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江海交汇之地
1.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以下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地势低平,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
B.河湖密布,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C.临近海洋,海水鱼产量大
D.淡水鱼种类繁多,水稻产量大
2.长江三角洲地区号称“江海交汇之地”,这里的“江”和“海”分别是( B )
A.珠江、南海、东海 B.长江、黄海、东海
C.松花江、渤海、黄海 D.长江、东海、渤海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读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局部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A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A )
A.上海 B.北京 C.广州 D.苏州
4.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形成和发展的便利条件有( D )
①平原广阔,气候适宜 ②经济发展快,科技力量雄厚 ③矿产资源丰富,乡镇企业发展快 ④国家政策支持及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5.(2024新疆)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达。下列旅游景点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是( C )
A.故宫 B.布达拉宫
C.西湖 D.天山天池
6.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独具特色的文化,适合在长江三角洲推出的旅游产品是( B )
①丝绸文化 ②茶香文化 ③雪乡探幽 ④水乡风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衡阳模拟)推动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增强长江三角洲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据此回答7~8题:
7.关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
①位于长江下游地区,主要由长江冲积而成
②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③该区域是我国城市分布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④该区域气候湿热,旅游资源欠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主要得益于( D )
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②农业的发展 ③通信技术的发展 ④科技力量的迅猛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被称为“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局部铁路交通示意图(图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和甲城市某年气候资料图(图3)。
图1
图2 图3
(1)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提供了灌溉 水源 ,同时为对外联系提供了便利的 水路 交通。
(2)图1中甲 上海 (城市名称)的气候类型为 亚热带季风 气候,气候特征是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
(3)说说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
参考答案:地形以平原为主,水热充足,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10.城市群是城市的集聚体,能够产生“1+1>2”的“城市群经济”效应。中心城市对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某同学对此很感兴趣,查阅了很多资料进行探究。图1为我国五大城市群分布示意图,图2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图3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局部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 我国五大城市群的分布特点
图1
图2
(1)从区位特征来看,图示五大城市群大部分所处的地形类型为 平原 。①③④⑤城市群年降水量主要在 800 毫米以上,土地利用类型以 耕地 为主。
(2)从分布位置来看,五大城市群在分布上,呈现出沿海、沿 江或河 分布的特点。
探究二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
材料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
(3)图3中甲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其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沪 (填简称)。按照因地制宜原则,莲藕、椰子、竹笋这几种食材,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莲藕 。
图3
(4)结合图3,说明该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参考答案: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江沿海港口众多,这里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5)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请你向游客推荐一处旅游景点: 杭州西湖,苏州古典园林,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任选
一处) 。
(6)判断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B (单选)。
A.入海口及沿海地区经常发生洪涝灾害,是防灾减灾的最优先区域
B.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区域内协调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C.本区自然资源匮乏,除水资源外,没有其他自然资源
D.为了加快本区发展,应鼓励适当降低环境保护的力度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江海交汇之地
1.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以下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势低平,是我国重要的稻米产区
B.河湖密布,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
C.临近海洋,海水鱼产量大
D.淡水鱼种类繁多,水稻产量大
2.长江三角洲地区号称“江海交汇之地”,这里的“江”和“海”分别是( )
A.珠江、南海、东海 B.长江、黄海、东海
C.松花江、渤海、黄海 D.长江、东海、渤海
我国最大的城市群
读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局部示意图,回答3~4题:
3.图中A是我国最大的城市( )
A.上海 B.北京 C.广州 D.苏州
4.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形成和发展的便利条件有( )
①平原广阔,气候适宜 ②经济发展快,科技力量雄厚 ③矿产资源丰富,乡镇企业发展快 ④国家政策支持及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5.(2024新疆)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达。下列旅游景点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是( )
A.故宫 B.布达拉宫
C.西湖 D.天山天池
6.长江三角洲地区有独具特色的文化,适合在长江三角洲推出的旅游产品是( )
①丝绸文化 ②茶香文化 ③雪乡探幽 ④水乡风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4衡阳模拟)推动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发展,增强长江三角洲地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据此回答7~8题:
7.关于长江三角洲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位于长江下游地区,主要由长江冲积而成
②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③该区域是我国城市分布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④该区域气候湿热,旅游资源欠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8.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主要得益于( )
①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②农业的发展 ③通信技术的发展 ④科技力量的迅猛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河湖众多,被称为“鱼米之乡”,同时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市最密集的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地区局部铁路交通示意图(图1)、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和甲城市某年气候资料图(图3)。
图1
图2 图3
(1)长江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提供了灌溉 ,同时为对外联系提供了便利的 交通。
(2)图1中甲 (城市名称)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气候特征是 。
(3)说说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鱼米之乡”的自然条件。
10.城市群是城市的集聚体,能够产生“1+1>2”的“城市群经济”效应。中心城市对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某同学对此很感兴趣,查阅了很多资料进行探究。图1为我国五大城市群分布示意图,图2为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图3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局部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一 我国五大城市群的分布特点
图1
图2
(1)从区位特征来看,图示五大城市群大部分所处的地形类型为 。①③④⑤城市群年降水量主要在 毫米以上,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
(2)从分布位置来看,五大城市群在分布上,呈现出沿海、沿 分布的特点。
探究二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
材料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
(3)图3中甲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其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填简称)。按照因地制宜原则,莲藕、椰子、竹笋这几种食材,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是 。
图3
(4)结合图3,说明该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5)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请你向游客推荐一处旅游景点: 。
(6)判断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地区一体化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
A.入海口及沿海地区经常发生洪涝灾害,是防灾减灾的最优先区域
B.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区域内协调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C.本区自然资源匮乏,除水资源外,没有其他自然资源
D.为了加快本区发展,应鼓励适当降低环境保护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