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卷面分值:15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9分)
“天下国家”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在两千多年前左右的战国时期,人们就经常讨论。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的。关心祖国的命运,为之奋斗为之牺牲;赞美祖国的山河,为之描画为之歌咏;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历史文化,为之沉醉为之感动……这些都是家国情怀的表现。家国情怀,与其说是一种 的英雄气概,不如说是一种fù rú jiē zhī的、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一代代有志之士锲而不舍地投身到民族复兴的浪潮中,用他们悲天悯人的情怀 着亘古绵延的历史长河。亿万次chuí liàn的民族精神就像珠穆朗玛峰一样傲然挺立,气冲霄汉。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 、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锲而不舍( ) 亘古( )
fù rú jiē zhī chuí liàn
( ) ( )
(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宏伟 点缀 凝聚 B.宏大 装点 聚集
C.宏伟 装点 聚集 D.宏大 点缀 凝聚
(3)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2.在语段横线上填写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红色文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真实历史记忆和生动艺术呈现。其精神价值以革命浪漫主义为主导, 。
①传递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②弘扬着伟大的民族精神
③呈现文学向度的审美意义 ④传承一种民族英雄情怀
A.③①②④ B.③①④② C.①②③④ D.②①③④
3.张爷爷患高血压病,近日收到女儿从外地寄来的降压药,但不知道怎么服用。下面是降压药说明书中的部分内容。请你从中选取必要的信息,用自己的话转告张爷爷。要求语言简明,表达得体,不超过30字。(3分)
【性状】本品为薄膜表片,除去薄膜衣后显白色。
【适应症】用于治疗高血压。
【规格】5mg/片。
【用法用量】成人每日推荐剂量为10mg,每日一次,早晨服用较好,饭前饭后均可。可以长期连续用药。
4.参观“三星堆”主题展览后,小文决定国庆期间前往成都“三星堆”博物馆看一看。她从网上找到两条前往目的地的路线(如下图),并选择其中一条向爸爸妈妈介绍。(4分)
小贴士:注意运用连接词,使说明更为有序。100字左右。
5.“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县刊物《费县人物志》准备以“致敬英雄人物”为主题出一期专刊,拟设计四个栏目,请你参照已有的栏目名称,再设计两个。(4分)栏目一:英雄故事最励志 栏目二: .
栏目三: 栏目四:英雄歌曲最响亮
6.填写古诗文名句。(7分)
让我们跟着古人走进丰富多彩的古诗世界,有描写景物的佳句,有真挚悠悠的诗情。曹操以“ , ”描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王湾船行江中,视野开阔,心潮澎湃,吟诵出“ ,风正一帆悬”的诗句,对偶精妙,情绪饱满;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用“ , ”表达天涯游子的孤独惆怅;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用“ , ”表达思乡之情。
二、阅读(60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8分)
那盏叫父亲的灯
迟子建
①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我就会得到一盏灯。那不是寻常的灯。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然后将一瓢开水倒进瓶里,啪的一声,瓶底均匀地落下来,灯罩便诞生了,再用废棉花将它擦得亮亮的。灯的底座是木制的,有花纹,从底座中心钉透一颗钉子,把半截红烛固定在上面,待到夜幕降临时,点燃蜡烛,再小心翼翼地落下灯罩。我提着这盏灯,觉得自已风光无限。
②父亲给我做这盏灯总要花上很多工夫。就说做灯罩,总要捡回五六个瓶子才能做成一个。尽管如此,除夕夜父亲总能让我提上一盏称心如意的灯。没有月亮的除夕夜,这盏灯就是月亮了。我提着灯,怀揣一盒火柴东家走西家串,每到一家都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有多好,然后再心满意足地点燃蜡烛去另一家。每每转回到家里时,蜡烛烧得只剩下一汪油了。那时父亲会笑吟吟地问:“把那些光全折腾没了吧 ”
③“全给丢在路上了。”我说,“剩下最亮的光赶紧提回家来了。”“咱女儿还真顾家啊。”父亲笑着说,便去看那汪蜡烛油上斜着的一束蓬勃芬芳的光。
④父亲说过年要里里外外都是光明的,所以不仅我手中有灯,院子里也是有灯的。高高挂起的是红灯,灯笼穗长长的,风一吹,刷刷响。低处的是冰灯,放在大门口的木墩上。无论是高出屋脊的红灯,还是安闲地坐在低处的冰灯,都让人觉得温暖。但不管它们多么动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有声有色;而如果又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年则妖娆迷人了。
⑤我一年年地长大了,父亲不再送灯给我,我已经不是那个提着灯串来串去的小孩子了。我开始在灯下想心事。但每逢除夕,院子里照例要在高处挂起红灯,在低处摆上冰灯。
⑥然而,父亲没能走到老年就去世了。父亲去世的当年我们没有点灯,别人家的院子里灯火辉煌,我们家却黑漆漆的。我坐在暗处想:点灯的时候父亲还不回来,看来他是迷路了。我多想提着父亲送我的灯到路上接他回来啊。爸爸,回家的路这么难找吗 从此之后,虽然照例要过年,但是我再也没有提着灯的福气了。
⑦一进腊月,家里就忙年了。姐姐会来信说年忙到什么地步了,比如说被子拆洗完了,年馍蒸完了,各种吃食也准备得差不多了,然后催我早点儿回家过年。所以,不管我身在哈尔滨、西安,还是北京,总是千里迢迢地冒着严寒往家奔,当然今年也不例外。腊月廿六我赶回家中,母亲知道这个日子我会回去的,因为腊月廿七那天,我们姐弟要“请”父亲回家过年。
⑧我们去看父亲了。给他献过烟和酒,又烧了些纸钱,已经成家立业的弟弟叩头对父亲说:“爸爸,我有自己的家了,今年过年去儿子家吧,我家住在..”弟弟把他家的住址门牌号重复了几遍,怕父亲记不住。我又补充说:“离综合商场很近。”父亲生前喜欢到综合商场买皮蛋来下酒,那地方想必他是不会忘的。
⑨正月十五到了,多年前的这一天,在一个落雪的黄昏,我降临人世。那时天将要黑了,窗外还没有挂灯,父亲便送我一个乳名:迎灯。没想到我迎来了千盏万盏灯,却再也迎不来父亲送给我的那盏灯了。
⑩在冷寂的大街上,忽然发现一个苍老的卖灯人。那灯是六角形的,用玻璃做成的,玻璃上还贴着“福”字。我立刻想到了父亲,正月十五这一天,父亲的院子该有一盏灯的。我买下了一盏灯。天将黑时,将它送到了父亲的墓地。“嚓”地划根火柴,周围的夜色就颤动了一下,父亲的房子在夜色中显得华丽醒目,凄切动人。
⑩这是我送给父亲的第一盏灯,那灯守着他,虽灭犹燃。
(选自《人民周刊》,有删改)
7.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的人物形象特点。(4分)
8.结合文章内容,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没有月亮的除夕夜,这盏灯就是月亮了。
9.文章以“那盏叫父亲的灯”为题有何妙处?(4分)
10.“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迟子建的父亲送她一个叫做“迎灯”的乳名,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12分)
成长
李要军
①一座连接南北的石桥,已有上百年历史,仍是进出市区的最主要干道之一。
②“天好像让谁给捅漏了,水位再上涨,冲毁石桥就给交通造成麻烦了!”听着不远处石桥下如猛兽般咆哮的洪水声,在营门口站岗的警卫战士孙兵不禁担忧起来。
③孙兵怕雨,从小就怕。确切地说,他不是怕雨,是怕水灾。孙兵的老家是南方的一个小城。每年夏季,雨就会下个不停。每隔几年,强降雨都会引发一次水灾。
④令孙兵记忆最深的一次,暴雨连下三天三夜,淹没了街道和房屋,也淹没了孙兵所就读的小学。当被困在学校屋顶上的他和同学们绝望地哭喊时,乘着冲锋舟的解放军叔叔“神兵天降”般出现了,把他们一个个抱上了冲锋舟。“长大后我也要当解放军!”的愿望,或许那时就在孙兵幼小的心里扎下了根。
⑤当然,伴随这个愿望的,还有“怕水”这个心理阴影。孙兵家门口有一条浅浅的小河,可他从小到大,连河边都不会靠近。一年暑假,恨铁不成钢的老兵父亲硬是逼他下河学游泳。孙兵不知道哭了多少回,勉强会了“狗刨式”。
⑥孙兵上大三时,携笔从戎来到空军驻豫某部。驻地历史文化灿烂,民风淳厚朴实。新兵连第一次组织野营拉练时,老百姓站在石桥上又是送食品、又是送水果。浓浓的拥军情,让孙兵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与此同时,“把驻地当故乡,视人民为亲人”的部队优良传统,也深深刻在了他的心里。
美训他。如果胆子这么小,就是个“孬兵”。
⑦当兵后,父亲还板着脸训他,如果胆子这么小,就是个“孬兵”。
⑧雨,已经下了两天两夜,仍没有停下来的任何迹象。
⑨第三天中午,孙兵刚下岗回到宿舍揣起饭盒,一声沉闷的巨响突然传来。“不好,石桥被冲塌了!”孙兵和战友们闻声冲出营门。只见原来那座高近2米的石桥断为两截,在似万马奔腾的洪水中若隐若现。
⑩幸亏当时桥上没有行人。因为交通阻断,没多久,河两岸就聚满了南来北往的车辆和行人。大家无奈地叹息着,不少人脸上露出了恐慌的神情。临近黄昏,地方城建部门赶来了。接上级通知.24小时内必须恢复交通,以保障上级救灾物资顺利通过,送往已造成严重灾情的市区。很快,孙兵所在单位也接到命令,要求组成突击队,协助地方连夜完成架桥任务。
①“共产党员向前一步走!”紧急集合的队伍前,随着连长的一声口令,7名战士党员步伐铿锵地跨出队列。看着老兵们脸上那坚毅的神情,孙兵一边鼓掌,一边暗自在心里说:“如果我是党员,也一定会像他们一样勇敢站出来。”突然,他想起父亲总是板着的面孔,“孬兵”两个字不停地回响在耳边。
②“会游泳的同志向前一步走!”连长紧接着又下了第二道口令。“我这最简单的‘狗刨’算不算会游泳?这么大的洪水,会游泳有用吗?”就在孙兵犹豫时,又有15名战士步伐铿锵地跨出队列。
③站在原地犹豫的瞬间,孙兵眼前闪现出上小学时自己被救助的情景。“驻地遇到困难,我就应该冲上去,不能当孬兵!”想到这里,他朝着已出发的队伍大声喊:“报告连长,我也会游泳,我也要加入突击队……”
⑩不多时,新建的钢架桥已初具规模,只等往桥上铺设桥板,再打上螺钉加固桥身。孙兵和战友们承担了铺设桥板的任务。一块块数百公斤重的桥板,在他们肩抬手拉下,一块块铺上桥面。一双双手,磨出了泡,划出了血,但连长喊停下来休息时,大家谁也不肯停歇片刻。面对脚下咆哮的洪水,孙兵刚上桥时非常紧张,甚至双腿不由自主地打起了哆嗦。但随着离水越来越近,上桥的次数越来越多,他的害怕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抛在脑后,甚至还有了种跳入洪水中与其搏斗的冲动。
⑤在上螺钉加固桥身时,孙兵第一个主动要求系上安全带悬在半空进行操作。身下翻涌的洪水,此时在孙兵眼里,似乎成了一条被驯服的苍龙,咆哮声也不再那么刺耳。孙兵以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干脆利落的操作,赢得现场工人的阵阵喝彩声。就连从外地赶来参加救援的“老兵抗汛突击队”孙队长,也频频朝他竖起大拇指。而孙兵也在紧张的操作间隙中,回头向孙队长——他的老兵父亲致以自豪的笑容。
⑩第二天凌晨,当一辆辆装满救灾物资的车辆和救援人员,安然通过这座新架设的大桥向市区挺进时,孙兵和战友们欢呼雀跃,胜利的泪水在每个人脸上流淌。
“爸爸,我不当孬兵!”朝着市区方向,孙兵向父亲的背影敬了个军礼。
(选自《解放军报》2023年8月,有删改)
11.请从老兵孙队长的角度梳理文章内容。(2分)
12.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和主旨,谈谈对标题“成长”的理解。(3分)
13.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孙兵从开始怕水到勇于面对洪水,经历了恐惧——担忧——犹豫——自豪的心理历程。
B.父亲逼孙兵学游泳,是为了帮助儿子克服对水的恐惧,最终能成为勇敢的战士。
C.文章第⑧~④段多次描写大雨滂沱的情景仅为突出水灾频繁,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D.文章叙述与描写相结合,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战士们英勇无畏的品质。
14.小语想推荐本文作为第二单元的拓展阅读篇目,请结合单元提示和篇目阐述理由。(4分)
单元篇目5黄河颂/光未然6老山界/陆定一7谁是最可爱的人/魏巍8*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9木兰诗 家国情怀,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一种深沉而持久的情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愿意为祖国和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这个单元所选的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能够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17分)
【甲】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节选自《木兰诗》)
【乙】秦良玉,忠州人,嫁石砫①宣抚使马千乘。万历二十七年,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良玉别统精卒五百裹粮自随。明年正月二日,贼乘官军宴,夜袭。良玉夫妇首击败之,追入贼境,连破七寨,大败贼众,为南川路线战功第一。贼平,良玉不言功。其后,千乘为部民所讼,瘐②死云阳狱,良玉代领其职。
良玉为人饶胆智,善骑射,兼通词翰,仪度娴雅。而驭下严峻,每行军发令,戎伍肃然。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
(节选自《明史·秦良玉传》)
【注释】①石砫:现石柱,土家族自治县。②瘐(yǔ)死:古代指囚犯在狱中,因饥寒而死,后来也泛指在狱中病死。
15.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旦辞爷娘去 旦: (2)策勋十二转 策勋: .
(3)而驭下严峻 驭: (4)戎伍肃然 戎: .
1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善骑射/陈康肃公善射 B.良玉夫妇首击败之/下车引之
C.千乘以三千人从征播州/从此替爷征 D.而驭下严峻/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5分)
(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2分)
(2)所部号“白杆兵”,为远近所惮。(3分)
18.阅读文章,回答下面问题。(5分)
(1)【甲】文写木兰的征途和战地生活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气氛?(2分)
(2)木兰和秦良玉都是古代的巾帼英雄,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她们有哪些相似的精神品质。(3分)
(四)古诗阅读(5分)
19.赏析古诗,完成题目。
一春
[元]黄庚
新绿园林雨过时,黄莺无语恨春归。
杨花怕逐东风去,搭住阑干不肯飞。
(1)这首诗的诗眼是“恨”字,它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表达了诗人 的感情。(2分)
(2)赏析诗句“杨花怕逐东风去,搭住阑干不肯飞”。(3分)
(五)名著阅读(8分)
20.阅读《朝花夕拾》,完成下列表格。(3分)
阅读方法 助读资料 阅读任务
插图识文 此图为《朝花夕拾》中的一篇插图,该篇名为① 。
关注人物 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 选段中“他”的名字是② 。
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 选段体现了寿镜吾老师③ 的性格。
21.班级开展“名著中的最佳友人”专题探究。请你参照下面关于《朝花夕拾》中最佳友人的探究示例,选定《西游记》进行有关最佳友人的专题探究。(5分)
专题:最佳友人
示例:少年闰土是我心中的最佳友人,因为他朴实、健康、活泼、机灵、勇敢、聪明能干、见多识广。他经历过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让我学到了很多从书本当中学不到的东西。
三、作文(60分)
22.四月,一年一度的“吟诗听风雅,词韵染人间”春日吟诗会比赛在星城中学拉开帷幕。通过层层选拔,小文顺利进入了决赛。此时的他(她)正在决赛幕布后候场,请发挥想象和联想,写出小文此时的外貌和心理,至少一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20字以内)(10分)
23.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完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50分)
任务一:好书是一粒种子,梦想是一粒种子,善念是一粒种子……种下一粒种子,可能会影响我们一生。请以“种下一粒种子”为题目作文。
任务二:“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说:“人就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袁隆平以及他的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做一粒的种子”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④不得泄露个人相关信息,如需出现本市人名、地名、校名,请用××代替。
参考答案
一、1.(1)qiè gèn 妇孺皆知 锤炼 (2)D (3)删去“左右”。 2.B
3.示例:张爷爷好,您可以每天早上服用一次,每次两片,饭前饭后都行,
4.示例一:首先,从温州乘坐高铁抵达成都动车站,然后乘坐成绵乐城际列车,到广汉北站。抵达后,乘坐1路公交车,在浏阳名苑换乘10路公交车,最终到三星堆博物馆站。示例二:首先,从温州乘坐高铁抵达成都动车站。抵达后,在公交站乘坐1、7、45、63路公交车均可抵达昭觉寺车站。而后换乘出租车至广汉(车程约20分钟)。最后,从广汉乘坐6路、10路公交车即可到达三星堆博物馆站。
5.示例:英雄电影最感人 英雄形象最高大/英雄精神最高尚
6.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潮平两岸阔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二、7.①父亲心灵手巧,父亲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然后将一瓢开水倒进瓶里,啪的一声,瓶底均匀地落下来,灯罩便诞生了;②父亲疼爱孩子,除夕夜父亲总能让“我”提上一盏称心如意的灯;③父亲有耐心、慈祥和蔼,父亲对“我”总是言语温和,充满爱意,耐心。
8.这句话写虽然除夕夜没有月亮,但有父亲做的“这盏灯”,让“我们”感受到了明亮和温暖,表现了作者对这灯的珍惜、珍爱,以及对伟大父爱的赞颂。
9.①标题一语双关,明指父亲给幼时的“我”做的灯和“我”送到父亲墓前的灯,暗指浓浓父爱和“我”对父亲的怀念之情;②“灯”为线索贯穿于全文,脉络清晰,结构浑然一体;③标题将无形的爱化作有形的灯,具体形象,含蓄蕴藉,新颖别致。
10.示例:在“我”降生的时候,窗外还没有挂灯,天似亮非亮,“迎灯”即迎来光明之意,寄寓着父亲对“我”美好的期盼,凝聚着深厚、浓浓的父爱。
11.儿子怕水,父亲逼他下河学游泳→儿子当兵,父亲板脸训他→儿子抢险,父亲朝他竖起大拇指
12.标题“成长”在文中有多重意蕴,①指孙兵从小时候暴雨被救助到长大成为解放军的成长经历。②孙兵从害怕水灾到勇敢面对洪水的心理成长过程,③“成长”展现出军民间深厚情谊,也表现出面对灾难和挑战时,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13.C
14.示例:本文通过描写孙兵和战友不畏洪水架桥抢险的事迹,展现了战友们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与单元主题“家国情怀”相呼应,文章中战友们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也与单元篇目《老山界》等主题契合,宜作为第二单元拓展篇目。
15.(1)旦:早晨 (2)策勋:记功 (3)驭:统治 (4)戎:军队
16.C
17.(1)将军和士兵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多年之后胜利而归。
(2)(她)所率领的军队号称“白杆兵”,令远近的敌军都十分忌惮。
18.(1)写征途和战地生活分别渲染了悲凉和紧张森严的气氛。
(2)木兰替父从军,征战沙场,胜利回朝后不求官位,只求回家团聚;秦良玉率兵出征,大败贼军,却不向朝廷请功;可见她们身上都有着坚毅勇敢、骁勇善战、不慕名利等品质。
19.(1)惜春(或埋怨春归太匆匆
(2)运用拟人手法,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杨花害怕追逐东风离去,紧紧搭住阑干,不愿随风飞起,巧妙传达了诗人害怕美好春光逝去的心理。
20.①《阿长与〈山海经〉》 ②范爱农 ③慈祥和蔼
21.示例:孙悟空是我心中的最佳友人,因为他武艺高强、神通广大、扶危济困、恤孤念寡、疾恶如仇、为民除害。他一路斩妖除魔,护送唐僧取得真经,同时他又机智勇敢,在“三打白骨精”情节中,白骨精的三次伪装都被孙悟空一一识破。即使碰上最凶恶的妖精,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也毫不退缩,总是那样斗志昂扬地去夺取胜利。
三、22.示例:小文有着苗条的身段,高挑的个头,她皮肤微黑,但丝毫不影响她的美丽,反而增添了些秀气。她的眼睛是那样好看:像两粒闪闪发光的黑珍珠,又似一对黑玻璃球浸在清水里。此时,她的眼睛里面满是自信,仿佛已经胜券在握。她今天戴了一副淡紫边框的眼镜,俨然一个“小博士”。她不停地对着镜子练习,由此看出她还是有些紧张。
23.例文
种下一粒种子
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我和妈妈在小区花园里散步,偶然间,看到墙角处有一抹嫩绿。那是一株小小的、不知名的植物,在砖石的夹缝中顽强地生长着。
它纤细的茎努力地向上伸展,叶子也因缺水而有些卷曲,却依然奋力地向着阳光。尽管四周环境恶劣,没有充足的土壤和水分,它却从未放弃生长。这株小小的植物,在我心中种下了一粒名为“坚强”的种子。
不久后,学校组织运动会,我参加了800米长跑。当跑到一半时,我体力不支,脚步变得沉重,呼吸也急促起来,内心萌生出放弃的念头。就在这时,那株在墙角顽强生长的植物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它在艰难的环境里都能坚持,我遇到这点困难又怎能退缩?这粒“坚强”的种子在我心中瞬间发芽,给予我力量。我调整呼吸,迈着坚定的步伐,冲向终点。
此后,学习上遇到难题,生活中遭遇不如意,我都没有轻易言败。每当想要放弃的时候,那粒“坚强”的种子就会在心中提醒我,让我鼓起勇气,勇往直前。
这粒在不经意间种下的种子,已在我心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它让我明白,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坚强面对,就一定能迎来属于自己的阳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