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下册 -第18章二次根式的运算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八年级下册 -第18章二次根式的运算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12-13 22:13:00

文档简介

学校 漫水河初中 班级 八(1,2) 任课教师 王甫凤
课题 二次根式的运算1(乘除运算)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09年2月 日
教 学目标 1.了解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是由二次根式的性质得到的. 2.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含 教 学 重 难 点〉 关 键 问 题 重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难点:例1第(3)题和例2的计算过程中涉及多种运算和运算法则。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预设)
程序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1、二次根式有哪些性质:(进一步梳理和巩固已生成的知识。) 自由口答默写
合作学习 2、怎样化简二次根式:(体验性质与公式的准确运用。),,,3、怎样计算?是否有简便方法?(体验分别化简的复杂。观察是否有简便方法。)(1), (2)4、引导、启发把二次根式的乘除性质公式左右交换一下。概括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法则。(体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法则的发现过程。) 自愿上来板演,其他同学自己做。自愿上来板演,其他同学自己做。.观察与思考。
程序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探究新课 5、出示例题:例1.计算: (2)中被开方数是带分数要先化成假分,运算结果6.学生完成解题后出示答案:(会正确迁移,领悟方法与步骤。)7.乘除运算的一般步骤。(对具体的计算题会先设计计算程序。)(1)运用法则,化归为根号内的实数运算;(2)完成根号内相乘、相除(约分)等运算;(3)化简二次根式8、屏幕显示例2,帮助学生审题。(计算正三角形的面积得先算高。)(1)⊥,则(2)由勾股定理算出AD:(3)路标的面积:(平方单位)说明计算结果能化简的,则应化简。没有精确度要求,结果用化简的二次根式表示。 (1),(2)题两位学生板演,领悟与练习:规范书写,知道运算程序。学生先做,后挑选部分板演展示。自由回答问题,观察与总结。讨论,自由回答问题。
程序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巩固练习 见问题训练单(附后) 学生当堂完成后,出示答案
课时小结 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法则。被开方数是带分数要先化成假分。规范书写。如二次根式的简单应用——三角形面积算法。 梳理知识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
板书设计 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法则。被开方数是带分数要先化成假分。规范书写。如④二次根式的简单应用——三角形面积算法。
教学反思   学校 漫水河初中 班级 八(1,2) 任课教师 王甫凤
课题 用二次根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09年3月 日
教 学目标 1.会应用二次根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坡比的意义. 2.进一步体验二次根式及其运算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含 教 学 重 难 点〉 关 键 问 题 重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二次根式及其运算的实际应用.难点:课本上的例题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和综合运用,思路比较复杂,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预设)
程序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二次根式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如图,我们规定斜坡的铅直高h与水平长度l的比叫做坡比(或坡度),即:坡比 i= 已知斜坡的坡比为3:4,且其高CE=2dm,宽AB=1dm.一只蚂蚁从A点爬到C点,最短路程多少 说明:设计本题有以下目的:⑴介绍预备知识“坡比”;⑵激发学生的兴趣;⑶会用二次根式表示未知量.在Rt△BCE中,BC的长宜直接表示为:BC=;⑷用投影机播放此题目和图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答过程宜板书而弃PowerPoint.以下例题同.
合作学习 例1.如图,扶梯AB的坡比为1:0.8,滑梯CD的坡比为1:1.6,AE=,BC=CD,一男孩从扶梯走到滑梯的顶部,然后从滑梯滑下,他经过了多少路程(结果要求先化简,再取近似值,精确到0.01米) 分析: 说明:以上的分析过程显示了求解问题的格式化的程序,学生必须养成这样的思维习惯.
程序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探究新课 例2.如图㈠是一张等腰直角三角形彩色纸,AC=BC=40 cm.将斜边上的高CD四等分,然后截出3张宽度相等的长方形纸条.⑴分别求出3张长方形纸条的长度;
⑵若用这些纸条为一幅正方形美术作品镶边(纸条不重叠),如图㈡,正方形美术作品的面积最大不能超过多少cm2 分析: ⑴①如图㈠,从已知能得什么 在Rt△ABC中,CD⊥,AC=BC=40,易求得AB和CD长(让学生求),则CE3 =E3F3 =F3G3 =G3D = CD,纸条的宽度可求.②怎样求纸条的长度 纸条的总长度=E1E2+F1F2+G1G2 ,如怎样求E1E2(让学生想一想) E1E2 =2CE3.,F1F2和G1G2 呢 同理,F1F2=2CF3 ,G1G2=2CG3 . (1),(2)题两位学生板演,领悟与练习:规范书写,知道运算程序。学生先做,后挑选部分板演展示。讨论后,分别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组长发言.
程序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巩固练习 课本练习题. 学生当堂完成后,出示答案
课时小结 梳理知识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能得什么
扶梯AB的坡比为1:0.8,且AE= eq \f(3,2)
㈠从已知看!已知什么
B
A
㈡从所求看!求什么
㈢已知滑梯CD的坡比为1:1.6有何用
可求得BE和AB
缺CD,BC= eq \f(1,2)CD.怎样求CD
缺什么
求AB+BC+CD
F2
F1
E3
E2
E1
图㈠
C
图㈡
G3
G2
G1
F3学校 漫水河初中 班级 八(1,2) 任课教师 王甫凤
课题 二次根式的运算2(混合运算) 课时 1 授课时间 2009年3月 日
教 学目标 1.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四则混合运算. 2.通过整式运算的某些法则在二次根式四则运算中的应用,体验迁移、化归等数学思想.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含 教 学 重 难 点〉 关 键 问 题 重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二次根式的四则混合运算.难点:例3的计算思路的形成比较困难是本节的难点.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 学 过 程 (预设)
程序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并回答问题:你是应用什么知识解决上面的计算?上题中的a若用替代,即: 你认为运算是否正确?(答案是肯定的)〖教师归纳〗我们发现整式中的合并同类项法则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也适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解题过程猜想: 那么整式中的其它运算法则或运算律或运算次序是否也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呢 (教师作肯定回答后) 导出课题: 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
合作学习 复习回忆: 整式中的有关法则、运算律、运算次序.(通过复习对例3的计算思路的形成有所帮助,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例3的教学难度)例1.先化简,再求出近似值(精确到0.01) 启发提问: ⑴ 这是一题二次根式的什么运算 能否适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进行合并 (学生会做出否定回答)⑵上面的二次根式是否还可以化简 请同学们试一下.然后再回答提问⑴ ( 最后教师板书解题过程)归纳: ⑴二次根式加减之前,应先化简二次根式;再把所含二次根式完全相同的合并成一项.⑵在二次根式加减(或其它运算)时,把根号前的乘数看作它的系数.如中的2就看作的系数。 自愿上来板演,其他同学自己做。自愿上来板演,其他同学自己做。.先化简,再求出近似值(精确到0.01)
程序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探究新课 例2. 计算:⑴ ⑵ ⑶ 启发提问: ⑴ 第⑴题有哪些运算 次序怎样 系数-3和2如何处理 (可以仿照整式中的单项式相乘法则,处理系数)⑵第⑵、⑶题可否用运算律?⑶第⑴、⑵题能否先做括号内的 (教师板书解题过程)学以致用: 计算:⑴ .⑵ .例3.计算:⑴ .⑵ .提问: ⑴这两题的计算与整式中的什么运算相近 ⑵第⑴题又有什么特征 (教师板书解题过程)巩固练习: 计算:⑴ .⑵ (1),(2)题两位学生板演,领悟与练习:规范书写,知道运算程序。学生先做,后挑选部分板演展示。自由回答问题,观察与总结。讨论后,分别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组长发言.
程序 教 师 行 为 学 生 行 为
巩固练习 计算下列各题:⑴ ⑵ ⑶ 学生当堂完成后,出示答案
课时小结 ⒈ 整式中的各运算法则、运算律各运算次序在二次根式运算中也能适用.⒉ 二次根的加减运算时,应先化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完全相同的二次根式.⒊ 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相乘,可以把它看作多项式相乘,运用多项式乘法法则和乘法公式.⒋ 适当运用运算律简便计算. 梳理知识理解数学的应用价值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