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雷雨第二课时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6.雷雨第二课时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5 23:3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16.雷雨
学习目标 1.巩固认识“压、蝉、垂”等字。 2.能联系语境理解词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准确性。 3.能说说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学习重点 能联系语境理解词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准确性,并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2.能说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学习难点 说出自己见到过的下雨时的情景。
学情分析 雷雨天是孩子熟悉的天气,因此本课的设置关键是把学生带进情境中,寓情于景,加强学习的兴趣。本课的写作顺序线索比较明显,故第二课时的教学仍以这个线索作为切入口,继续引领学生深入感知课文,体会雷雨前、中、后景色的变化。
导学流程 导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巩固生字,回顾课文 1.出示词语,用开火车形式读词语。 2.引导学生回顾课文,梳理文章脉络。 二、品读课文,理解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变化 (一)理解感受雷雨前的景象 1.默读1-3自然段,哪些事物发生了变化?圈一圈。 2.体会“压”字的运用之妙。 (1)学生演示“压”的动作。 (2)引导体会:抬头看见厚厚的乌云重重地压下来,你有什 么感觉?(有点儿害怕,透不过气来……) (3)指导学生带着感受朗读这个句子。 3.朗读: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1)出示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垂”的意思。 (2)思考:把“垂”字换成“落”或“掉”字,行不行? 4.指导学生用“ __越来越__”练习句子。 5.齐读1—3自然段 (二)理解感受雷雨前的景象 1.小组合作学习4-6段,读一读文段,并用“ ”画出描写雷雨中景象的句子,边画边想象雷雨中的景象。 2.指导读好:“哗—哗—哗”和“渐渐地”。 3.小组读4-6自然段 (三)理解感受雷雨后的景象 1.自由读7、8自然段,并把雷雨后的景物圈出来。(太阳、彩虹、蝉、蜘蛛、池塘、青蛙) 2.理解“挂”的意思,体会彩虹生动而立体的美。 3.理解“坐”的意思,体会蜘蛛的悠闲自在。 4.男女生赛读7-8段。 三、迁移表达,整体提升 1.雨后,其他的景物还会有怎样的变化? 2.联系自己的经验,说说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当时是怎样的情景。 四、课堂小结 课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用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学们,让我们也像作者一样多多留心这个美丽且神奇的大自然吧! 五、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 2.完成《小状元》P49-50 巩固生字词,理清文章结构 通过做动作、看图感受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动词运用的准确性。 学法迁移,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提前发放任务单,让学生练习说话,学会表达。
板书设计 16.雷雨
(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