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和函数及其图象性质 学案(含答案)2025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变量和函数及其图象性质 学案(含答案)2025中考数学一轮复习人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3-15 15:23:10

文档简介

变量和函数及其图象性质
中考考点 考查频率 新课标要求
变量相关概念 ★ 掌握常量和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函数)基本概念.
函数的相关概念 ★ 了解表示函数关系的三种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并会用解析法表示数量关系.
理解函数的意义及应用 ★★ 1.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直观感知,领悟函数基本概念的意义. 2.引导学生联系代数式和方程的相关知识,继续探索数量关系,增强数学建模意识,列出函数关系式.
该版块内容是初中代数最重要的部分,是代数的基础,年年都会考查,分值为6分左右,预计各地中考还将出现,在选填题中出现的可能性较大.
一、常量和变量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常量.
1.变量和常量是相对而言的,变化过程不同,它们可能发生改变,判断的前提条件是“在同一个变化过程中”,当变化过程改变时,同一个量的身份也可能随之改变,例如,在s=vt中,当s一定时,v,t为变量,s为常量;当t一定时,s,v为变量,而t为常量.
2.“常量”是已知数,是指在整个变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量,不能认为式中出现的字母就是变量,如在一个匀速运动中的速度v就是一个常量.
3.变量、常量与字母的指数没有关系,如S=πr2中,变量是“S”和“r”,常量是“π”.
4.判断一个量是不是变量,关键是看其数值是否发生变化.
二、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对函数定义的理解,主要抓住以下三点:
1.有两个变量.
2.函数不是数,函数的本质是对应,函数关系就是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且是一种特殊的对应关系,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另一个变量数值的变化而变化.
3.函数的定义中包括了对应值的存在性和唯一性两重意思,即对自变量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函数有且只有一个值与之对应,对自变量x的不同取值,y的值可以相同.
在某个变化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变量即为自变量,随之变化且对应值有唯一确定性的另一个变量即为该自变量的函数.
三、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当用函数关系式表示实际问题时,自变量的取值不但要使函数关系式有意义,而且还必须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四、函数解析式及函数值
函数解析式:用关于自变量的数学式子表示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描述函数的常用方法,这种式子叫做函数的解析式.
1.函数解析式是等式.
2.函数解析式中指明了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函数,通常等式右边的代数式中的变量是自变量,等式左边的变量表示函数.
3.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的方法叫做解析式法.
函数值:对于自变量x在取值范围内的某个确定的值a,函数y所对应的值为b,即当x=a,y=b时,b叫做自变量x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
五、函数的图象及其画法
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常量与变量
如图,把两根木条和的一端用螺栓固定在一起,木条自由转动至位置.在转动过程中,下面的量是常量的为  
A.的度数 B.的长度 C.的长度 D.的面积
1.水中涟漪(圆形水波)不断扩大,记它的半径为,则圆周长与的关系式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是变量 B.是变量 C.是变量 D.是常量
2.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在这一问题中,因变量是  
A.沙漠 B.体温 C.时间 D.骆驼
3.在中,它的底边是,底边上的高是,则三角形面积,当为定长时,在此式中  
A.,是变量,,是常量 B.,,是变量,是常量
C.,,是变量,是常量 D.是变量,,,是常量
4.球的体积是,球的半径为,则,其中变量和常量分别是  
A.变量是,;常量是, B.变量是,;常量是
C.变量是,,;常量是 D.变量是,;常量是
函数的概念
下列曲线所表示的与之间关系不是函数关系的是  
A. B. C. D.
1.下列关系中,不是的函数关系的是  
A.长方形的长一定时,其面积与宽
B.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其行驶的路程与行驶的时间
C.
D.
2.下列图象中,不是的函数的是  
A. B. C. D.
3.下列各曲线表示的与之间的关系中,不是的函数的是  
A. B. C. D.
4.下列关系式中,不是自变量的函数的是  
A. B. C. D.
函数关系式
(2024·海南省·中考真题)设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为度,另一个锐角为度,则与的函数关系式为( )
A. B. C. D.
1.油箱中存油40升,油从油箱中均匀流出,流速为0.2升分钟,则油箱中剩余油量(升与流出时间(分钟)的函数关系是  
A. B. C. D.
2.有一个长为15,宽为10的长方形,若将这个长方形的宽增加,长不变,所得新长方形的面积与的关系式为  
A. B. C. D.
3.验光师测得一组关于近视眼镜的度数(度与镜片焦距(米的对应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关于的函数表达式为  
近视眼镜的度数(度 200 250 400 500 1000
镜片焦距(米 0.5 0.4 0.25 0.2 0.1
A. B. C. D.
4.一辆汽车油箱内有油62升.如果设油箱内剩油量为(升,行驶路程为(千米),则随的变化而变化.
行驶路程(千米) 100 200 300 400
油箱内剩油量(升 50 38 26 14
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写出(升与(千米)之间的关系式  .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024·四川省泸州市·中考真题)在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A. B. 且 C. D.
1.在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2.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3.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  
A. B. C. D.且
4.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函数值
已知,那么   .
1.已知函数,则(3)   .
2.已知,那么   .
3.已知,那么  .
函数的图象
(2024·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真题)如图,一个圆柱体水槽底部叠放两个底面半径不等的实心圆柱体,向水槽匀速注水.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水槽中水的深度与注水时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
A. B. C. D.
1.一辆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加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开始匀速行驶.过了一段时间,汽车到达下一车站.乘客上下车后汽车开始加速,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匀速行驶.下图中近似地刻画出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情况的是  
A. B. C. D.
3.在七年级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小明同学突发奇想,画出了函数的图象,你认为正确的是  
A. B. C. D.
3.下列四个函数图象中,的大致图象  
A. B. C. D.
4.如图,这是某区域海水盐度随着纬度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北纬的海水盐度为
B.从北纬到北纬,海水盐度不断升高
C.北纬的海水盐度最高
D.此区域海水最高盐度与最低盐度之差为
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2024·安徽省·中考真题)如图,在中,,,,是边上的高.点,分别在边,上不与端点重合,且设,四边形的面积为,则关于的函数图象为( )
A. B. C. D.
1.如图,,是半径为1的上两点,且,点从点出发,在上以每秒一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按逆时针方向匀速运动,回到点运动结束,设运动时间为(单位:,弦的长为,那么下列图象中可能表示与函数关系的是  
A. B.C.D.
2.如图,在中,,,,点为边上一动点,过点作直线,交折线于点.设,,则关于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 C. D.
3.如图,在中,已知,,.点是边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端点和重合),过作交于点,点在边上,连接、.若,的面积为,则下面四个选项中最能反映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的是  
A. B. C. D.
4.如图,在菱形中,已知,.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的速度沿折线运动到点,同时动点从点出发,以相同速度沿折线运动到点,当一个点停止运动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设在此过程中运动时间为秒,的面积为.则下列图象中能大致反映与之间函数关系的是  
B.C. D.
5.如图(1),在矩形中,点是边的中点,动点从点出发,沿着折线运动到点停止.设动点运动的路程为,的面积为(当点与点,重合时,令,与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2)所示,则的面积为  
A.4.8 B.12 C.8 D.6
函数的表示方法
下表是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之间的对应表,则字母的值是  
华氏 23 32 41 59
摄氏 0 5 10 15
A.45 B.50 C.53 D.68
1.一个蓄水池有水,打开放水闸门匀速放水,水池中的水量和放水时间的关系如表,则放水后,水池中还有水  
放水时间 1 2 3 4
水池中水量 48 46 44 42
A. B. C. D.
2.5月15日07时18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开启了中国人自主探测火星之旅.已知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关系满足如表:
摄氏(单位 0 10 20 30
华氏(单位 14 32 50 68 86
若火星上的平均温度大约为,则此温度换算成华氏温度约为 .
3.甲、乙两施工队分别从两端修一段长度为315米的公路.在施工过程中,甲队曾因技术改进而停工一天,之后加快了施工进度并与乙队共同按期完成任务.下表根据每天工程进度制作而成的.
施工时间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累计完成施工量米 25 50 75 100 115 155 195 235 275 315
甲队技术改进后比技术改进前每天多修路    米.
4.已知是的函数,用列表法给出部分与的值,表中“▲”处的数是  .
1 2 3 4 6
▲ 6 4 3 2
分段函数
诸暨“天天速递”快递公司规定:重量在2000克以内的包裹快递邮资标准如下表:
运送距离
邮资(元 5.00 6.00 7.00 8.00
如果某人从该公司快递900克的包裹到距诸暨的某地,他应付的邮资是  
A.5.00元 B.6.00元 C.7.00元 D.8.00元
1.某市地铁票价计费标准如表所示:乘车距离,单位:公里.
乘车距离
票价(元 3 4 5 6 每增加1元可乘20公里
另外,使用市政交通一卡通,每个自然月每张卡片支出累计满100元后,超出部分打8折;满150元后,超出部分打5折;支出累计达400元后,不再打折.小红妈妈上班时,需要乘坐地铁15公里到达公司,每天上下班共乘坐两次,如果每次乘坐地铁都使用市政交通一卡通,那么每月第22次乘坐地铁上下班时,她刷卡支出的费用是    元.
2.北京地铁票价计费标准如表所示:
乘车距离(公里)
票价(元 3 4 5 6 每增加1元可乘坐20公里
另外,使用市政交通一卡通,每个自然月每张卡片支出累计满100元后,超出部分打8折;满150元后,超出部分打5折;支出累计达400元后,不再打折. 小红妈妈上班时,需要乘坐地铁15公里到达公司,每天上下班共乘坐两次,如果每次乘坐地铁都使用市政交通一卡通,那么每月第21次乘坐地铁上下班时,她刷卡支出的费用是  
A.2.5元 B.3元 C.4元 D.5元
3.某商场在“五一”期间举行促销活动,根据顾客按商品标价一次性购物总额,规定相应的优惠方法:
①如果不超过500元,则不予优惠;
②如果超过500元,但不超过800元,则按购物总额给予8折优惠;
③如果超过800元,则其中800元给予8折优惠,超过800元的部分给予6折优惠.
促销期间,小红和她母亲分别看中一件商品,若各自单独付款,则应分别付款480元和520元;若合并付款,则她们总共只需付款 元.变量和函数及其图象性质
中考考点 考查频率 新课标要求
变量相关概念 ★ 掌握常量和变量、自变量和因变量(函数)基本概念.
函数的相关概念 ★ 了解表示函数关系的三种方法:解析法、列表法、图象法,并会用解析法表示数量关系.
理解函数的意义及应用 ★★ 1.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直观感知,领悟函数基本概念的意义. 2.引导学生联系代数式和方程的相关知识,继续探索数量关系,增强数学建模意识,列出函数关系式.
该版块内容是初中代数最重要的部分,是代数的基础,年年都会考查,分值为6分左右,预计各地中考还将出现,在选填题中出现的可能性较大.
一、常量和变量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我们称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常量.
1.变量和常量是相对而言的,变化过程不同,它们可能发生改变,判断的前提条件是“在同一个变化过程中”,当变化过程改变时,同一个量的身份也可能随之改变,例如,在s=vt中,当s一定时,v,t为变量,s为常量;当t一定时,s,v为变量,而t为常量.
2.“常量”是已知数,是指在整个变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量,不能认为式中出现的字母就是变量,如在一个匀速运动中的速度v就是一个常量.
3.变量、常量与字母的指数没有关系,如S=πr2中,变量是“S”和“r”,常量是“π”.
4.判断一个量是不是变量,关键是看其数值是否发生变化.
二、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对函数定义的理解,主要抓住以下三点:
1.有两个变量.
2.函数不是数,函数的本质是对应,函数关系就是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且是一种特殊的对应关系,一个变量的数值随着另一个变量数值的变化而变化.
3.函数的定义中包括了对应值的存在性和唯一性两重意思,即对自变量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函数有且只有一个值与之对应,对自变量x的不同取值,y的值可以相同.
在某个变化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变量即为自变量,随之变化且对应值有唯一确定性的另一个变量即为该自变量的函数.
三、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当用函数关系式表示实际问题时,自变量的取值不但要使函数关系式有意义,而且还必须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四、函数解析式及函数值
函数解析式:用关于自变量的数学式子表示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描述函数的常用方法,这种式子叫做函数的解析式.
1.函数解析式是等式.
2.函数解析式中指明了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函数,通常等式右边的代数式中的变量是自变量,等式左边的变量表示函数.
3.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的方法叫做解析式法.
函数值:对于自变量x在取值范围内的某个确定的值a,函数y所对应的值为b,即当x=a,y=b时,b叫做自变量x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
五、函数的图象及其画法
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
常量与变量
如图,把两根木条和的一端用螺栓固定在一起,木条自由转动至位置.在转动过程中,下面的量是常量的为  
A.的度数 B.的长度 C.的长度 D.的面积
【答案】B
【解析】根据常量和变量的定义进行判断.
解:木条绕点自由转动至过程中,的长度始终不变,
故的长度是常量;
而的度数、的长度、的面积一直在变化,均是变量.
故选:.
1.水中涟漪(圆形水波)不断扩大,记它的半径为,则圆周长与的关系式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是变量 B.是变量 C.是变量 D.是常量
【答案】C
【解析】根据变量与常量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解:根据题意可得,
在中.2,为常量,是自变量,是因变量.
故选:.
2.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它的体温是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在这一问题中,因变量是  
A.沙漠 B.体温 C.时间 D.骆驼
【答案】B
【解析】因为骆驼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符合“对于一个变化过程中的两个量和,对于每一个的值,都有唯一的值和它相对应”的函数定义,自变量是时间,因变量是体温.
解:骆驼的体温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自变量是时间,因变量是体温,
故选:.
3.在中,它的底边是,底边上的高是,则三角形面积,当为定长时,在此式中  
A.,是变量,,是常量 B.,,是变量,是常量
C.,,是变量,是常量 D.是变量,,,是常量
【答案】
【解析】根据函数的定义:对于函数中的每个值,变量按照一定的法则有一个确定的值与之对应;来解答即可.
解:三角形面积,
当为定长时,在此式中、是变量,
,是常量;
故选:.
4.球的体积是,球的半径为,则,其中变量和常量分别是  
A.变量是,;常量是, B.变量是,;常量是
C.变量是,,;常量是 D.变量是,;常量是
【答案】
【解析】根据常量和变量的概念解答即可.
解:球的体积是,球的半径为,则,
其中变量是,;常量是, 故选:.
函数的概念
下列曲线所表示的与之间关系不是函数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满足对于的每一个取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据此即可确定函数的个数.
解:,,的图象都符合对于的每一个取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故,,的都是函数;
、的图象不满足对于的每一个取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1.下列关系中,不是的函数关系的是  
A.长方形的长一定时,其面积与宽
B.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其行驶的路程与行驶的时间
C.
D.
【答案】D
【解析】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满足对于的每一个取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据此即可确定函数的个数.
解:、对于的每一个取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故正确;
、对于的每一个取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故正确;
、对于的每一个取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故正确;
、对于的每一个取值,没有唯一确定的值,故错误;
故选:.
2.下列图象中,不是的函数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函数的定义: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并且对于在某个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按照对应法则,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则叫自变量,是的函数.根据定义再结合图象观察就可以得出结论.
解:根据函数定义,如果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并且对于在某个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按照对应法则,都有唯一确定的值和它对应.而中的的值不具有唯一性,所以不是函数图象.
故选:.
3.下列各曲线表示的与之间的关系中,不是的函数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函数的意义即可求出答案.函数的意义反映在图象上简单的判断方法是:做垂直轴的直线在左右平移的过程中与函数图象只会有一个交点.
解:根据函数的意义可知:对于自变量的任何值,都有唯一的值与之相对应,所以只有选项不满足条件.
故选:.
4.下列关系式中,不是自变量的函数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满足对于的每一个取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据此即可确定自变量是的函数.
解:、当取值时,有唯一的值对应;
、当取值时,有唯一的值对应;
、当取值时,有唯一的值对应;
、当取值时,有不唯一的值对应,故错误,
故选:.
函数关系式
(2024·海南省·中考真题)设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为度,另一个锐角为度,则与的函数关系式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在中,已知其中一个锐角为,另一个锐角为,
则,

由题意得:,
解得:,

故选:.
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求出的范围.
本题考查的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熟记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是解题的关键.
1.油箱中存油40升,油从油箱中均匀流出,流速为0.2升分钟,则油箱中剩余油量(升与流出时间(分钟)的函数关系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利用油箱中存油量40升流出油量剩余油量,根据等量关系列出函数关系式即可.
解:由题意得:流出油量是,
则剩余油量:,
故选:.
2.有一个长为15,宽为10的长方形,若将这个长方形的宽增加,长不变,所得新长方形的面积与的关系式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
解:由题意得:,
故选:.
3.验光师测得一组关于近视眼镜的度数(度与镜片焦距(米的对应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关于的函数表达式为  
近视眼镜的度数(度 200 250 400 500 1000
镜片焦距(米 0.5 0.4 0.25 0.2 0.1
A. B. C. D.
【答案】
【解析】直接利用已知数据可得,进而得出答案.
解:由表格中数据可得:,
故关于的函数表达式为:.
故选:.
4.一辆汽车油箱内有油62升.如果设油箱内剩油量为(升,行驶路程为(千米),则随的变化而变化.
行驶路程(千米) 100 200 300 400
油箱内剩油量(升 50 38 26 14
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写出(升与(千米)之间的关系式  .
【答案】.
【解析】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即可求出答案.
解:(千米升),

故答案为:.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024·四川省泸州市·中考真题)在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A. B. 且 C. D.
【答案】A
【解析】解:根据题意得:,
解得.
故选:.
1.在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分母不等于0,可以求出的范围.
解:根据题意得:且,
解得:.
故选:.
2.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得到答案.
解:由题意得:,
解得:,
故选:.
3.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  
A. B. C. D.且
【答案】D
【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就可以求解.
解: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分式有意义得:且,
解得:且.
故选:.
4.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进行计算即可求解.
解:根据题意得,,
解得.
故选:.
函数值
已知,那么   .
【答案】.
【解析】根据,可以求得的值,本题得以解决.
解:,

故答案为:.
1.已知函数,则(3)   .
【答案】-3
【解析】将代入该函数解析式进行计算可得此题结果.
解:,
(3),
故答案为:.
2.已知,那么   .
【答案】4
【解析】根据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可得答案.
解:,
当时,.
故答案为:4.
3.已知,那么   .
【答案】.
【解析】将的值代入解析式求值.
解:由题意得,.
故答案为:.
函数的图象
(2024·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真题)如图,一个圆柱体水槽底部叠放两个底面半径不等的实心圆柱体,向水槽匀速注水.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水槽中水的深度与注水时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略
1.一辆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加速行驶一段时间后开始匀速行驶.过了一段时间,汽车到达下一车站.乘客上下车后汽车开始加速,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匀速行驶.下图中近似地刻画出汽车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情况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根据加速、匀速、减速时,速度的变化情况,进行选择.
解:
公共汽车经历:加速匀速减速到站加速匀速,
加速:速度增加,
匀速:速度保持不变,
减速:速度下降,
到站:速度为0.
观察四个选项的图象是否符合题干要求,只有选项符合.
故选:.
3.在七年级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小明同学突发奇想,画出了函数的图象,你认为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根据绝对值的非负,结合四个选项即可得出结论.
解:中非负,
符合函数图象的选项为.
故选:.
3.下列四个函数图象中,的大致图象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的取值范围可以判断的正负,从而可以解答本题.
解:,
当时,;
当时,,
故选:.
4.如图,这是某区域海水盐度随着纬度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北纬的海水盐度为
B.从北纬到北纬,海水盐度不断升高
C.北纬的海水盐度最高
D.此区域海水最高盐度与最低盐度之差为
【答案】B
【解析】根据自变量的值与函数值的对应关系,可得相应的函数值;再结合函数图象的增减性解答即可.
解:由函数图象,得:
北纬的海水盐度为,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从北纬到北纬,海水盐度不断下降,从北纬到北纬,海水盐度不断升高,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北纬的海水盐度最高,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此区域海水最高盐度与最低盐度之差为:,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2024·安徽省·中考真题)如图,在中,,,,是边上的高.点,分别在边,上不与端点重合,且设,四边形的面积为,则关于的函数图象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解:过作于,如图:
,,,

是边上的高,
,,


,,
∽,




随的增大而减小,且与的函数图象为线段不含端点,观察各选项图象可知,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1.如图,,是半径为1的上两点,且,点从点出发,在上以每秒一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按逆时针方向匀速运动,回到点运动结束,设运动时间为(单位:,弦的长为,那么下列图象中可能表示与函数关系的是  
A.B.
C.D.
【答案】
【解析】由图得,当点在弧上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当点在弧上时,随的增大而增大;当点在弧上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即可判断答案.
解:如图,设过的直径为,
由图得,当点在弧上时,随的增大而减小;
当点在弧上时,随的增大而增大;
当点在弧上时,随的增大而减小;
的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
故选:.
2.如图,在中,,,,点为边上一动点,过点作直线,交折线于点.设,,则关于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两种情况:当点在时,当点在时,结合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即可求解.
解:,,,

当点在时,
直线,




即,
解得:;
当点在时,如图,
直线,




即,
解得:;
综上所述,关于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故选:.
3.如图,在中,已知,,.点是边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端点和重合),过作交于点,点在边上,连接、.若,的面积为,则下面四个选项中最能反映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作于,在中表示出,证明,表示出,再利用三角形面积表示出函数即可.
解:如图,作于,

在中,






即,


其中.
故选:.
4.如图,在菱形中,已知,.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的速度沿折线运动到点,同时动点从点出发,以相同速度沿折线运动到点,当一个点停止运动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设在此过程中运动时间为秒,的面积为.则下列图象中能大致反映与之间函数关系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由菱形的性质可证和都是等边三角形,可得,,分两种情况讨论,由锐角三角函数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与之间函数关系,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求解.
解:当时,如图1,过点作于,
由题意可得,
在菱形中,,,
,,
和都是等边三角形,
,,


的面积;
当时,如图2,过点作于,
由题意可得,


的面积,
该图象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
在时,随的增大而增大,
当时,有最大值为,
故选:.
5.如图(1),在矩形中,点是边的中点,动点从点出发,沿着折线运动到点停止.设动点运动的路程为,的面积为(当点与点,重合时,令,与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2)所示,则的面积为  
A.4.8 B.12 C.8 D.6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条件结合图(1)、图(2),列出相关的等式,最后利用相关联的条件解出值,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解:结合图1、图2可知,当点从点运动到点时,对应横坐标为,

由点是的中点及矩形对边相等知,


即①,
结合图1、图2可知,当点从点运动到点时,对应横坐标为5,对应的的面积,
,.
由勾股定理得,,
②,
,且,
③,

解关于的二次方程,得或(不合题意,舍去).
的面积为:,
结合③式可得:.
故选:.
函数的表示方法
下表是摄氏温度和华氏温度之间的对应表,则字母的值是  
华氏 23 32 41 59
摄氏 0 5 10 15
A.45 B.50 C.53 D.68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摄氏温度每增加,华氏温度增加,据此可得的值.
解:由题可得,每增加,华氏温度增加,

故选:.
1.一个蓄水池有水,打开放水闸门匀速放水,水池中的水量和放水时间的关系如表,则放水后,水池中还有水  
放水时间 1 2 3 4
水池中水量 48 46 44 42
A. B. C. D.
【答案】
【解析】根据表格中“放水时间”与“水池中水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可得答案.
解:由表格中“放水时间”与“水池中水量”对应值的变化规律可知,
放水时间每增加,水池中水量就减少,
所以当放水时间为时,水池中水量为,
故选:.
2.5月15日07时18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开启了中国人自主探测火星之旅.已知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关系满足如表:
摄氏(单位 0 10 20 30
华氏(单位 14 32 50 68 86
若火星上的平均温度大约为,则此温度换算成华氏温度约为    .
【答案】-67
【解析】根据表格中“摄氏(单位”与“华氏(单位”之间的变化关系得出函数关系式,再将代入计算即可.
解:由表格中两个变量的变化关系可得,

当时,,
故答案为:.
3.甲、乙两施工队分别从两端修一段长度为315米的公路.在施工过程中,甲队曾因技术改进而停工一天,之后加快了施工进度并与乙队共同按期完成任务.下表根据每天工程进度制作而成的.
施工时间天 1 2 3 4 5 6 7 8 9 10
累计完成施工量米 25 50 75 100 115 155 195 235 275 315
甲队技术改进后比技术改进前每天多修路    米.
【答案】15
【解析】先根据第4、5两天的施工量求出乙每天修路15米,再根据第2、3两天的施工量求出甲技术改进前每天修路10米,再根据第5、6两天的施工量求出甲队技术改进后每天修路25米,最后求出甲队技术改进后比技术改进前每天多修路的米数即可.
解:有题意可知,乙队每天修路:(米,
甲队技术改进前甲乙两人每天共修路:(米,
甲队技术改进前每天修路:(米,
根据表格可知,甲队技术改进后每天修路:(米,
甲队技术改进后比技术改进前每天多修路:(米,
故答案为:15.
4.已知是的函数,用列表法给出部分与的值,表中“▲”处的数是  12 .
1 2 3 4 6
▲ 6 4 3 2
【答案】12
【解析】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再将表中代入,即可求出“▲”处的数.
解:设解析式为,
将代入解析式得,
这个函数关系式为:,
把代入得,
表中“▲”处的数为12,
故答案为:12.
分段函数
诸暨“天天速递”快递公司规定:重量在2000克以内的包裹快递邮资标准如下表:
运送距离
邮资(元 5.00 6.00 7.00 8.00
如果某人从该公司快递900克的包裹到距诸暨的某地,他应付的邮资是  
A.5.00元 B.6.00元 C.7.00元 D.8.00元
【答案】C
【解析】根据表格,写出邮资与运送距离的函数关系式,判断出,得到邮资的值.
解:邮资与运送距离的函数关系式为



故选:.
1.某市地铁票价计费标准如表所示:乘车距离,单位:公里.
乘车距离
票价(元 3 4 5 6 每增加1元可乘20公里
另外,使用市政交通一卡通,每个自然月每张卡片支出累计满100元后,超出部分打8折;满150元后,超出部分打5折;支出累计达400元后,不再打折.小红妈妈上班时,需要乘坐地铁15公里到达公司,每天上下班共乘坐两次,如果每次乘坐地铁都使用市政交通一卡通,那么每月第22次乘坐地铁上下班时,她刷卡支出的费用是   元.
【答案】4
【解析】根据优惠方案,分别计算每次乘车的费用,进行累计即可.
解:小红妈妈每天的上下班的费用分别为5元,即每天10元,10天后花费100元,第22次乘坐地铁时,价格给予8折优惠,此时花费(元,
故答案为:4.
2.北京地铁票价计费标准如表所示:
乘车距离(公里)
票价(元 3 4 5 6 每增加1元可乘坐20公里
另外,使用市政交通一卡通,每个自然月每张卡片支出累计满100元后,超出部分打8折;满150元后,超出部分打5折;支出累计达400元后,不再打折.
小红妈妈上班时,需要乘坐地铁15公里到达公司,每天上下班共乘坐两次,如果每次乘坐地铁都使用市政交通一卡通,那么每月第21次乘坐地铁上下班时,她刷卡支出的费用是  
A.2.5元 B.3元 C.4元 D.5元
【答案】C
【解析】根据优惠方案,分别计算每次乘车的费用,进行累计即可.
解:小红妈妈每天的上下班的费用分别为5元,即每天10元,10天后花费100元,第21次乘坐地铁时,价格给予8折优惠,此时花费元,
故选:.
3.某商场在“五一”期间举行促销活动,根据顾客按商品标价一次性购物总额,规定相应的优惠方法:
①如果不超过500元,则不予优惠;
②如果超过500元,但不超过800元,则按购物总额给予8折优惠;
③如果超过800元,则其中800元给予8折优惠,超过800元的部分给予6折优惠.
促销期间,小红和她母亲分别看中一件商品,若各自单独付款,则应分别付款480元和520元;若合并付款,则她们总共只需付款   元.
【答案】838或910
【解析】根据题意知付款480元时,其实际标价为为480或600元,付款520元,实际标价为650元,求出一次购买标价1130元或1250元的商品应付款即可.
解:由题意知付款480元,实际标价为480或元,
付款520元,实际标价为元,
如果一次购买标价元的商品应付款
元.
如果一次购买标价元的商品应付款
元. 故答案为:838或91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