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中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称为天体,天体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天体都是由固态物质组成的
B.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是卫星
C.晴朗的夜空,肉眼所见的多是行星
D.最大的天体系统是银河系
2.地球是目前所知太阳系所有行星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关于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温度变化幅度不大
B.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形成大气层
C.体积和质量适中——太阳光照稳定
D.日地距离适中——表面温度适宜,存在液态水
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太阳系。地球与月球组成地月系统。如图为太阳系八颗行星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注:太阳系各天体体积及天体之间的距离未按实际比例绘制。
3.关于地球的宇宙环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位于图示天体系统的正中央
B.地球是太阳系的九颗行星之一
C.金星和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D.行星都是自东向西绕太阳公转
4.地球的天然卫星甲星球是( )
A.月球 B.太阳 C.金星 D.木星
5.以下哪些选项的描述可以表示地球的大小( )
①地球表面积 ②陆地平均海拔 ③地表海洋深度 ④地球平均半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自古以来,人类对于太空的探索从未止步,这有利于( )
①了解地球宇宙环境 ②探索地外新家园 ③观测天体运动 ④探索海底奥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有多名航天员进入太空。下图为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看到的地球局部景象。读图,回答7~8题:
7.在空间站能观测到地球表面的( )
A.北极 B.极半径
C.地轴 D.海洋
8.下列诗句能够反映地球大小的是( )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下图为一组摄影作品,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照片是( )
A.极昼 B.月相变化
C.日食 D.月食
10.同学们在课间开玩笑说要在地球上做四大工程,你认为理论上正确的是( )
A.工程一:给地球做件全覆盖的冬衣,布料面积只需5.1平方千米
B.工程二:沿赤道给地球做一条金腰带,腰带长达约4万千米
C.工程三:给地球穿过地心打一条直线隧道,隧道长达6 371千米
D.工程四:修建长达4万千米的两极高铁(连接南北两极)
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嫦娥六号使用了高端防护材料应对月球极端环境。探测器外壳采用聚酰亚胺材料,不仅能承受高温,也能有效阻挡辐射。据此回答11~13题:
11.嫦娥六号探测器的外壳使用了什么材料( )
A.聚酰亚胺 B.钛合金
C.碳纤维 D.钢化玻璃
12.月球探索中探测器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A.月球表面的高气压
B.月球表面的极端温差和辐射
C.月球表面的强风
D.月球表面的强降雨
13.建设月球基地对于未来的太空探索意味着( )
A.提供太空旅游的场所
B.作为深空探索的前哨站
C.作为地球的军事基地
D.作为太空资源的开采点
(原创)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降落在火星乌托邦平原。根据国家航天局安排,“天问二号”是从小行星取样返回,“天问三号”是从火星取样返回,“天问四号”是去木星系。据此回答14~15题:
14.“天问系列”应属于( )
A.恒星探测工程 B.行星探测工程
C.卫星探测工程 D.彗星探测工程
15.“天问一号”探测器降落时,中国空间站建设处于哪个阶段( )
A.初期设计 B.核心舱发射
C.完全建成 D.尚未启动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 科学家利用各种办法寻找“地外文明”,在人类发射的宇宙探测器上,携带了人类信息图,介绍了人类与地球最基本的情况;还把某些民族的经典音乐放在太空中不断播放,以引起其他天体上生物的共鸣;在地球上修建了大容量的电磁波接收装置,用来捕获来自“地外文明”的电磁波……2016年是利用科学寻找外星生命的第56年,下列两幅图是英国科学家霍金构想的外星人的样子。
材料二 设想在距离地球5.29光年的地方有一颗存在生命物质的行星。有一天,地球上某太空信息接收站收到了该行星发来的求救信号:“亲爱的外星朋友,你们好!我们是X星球上的居民,我们的星球将于10年后毁灭,因此我们打算移居外星球。贵星球可以接纳我们吗 ”
(1)如果宇宙探测器上向霍金构想的外星人播放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你认为该如何说 (2分)
(2)有人看到材料二中的信息后悲观地说:“我们不用给X星球上的居民发信号了。”他为什么这样说 (提示:信息用电磁波传递,速度为光速)(2分)
(3)若X星球上真有地外文明,那么该星球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3分)
17.[项目主题]认识我们熟悉的地球(11分)
[项目背景]2024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地球的前提是认识地球,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以“认识地球”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下面是项目式学习的内容。
任务一 收集信息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根据所学知识,简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2分)
(2)请使用具体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3分)
任务二 分析探究
(3)一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约7 000平方米,地球表面积约相当于 个足球场的总面积。(结果四舍五入至亿)(1分)
(4)一个标准跑道的周长为400米,地球的最大周长相当于 个跑道的总周长。(1分)
任务三 成果展示
(5)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实际案例,请列举两例说明。(2分)
(6)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请你以“保护地球”为主题写一句宣传语。(2分)
18.“天宫一号”是中国空间站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于2011年9月29日成功发射,是中国空间探索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为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基础,还为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天宫一号”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1分)
(2) 被称为“中国航天之父”。(1分)
(3)在空间站建设中,以下哪些航天员因其突出表现而受到广泛认可 (多选)。(2分)
①杨利伟 ②聂海胜 ③刘洋 ④王亚平
(4)简述中国在空间站建设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2分)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 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 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中国航天工作者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和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激励一代代航天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1)请你说说我国积极参与太空探索的意义。(答出两点即可)(2分)
(2)请你列举我国太空探索取得的成就。(2分)
(3)请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说说航天精神给你带来的启示。(2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宇宙中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称为天体,天体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B)
A.天体都是由固态物质组成的
B.环绕行星运转的天体是卫星
C.晴朗的夜空,肉眼所见的多是行星
D.最大的天体系统是银河系
2.地球是目前所知太阳系所有行星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关于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D)
A.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温度变化幅度不大
B.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形成大气层
C.体积和质量适中——太阳光照稳定
D.日地距离适中——表面温度适宜,存在液态水
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际物质等组成太阳系。地球与月球组成地月系统。如图为太阳系八颗行星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注:太阳系各天体体积及天体之间的距离未按实际比例绘制。
3.关于地球的宇宙环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地球位于图示天体系统的正中央
B.地球是太阳系的九颗行星之一
C.金星和火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D.行星都是自东向西绕太阳公转
4.地球的天然卫星甲星球是(A)
A.月球 B.太阳 C.金星 D.木星
5.以下哪些选项的描述可以表示地球的大小(D)
①地球表面积 ②陆地平均海拔 ③地表海洋深度 ④地球平均半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自古以来,人类对于太空的探索从未止步,这有利于(A)
①了解地球宇宙环境 ②探索地外新家园 ③观测天体运动 ④探索海底奥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有多名航天员进入太空。下图为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看到的地球局部景象。读图,回答7~8题:
7.在空间站能观测到地球表面的(D)
A.北极 B.极半径
C.地轴 D.海洋
8.下列诗句能够反映地球大小的是(C)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D.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下图为一组摄影作品,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照片是(D)
A.极昼 B.月相变化
C.日食 D.月食
10.同学们在课间开玩笑说要在地球上做四大工程,你认为理论上正确的是(B)
A.工程一:给地球做件全覆盖的冬衣,布料面积只需5.1平方千米
B.工程二:沿赤道给地球做一条金腰带,腰带长达约4万千米
C.工程三:给地球穿过地心打一条直线隧道,隧道长达6 371千米
D.工程四:修建长达4万千米的两极高铁(连接南北两极)
2024年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嫦娥六号使用了高端防护材料应对月球极端环境。探测器外壳采用聚酰亚胺材料,不仅能承受高温,也能有效阻挡辐射。据此回答11~13题:
11.嫦娥六号探测器的外壳使用了什么材料(A)
A.聚酰亚胺 B.钛合金
C.碳纤维 D.钢化玻璃
12.月球探索中探测器面临的主要困难是(B)
A.月球表面的高气压
B.月球表面的极端温差和辐射
C.月球表面的强风
D.月球表面的强降雨
13.建设月球基地对于未来的太空探索意味着(B)
A.提供太空旅游的场所
B.作为深空探索的前哨站
C.作为地球的军事基地
D.作为太空资源的开采点
(原创)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顺利降落在火星乌托邦平原。根据国家航天局安排,“天问二号”是从小行星取样返回,“天问三号”是从火星取样返回,“天问四号”是去木星系。据此回答14~15题:
14.“天问系列”应属于(B)
A.恒星探测工程 B.行星探测工程
C.卫星探测工程 D.彗星探测工程
15.“天问一号”探测器降落时,中国空间站建设处于哪个阶段(B)
A.初期设计 B.核心舱发射
C.完全建成 D.尚未启动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一 科学家利用各种办法寻找“地外文明”,在人类发射的宇宙探测器上,携带了人类信息图,介绍了人类与地球最基本的情况;还把某些民族的经典音乐放在太空中不断播放,以引起其他天体上生物的共鸣;在地球上修建了大容量的电磁波接收装置,用来捕获来自“地外文明”的电磁波……2016年是利用科学寻找外星生命的第56年,下列两幅图是英国科学家霍金构想的外星人的样子。
材料二 设想在距离地球5.29光年的地方有一颗存在生命物质的行星。有一天,地球上某太空信息接收站收到了该行星发来的求救信号:“亲爱的外星朋友,你们好!我们是X星球上的居民,我们的星球将于10年后毁灭,因此我们打算移居外星球。贵星球可以接纳我们吗 ”
(1)如果宇宙探测器上向霍金构想的外星人播放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你认为该如何说 (2分)
参考答案:地球位于银河系中的太阳系,是太阳系八颗行星中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第三颗行星。
(2)有人看到材料二中的信息后悲观地说:“我们不用给X星球上的居民发信号了。”他为什么这样说 (提示:信息用电磁波传递,速度为光速)(2分)
参考答案:因为X星球距离地球约5.29光年,信息从该星球传到地球已用了5年多的时间,当地球上的信息传到该星球时,时间已是10年以后了,那时该星球已经毁灭。
(3)若X星球上真有地外文明,那么该星球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3分)
参考答案:充足的水分、恰到好处的大气层厚度和大气成分、适宜的光照和温度等。
17.[项目主题]认识我们熟悉的地球(11分)
[项目背景]2024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地球的前提是认识地球,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以“认识地球”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下面是项目式学习的内容。
任务一 收集信息
(1)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根据所学知识,简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2分)
参考答案:天圆地方→根据太阳、月球的形状推测出地球是球体→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人类进入太空观察地球,确证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2)请使用具体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3分)
参考答案:地球平均半径约6 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任务二 分析探究
(3)一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约7 000平方米,地球表面积约相当于 729亿 个足球场的总面积。(结果四舍五入至亿)(1分)
(4)一个标准跑道的周长为400米,地球的最大周长相当于 10万 个跑道的总周长。(1分)
任务三 成果展示
(5)在生活中,也有很多能够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实际案例,请列举两例说明。(2分)
参考答案:远处海面驶来的船只,先看到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月食发生时,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边缘是圆弧形等。
(6)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请你以“保护地球”为主题写一句宣传语。(2分)
参考答案: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生命只有一次,地球只有一个;爱护今天的自然,自然将呵护你的明天。
18.“天宫一号”是中国空间站计划的关键组成部分,于2011年9月29日成功发射,是中国空间探索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不仅为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基础,还为未来的深空探测任务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据此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天宫一号”所处的天体系统中,级别最低的是 地月系 。(1分)
(2) 钱学森 被称为“中国航天之父”。(1分)
(3)在空间站建设中,以下哪些航天员因其突出表现而受到广泛认可 ②③④ (多选)。(2分)
①杨利伟 ②聂海胜 ③刘洋 ④王亚平
(4)简述中国在空间站建设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2分)
参考答案:成功发射并运行了“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为后续空间站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成功发射了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入了实质性阶段;中国空间站的建设展示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技术实力,促进了国际航天合作。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
材料一 2024年4月25日20时59分,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 载人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中国航天工作者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和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激励一代代航天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1)请你说说我国积极参与太空探索的意义。(答出两点即可)(2分)
参考答案: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加深对太空的认识等。
(2)请你列举我国太空探索取得的成就。(2分)
参考答案:探月工程实现“绕、落、回”三步走战略;建设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建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发射;等等。
(3)请结合你的学习生活说说航天精神给你带来的启示。(2分)
参考答案: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习航天工作者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的精神,不惧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