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中国的地理差异 2025年湖北省中考地理章节复习试题精选(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讲 中国的地理差异 2025年湖北省中考地理章节复习试题精选(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03-16 09:16: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湖北省中考地理复习章节测试题精选
第十讲 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选择题
地理界线一般位于地理要素或地理综合特征变化最大的带段,地理界线两侧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读图完成1~2题。
1.对图中我国地理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线以东为非季风区
B.②线以西人口稠密
C.③线以西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④线大致与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2.下列有关中国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降水量东南沿海多,西北内陆少 ②夏季普遍高温,冬季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 ③外流河都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内流河都分布在西北非季风区 ④耕地和水资源在分布上都是南多北少 ⑤农业生产呈现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 ⑥经济发展水平为东部低、西部高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2024·菏泽改编)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显著。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区域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
B.乙区域河流无结冰期,汛期长
C.丙区域多种植水稻、花生
D.丁区域多种植柑橘、油菜
4.甲、丙两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
A.光照、水源 B.水源、热量
C.光照、热量 D.水源、光照
(2024·黄冈模拟)2024年新年伊始,哈尔滨旅游持续火爆,“小土豆”“砂糖橘”等接连上热搜。身着浅色羽绒服,头戴可爱帽子,身材普遍比本地人娇小,是“小土豆”的显著标志。下图示意“小土豆”和哈尔滨为迎接“小土豆”在街边搭建的“土豆大棚”。据此完成5~6题。
5.“小土豆”“砂糖橘”是热情的哈尔滨人民对来自________游客的昵称( )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6.“土豆大棚”主要是为了方便“小土豆”们( )
A.遮阳 B.躲雨
C.避寒 D.防风沙
(2024·天水节选)2023年“特种兵式旅游”火遍全网。一位湖南女大学生从4月25日至4月29日,5天爬完五岳,整个行程多数坐高铁。其行程如图所示,据此完成7~8题。
7.该行程跨越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①北方地区 ②南方地区
③西北地区 ④青藏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该学生到达河南时,沿途能看到( )
A.稻田连绵 B.麦田连片
C.桑基鱼塘 D.草原广阔
我国传统民居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区域特色,是各地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杰作。下图为四地代表性传统民居图。据此完成9~10题。
9.四地对应的传统民居是( )
A.甲—窑洞 乙—江南民居 丙—吊脚楼丁—蒙古包
B.甲—蒙古包 乙—江南民居 丙—吊脚楼丁—窑洞
C.甲—江南民居 乙—吊脚楼 丙—窑洞 丁—蒙古包
D.甲—窑洞 乙—吊脚楼 丙—江南民居 丁—蒙古包
10.下列描述与传统民居所在地区环境特征相符的是( )
A.甲—地势低平,河渠纵横
B.乙—地形崎岖,气候湿热
C.丙—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丁—草原广布,牛羊遍地
二、非选择题
11.(2024·青海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来北往 畅游华夏
生活在广州的小西寒假打算去北京旅游,为了解更多南北方的不同,小西给北京的朋友打电话咨询。下图示意二人对话场景(图1)。
图1
(1)查阅资料:作为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有着诸多的地理意义。小西查阅资料,绘制笔记(图2)。请结合所学知识,将图中方框补充完整。
图2
(2)衣:从图中人物在户外的穿着可发现,此时北方人衣着比南方人厚实,这是因为北方 低于南方。
(3)食:相比于北方人爱吃面食,南方人更爱吃大米,这与南方地区的哪些因素有关?
(4)住:请分析北方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的原因。(从气温和降水方面作答)
(5)出发准备:据以上了解,小西准备了以下几样物品。请任选一件,并说明理由。
厚衣服 加湿器 溜冰鞋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游最美公路
京新高速公路被誉为中国最美公路之一。暑假期间,某研学小组从北京出发,沿京新高速公路进行研学活动。下图为京新高速公路路线示意图。
【识位置 知难度】
(1)京新高速公路连接的省级行政中心有北京、呼和浩特和 ,连接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和 地区。
(2)京新高速公路是继青藏铁路后又一项具有典型地域特点的高难度工程,它是世界最长的沙漠公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有
【析差异 赏美景】
在京新高速公路沿途可依次观察到“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戈壁灰”,因而它被誉为中国最美公路之一。
(3)沿途经过地区的景观颜色依次为“绿”“青”“黄”,即植被由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析差异 尝美食】
在京新高速公路沿途可品尝到面条韧、牛奶醇、羊肉鲜、瓜果甜,特色美食数不胜数。
(4)沿途美食体现了各地 (农业/工业/经济水平)的差异。北京地区居民以面食为主食,反映当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牛奶醇、羊肉鲜,则反映西北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
13.(2024·孝感一模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粮食安全 国之大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于2023年12月29日通过,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粮安天下,农稳社稷”,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源头,是端牢“中国饭碗”的关键。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及部分育种基地示意图。
【明了国情 藏粮于地】
(1)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国耕地保有量不得低 亿亩,严格贯彻“ ”这一基本国策。
(2)界线A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一线,也是 mm年等降水量线。
【科技创新 藏粮于技】
耕地的总量是一定的,保证粮食安全,稳产增产的根本出路在科技。
(3)育种基地是新品种研究与实验的基础场地,主要从事种子育种、选育和试验工作,是探索种子生长、品质和产量的一个实验平台。四川育种基地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夏季 ,冬季温暖湿润,适合秧苗生长。请阐述海南省建设育种基地的有利条件。
【知行合一 藏粮于心】
人们的粮食消费观念和行为关系到粮食安全。
(4)四大地理区域中,分布着典型河谷农业的是 (①/②/③/④),该区域有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特有畜种 。
(5)人们的粮食消费观念和行为也关系到粮食安全,请从节约粮食的角度,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中国的地理差异
答 案
一、选择题
地理界线一般位于地理要素或地理综合特征变化最大的带段,地理界线两侧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读图完成1~2题。
1.对图中我国地理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D)
A.①线以东为非季风区
B.②线以西人口稠密
C.③线以西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D.④线大致与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吻合
2.下列有关中国地理差异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C)
①降水量东南沿海多,西北内陆少 ②夏季普遍高温,冬季自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 ③外流河都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内流河都分布在西北非季风区 ④耕地和水资源在分布上都是南多北少 ⑤农业生产呈现东耕西牧、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 ⑥经济发展水平为东部低、西部高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2024·菏泽改编)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显著。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D)
A.甲区域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
B.乙区域河流无结冰期,汛期长
C.丙区域多种植水稻、花生
D.丁区域多种植柑橘、油菜
4.甲、丙两区域发展种植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分别是(B)
A.光照、水源 B.水源、热量
C.光照、热量 D.水源、光照
(2024·黄冈模拟)2024年新年伊始,哈尔滨旅游持续火爆,“小土豆”“砂糖橘”等接连上热搜。身着浅色羽绒服,头戴可爱帽子,身材普遍比本地人娇小,是“小土豆”的显著标志。下图示意“小土豆”和哈尔滨为迎接“小土豆”在街边搭建的“土豆大棚”。据此完成5~6题。
5.“小土豆”“砂糖橘”是热情的哈尔滨人民对来自________游客的昵称(C)
A.青藏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
6.“土豆大棚”主要是为了方便“小土豆”们(C)
A.遮阳 B.躲雨
C.避寒 D.防风沙
(2024·天水节选)2023年“特种兵式旅游”火遍全网。一位湖南女大学生从4月25日至4月29日,5天爬完五岳,整个行程多数坐高铁。其行程如图所示,据此完成7~8题。
7.该行程跨越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A)
①北方地区 ②南方地区
③西北地区 ④青藏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该学生到达河南时,沿途能看到(B)
A.稻田连绵 B.麦田连片
C.桑基鱼塘 D.草原广阔
我国传统民居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区域特色,是各地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杰作。下图为四地代表性传统民居图。据此完成9~10题。
9.四地对应的传统民居是(A)
A.甲—窑洞 乙—江南民居 丙—吊脚楼丁—蒙古包
B.甲—蒙古包 乙—江南民居 丙—吊脚楼丁—窑洞
C.甲—江南民居 乙—吊脚楼 丙—窑洞 丁—蒙古包
D.甲—窑洞 乙—吊脚楼 丙—江南民居 丁—蒙古包
10.下列描述与传统民居所在地区环境特征相符的是(D)
A.甲—地势低平,河渠纵横
B.乙—地形崎岖,气候湿热
C.丙—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D.丁—草原广布,牛羊遍地
二、非选择题
11.(2024·青海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来北往 畅游华夏
生活在广州的小西寒假打算去北京旅游,为了解更多南北方的不同,小西给北京的朋友打电话咨询。下图示意二人对话场景(图1)。
图1
(1)查阅资料:作为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有着诸多的地理意义。小西查阅资料,绘制笔记(图2)。请结合所学知识,将图中方框补充完整。
图2
(2)衣:从图中人物在户外的穿着可发现,此时北方人衣着比南方人厚实,这是因为北方气温低于南方。
(3)食:相比于北方人爱吃面食,南方人更爱吃大米,这与南方地区的哪些因素有关?
气候(降水、气温);历史;饮食习惯;农业基础等。
(4)住:请分析北方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的原因。(从气温和降水方面作答)
北方民居屋顶坡度较小是因为北方气候干燥,降水少,屋顶排水需求小;墙体较厚是因为北方冬季气温低,较厚的墙体可以起到保温作用。
(5)出发准备:据以上了解,小西准备了以下几样物品。请任选一件,并说明理由。
厚衣服 加湿器 溜冰鞋
厚衣服:北方冬季气温低,气候寒冷。
加湿器:北方冬季降水少,气候干燥。
溜冰鞋:北方冬季气温低,河流会结冰,可以溜冰。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游最美公路
京新高速公路被誉为中国最美公路之一。暑假期间,某研学小组从北京出发,沿京新高速公路进行研学活动。下图为京新高速公路路线示意图。
【识位置 知难度】
(1)京新高速公路连接的省级行政中心有北京、呼和浩特和乌鲁木齐,连接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
(2)京新高速公路是继青藏铁路后又一项具有典型地域特点的高难度工程,它是世界最长的沙漠公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有沙漠广布、水资源缺乏、多大风和沙尘暴天气等。
【析差异 赏美景】
在京新高速公路沿途可依次观察到“林海绿”“草原青”“沙漠黄”“戈壁灰”,因而它被誉为中国最美公路之一。
(3)沿途经过地区的景观颜色依次为“绿”“青”“黄”,即植被由森林—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
【析差异 尝美食】
在京新高速公路沿途可品尝到面条韧、牛奶醇、羊肉鲜、瓜果甜,特色美食数不胜数。
(4)沿途美食体现了各地农业(农业/工业/经济水平)的差异。北京地区居民以面食为主食,反映当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以旱地为主;牛奶醇、羊肉鲜,则反映西北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
13.(2024·孝感一模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粮食安全 国之大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于2023年12月29日通过,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粮安天下,农稳社稷”,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源头,是端牢“中国饭碗”的关键。下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及部分育种基地示意图。
【明了国情 藏粮于地】
(1)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国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18亿亩,严格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
(2)界线A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也是800mm年等降水量线。
【科技创新 藏粮于技】
耕地的总量是一定的,保证粮食安全,稳产增产的根本出路在科技。
(3)育种基地是新品种研究与实验的基础场地,主要从事种子育种、选育和试验工作,是探索种子生长、品质和产量的一个实验平台。四川育种基地的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适合秧苗生长。请阐述海南省建设育种基地的有利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纬度低,热量充足,育种周期短,育种时间长)、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技术先进、国家政策支持等。
【知行合一 藏粮于心】
人们的粮食消费观念和行为关系到粮食安全。
(4)四大地理区域中,分布着典型河谷农业的是④(①/②/③/④),该区域有被称为“高原之舟”的特有畜种牦牛。
(5)人们的粮食消费观念和行为也关系到粮食安全,请从节约粮食的角度,谈谈你的具体做法。
适量订餐,避免剩饭,减少浪费;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费,践行光盘行动;大力宣传节约粮食,制止浪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