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及其宇宙环境 主题学习 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 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 地球及其宇宙环境 主题学习 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 练习(学生版+教师版)2024-2025学年地理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商务星球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15 18:45:16

文档简介

主题学习 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
回顾中国航天历程
  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展现了国家科技实力,也实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深入探索。据此回答1~2题:
1.哪项工程代表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A)
A.“北斗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嫦娥三号” D.“天问一号”
2.中国探月工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成功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软着陆任务的是(C)
A.“神舟五号” B.“嫦娥一号”
C.“嫦娥三号” D.“天宫一号”
致敬中国航天英雄
  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离不开那些为国家航天科技和太空探索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据此回答3~4题:
3.在中国航天及导弹事业的发展中,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两弹元勋是(B)
A.邓稼先 B.钱学森
C.朱光亚 D.郭永怀
4.在中国航天员队伍中,首位执行太空行走任务并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特别贡献的是(A)
A.翟志刚 B.杨利伟
C.费俊龙 D.聂海胜
探秘中国航天科技
  中国自主研发的“飞天”舱外航天服是航天员执行太空行走任务时的重要装备。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飞天”舱外航天服的哪个部件为航天员在太空中提供氧气和调节温度(B)
A.头盔
B.生命维持系统背包
C.手套
D.靴子
6.“飞天”舱外航天服的生命维持系统可以支持航天员在太空中连续工作(B)
A.1小时 B.4小时
C.8小时 D.24小时
  2008年9月27日翟志刚穿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圆满完成中国首次空间出舱任务,成为第一位出舱活动的中国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据此回答7~
8题:
7.翟志刚看到的一颗巨大的蓝色星球是(C)
A.水星 B.金星
C.地球 D.木星
8.翟志刚手握一根长长的管绳,该管绳的作用是(D)
A.用于呼吸的管道
B.用于测量的软尺
C.用于喝水的吸管
D.用于返回航天器的拉绳
  2021年,“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同年我国还发射了“羲和号”探测卫星。如图为太阳系部分行星公转示意图,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字母a~d表示太阳系的部分行星。据此回答9~10题:
注:太阳系各天体体积及天体之间的距离未按实际比例绘制。
9.“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的行星是(C)
A.a B.b
C.c D.d
10.“羲和号”探测卫星主要是为了探测(C)
A.火星 B.水星
C.太阳 D.月球
11.如图为我国部分航天事业大事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是在 1970 年。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任务,由航天员 杨利伟 执行,是在 2003 年。
(2)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科学家是 钱学森 ,他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参与“神舟十号”任务并进行太空授课的女航天员是 王亚平 。
(4)“飞天”舱外航天服的头盔设计用于 保护航天员的头部,保障氧气供应和通信功能 。 主题学习 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
回顾中国航天历程
  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展现了国家科技实力,也实现了人类对宇宙的深入探索。据此回答1~2题:
1.哪项工程代表了中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 )
A.“北斗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嫦娥三号” D.“天问一号”
2.中国探月工程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成功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软着陆任务的是( )
A.“神舟五号” B.“嫦娥一号”
C.“嫦娥三号” D.“天宫一号”
致敬中国航天英雄
  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离不开那些为国家航天科技和太空探索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据此回答3~4题:
3.在中国航天及导弹事业的发展中,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两弹元勋是( )
A.邓稼先 B.钱学森
C.朱光亚 D.郭永怀
4.在中国航天员队伍中,首位执行太空行走任务并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特别贡献的是( )
A.翟志刚 B.杨利伟
C.费俊龙 D.聂海胜
探秘中国航天科技
  中国自主研发的“飞天”舱外航天服是航天员执行太空行走任务时的重要装备。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飞天”舱外航天服的哪个部件为航天员在太空中提供氧气和调节温度( )
A.头盔
B.生命维持系统背包
C.手套
D.靴子
6.“飞天”舱外航天服的生命维持系统可以支持航天员在太空中连续工作( )
A.1小时 B.4小时
C.8小时 D.24小时
  2008年9月27日翟志刚穿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圆满完成中国首次空间出舱任务,成为第一位出舱活动的中国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的国家。据此回答7~
8题:
7.翟志刚看到的一颗巨大的蓝色星球是( )
A.水星 B.金星
C.地球 D.木星
8.翟志刚手握一根长长的管绳,该管绳的作用是( )
A.用于呼吸的管道
B.用于测量的软尺
C.用于喝水的吸管
D.用于返回航天器的拉绳
  2021年,“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同年我国还发射了“羲和号”探测卫星。如图为太阳系部分行星公转示意图,按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字母a~d表示太阳系的部分行星。据此回答9~10题:
注:太阳系各天体体积及天体之间的距离未按实际比例绘制。
9.“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的行星是( )
A.a B.b
C.c D.d
10.“羲和号”探测卫星主要是为了探测( )
A.火星 B.水星
C.太阳 D.月球
11.如图为我国部分航天事业大事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是在 年。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五号”任务,由航天员 执行,是在 年。
(2)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科学家是 ,他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3)参与“神舟十号”任务并进行太空授课的女航天员是 。
(4)“飞天”舱外航天服的头盔设计用于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