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西半球的国家 课时习题课件(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24)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十章西半球的国家 课时习题课件(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15 17:04:48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十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一节 美国
一、移民国家
1.美国本土横贯美洲大陆,东临 、西濒太平洋,北、南分别与 、 相邻。
2.除本土外,美国国土还包括北美洲西北部的 和太平洋中的 。
3.美国是世界第三人口大国,也是发达国家中人口增长较____的国家。原来居住在美国的是 等原住民,如今美国人多是来自世界各地的 及其后裔。
大西洋
加拿大
墨西哥
阿拉斯加
夏威夷
印第安人
移民

4.美国的华人和华侨分布比较广泛。在 、 _____ 和 等城市还有华人聚居的、富有中华文化特色的“ ”。
5.美国社会长期存在着 ,主要表现为白种人对有色人种的歧视
二、农业地区专门化
1.美国本土绝大部分位于 ,地形呈 分布,西部为 ,中部为平原,东部为低缓山地。
旧金山
纽约
洛杉矶
唐人街
种族歧视
温带
南北纵列
高原山地
2.美国的 、 、大豆、棉花等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美国农业生产规模大,各个生产过程和环节都实现了 。
3. 是美国农业的显著特点。美国农业地区专门化便于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发挥 、 _的优势,提高生产效率。
三、资源消耗大国
1.美国科技发达,以 、 、新材料技术产业等为代表的高技术产业世界领先。
玉米
小麦
地区专门化
大规模
机械化
机械化
信息
生物
2.美国一方面重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出口 产品;另一方面从其他国家大量进口 的产品,如汽车、服装等。此外,美国也直接从其他国家大量进口 。例如,虽然美国的石油储量、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但受开采运输成本、国家战略等因素的影响,美国仍从其他国家大量进口石油。
3.美国是人口 、经济水平 的发达国家,消费水平很高,人均资源消耗量远 世界平均水平。
4.位于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东南的“ ”,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技术产业中心,因大量生产电子工业的基本材料——硅片而得名。
高技术
资源消耗大
资源
最多
最高
高于
硅谷
导学一 美国概况
下列关于美国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C
图2
A.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
B.季风气候分布广
C.地势东西高,中间低
D.密西西比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
解析:美国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东部是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是中央大平原,西部是落基山脉和海岸山脉,地势东西高、中间低。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四大河。故选C。
答案:C
导学二 美国农业的特点及分布
读“美国本土农业带(区)分布图”(图5),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农业带的名称。
A ,   
B ,
C ,   
D 。
图5
乳畜带
小麦区
棉花带
玉米带
(2)图中反映出美国农业已实现了地区生产的 ,它使各种作物高度集中在最适宜发展的地区内,便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大规模使用机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3)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美国无法大规模生产_______作物,所以其咖啡豆、可可豆、香蕉、天然橡胶等农产品的进口量很大。
专门化
热带
答案:(1)乳畜带 小麦区 棉花带 玉米带
(2)专门化
(3)热带
解析:本题考查美国农业带的分布特点。第(1)题,读图可知,A是乳畜带,B是小麦区,C是棉花带,D是玉米带。第(2)题,美国农业已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门化,便于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第(3)题,美国本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无法大规模生产热带作物。
导学三 美国工业的特点与分布
下列关于美国工业分布的三大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南部地区是美国水分和阳光充足的地区,也是美国工业发展最早的地区
B.西部地区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的狭长地带
C.东北部地区是美国的汽车、钢铁、化学工业集中分布的地区
D.南部地区是美国新兴的石油、飞机、宇航等工业区
A
答案:A
解析:美国的工业大致可分为三个区:东北部工业区以加工业为主,是美国的汽车、钢铁、化学工业的集中分布地区;南部的工业区以石油、化工、军事和航空航天工业为主;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工业区以航空、电子等工业为主。在三大工业区中,东北部工业区发展最早。
1.美国国旗的50颗星星代表美国的48个本土州和2个海外州,这2个海外州是( )
A.加利福尼亚州和爱达荷州
B.密苏里州、蒙大拿州
C.新泽西州、新墨西哥州
D.夏威夷州和阿拉斯加州
2.美国的2个海外州的纬度跨了多少个温度带?( )
A.5个 B.4个 C.3个 D.2个
D
C
3.读“美国地图”(图6),完成第3~5题。
3.下列关于美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 ②主要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③人种以混血种人为主 ④移民是该国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图6
D
4.美国沿40°N 纬线的地势特征是( )
A.中间高,东西低 B.西高东低
C.中间低,东西高 D.东高西低
5.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下列有关美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
B.纵贯西部的山脉是阿巴拉契亚山脉
C.西部的工业区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区
D.东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C
A
美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1990年以来,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贡献最大,美国农业发达但每年仍需进口部分农产品。据此,完成第6~7题。
6.美国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②直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③新增就业机会最大的产业部门 
④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各方面,形成许多新的产业部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美国从巴西进口农产品的原因可能是( )
A.美国没有热带国土
B.巴西是黄金、金刚石产量最多的国家
C.美国农业有专业化和机械化特点
D.巴西大量出口咖啡豆等热带农产品
C
D
读“某地区地形剖面图”(图7),完成第1~2题。
图7
1.该图所示的国家是( )
A.澳大利亚 B.俄罗斯
C.印度 D.美国
2.图中a、b、c三处分别为( )
A.大西洋、尼罗河、印度洋
B.太平洋、亚马孙河、大西洋
C.印度洋、墨累河、太平洋
D.太平洋、密西西比河、大西洋
D
D
读“美国本土地形示意图”(图8),完成第3~4题。
图8
3.下列关于美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
B.美国平原面积狭小
C.降水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D.密西西比河航运、灌溉效益极低
4.冬季,来自北部的冷空气有时可长驱南下直达新奥尔良,形成大风寒潮天气。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 )
A.与东西跨经度广有关
B.与西部高大的山系有关
C.与中部辽阔的平原南北纵贯有关
D.与东西两侧濒临大洋有关
A
C
读“美国本土主要工业区分布”(图9),完成第5~6题。
5.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发展传统工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土壤肥沃 B.交通便利
C.矿产资源丰富 D.市场广阔
图9
C
6.美国的“硅谷”位于西部的工业区,其在美国本土版图中位于( )
A.西海岸 B.大西洋沿岸
C.墨西哥湾沿岸 D.北冰洋沿岸
7.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但咖啡、可可、天然橡胶等热带农产品需要大量进口,其主要原因是( )
A.美国的热带面积狭小,国内对热带农产品的需求量大
B.美国农业生产水源不足
C.美国种植热带农作物的技术落后
D.美国的平原面积狭小
A
A
8.下列关于美国人口和文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美国大多数居民为白种人,多为欧洲移民的后裔
B.不同文化的移民经过长期的交流与融合,形成多元文化
C.美国的华人、华侨集中居住的地方被称为“唐人街”
D.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出生率高
D
读“美国本土地形图”(图10),完成下列问题。
图10
(1)美国本土西部为高大的___________山系北段,东部为低缓的阿巴拉契亚山脉,中部为中央大平原,由此判断美国的地势特征是 __ _________。
科迪勒拉
东西(两侧)高,
中间低
(2)图中的河流A是 河,其干流流向为 。
(3)五大湖地区是美国重要的制造业带,同时乳畜业发达,分析该地乳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 。
人文条件: ___ ___________。
(4)美国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位于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城市)附近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密西西比
自北向南
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
处于美国制造业带,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
市场广阔
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
1.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与玉米有关的项目式学习。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问题。
项目主题 小玉米大世界
项目背景 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某中学地理社团开展了以“小玉米大世界”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下面是同学们项目式学习的内容。
任务一 收集信息
材料 我国玉米主要用途(图11)。
(1)说出我国进口玉米的主要用途。
图11
答:饲料加工(或肉禽、水产饲料);工业加工(或玉米胚芽制油、生产玉米淀粉、乙醇)。
任务二 分析探究
2024年一季度我国进口玉米约37.8%来自美国。美国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2024年,美国玉米产量再创新高。
(2)归纳美国农业生产特点。
(3)说出美国玉米带的分布地区,并简述该地区种植玉米的优势自然条件。
答: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机械化、商品化程度高。
答:中部(平原)地区,地处温带地区,热量充足;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等等。
任务三 成果展示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不断将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农业领域,通过政府主导的信息化平台,为农业企业、农业生产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业信息,促进农业高效生产管理。
(4)高新技术对农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试用实例说明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答: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业信息,便于精准作业和高效生产;无人机播种;无人机喷洒农业;农产品保鲜和冷藏技术;温室大棚;无土栽培;等等。
2.美国是世界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美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占世界总额的10%以上,主要贸易伙伴有加拿大、墨西哥、日本、中国和欧盟等。请同学们动动手绘制世界海陆轮廓简图,并在图中标出美国及其主要贸易伙伴的大致位置。
答案:略(共27张PPT)
第十章 西半球的国家
第二节 巴西
一、混血种人为主的国家
1.巴西是 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位于 东部,东临 ,绝大部分国土位于热带。
2.巴西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西北部为 ,东南部为 。
3.巴西是南美洲人口 的国家。巴西人口中, _数量众多。
南美洲
南美洲
大西洋
亚马孙平原
巴西高原
最多
混血种人
二、发展中的经济大国
1.巴西具有种植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也有丰富的 资源。
2.巴西的 、 、大豆、玉米、牛肉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是世界重要的 生产国和出口国。巴西的 储量大、品质优,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
3. 是南美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目前,巴西民用支线飞机制造业和 居世界领先水平,航空航天业规模较大。
热带作物
矿产
咖啡
蔗糖
农产品
铁矿
巴西
生物燃料产业
三、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1.世界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 ,流经巴西北部。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着地球上面积最大的 ,其中60%在 境内。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_______效益和 效益。
2.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巴西大规模开发亚马孙地区。在热带雨林中 ,开辟大型的农场和牧场, 、办工厂、建城镇……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严重的破坏,不仅对巴西本土的环境造成影响,如 、 ,而且影响全球的气候。
亚马孙河
热带雨林
环境
经济
修建公路
采矿
生物多样性锐减
巴西
水土流失加剧
导学一 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读图2,完成第(1)~(5)题。
(1)巴西人口和城市大都分布于( )
A.东南沿海    
B.巴西高原
C.亚马孙平原
D.安第斯山区
图2
A
(2)下列关于巴西人口稠密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海上交通便利 B.气候温暖湿润
C.开发较早,经济发达 D.有大片热带雨林
(3)占巴西人口比重最大的是( )
A.白种人 B.混血种人 C.黑种人 D.印第安人
(4)下列有关巴西语言和文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巴西通用西班牙语
B.巴西居民多信奉佛教
C.巴西的桑巴舞、狂欢节、足球运动透射着民族的活力与激情
D.巴西的原住民是因纽特人
D
A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巴西的概况。第(1)题,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第(2)题,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湿润,海上交通便利,开发较早,经济发达,人口分布密集。亚马孙平原由于气候过于湿热,人口分布稀少。第(3)题,巴西的主要人种是白种人,占一半多。第(4)题,巴西通用葡萄牙语,居民较少信奉佛教,原住民是印第安人。
答案:(1)A  (2)D  (3)A  (4)C
导学三 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亚马孙河流域气候湿热,森林茂密,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产生的氧气占地球总氧量的1/3,被称为“地球之肺”。结合图3,分析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
C
图3
①极端天气现象增多 ②水土流失加剧 ③全球空气质量下降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⑤全球物种将会灭绝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解析: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对全球造成严重后果:旱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加剧,全球空气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不会造成全球物种灭绝。故选C。
答案:C
读图4,完成第1~3题。
图4
1.巴西的热带雨林因为有多种生态作用而被称为( )
A.“地球之肾”
B.“地球之心”
C.“地球之肺”
D.“地球之肝”
C
2.巴西全部位于( )
A.南半球 B.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
3.巴西的经济长期依赖农矿产品的生产,其发展农业有利的气候条件是( )
A.交通发达,市场广阔
B.全年高温,降水丰富
C.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D.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D
B
小明寒假到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看足球赛。结合图5,完成第4~6题。
4.巴西足球能够发展的自然条件是( )
A.大量的混血种人
B.热带雨林分布广
C.大片的热带草原
D.巴西人重视足球发展
C
图5
5.巴西人最喜欢跳的舞蹈和最喜爱的体育项目分别是( )
A.锅庄舞和赛马 B.锅庄舞和足球
C.桑巴舞和足球 D.长鼓舞和赛马
6.巴西的首都巴西利亚位于热带地区,但气候却四季如春,原因是( )
A.森林茂密,绿树成荫
B.靠近海洋,受海洋影响显著
C.受高原地形的影响
D.周围草原广阔,利于散热
C
C
图6
7.读图6,完成下列问题。
(1)穿过巴西南部的重要纬线①是 。巴西领土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带。
(2)巴西东临 洋,其首都巴西利亚位于世界最大的高原________高原上。
南回归线

大西
巴西
(3)(双选)下列关于巴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拥有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国家
B.雨林垦荒使巴西的热带雨林得到保护
C.大部分人口居住在亚马孙平原
D.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4)亚马孙河的航运价值 (填“大”或“小”),其原因是 。(可从人口、城市、经济等选择一方面回答)
AD

亚马孙河流域气候湿热,人口稀少
读图7,完成第1~2题。
1.图示国家矿产资源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的是( )
A.煤矿 B.石油
C.铁矿 D.锰矿
2.巴西盛产的甘蔗用于酒精生产,极大地支持了下列哪个行业的发展?( )
A.汽车行业 B.飞机制造行业
C.石油化工行业 D.有色冶金行业
C
A
图7
读“巴西农业、矿产和工业分布图”(图8),完成第3~6题。
图8
3.巴西农产品中,种植规模大且集中连片的是( )
①橡胶树   ②甘蔗 
③玉米  ④咖啡树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4.巴西的咖啡种植区主要分布在( )
A.巴西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拉圭盆地 D.圭亚那高原
D
A
5.对巴西工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世界上著名的农牧业大国
B.以生产和出口温带经济作物闻名
C.工业体系比较完整
D.工农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6.图中信息显示,巴西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
A.煤、铁资源丰富
B.空运发达
C.科技力量雄厚
D.靠近消费市场
B
A
亚马孙平原终年高温多雨,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据此,完成第7~8题。
7.下列不属于热带雨林作用的是( )
A.为全球提供新鲜空气
B.涵养水源,保护淡水资源
C.造成大气增温
D.维护生物多样性
8.有利于巴西热带雨林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是( )
A.大规模兴建牧场,发展乳畜业
B.将大面积森林开发为农田,增加粮食产量
C.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D.通过严格立法,禁止开发雨林
C
C
读图9,完成下列问题。
图9
(1)巴西主要位于五带中的 带,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
(2)巴西地形主要由北部的 平原和南部的 高原组成。平原上覆盖着地球上面积最大 ,它被称为“地球之肺”,但由于人类不合理的 行为,引发严重的环境问题,甚至使全球生态环境受到威胁。
(3)巴西是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国和出口国,如咖啡豆、甘蔗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巴西种植热带经济作物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
(4)巴西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因是 。


亚马孙
巴西
热带雨林
乱砍滥伐
主要位于热带地区,水热条件优越
地处沿海,交通便利;气候适宜;开发历史悠久;等等
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了项目式学习,探究如何合理地对亚马孙热带雨林进行开发与保护。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问题。项目主题 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
项目背景 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面积最大、物种最丰富的热带雨林,每年能够释放全球20%的氧气,被称为“地球之肺”。然而,近年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等不合理的开发,使热带雨林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任务一 收集资料
材料一 巴西的热带雨林分布图(图10)和气候资料图(图11)。
图11
图10
材料二 亚马孙热带雨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示意图(图12)。
(1)读图10,说出巴西热带雨林的分布地区。
答:分布在亚马孙平原。
图12
热带雨林不仅有着非常重要的生态作用,还有着巨大的经济价值。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动植物王国”,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可为全球提供木材、药材、食品等。
(2)当地人为了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开发和利用热带雨林的方式有哪些?
每年随着南美洲进入旱季,热带雨林起火达到高峰期,容易引发火情,这也是导致巴西热带雨林面积缩小的原因之一。
(3)观察气候资料图(图11),推测亚马孙热带雨林易发生火灾的月份。
答:砍伐雨林,发展种植业、开垦农场等。
答:7月(6、7、8、9月皆可)。
任务二 分析探究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巴西大规模开发亚马孙地区,在热带雨林中修建公路、建设城镇……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
(4)根据材料二,分析破坏热带雨林可能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
答:全球变暖;水土流失;水污染加重;空气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海平面上升等。
据悉,亚马孙热带雨林的面积已经比原来缩小了大约1/5,热带雨林的保护已迫在眉睫。为保护好热带雨林,守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近年来巴西政府已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世界其他各国也在积极行动中。
(5)请你为保护热带雨林提出一些建议。
答:禁止乱砍滥伐;植树造林;加强对热带雨林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加强火灾监测;重视对盗伐森林行为的打击;宣传保护热带雨林的知识;节约用纸;少用一次性物品等。
任务三 成果展示(共16张PPT)
第十章 西半球的国家
单元整合
【命题点:巴西的经济与环境】
材料一 2023年7月,我国某自主汽车品牌公司与巴西巴伊亚州政府达成协议,在该州的卡马萨里建设新能源汽车基地。巴西人口约2.16亿人,资源丰富。中国在卡马萨里建设新能源汽车基地,将加速新能源汽车在当地的普及,为当地创造超5 000个就业岗位,也为低碳出行、人们生活质量提升发挥推动作用。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二 巴西城市及矿产分布图(图2)。
图2
(1)列出巴西两种以上的自然资源。
(2)归纳巴西工业城市的分布特点。
(3)简述中国在卡马萨里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答:煤、铁、石油、金、锂、锰等资源。
答:靠近原料产地;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多沿海、沿河流分布。
答:使当地矿产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提供就业岗位,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解析: 第(1)题,巴西是一个自然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其中包括煤、石油、铁矿石、金矿、锰矿、锡矿等。巴西的铁矿石储量居世界前列,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之一。第(2)题,巴西的工业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靠近原材料产地, 多沿海、沿河流分布。东南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水源充足、气候温和湿润、城市和人口集中、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第(3)题,中国在卡马萨里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对当地的有利影响有:使当地矿产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 提供就业岗位,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汽车产业的发展能够完善当地的道路、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落户,有助于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等。
答案:(1)煤、铁、石油、金、锂、锰等资源。
(2)靠近原料产地;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多沿海、沿河流分布。
(3)使当地矿产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提供就业岗位,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以“亚马孙河流域的热带雨林”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一 亚马孙河的河流特征
(1)分析亚马孙河是世界第一大河的自然原因,并完成图3内容。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图3
安第斯山脉
自西向东
迎风
热带雨林

探究二 亚马孙热带雨林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亚马孙热带雨林占地约70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亚马孙热带雨林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图4示意
热带雨林破坏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图4
(2)依据图文材料,概括热带雨林破坏对当地地理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3)自然环境各要素与人类活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人类在利用自然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树立 (填“人地协调”或“人定胜天”)观。
答:降水量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少、含沙量增大、生物多样性减少。
人地协调
解析: 第(1)题,地形方面,南美洲的地形复杂多样,总体为西高东低,亚马孙河流域的北部是圭亚那高原,南部是巴西高原,西部是安第斯山脉,这些地形特征为水系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气候方面,亚马孙河流域大部分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年降水量通常超过2000毫米,终年高温多雨,气候极为湿热,这种气候条件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亚马孙河流域的湿润气候得益于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这些气流在进入内陆时受到西部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的抬升作用,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植被方面,亚马孙河流域以热带雨林为主,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综上因素,亚马孙河流向大致为自西向东,受地形和气候影响,流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且含沙量小,亚马孙河成为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第(2)题,读图可知,热带雨林被破坏后,会导致温室效应,冰川加速融化,降水量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少、含沙量增大、生物多样性减少;当地的生态平衡会遭到破坏,气候会发生巨变 。第(3)题,人类在利用自然时,应该树立尊重自然 、 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人地协调观。
答案:(1)安第斯山脉 自西向东 迎风 热带雨林 大
(2)降水量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少、含沙量增大、 生物多样性减少。
(3)人地协调
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和南美洲巴西的经济都处于发展阶段,它们在人文、自然条件和资源方面有着很多异同之处,在发展中可以相互借鉴。读“撒哈拉以南非洲资源分布图”(图5)及“巴西资源分布图”(图6),完成下列问题。
图5
图6
(1)撒哈拉以南非洲是世界上 种人的故乡,巴西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 。

混血种人数量多
(2)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巴西纬度位置的共同点是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地河流中, 是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地自然资源都很丰富,经济都处于发展阶段。据图可知,两地储量均很丰富的矿产资源有 。巴西境内分布着全球约60%的热带雨林,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它产生了哪些巨大的环境效益?
位于低纬
地区(或大部分位于热带)
亚马孙河
亚马孙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
区,全年降水丰沛,水流量大
黄金、金刚石、铁等
答: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调节全球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等。
(4)20世纪以来,在发展中国家中,巴西经济水平提升很快,其发展历程为:
巴西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各个国家的发展提供的经验: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图7
发展多样化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摆脱单一
商品经济,借助资源和政策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民族工业,
加快工业化进程
解析 : 第 (1) 题 , 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 , 巴西最显著的人口特征是混血种人数量多 , 约占全国总人数的 40%。第 (2) 题 , 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巴西纬度位置的共同点是都位于低纬地区两地河流中 , 亚马孙河是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 , 亚马孙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 , 全年降水丰沛 , 水流量大第 (3) 题 , 据图可知 , 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巴西共同的资源是黄金 、 金刚石 、 铁矿石等 . 热带雨林能提供新鲜空气 ; 调节全球气候 ; 涵养水源 ; 保护土壤 , 防止土壤被侵蚀 ; 提供良好的生物生存环境 , 维护生物多样性 ; 等等 .第 (4) 题 , 发展多样化农业 ,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摆脱单一商品经济 ; 利用本地区丰富的铁 、 黄金 、金刚石等自然资源 , 因地制宜发展相应的钢铁工业 、 冶金工业等工业部门 , 加快工业化进程 , 这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国最终摆脱贫困的必经之路。
答案:(1)黑 混血种人数量多
(2)位于低纬地区(或大部分位于热带) 亚马孙河 亚马孙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降水丰沛,水流量大
(3)黄金、金刚石、铁等 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调节全球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等。
(4)发展多样化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摆脱单一商品经济,借助资源和政策优势,因地制宜发展民族工业,加快工业化进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