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学科
中图七下地理第6章测试卷02
(时间:40分钟总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023年9月,历时9年的大藤峡
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完工。该工程坐
落在广西最大最长的峡谷——大藤
峡,控制56%的西江水资源量,是
距离粤港澳大湾区最近的大型水利
枢纽。下图示意大藤峡水利枢纽位置。
据此完成1~2题。
1.大藤峡水利枢纽建设时间较长的原因是(D)
①工程量较大②资金不足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④峡谷跨
度大,施工建设难度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大藤峡水利枢纽运营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作用有(B)
①灌溉②减少凌汛③提高水质④防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3年9月7日晚至8日早晨,深圳普降极端特大暴雨,在13个小时内全市平均降水量达到202.8毫米。受强降雨影响,多处道路积水严重,无法通行。罗湖火车站出站通道受阻,部分广深城际动车停运。下图为深圳某地灾后现场图。据此完成3~4题。
3.深圳本次因强降水造成的自然灾害是(C)
A.霜冻 B.干旱
C.洪涝 D.沙尘暴
第3~4题图
4.应对此类自然灾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D)
A.到低洼地区避险
B.爬上高压电线杆避险
C.路面有大量积水时强行通过
D.遇到漩涡绕路行走,防止跌入窨井
读我国华北平原某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中所示的气象灾害是(C)
A.寒潮 B.沙尘暴
C.春旱 D.洪涝
第5~6题图
6.下列表示该地区气候特征的是(C)
A. B. C. D.
2022年11月27日,中国天气网发布全国“冰冻线”(最低气温0℃线)进程图。读图,完成7~8题。
7.最低气温0℃线推进到山东全省以南的时间是(C)
A.11月28日 B.11月29日
C.11月30日 D.12月1日
第7~8题图
8.影响此次我国“冰冻线”推进过程的因素是(D)
A.海陆因素 B.地形地势 C.纬度因素 D.冬季风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读图,完成9~10题。
第9~10题图
9.关于甘肃积石山县的叙述,正确的是(A)
A.震中积石山县的经纬度坐标大致位于(35.7°N,102.8°E)附近
B.此次积石山地震主要原因是位于板块张裂拉伸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C.山东消防积极响应,第一时间赶往灾区,最有可能选用的交通方式为铁路运输
D.当地年降水量约为200毫米,救援时要防范暴雨带来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10.当地震来临时,正确的做法是(A)
①躲避时尽量用棉被、枕头或其他软物保护头部②在家中,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③在野外,应到空旷的地方避震④在建筑高层,应迅速进电梯撤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综合题(共30分)
11.某中学地理社团进行了“高大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作用”的模拟演示。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图1我国部分地区平均每年寒潮
出现次数及移动路径图
图2演示场景图
【发现问题】四川盆地平均每年寒潮出现的次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少。
【模拟演示】
演示材料:毛巾、挡板、厚手套、干冰、水、烧杯等。
演示步骤:①将裹住毛巾的挡板立于桌面上,模拟高大山脉;
②戴厚手套取适量干冰放入烧杯,放在挡板的一侧;
③向烧杯中加入清水,出现大量白雾;
④面向挡板,用适当力度扇动白雾,借助白雾的移动模拟气流运动状态。观察记录:
(1)读图2,大部分白雾被阻挡在挡板的A_(填字母)侧。
[答案]演示结论: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气流运动方向与山脉走向不一
致时,高大山脉对气流有_阻挡_作用。(2分)
【解决问题】
(2)读图1,四川盆地北部的_秦岭_(填甲山脉名称)对来自北方的寒潮有阻挡作用,因此四川盆地平均每年寒潮出现的次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_少_。(2分)
【拓展延伸】
(3)读图1,与西双版纳地区北部的高大山脉相比,广州北部的南岭
海拔较低,对寒潮阻挡作用较_小_。(1分)
【链接生活】
(4)寒潮属于_气象_(填“气象”或“地质”)灾害,寒潮过境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在生活中,你要准备哪些物品应对寒潮?请举一例:_准备御寒衣物_。(2分)
12.【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毗邻南亚和东南亚,多山的地形、多样的气候孕育了丰富的生物物种,拥有中国一半以上的动植物种类,保存了一大批古老、特有物种,是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宝库之一。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与人类活动干扰,云南省物种多样性和脆弱性并存,一些物种种群数量少、分布狭窄,濒临灭绝风险,拯救和保护迫在眉睫。
材料二2024年春季,云南省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引发旱灾。旱情较重地区采取“地下找水、山泉引水、应急调水”等举措,最大限度减轻旱灾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材料三云南省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说出图中影响云南省降水的风向和水汽来源。(2分)
[答案]西南风;印度洋。
(2)分析云南省成为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宝库之一的原因。(答出2点,4分)
[答案]省内有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地形种类多样;省内有热带、亚热带、高原山地气候,气候条件复杂;山区面积大,地形崎岖,对外沟通不便,人类活动干扰较少;地势垂直变化明显,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和生物种类都有显著差异。
(3)分析春旱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不利影响。(答出2点,4分)
[答案]水源减少,不利于动植物的成长;春旱导致火灾发生,会减少生物数量;极端天气和气候的变化有导致濒危物种灭绝的风险。
(4)从节流的角度阐述应对云南省春旱的措施。(答出2点,4分)
[答案]①推广旱作节水技术;②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种植耐旱作物;③一水多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
13.【万物“包浆”冰雪奇观】2024年2月,我国部分地区遭遇大范围冻雨天气,对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某地理兴趣小组通过查找资料对冻雨形成的原因、分布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探究。读此次冻雨区域分布图和冻雨形成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解锁细节——分布
(1)冻雨集中区多分布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南方_地区,本轮冻雨集中区在_湖北_省、湖南省分布范围最广,较常年1—2月冻雨集中区界线_北_(填“南”或“北”)移。(3分)
分析现象——成因
(2)冻雨外观与一般雨滴相同,我国冻雨集中区由于南下的冷空气和北上的_暖湿_气流交汇,气流抬升至空中形成雨水,但当接触到近地面温度为_0_℃以下的物体时,会迅速冻结成光滑坚硬的透明冰层,形成冻雨。(2分)
应对手册——防范
冻雨作为灾害性天气,对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电力输送、通信网络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均会造成较严重的危害。
(3)简要说明日常生活中防范或减轻冻雨危害的措施。(至少答出2点,2分)
[答案]群众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采取防寒保暖和防滑措施;行人注意远离或避让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辆;驾驶员尽量为车辆安装轮胎防滑链,不要超车、加速、急转弯或者紧急制动;有关部门及时清理积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1张PPT)
中图2024七下地理同步精品课件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
中图版七下地理 阶段性检测讲解课件
中图七下地理第6章测试卷02
(时间:40分钟 总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023年9月,历时9年的大藤峡
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完工。该工程坐
落在广西最大最长的峡谷——大藤
峡,控制56%的西江水资源量,是
距离粤港澳大湾区最近的大型水利
枢纽。下图示意大藤峡水利枢纽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大藤峡水利枢纽建设时间较长的原因是( )
D
①工程量较大 ②资金不足 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 ④峡谷跨
度大,施工建设难度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大藤峡水利枢纽运营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作用有( )
B
①灌溉 ②减少凌汛 ③提高水质 ④防洪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23年9月7日晚至8日早晨,深圳普降极端特大暴雨,在13个小时
内全市平均降水量达到202.8毫米。受强降雨影响,多处道路积水严重,
无法通行。罗湖火车站出站通道受阻,部分广深城际动车停运。下图
为深圳某地灾后现场图。据此完成3~4题。
第3~4题图
3.深圳本次因强降水造成的自然灾害是( )
A. 霜冻 B. 干旱
C. 洪涝 D. 沙尘暴
C
4.应对此类自然灾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到低洼地区避险
B. 爬上高压电线杆避险
C. 路面有大量积水时强行通过
D. 遇到漩涡绕路行走,防止跌入窨井
D
读我国华北平原某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完成5~6题。
第5~6题图
5.图中所示的气象灾害是( )
A. 寒潮 B. 沙尘暴
C. 春旱 D. 洪涝
C
6.下列表示该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C
2022年11月27日,中国天气网发布全国“冰冻线”(最低气温0 线)
进程图。读图,完成7~8题。
第7~8题图
7.最低气温0 线推进到山东全省以南的时间
是( )
A. 11月28日 B. 11月29日
C. 11月30日 D. 12月1日
C
8.影响此次我国“冰冻线”推进过程的因素是( )
D
A. 海陆因素 B. 地形地势 C. 纬度因素 D. 冬季风
第9~10题图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甘肃
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读
图,完成9~10题。
9.关于甘肃积石山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A. 震中积石山县的经纬度坐标大致位于(35.7°N,102.8°E)附近
B. 此次积石山地震主要原因是位于板块张裂拉伸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C. 山东消防积极响应,第一时间赶往灾区,最有可能选用的交通方式
为铁路运输
D. 当地年降水量约为200毫米,救援时要防范暴雨带来的泥石流、山
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10.当地震来临时,正确的做法是( )
A
①躲避时尽量用棉被、枕头或其他软物保护头部 ②在家中,如果不能
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 ③在野外,应到空旷的地方避
震 ④在建筑高层,应迅速进电梯撤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二、综合题(共30分)
11.某中学地理社团进行了“高大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作用”的模拟演示。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图1 我国部分地区平均每年寒潮
出现次数及移动路径图
图2 演示场景图
【发现问题】四川盆地平均每年寒潮出现的次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
游平原少。
【模拟演示】
演示材料:毛巾、挡板、厚手套、干冰、水、烧杯等。
演示步骤:①将裹住毛巾的挡板立于桌面上,模拟高大山脉;
②戴厚手套取适量干冰放入烧杯,放在挡板的一侧;
③向烧杯中加入清水,出现大量白雾;
④面向挡板,用适当力度扇动白雾,借助白雾的移动模拟气流运动状态。
观察记录:
(1)读图2,大部分白雾被阻挡在挡板的___(填字母)侧。
A
[答案] 演示结论: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气流运动方向与山脉走向不一
致时,高大山脉对气流有_阻挡_作用。(2分)
【解决问题】
(2)读图1,四川盆地北部的______(填甲山脉名称)对来自北方的
寒潮有阻挡作用,因此四川盆地平均每年寒潮出现的次数比同纬度的
长江中下游平原____。(2分)
秦岭
少
【拓展延伸】
(3)读图1,与西双版纳地区北部的高大山脉相比,广州北部的南岭
海拔较低,对寒潮阻挡作用较____。(1分)
小
【链接生活】
(4)寒潮属于______(填“气象”或“地质”)灾害,寒潮过境多出现大
风、降温、雨雪等天气。在生活中,你要准备哪些物品应对寒潮?请
举一例:______________。(2分)
气象
准备御寒衣物
12.【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毗邻南亚和东南亚,多山的地形、多样
的气候孕育了丰富的生物物种,拥有中国一半以上的动植物种类,保
存了一大批古老、特有物种,是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宝库之一。受全球
气候变化影响与人类活动干扰,云南省物种多样性和脆弱性并存,一
些物种种群数量少、分布狭窄,濒临灭绝风险,拯救和保护迫在眉睫。
材料二 2024年春季,云南省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气温较常年同期
偏高,引发旱灾。旱情较重地区采取“地下找水、山泉引水、应急调水”
等举措,最大限度减轻旱灾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材料三 云南省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说出图中影响云南省降水的风向和水汽来源。(2分)
[答案] 西南风;印度洋。
(2)分析云南省成为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宝库之一的原因。(答出2点,
4分)
[答案] 省内有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地形种类多样;省内有热带、亚
热带、高原山地气候,气候条件复杂;山区面积大,地形崎岖,对外
沟通不便,人类活动干扰较少;地势垂直变化明显,从山麓到山顶,
气候和生物种类都有显著差异。
(3)分析春旱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不利影响。(答出2点,4分)
[答案] 水源减少,不利于动植物的成长;春旱导致火灾发生,会减少
生物数量;极端天气和气候的变化有导致濒危物种灭绝的风险。
(4)从节流的角度阐述应对云南省春旱的措施。(答出2点,4分)
[答案] ①推广旱作节水技术;②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种植耐
旱作物;③一水多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
13.【万物“包浆”冰雪奇观】2024年2月,我国部分地区遭遇大范围冻
雨天气,对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某地理兴趣小组通过查找资料对
冻雨形成的原因、分布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探究。读此次冻雨区域分布
图和冻雨形成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解锁细节——分布
(1)冻雨集中区多分布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地区,本轮冻
雨集中区在______省、湖南省分布范围最广,较常年1—2月冻雨集中
区界线____(填“南”或“北”)移。(3分)
南方
湖北
北
分析现象——成因
(2)冻雨外观与一般雨滴相同,我国冻雨集中区由于南下的冷空气和
北上的______气流交汇,气流抬升至空中形成雨水,但当接触到近地
面温度为___ 以下的物体时,会迅速冻结成光滑坚硬的透明冰层,形
成冻雨。(2分)
暖湿
0
应对手册——防范
冻雨作为灾害性天气,对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电力输送、通信
网络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均会造成较严重的危害。
(3)简要说明日常生活中防范或减轻冻雨危害的措施。(至少答出2
点,2分)
[答案] 群众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采取防寒保暖和防滑措施;行人注
意远离或避让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辆;驾驶员尽量为车辆安装轮胎防滑
链,不要超车、加速、急转弯或者紧急制动;有关部门及时清理积冰。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学科
中图七下地理第6章测试卷02
(时间:40分钟总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023年9月,历时9年的大藤峡
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完工。该工程坐
落在广西最大最长的峡谷——大藤
峡,控制56%的西江水资源量,是
距离粤港澳大湾区最近的大型水利
枢纽。下图示意大藤峡水利枢纽位置。
据此完成1~2题。
1.大藤峡水利枢纽建设时间较长的原因是(D)
①工程量较大②资金不足③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④峡谷跨
度大,施工建设难度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大藤峡水利枢纽运营对粤港澳大湾区的作用有(B)
①灌溉②减少凌汛③提高水质④防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3年9月7日晚至8日早晨,深圳普降极端特大暴雨,在13个小时内全市平均降水量达到202.8毫米。受强降雨影响,多处道路积水严重,无法通行。罗湖火车站出站通道受阻,部分广深城际动车停运。下图为深圳某地灾后现场图。据此完成3~4题。
3.深圳本次因强降水造成的自然灾害是(C)
A.霜冻 B.干旱
C.洪涝 D.沙尘暴
第3~4题图
4.应对此类自然灾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D)
A.到低洼地区避险
B.爬上高压电线杆避险
C.路面有大量积水时强行通过
D.遇到漩涡绕路行走,防止跌入窨井
读我国华北平原某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中所示的气象灾害是(C)
A.寒潮 B.沙尘暴
C.春旱 D.洪涝
第5~6题图
6.下列表示该地区气候特征的是(C)
A. B. C. D.
2022年11月27日,中国天气网发布全国“冰冻线”(最低气温0℃线)进程图。读图,完成7~8题。
7.最低气温0℃线推进到山东全省以南的时间是(C)
A.11月28日 B.11月29日
C.11月30日 D.12月1日
第7~8题图
8.影响此次我国“冰冻线”推进过程的因素是(D)
A.海陆因素 B.地形地势 C.纬度因素 D.冬季风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读图,完成9~10题。
第9~10题图
9.关于甘肃积石山县的叙述,正确的是(A)
A.震中积石山县的经纬度坐标大致位于(35.7°N,102.8°E)附近
B.此次积石山地震主要原因是位于板块张裂拉伸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C.山东消防积极响应,第一时间赶往灾区,最有可能选用的交通方式为铁路运输
D.当地年降水量约为200毫米,救援时要防范暴雨带来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10.当地震来临时,正确的做法是(A)
①躲避时尽量用棉被、枕头或其他软物保护头部②在家中,如果不能及时撤离,可以暂时躲在小开间的墙角③在野外,应到空旷的地方避震④在建筑高层,应迅速进电梯撤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综合题(共30分)
11.某中学地理社团进行了“高大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作用”的模拟演示。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图1我国部分地区平均每年寒潮
出现次数及移动路径图
图2演示场景图
【发现问题】四川盆地平均每年寒潮出现的次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少。
【模拟演示】
演示材料:毛巾、挡板、厚手套、干冰、水、烧杯等。
演示步骤:①将裹住毛巾的挡板立于桌面上,模拟高大山脉;
②戴厚手套取适量干冰放入烧杯,放在挡板的一侧;
③向烧杯中加入清水,出现大量白雾;
④面向挡板,用适当力度扇动白雾,借助白雾的移动模拟气流运动状态。观察记录:
(1)读图2,大部分白雾被阻挡在挡板的A_(填字母)侧。
[答案]演示结论: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气流运动方向与山脉走向不一
致时,高大山脉对气流有_阻挡_作用。(2分)
【解决问题】
(2)读图1,四川盆地北部的_秦岭_(填甲山脉名称)对来自北方的寒潮有阻挡作用,因此四川盆地平均每年寒潮出现的次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_少_。(2分)
【拓展延伸】
(3)读图1,与西双版纳地区北部的高大山脉相比,广州北部的南岭
海拔较低,对寒潮阻挡作用较_小_。(1分)
【链接生活】
(4)寒潮属于_气象_(填“气象”或“地质”)灾害,寒潮过境多出现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在生活中,你要准备哪些物品应对寒潮?请举一例:_准备御寒衣物_。(2分)
12.【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毗邻南亚和东南亚,多山的地形、多样的气候孕育了丰富的生物物种,拥有中国一半以上的动植物种类,保存了一大批古老、特有物种,是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宝库之一。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与人类活动干扰,云南省物种多样性和脆弱性并存,一些物种种群数量少、分布狭窄,濒临灭绝风险,拯救和保护迫在眉睫。
材料二2024年春季,云南省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引发旱灾。旱情较重地区采取“地下找水、山泉引水、应急调水”等举措,最大限度减轻旱灾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材料三云南省及周边区域示意图。
(1)说出图中影响云南省降水的风向和水汽来源。(2分)
[答案]西南风;印度洋。
(2)分析云南省成为全球的生物多样性宝库之一的原因。(答出2点,4分)
[答案]省内有横断山脉、云贵高原,地形种类多样;省内有热带、亚热带、高原山地气候,气候条件复杂;山区面积大,地形崎岖,对外沟通不便,人类活动干扰较少;地势垂直变化明显,从山麓到山顶,气候和生物种类都有显著差异。
(3)分析春旱对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不利影响。(答出2点,4分)
[答案]水源减少,不利于动植物的成长;春旱导致火灾发生,会减少生物数量;极端天气和气候的变化有导致濒危物种灭绝的风险。
(4)从节流的角度阐述应对云南省春旱的措施。(答出2点,4分)
[答案]①推广旱作节水技术;②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种植耐旱作物;③一水多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等。
13.【万物“包浆”冰雪奇观】2024年2月,我国部分地区遭遇大范围冻雨天气,对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某地理兴趣小组通过查找资料对冻雨形成的原因、分布以及防治措施进行探究。读此次冻雨区域分布图和冻雨形成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解锁细节——分布
(1)冻雨集中区多分布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南方_地区,本轮冻雨集中区在_湖北_省、湖南省分布范围最广,较常年1—2月冻雨集中区界线_北_(填“南”或“北”)移。(3分)
分析现象——成因
(2)冻雨外观与一般雨滴相同,我国冻雨集中区由于南下的冷空气和北上的_暖湿_气流交汇,气流抬升至空中形成雨水,但当接触到近地面温度为_0_℃以下的物体时,会迅速冻结成光滑坚硬的透明冰层,形成冻雨。(2分)
应对手册——防范
冻雨作为灾害性天气,对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电力输送、通信网络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均会造成较严重的危害。
(3)简要说明日常生活中防范或减轻冻雨危害的措施。(至少答出2点,2分)
[答案]群众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采取防寒保暖和防滑措施;行人注意远离或避让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辆;驾驶员尽量为车辆安装轮胎防滑链,不要超车、加速、急转弯或者紧急制动;有关部门及时清理积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