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素养达标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素养达标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5.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6 14:3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素养达标卷
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读句子,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1.姐姐概(kài gài)括(huó kuò)地讲了一些防晒的方法,提醒(xīng xǐng)我出门注意防晒。
2.天气虽然有点儿干燥(zào zhào),但月季花依然绽开了淡雅(yá yǎ)的花蕾,昆(kūn hūn)虫在池塘边自由自在地飞着。
二、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5分)
蜜蜂被yàn lì( )的花朵吸引,前去采蜜。尽管yán tú( )都是一些mò shēng( )的风景,它们采完蜜以后,还是能准确wú wù( )地回到家,这依靠的是一种běn néng( )。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7分)
确确( )( ) ( )( )怒放 含笑( )( ) 芬芳( )( )
1.虽然大家都不相信,但这件事 是他做的。(1分)
2.花园里,各种花儿 , .(2分)
四、选择题。(填序号)(8分)
1.下列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推测(cè) 将近 跨越 B.末端(mò) 谜失 展示
C.比较(jiāo) 记亿 辨认 D.腹部(fǔ) 休建 组成
2.下列词语中的“强”和“强壮”的“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强制 B.要强 C.强大 D.强占
3.“春天来了,公园里的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用下列词语形容公园里的这些花,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五花八门 B.争奇斗艳 C.花红柳绿 D.诗情画意
4.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蜜蜂无论飞到哪里,都可以回到原处。
B.昙花如果在白天开花,就有被阳光灼伤的危险。
C.虽然小虾的搏斗很激烈,但是蹦出水面是常有的事。
五、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5分)
2024年9月,无锡东站附近的草坪上出现了很多白鹭。白鹭在草坪上觅食、跳舞,成为城市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白鹭其实并非迁徙鸟类,它们更喜欢留在固定的栖息地,为何城市中会突然出现如此多的白鹭 野生动物专家指出,这些乌类主要捕食水中的小鱼和昆虫,而草坪附近也有河流,这可能为它们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1.语段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请你也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一句话: (3分)
2.仿照语段中画“ ”的句子,写出你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观察和思考。(2分)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1分)
1.要是我们 ,就会发现, ,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 的。凌晨四点,牵牛花 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 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 ;中午十二点左右, 开花了……(7分)
2.《蜜蜂》一文的作者是 国的 ,他通过实验得出结论:蜜蜂辨认方向靠的不是 ,而是一种他 。(2分)
3.“ , ”两句诗描写了因傍晚下了春雨,河水不断上涨,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上的场景。(2分)
七(2024·湖北仙桃市期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分)
实验记录
实验目的:验证水的蒸发是否会使周围的温度下降
实验名称:水的蒸发与周围温度的变化。
实验器材:温度计、棉球、计时器
我的猜想:水的蒸发会使周围的温度下降。
实验过程:1.将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并记录此时的温度
2.用棉球将温度计包住,并蘸上少许水。
3.每隔1分钟观察温度计的变化,并记录。
4.分析数据。
实验现象:随着时间的变化,温度计的度数慢慢下降。
实验结论:水的蒸发会吸收热量,从而使周围的温度下降。
1.这次实验的目的是 。(1分)
2.用表格中的几个关键动词来概括实验过程。(4分)
吊→ → →蘸→ → →分析
3.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这样表示先后顺序的句式,把实验过程写清楚。(2分)
做实验时,我先 ;接着用棉球将温度计包住,并蘸上少许同样温度的水;然后 ;最后分析数据。
4.这次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与本次实验的猜想吻合吗 (3分)
八、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9分)
蜜 蜂(节选)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然后放了出来。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侯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1.结合选文中的关键词语,把法布尔做实验的过程概括出来。(3分)
2.选择题。(填序号)(4分)
(1)法布尔把蜜蜂放在纸袋里是为了 ( )
A.把蜜蜂带回家。 B.把蜜蜂闷晕。 C.让蜜蜂不明方向。
(2)观察到“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的现象,法布尔推测 ( )
A.蜜蜂是为了减少阻力。 B.蜜蜂能看到遥远的家。
3.下列对选文画“ ”句子中“大概”一词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应该去掉,去掉后句子的意思更加准确、清楚。
B.不能去掉,“大概”说明是作者的推测,体现了他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2分)
蚯蚓和垃圾
我发现堆垃圾的泥土里大大小小的蚯蚓特别多。另外,原来堆放的菜叶、果皮、纸屑等垃圾也变成了松软而肥沃的土壤。我不禁想:蚯蚓是否有消化垃圾的作用呢 为了搞明白这个问题,我做了两组实验。
做第一组实验时,我【精心 精致】挑选了一个不透光的盒子,在盒子里堆了三堆土:黑土、黄土和含较多腐殖质的垃圾土。这三种土( )温度、湿度都相同,( )体积也差不多。然后我将10条大小不同的蚯蚓放进盒子里,盖好盒盖。过了十五分钟,我发现有6条蚯蚓钻进了垃圾土里。通过第一组实验,我知道了蚯蚓能【适合 适应】阴暗、潮湿的环境,而且在同样的条件下,它们更喜欢含较多腐殖质的垃圾土。
做第二组实验时,我挖了两个大小相等的长方形土坑,并把四壁和底部用砖头砌实。我将菜叶、果皮、废纸等垃圾切细,与少量的黄土和水混合后平均分成两份,分别放入这两个坑中。我在其中一个坑里放了20条大小不同的蚯蚓,另一个坑里不放蚯蚓,盖上盖子,每隔两天观察一次。第五次观察时,我发现在放了蚯蚓的土坑里,部分垃圾变成了松软而肥沃的土壤,而在没有放蚯蚓的土坑里,垃圾已经腐烂。第二组实验让我知道了蚯蚓喜欢从垃圾中吸取营养,能消化部分生活垃圾。
我不由得萌生了一个念头:现在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日益严重,许多地方出现了“垃圾围城”的现象,我们可以用蚯蚓来消化一些生活垃圾,这样既可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又可变废为宝。
(有删改)
1.选择文中“【 】”里恰当的词语,打“√”。(2分)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人恰当的关联词。(1分)
3.文中加点的“这个问题”指的是什么 用“ ”在文中画出来。(1分)
4.读短文,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3分)
实验目的:搞明白蚯蚓是否能
实验过程:第一组实验①准备三种土:黑土、黄土和 ;②将10条蚯蚓放入盒中;③十五分钟后,
实验结论:蚯蚓喜欢含腐殖质的垃圾土。
第二组实验①两个土坑都放入垃圾土;②一个坑里放20条蚯蚓,另一个坑不放;③放蚯蚓的坑里 ,没放蚯蚓的坑里垃圾已经腐烂。
实验结论:蚯蚓能
“我”的思考:人类可以利用蚯蚓来
5.联系生活实际猜一猜,第4自然段中“垃圾围城”指的是(2分) ( )
A.人们随意乱丢垃圾,有些小区里到处都是垃圾。
B.由于城市和人的运转,每年会产生上亿吨的垃圾。这些垃圾堆积如山,给人们生活带来严重困扰。
6.“我”为什么会萌生用蚯蚓消化生活垃圾的念头呢 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3分)
十、习作。(30分)
题目:一次 的小实验
横线上可以填“有趣”“奇妙”“不可思议”等词语,也可以填“成功”“失败”等词语。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次小实验,按照先后顺序写清楚实验的经过,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有趣的发现等。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做到书写工整,语句通顺,不少于300字。
参考答案
一、1.gài kuò xǐng 2.zào yǎkūn
二、艳丽 沿途 陌生 无误 本能
三、欣然 实实 一现 迷人1.确确实实 2.欣然怒放 芬芳迷人
四、1.A 2.C 3.B 4.C
五、1.拟人 示例:春天到了,小草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
2.示例:鱼缸中的鱼儿,有的在自由自在地游动,有的在一动不动地休息。金鱼的眼睛一动不动,它们睡觉时也不闭眼吗
六、1.留心观察 一天之内 不同 吹起了 艳丽 梦中醒来 午时花
2.法 法布尔 超常的记忆力 无法解释的本能
3.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七、1.验证水的蒸发是否会使周围的温度下降
2.记录 包 观察 记录
3.将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并记录此时的温度 每隔1分钟观察温度计的变化,并记录
4.水的蒸发会吸收热量,从而使周围的温度下降。与实验的猜想吻合。
八、1.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 走了四公里路 给蜜蜂做上记号
2.(1)C(2)A
3.B
九、1.精心 适应 2.示例:不但 而且
3.蚯蚓是否有消化垃圾的作用呢
4.实验目的:消化垃圾 第一组实验:含较多腐殖质的垃圾土 有6条蚯蚓钻进了垃圾土里第二组实验:部分垃圾变成了松软而肥沃的土壤 实验结论:消化部分生活垃圾“我”的思考:消化一些生活垃圾
5.B
6.因为“我”关注生活中的问题,注意到了“垃圾围城”的现象。启示示例:我们应该多多关注生活中的问题,灵活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