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运用地图,说明城市和乡村景观的差异,通过学习,说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读图观察能力、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资料、寻找规律等活动,落实聚落的含义、主要类型、不同类型聚落的景观差异,使学生理解影响聚落形成的主要因素,进而了解聚落的主要分布地区,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分析聚落产生的条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学科参与意识及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从中获得一种终身受益的地理思维能力,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重点:1、如何分析聚落和环境的关系,认识聚落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1、学会分析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原因。
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演示。
教学方法:活动、谈话法等。
教学流程整体构架
学与教的过程:
(导入新课)
提问:大家看到两幅图片,分别描述的是什么景观呢?这两种景观的异同点是什么?
课件展示:乡村和城市的景观图片,旁边有提示的问题。
学生说明自己的所看,谈自己的观点:哪幅图反映的是乡村?哪幅图是城市?为什么等等。
总结:这两幅图片反映的是城市和乡村景观,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是人类的居住地,我们把城市和乡村统称为聚落。
(新课教学)
板书:一、认识聚落
1、什么是聚落(居住、劳动生产、社会活动)
提问:聚落除了能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外,还有哪些功能?
学生就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聚落的作用:交流、经济活动、生活等等。
讲述:我们基本了解了聚落的含义,那么,聚落是如何产生的?现在的聚落主要有哪些类型呢?请大家来看看。
课件展示:聚落的形成和发展,演示从蓝田遗址到现代的乡村和城市的变化过程。
提问:大家能看出,聚落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吗?
学生回答:两种类型,即乡村和城市。
主要类型:乡村、城市
叙述:那么,大家能说说,城市聚落的景观特点有什么差异和共同点吗?讨论城市聚落居民的劳动生产方式,能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不同点有大小、繁华、建筑风格等,相同点是都有很多的建筑物,人多等。
课件展示不同城市的照片,让学生看到城市景观的基本一致。
学生:城市景观基本类似,劳动方式有工业、服务等。
提问:那么,乡村的情况如何,请大家再看课件,讨论乡村聚落居民的劳动生产方式及乡村聚落的类型。
课件展示:乡村的四种不同类型。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有不同的类型,劳动方式主要是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
总结:由于乡村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出现了不同类型的乡村聚落——农村、渔村、林区和牧区等。
过度:其实,乡村景观的特点,不仅会由于农业方式的不同而有差异,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乡村,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也会有不同的特点,请大家欣赏世界各地一些农村景观图片。请同学来分析、说明。
课件:展示非洲、亚洲和欧洲等不同地区的乡村景观。
学生:介绍自己对不同地区乡村特点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对应关系。讨论不同地区的乡村照片,都是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结果。
过度:(评价学生的回答),由这些不同地区的聚落特点与其环境的关系,我们能看出,聚落的形成、发展等与环境的关系密切,接下来,我们学习有关聚落与环境的问题。
二、聚落与环境
影响聚落的主要因素。
我们知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同的环境条件,造就不同的居民生活区,那么,根据我们所学过的有关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请大家讨论,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展示:聚落的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图。
学生:讨论,从课文、地图册等查找有关的资料,加以分析,说明。
演示主要的因素。(动态)
学生:回答问题(略)
过度:既然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要受到这些环境因素的影响,那么,你能说说目前世界聚落的分布主要有什么特点吗?
2、聚落的分布特点
演示:世界主要的聚落分布地区(四大文明古国、欧洲、北美东北部等)
学生:分析、回答。
(在河流的沿岸或中下游平原)
过渡:同学们思考,影响聚落的因素是不是一成不变的?请同学们看图思考。
播放课件:现代的一些商业城时图片。
学生思考,交流。基本能够说出影响聚落的因素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发生变化。
总结:早期,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是自然环境要素,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聚落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相对变小,而社会经济条件、文化等因素成为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过度: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不断地适应环境条件,根据不同的自然环境差异、各自的生活习惯、文化历史等,在聚落中修建了不同特色的聚落建筑物——传统聚落,这些聚落,不仅体现了当地的环境特色,而且能充分展示各地的民族风格,经过历史长河的见证,保存到今天,成为了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三、世界文化遗产
叙述:下面,请大家领略一组世界和我国的一些世界文化遗产民居建筑。
展示:不同的传统聚落。
学生:观看图片。
提问:北京的传统聚落有哪些呢?
学生:胡同、四合院、故宫。
教师总结:大家说很好。这些都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但是大家请看现存这些景点的图片。
课件演示:四合院和故宫图片。
叙述:经历历史沧桑的这些传统聚落,变得残缺,人类的不和谐开发和保护加剧了它的损伤,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认为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保护和完善这些传统聚落。
学生讨论,回答。提出一些政府管理,提高旅游素质等方面的建议。
总结:请大家从自我做起,从关注身边的传统聚落做起。
课件:演示结论。
本节内容总结:这节课主要学习了聚落的含义及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了解了传统聚落的则珍贵,让我们理解了人地关系和谐的重要意义,让我们更好的发展和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做到和环境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
四、课后总结
本节内容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分析环境对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课堂时间的有限性,没有对“世界文化遗产”这部分内容展开渗入的讨论,而是采用图片展示的方式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但是尽量结合乡土地理,引用周边地区典型的传统聚落,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从而达到让学生体会对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