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热点八 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1920年9月陈独秀在《答费哲民》中指出:“因为照现在的经济制度,妇人的地位一面脱离了家庭的奴隶,一面便得去做定东家的奴隶……青年向何处去寻新生活和世外桃源 即于劳动问题,更可以说除阶级战争外都是枝枝节节的问题。”据此可知陈独秀( )
A.运用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指导妇女运动
B.认识女性受剥削的根源在于封建礼教
C.尝试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妇女解放问题
D.号召学习西方民主科学启迪广大青年
2.1920年,在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下,上海机器工会成立。与此同时,陈独秀主编的《劳动界》也发文指出,“神圣不可侵犯的工人,竟被资本家压迫了!真是可恼!我们此时应当要去抵抗他,我们此时就应该要有团体”。这说明( )
A.发动工人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独创的斗争形式
B.成立工人组织符合当时革命斗争的实际需要
C.“劳工神圣”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共识
D.建立工会是开展国民革命的重要内容
3.下表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部分省份农会会员统计(不含江苏二三十万)。据此可知( )
省份 1926年6月 1927年6月
会员人数 占全国百分比 会员人数 占全国百分比
广东 647 766 66.0 700 000 7.6
湖南 38 150 3.9 4 517 140 49.4
湖北 4 120 0.4 2 502 600 27.3
江西 1 153 0.1 382 617 4.2
河南 270 000 27.5 245 500 2.7
陕西 1 000 0.1 705 160 7.7
全国 981 442 100 9 153 093 100
A.农民阶级成为国民革命主力
B.两湖地区土地革命成效显著
C.政治生态影响农民运动地域格局
D.农民运动推动国民革命发展
4.从1921年到1922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从50多人扩大到了195人,这种组织力量的发展速度相对于其想要成就的革命目标还相差很远。为此,中国共产党( )
A.积极寻求共产国际帮助
B.修改民主革命纲领
C.提出革命统一战线主张
D.广泛组织工农运动
5.20世纪30年代初,根据地政府多次号召群众为红军找医生、找药料,同时采取中药西药相结合的方式缓解药品短缺,还通过动员地方医师、自主培养医生来壮大红军医疗队伍。这些举措( )
A.丰富了统一战线的内涵
B.有利于反“围剿”斗争开展
C.打破了日军的经济封锁
D.立足于提升解放区医疗水平
6.1934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颁布命令:“最近我军经过之地地瘠民贫,苗民甚多,各部队更应向战士详细解释,严格督促。……加强纪律检查队、收容队工作,在宿营地分段检查纪律。”这一举措( )
A.全面纠正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B.旨在全面阐述红军的民族政策
C.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优良的工作作风
D.扭转了红军军事上的被动局面
7.1939年5月4日,毛泽东发表《五四运动》一文,指出:“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而不在乎口讲什么三民主义或马克思主义。”该论述( )
A.肯定了知识分子的革命先锋军作用
B.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动力
C.指出国共两党革命目标的本质区别
D.有利于团结知识分子反抗独裁统治
8.1941年9月9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了修订后的《国民体育法》,并设置了全国性的体育节。与此同时,陕甘宁边区体育运动在延安盛行,延安军民自力更生办体育,结合军事训练开展射击、刺杀……球类、体操等体育项目。这主要由于( )
A.民族意识的开始觉醒 B.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政府对体育教育重视 D.坚持抗日战争的需要
9.1943年3月,中国国民党以蒋介石的名义抛出《中国之命运》一书,公开提出共产主义和英美式的自由主义都不适合中国,声称:“中国之命运,完全寄托于中国国民党。”这说明( )
A.民族统一战线初现裂痕
B.中国的国际地位未见改善
C.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国民党试图独占抗战成果
10.抗战后期,晋察冀边区政府筹建了酒精厂、纺织厂、化学厂等一批公营民用企业;成立了管控对外贸易的机构——裕民公司、贸易管理局,调剂商品运销;保护了个体手工业、私人工商业等私人经济。由此可见,此时的晋察冀边区( )
A.注意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B.实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
C.侧重发展公营民用企业
D.积极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1.1945年8月,收到蒋介石三封电报后,中共中央召开会议并明确声明:“我们愿意与中国国民党以及其他民主党派,努力求得协议,以期各项紧急问题得到迅速的解决,并长期团结一致,彻底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继续实行“三三制”原则
B.意在揭露蒋介石“假和平”阴谋
C.致力于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D.尽最大努力实现和平民主建国
12.1948年11月,《泰晤士报》评论说:“现在看来,中国如果要统一,似乎将从东北出发了。”某西方驻华大使情绪悲观:“我们非常不愿意得到这样的结论:国民党现政府之早日崩溃是不可避免的了。”据此可知,当时( )
A.渡江战役已经取得胜利
B.人民解放军准备战略决战
C.国民党在大陆统治覆灭
D.国共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13.1947年2月6日,上海金价一日五涨,达到550万,美元兑法币比价突破1万,由此引发各地投机抢购狂潮。截至1947年2月,中央银行共抛售黄金353万两,占库存黄金60%,回笼法币9989亿元。同时法币增发了32483亿元,国民政府物价不仅没控制住,反而大涨。失去黄金支撑的法币如同废纸,黄金大幅增值,法币巨幅贬值,物价疯涨。引发当时“黄金风潮”的主要原因是( )
A.官僚资本侵蚀挤压民族工业
B.和平建国已成为此时民众的共识
C.财政经济状况出现持续恶化
D.政府财政收支不平衡、滥发纸币
14.1948年9月,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首次用“人民民主专政”代替“工农民主专政”。他说:“我们政权的阶级性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但不仅仅是工农,还有资产阶级民主分子参加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一转变( )
A.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B.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C.标志着工农武装割据任务完成
D.纠正了右倾错误的影响
15.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曲折,不断向前,最终取得胜利。下列能够反映这一趋势的是( )必考热点八 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1920年9月陈独秀在《答费哲民》中指出:“因为照现在的经济制度,妇人的地位一面脱离了家庭的奴隶,一面便得去做定东家的奴隶……青年向何处去寻新生活和世外桃源 即于劳动问题,更可以说除阶级战争外都是枝枝节节的问题。”据此可知陈独秀(C)
A.运用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指导妇女运动
B.认识女性受剥削的根源在于封建礼教
C.尝试运用唯物史观考察妇女解放问题
D.号召学习西方民主科学启迪广大青年
2.1920年,在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下,上海机器工会成立。与此同时,陈独秀主编的《劳动界》也发文指出,“神圣不可侵犯的工人,竟被资本家压迫了!真是可恼!我们此时应当要去抵抗他,我们此时就应该要有团体”。这说明(B)
A.发动工人运动是中国共产党独创的斗争形式
B.成立工人组织符合当时革命斗争的实际需要
C.“劳工神圣”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共识
D.建立工会是开展国民革命的重要内容
3.下表为20世纪20年代中国部分省份农会会员统计(不含江苏二三十万)。据此可知(C)
省份 1926年6月 1927年6月
会员人数 占全国百分比 会员人数 占全国百分比
广东 647 766 66.0 700 000 7.6
湖南 38 150 3.9 4 517 140 49.4
湖北 4 120 0.4 2 502 600 27.3
江西 1 153 0.1 382 617 4.2
河南 270 000 27.5 245 500 2.7
陕西 1 000 0.1 705 160 7.7
全国 981 442 100 9 153 093 100
A.农民阶级成为国民革命主力
B.两湖地区土地革命成效显著
C.政治生态影响农民运动地域格局
D.农民运动推动国民革命发展
4.从1921年到1922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从50多人扩大到了195人,这种组织力量的发展速度相对于其想要成就的革命目标还相差很远。为此,中国共产党(C)
A.积极寻求共产国际帮助
B.修改民主革命纲领
C.提出革命统一战线主张
D.广泛组织工农运动
5.20世纪30年代初,根据地政府多次号召群众为红军找医生、找药料,同时采取中药西药相结合的方式缓解药品短缺,还通过动员地方医师、自主培养医生来壮大红军医疗队伍。这些举措(B)
A.丰富了统一战线的内涵
B.有利于反“围剿”斗争开展
C.打破了日军的经济封锁
D.立足于提升解放区医疗水平
6.1934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颁布命令:“最近我军经过之地地瘠民贫,苗民甚多,各部队更应向战士详细解释,严格督促。……加强纪律检查队、收容队工作,在宿营地分段检查纪律。”这一举措(C)
A.全面纠正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
B.旨在全面阐述红军的民族政策
C.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优良的工作作风
D.扭转了红军军事上的被动局面
7.1939年5月4日,毛泽东发表《五四运动》一文,指出:“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而不在乎口讲什么三民主义或马克思主义。”该论述(B)
A.肯定了知识分子的革命先锋军作用
B.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动力
C.指出国共两党革命目标的本质区别
D.有利于团结知识分子反抗独裁统治
8.1941年9月9日,南京国民政府公布了修订后的《国民体育法》,并设置了全国性的体育节。与此同时,陕甘宁边区体育运动在延安盛行,延安军民自力更生办体育,结合军事训练开展射击、刺杀……球类、体操等体育项目。这主要由于(D)
A.民族意识的开始觉醒 B.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C.政府对体育教育重视 D.坚持抗日战争的需要
9.1943年3月,中国国民党以蒋介石的名义抛出《中国之命运》一书,公开提出共产主义和英美式的自由主义都不适合中国,声称:“中国之命运,完全寄托于中国国民党。”这说明(D)
A.民族统一战线初现裂痕
B.中国的国际地位未见改善
C.阶级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D.国民党试图独占抗战成果
10.抗战后期,晋察冀边区政府筹建了酒精厂、纺织厂、化学厂等一批公营民用企业;成立了管控对外贸易的机构——裕民公司、贸易管理局,调剂商品运销;保护了个体手工业、私人工商业等私人经济。由此可见,此时的晋察冀边区(B)
A.注意创新经济发展模式
B.实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
C.侧重发展公营民用企业
D.积极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1.1945年8月,收到蒋介石三封电报后,中共中央召开会议并明确声明:“我们愿意与中国国民党以及其他民主党派,努力求得协议,以期各项紧急问题得到迅速的解决,并长期团结一致,彻底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这表明中国共产党(D)
A.继续实行“三三制”原则
B.意在揭露蒋介石“假和平”阴谋
C.致力于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D.尽最大努力实现和平民主建国
12.1948年11月,《泰晤士报》评论说:“现在看来,中国如果要统一,似乎将从东北出发了。”某西方驻华大使情绪悲观:“我们非常不愿意得到这样的结论:国民党现政府之早日崩溃是不可避免的了。”据此可知,当时(D)
A.渡江战役已经取得胜利
B.人民解放军准备战略决战
C.国民党在大陆统治覆灭
D.国共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
13.1947年2月6日,上海金价一日五涨,达到550万,美元兑法币比价突破1万,由此引发各地投机抢购狂潮。截至1947年2月,中央银行共抛售黄金353万两,占库存黄金60%,回笼法币9989亿元。同时法币增发了32483亿元,国民政府物价不仅没控制住,反而大涨。失去黄金支撑的法币如同废纸,黄金大幅增值,法币巨幅贬值,物价疯涨。引发当时“黄金风潮”的主要原因是(D)
A.官僚资本侵蚀挤压民族工业
B.和平建国已成为此时民众的共识
C.财政经济状况出现持续恶化
D.政府财政收支不平衡、滥发纸币
14.1948年9月,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首次用“人民民主专政”代替“工农民主专政”。他说:“我们政权的阶级性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但不仅仅是工农,还有资产阶级民主分子参加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一转变(B)
A.扩大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B.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C.标志着工农武装割据任务完成
D.纠正了右倾错误的影响
15.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曲折,不断向前,最终取得胜利。下列能够反映这一趋势的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