河流多由西北流向东南。
(3)根据北京市多年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北京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A )
A.雨热同期 B.终年高温
C.全年少雨 D.冬春季节降水丰沛
(4)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说明困扰北京城市发展的问题是 水资源短缺 。针对这一问题,请提出一项解决办法。
参考答案:南水北调。
(5)从北京郊区的水库打捞一吨活鱼,要运到北京城区,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公路运输 。
(6)2024年3月3日,山东济南的人大代表提前乘火车前往北京参加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图中数码代表的铁路线中, ① 是最便捷的。
11.1949年10月1日,北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至今70余年。历史的长河中,北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图为北京市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建城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地势平坦;气候适宜,温暖湿润;交通便利;等等 。
(2)下图为某年4、5月在京举办的部分活动示意图,这些活动体现的北京城市职能有 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 。
(3)《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要点有:①确定北京市战略定位;②疏解非首都功能,设立北京市城市副中心;③京津冀协同发展,包括在京资源向河北雄安新区转移疏解等,并提出了“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结构中的“一副”指将通州设立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副中心的设立对首都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D )
①促进工业发展 ②明确城市职能 ③改善城市环境 ④增加城市用水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城市空间结构中的“一区”指在西部、北部山区建立生态涵养区,该区是北京重要的生态屏障。请列举在生态涵养区大力植树造林对北京中心城区的生态改善作用。
参考答案:防风固沙、净化空气、调节气候、减少河流含沙量等。
(5)雄安新区主要接纳高校、科研机构和信息技术产业。下列产业中最可能落户雄安新区的是(双选)( AD )
A.互联网企业 
B.石油化工工业
C.钢铁工业
D.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第1课时 政治文化中心               
北京的城市概况
1.一个城市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著名建筑,往往成为这个城市的符号。下列建筑属于北京符号的是( )
①吊脚楼   ②窑洞
③土楼   ④四合院
A.① B.② C.③ D.④
2.几个同学正在谈论首都北京,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小明:北京的经纬度位置大致是(40°N,116°E)
B.小华:北京的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
C.小芳:北京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直辖市
D.小菊:北京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3.读北京地形图,判断北京市多数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北京的城市职能
4.(2024云南节选)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均设在北京,体现北京是我国的(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科技创新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5.下面哪些材料说明北京是我国的文化中心  ( )
①北京是全国高等院校最集中的地区 
②北京有众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
③北京拥有全国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博物馆
④北京拥有中央商务区、中关村科技园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6.关于北京的城市职能,说法正确的有( )
①政治中心 ②经济中心 ③文化中心 ④国际交往中心 ⑤科技创新中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⑤
  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结合图,回答7~8题:
图1 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和平均值示意
图2 北京某年年内各月降水量示意
7.两幅图中表示北京降水年际变化的是( )
A.图1 B.图2
C.图1和图2 D.两图均无法表示
8.冬奥会给北京带来的影响有( )
①促进当地资源开发,大规模发展工业 ②带动体育产业、旅游业的发展 ③推动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④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居民收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泰安中考)《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提出北京的战略定位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B.集中了全国所有高等院校,部分医疗机构向周边疏解
C.北京是众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和海外企业代表机构的驻地,区域性物流基地和批发市场向周边疏解
D.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是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10.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北京及周边地区图,图2为北京市多年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图1 图2
材料二 北京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在世界各国首都中居百位之后。现在北京主要供水源地——密云水库的来水量日益减少。
(1)材料一中,平原A是 ,省级行政区域B是 。
(2)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分析北京的地势特点是 ,请说明判断依据。
(3)根据北京市多年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北京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A.雨热同期 B.终年高温
C.全年少雨 D.冬春季节降水丰沛
(4)根据材料二提供的信息,说明困扰北京城市发展的问题是 。针对这一问题,请提出一项解决办法。
(5)从北京郊区的水库打捞一吨活鱼,要运到北京城区,最合适的运输方式是 。
(6)2024年3月3日,山东济南的人大代表提前乘火车前往北京参加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图中数码代表的铁路线中, 是最便捷的。
11.1949年10月1日,北京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至今70余年。历史的长河中,北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图为北京市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北京建城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2)下图为某年4、5月在京举办的部分活动示意图,这些活动体现的北京城市职能有 。
(3)《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要点有:①确定北京市战略定位;②疏解非首都功能,设立北京市城市副中心;③京津冀协同发展,包括在京资源向河北雄安新区转移疏解等,并提出了“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结构中的“一副”指将通州设立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副中心的设立对首都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①促进工业发展 ②明确城市职能 ③改善城市环境 ④增加城市用水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4)城市空间结构中的“一区”指在西部、北部山区建立生态涵养区,该区是北京重要的生态屏障。请列举在生态涵养区大力植树造林对北京中心城区的生态改善作用。
(5)雄安新区主要接纳高校、科研机构和信息技术产业。下列产业中最可能落户雄安新区的是(双选)( )
A.互联网企业 
B.石油化工工业
C.钢铁工业
D.智能机器人研究中心第2课时 历史悠久的古都 现代化的大都市               
               
历史悠久的古都
1.(2024云南节选)作为著名古都,北京拥有众多世界文化遗产。下列不属于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是( )
A.长城   B.故宫
C.天坛   D.布达拉宫
2.小明在欣赏“祖国风光”邮票时,发现其中蕴含了很多地理信息。“万里长城”邮票取景于北京八达岭长城。拥有长城这样举世闻名的世界遗产,反映北京( )
A.自然环境优美 B.交通运输发达
C.基础设施完善 D.历史文化悠久
3.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的代表,下列关于四合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四合院占用土地多,应拆除建设高层楼房
B.为了增加居住面积,在其四周建房,让生活更舒适
C.承载着传统文化,需要有选择地进行保护
D.四合院房顶的坡度比南方地区房屋大,利于雨季排水
现代化的大都市
4.目前,北京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 )
A.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B.国家首都、工业城市、文化名城、中心城市
C.经济中心、商业城市、现代城市、旅游城市
D.经济中心、工业城市、现代城市、信息城市
5.北京既是历史悠久的古都,又是现代化的大都市。下列关于北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北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有长城、颐和园、天
坛等
B.北京应利用高校、科研院所密集的优势,重点打造现代制造业之都
C.体现历史文化传统的四合院应该有重点地加以保护
D.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
6.《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对北京的发展提出了“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北京发展目标的是( )
A.在市内规划新区,振兴钢铁、化学等工业
B.四合院设施落后,应拆除后兴建高楼大厦
C.加强城区水源地生态建设,扩大绿地面积
D.保护故宫、颐和园等文化遗产,禁止游览
7.(2024泰安)一个城市具有文化价值的著名建筑,往往成为这个城市的符号。下列有关北京符号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首都北京的符号是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
B.古城北京的符号是故宫、鸟巢
C.现代北京的符号是水立方、四合院
D.科技北京的符号是中关村、长城
8.下列做法有利于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利用名胜古迹发展旅游
B.在城区大量开采地下水
C.山区砍伐林木,增加耕地面积
D.鼓励外地人口迁入,扩大城市规模
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漫长的历史岁月,丰富的文化积淀,在北京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北京是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北京面临着许多发展中的问题,如水资源匮乏等。
材料二 2022年北京承办第24届冬奥会,在上一届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钟”表演中,24台控制着“冰屏”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与24名轮滑演员,配合地面投影,不断变幻曼妙舞姿,惊艳世界。
(1)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 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被誉为中国的“国粹”。北京在城市建设中,特别重视保护有代表性的四合院和胡同,是为了传承 。请列举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 。
(2)“北京八分钟”的精彩呈现,反映出2022年北京冬奥会有大量的 产业的投入与参与,体现出北京在世界级大都市建设中的新成就。
(3)分析北京水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列举可采取的解决措施。
10.某校地理小组以北京的文化带为主题开展了“云航拍”活动。下图为北京文化带分布及部分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航拍主题一:长城文化带
  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段长城在历史上捍卫着京城,是长城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1)景观图中,长城所处的地形部位是 。历史上,长城发挥了重要的防御作用,能作为该文化带的文化符号是 (单选)。
A.山间小路 B.连绵群山
C.兵营遗址 D.秦兵马俑
航拍主题二:大运河文化带
  中国大运河北京段沿线留存的丰富历史文化印记,是北京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内容。2022年4月14日,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行动正式启动。
(2)大运河流经北京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流 ,适合航运。历史上是沟通我国 (填“南北”或“东西”)的交通运输大动脉,各地的人员和物资聚集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漕运文化。当时从杭州进京的漕船上运载的物品可能是 (填“小麦”或“稻米”),如今新时代又赋予运河以新的功能,具体有 (双选)。
A.生态廊道
B.输水通道
C.工业生产
D.围湖造田第2课时 历史悠久的古都 现代化的大都市               
               
历史悠久的古都
1.(2024云南节选)作为著名古都,北京拥有众多世界文化遗产。下列不属于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是( D )
A.长城   B.故宫
C.天坛   D.布达拉宫
2.小明在欣赏“祖国风光”邮票时,发现其中蕴含了很多地理信息。“万里长城”邮票取景于北京八达岭长城。拥有长城这样举世闻名的世界遗产,反映北京( D )
A.自然环境优美 B.交通运输发达
C.基础设施完善 D.历史文化悠久
3.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的代表,下列关于四合院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四合院占用土地多,应拆除建设高层楼房
B.为了增加居住面积,在其四周建房,让生活更舒适
C.承载着传统文化,需要有选择地进行保护
D.四合院房顶的坡度比南方地区房屋大,利于雨季排水
现代化的大都市
4.目前,北京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 A )
A.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B.国家首都、工业城市、文化名城、中心城市
C.经济中心、商业城市、现代城市、旅游城市
D.经济中心、工业城市、现代城市、信息城市
5.北京既是历史悠久的古都,又是现代化的大都市。下列关于北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北京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名胜古迹有长城、颐和园、天
坛等
B.北京应利用高校、科研院所密集的优势,重点打造现代制造业之都
C.体现历史文化传统的四合院应该有重点地加以保护
D.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射状的快速道路网
6.《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对北京的发展提出了“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下列做法有利于实现北京发展目标的是( C )
A.在市内规划新区,振兴钢铁、化学等工业
B.四合院设施落后,应拆除后兴建高楼大厦
C.加强城区水源地生态建设,扩大绿地面积
D.保护故宫、颐和园等文化遗产,禁止游览
7.(2024泰安)一个城市具有文化价值的著名建筑,往往成为这个城市的符号。下列有关北京符号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首都北京的符号是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
B.古城北京的符号是故宫、鸟巢
C.现代北京的符号是水立方、四合院
D.科技北京的符号是中关村、长城
8.下列做法有利于北京可持续发展的是( A )
A.利用名胜古迹发展旅游
B.在城区大量开采地下水
C.山区砍伐林木,增加耕地面积
D.鼓励外地人口迁入,扩大城市规模
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漫长的历史岁月,丰富的文化积淀,在北京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北京是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北京面临着许多发展中的问题,如水资源匮乏等。
材料二 2022年北京承办第24届冬奥会,在上一届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的“北京八分钟”表演中,24台控制着“冰屏”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与24名轮滑演员,配合地面投影,不断变幻曼妙舞姿,惊艳世界。
(1)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 京剧 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被誉为中国的“国粹”。北京在城市建设中,特别重视保护有代表性的四合院和胡同,是为了传承 传统文化 。请列举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故宫、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天坛、颐和园和明十三
陵等 。
(2)“北京八分钟”的精彩呈现,反映出2022年北京冬奥会有大量的 高新技术(或高科技) 产业的投入与参与,体现出北京在世界级大都市建设中的新成就。
(3)分析北京水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列举可采取的解决措施。
参考答案:原因: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全年降水集中于夏季;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位于半湿润区,径流量不足;人口众多,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解决措施:节约用水,合理用水,防治水污染;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控制人口规模;将高耗水企业迁出北京;等等。
10.某校地理小组以北京的文化带为主题开展了“云航拍”活动。下图为北京文化带分布及部分景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航拍主题一:长城文化带
  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段长城在历史上捍卫着京城,是长城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1)景观图中,长城所处的地形部位是 山脊 。历史上,长城发挥了重要的防御作用,能作为该文化带的文化符号是 C (单选)。
A.山间小路 B.连绵群山
C.兵营遗址 D.秦兵马俑
航拍主题二:大运河文化带
  中国大运河北京段沿线留存的丰富历史文化印记,是北京大运河文化带的重要内容。2022年4月14日,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补水行动正式启动。
(2)大运河流经北京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水流 平缓 ,适合航运。历史上是沟通我国 南北 (填“南北”或“东西”)的交通运输大动脉,各地的人员和物资聚集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漕运文化。当时从杭州进京的漕船上运载的物品可能是 稻米 (填“小麦”或“稻米”),如今新时代又赋予运河以新的功能,具体有 AB (双选)。
A.生态廊道
B.输水通道
C.工业生产
D.围湖造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