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2017秋)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2017秋)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03-16 12:0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2017)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
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适量的   、适宜的   和充足的   。
2.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   和   ,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   ,并释放出   。
3.仔细观察图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是绿豆苗地常见的   (选填“食物链”或“食物网”),它最顶端的消费者是   ,生产者是   。
(2)在该生态系统中,若瓢虫灭绝了,那么其他生物会____。(选填“受到一定影响”或“不受到影响”)
4.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绝大部分是由   制造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每种生物都有自己的   。
5.在一定的地域内,   与   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湖泊、一个池塘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
6.“小麦→蝗虫→麻雀→鹰”,这是生态系统中的一条   ,其中生产者是   ,麻雀是     。
7.青蛙在   (填季节)比较常见,冬天会冬眠;每年春季,丹顶项鹤会迁往东北地区繁殖,入秋后再飞回南方越冬,这是一种   行为。
二、单选题
8.某小组在探索蚯蚓选择的实验中,使用了蚯蚓、干土壤、水、有盖的盒子,顺利完成了实验,他们最有可能探索的问题是(  )。
A.蚯蚓喜欢明亮的环境还是黑暗的环境
B.蚯蚓喜欢干燥的土壤还是潮湿的土壤
C.蚯蚓喜欢温暖的环境还是寒冷的环境
9.菜市场卖的绿豆芽一般是在黑暗的环境中培养的,这种绿豆芽与阳光下培养的绿豆芽相比较(  ).
A.叶子是黄色的,茎又细又长、白色
B.叶子是黄色的,茎短小粗壮、绿色
C.叶子是绿色的,茎又细又长、绿色
10. 我们生活中常吃的豆芽菜很多是用绿豆培育而成,市面上很多卖的绿豆芽粗壮、水分多,且颜色呈黄色, 这是因为 (  ) 。
A.培育绿豆芽的过程中,绿豆芽全都浸没在水中
B.培育绿豆芽的过程中,绿豆芽保持湿润且做遮光处理
C.培育绿豆芽的过程中,绿豆芽保持湿润且放在太阳底下
11.绿豆植株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与非生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科学上把这个整体叫作(  )。
A.农场系统 B.环境系统 C.生态系统
12. 生态瓶的制作过程正确的是(  )。
A.铺沙装水→放鱼虾→种水草
B.去盖→铺沙装水→种水草→放鱼虾
C.去盖→种水草→放鱼虾
13.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而形成像链条一样的关系就是食 物链。下面几条食物链的写法,正确的是(  )。
A.虾米→小鱼→大鱼
B.青草→ 山羊→狼
C.稻子→狐狸→ 山鸡
14.有一种鸟的生活习性是白天休息、夜晚觅食,秋天时从北方飞往南方。影响鸟的这两种习性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
A.光照、水分 B.温度、空气 C.光照、温度
15.我们预测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主要是因为(  )。
A.在草丛边可以找到蚯蚓
B.在给潮湿的土壤翻土时可以找到蚯蚓
C.蚯蚓的颜色比较暗
三、判断题
16. 在食物链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 (  )
17.大雨过后,我们经常能够在大白天看到小区的水泥路上出现蚯蚓,这说明蚯蚓喜欢明亮的环境。 (  )
18.植物的种子萌发时先长出叶,再长出根。(  )
19.几十只昆虫生活在一起,互相依赖,互相影响,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  )
20.制作生态瓶时,动物的种类、数量放得越多越好。(  )
21.食物链中的消费者对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消费者,动植物的遗体将堆积如山,生态系统也将崩溃。 (  )
22.食物是动物的必然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 (  )
23.我们在干土里很难发现蚯蚓,这说明蚯蚓喜欢生活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  )
四、实验探究题
24. 学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将18粒完好的豌豆种子分成6组,架在铁丝圈上,放入盛水的烧杯中,中间的豌豆一半浸没在水中,并放在如下图所示的环境中(假设水中没有空气)
(1)这个小组的实验是为了验证种子发芽与温度、水和   关系。
(2) 同样条件的种子都放3粒是为了   。
(3) 几天后,该小组看到只有第   组种子发芽了,这说明种子发芽   。
(4) 第   组种子可以说明种子发芽除了需要充足的水分、空气外,还需要一定的温度。“其它条件都具备,但没有空气种子仍不能发芽”的是第   组种子。
(5) 第1组种子没有发芽的原因是   。
25.右图是小明制作的一个生态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生态瓶中提供氧气的是   和   ,非生物因素包括   、   、   等。
(2)在制作生态瓶时,小明应该先放入的生物是(  )。
A.浮萍和金鱼藻 B.螺蛳 C.虾
(3)若小明在瓶中放入乌龟(肉食动物),则此时生态瓶中虾的存活时间会   (选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4)当放入以虾为食的乌龟后,就会组成一条食物链,写出这条食物链:   。
(5)评价小明制作的生态瓶时,最主要的评价标准是(  )。
A.生态瓶维持平衡的时间长短 B.生态瓶中生物数量的多少
C.整个生态瓶的美观程度 D.生态瓶中水量的多少
五、简答题
26.教室植物角的花草因为疏于看管,有一些渐渐枯萎了。于是,老师委托妙妙小组照看植物角里的花草,他们应该怎么做呢?请你根据所学知识给出合理建议。
27.举例说明动植物怎样适应环境
六、综合题
28.右图是一片草原的食物网,请分析并完成以下问题
(1) 如果兔和鼠的数量减少,草的数量将   。 (选填“增加”或“减少”)
(2) 如果人们把这片草原建设成城市,首先影响到的动物是兔、   、    。
(3) 如果人为过度放牧,使草原沙漠化,所有动物的数量都将   。
(4) 写出图中任意一条食物链:   。
29.动植物的生存都需要一定的环境,环境又包括生物环境因素和非生物环境因素。某探究小组以蚯蚓为例,探索蚯蚓的生存环境。
(1)蚯蚓的食物是腐烂的动植物遗体和枯枝败叶,可以合称为腐殖质。腐殖质、蚯蚓、小鸟之间存在怎样的食物关系,请用食物链表示:   。
(2)该组在探究蚯蚓生存环境时做出了假设。为了验证假设是否正确,他们又进行以下实验:
●准备1个长方形盒子,将它分成上、下、左、右四等份,左端用黑布包住,右端盖上玻璃片;
●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在盒内放入等量的干、湿泥土,蚯蚓放置在中间(如右图所示);
●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
●反复做3次。
蚯蚓对环境的选择实验记录表
记录人: 日期:
实验次数 待在干燥、阴暗土壤里的蚯蚓数 待在干燥、明亮土壤里的蚯蚓数 待在潮湿、黑暗处土壤里的蚯蚓数 待在潮湿、明亮处土壤里的蚯蚓数
1 1 0 9 0
2 0 0 10 0.
3 0 0 10 0
①实验重复做3次的目的是:   。
②通过分析上表,我们可以知道蚯蚓喜欢生活在   、   的环境中。
③生活中不同的动物都有各自的生活环境,请你按照以下例子,写一写你还知道哪种动植物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中
动物名称 生活环境
蚯蚓 阴暗、潮湿
       
       
答案
1.水分;温度;空气
2.二氧化碳;水分 (水分、二氧化碳);养料;氧气
3.(1)食物网;小鸟;绿豆苗
(2)受到一定影响
4.光合作用;角色
5.生物;非生物
6.物链;小麦;消费者
7.夏季;迁徙
8-15 BABCB BCB
16.正确
17.错误
18.错误
19.错误
20.错误
21.正确
22.正确
23.错误
24.(1)温度与种子发芽的关系
(2)避免因种子自身因素不能萌发
(3)2;需要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
(4)5;3
(5)缺少水分
25.(1)浮萍;金鱼藻;水;细沙;空气
(2)A
(3)变短
(4)金鱼藻→虾→乌龟
(5)A
26.示例:定期、适量地给花草浇水、施肥;分类管理,合理摆放,将喜阳的花草放在敞亮的地方,将喜阴的花草放在阳光无法照射到的地方。
27.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适应沙漠干旱的环境。长颈鹿前肢长、颈长,能从高大的树上吃到树叶。青蛙冬眠、候鸟迁徙、狗换毛、企鹅皮厚多脂等,以不同的方式度过寒冷的冬天,都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28.(1)增加
(2)鹰;蛇
(3)减少
(4)草→兔→鹰
29.(1)腐殖质→蚯蚓→小鸟
(2)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避免出现偶然性;潮湿;阴暗;香蕉树;热带亚热带;仙人掌;热带荒漠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