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省中考地理复习章节测试题精选
第二讲 认识地区(1)
一、选择题
(2024·云南)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与我国山水相连,贸易往来密切。近年来,我国与缅甸共同推进皎漂港的建设运营。读“东南亚位置示意图”,完成1~2题。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 )
A.位于“三洲五海之地”
B.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C.是亚洲与非洲往来必经之地
D.地处两洲两洋间的“十字路口”
2.皎漂港地理位置特殊,我国参与皎漂港建设运营的意义,错误的是( )
A.便于波斯湾的石油输入我国西南地区,改善石油紧缺状况
B.大幅缩短了我国与美洲、南亚和西亚间的运输距离和时间
C.开辟了我国通往印度洋的新通道,减弱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D.扩大我国西南地区商品输出,促进西南地区对外交流与发展
(2024·眉山)缅甸是东南亚重要的柚木生产和出口国,其柚木出口到中国选择公路运输,公路主要为盘山公路。如图为“缅甸及周边地区略图”。据此完成3~5题。
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缅甸的地势特征为( )
A.周高中低 B.中高周低
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
4.采用盘山方式修建公路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植被
5.伊洛瓦底江在曼德勒下游河段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是( )
A.旅游 B.发电
C.养殖 D.河运
(2024·聊城)西亚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与东亚“油”好往来。读图完成6~7题。
6.有关西亚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处亚、美、非三大洲交界处,地理位置重要
B.输出到东亚的石油经过甲地霍尔木兹海峡
C.国家均为阿拉伯国家
D.“水比油贵”,适宜发展畜牧业
7.图中①②③地区都具有的地理特征是( )
A.地形平坦 B.海洋性特征显著
C.人口稠密 D.经济发达
“漂浮菜园”是将各种作物种植在漂浮于水面的有机植床之上的农业生产方式。孟加拉国“漂浮菜园”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雨季时,农民把水葫芦、稻秆等杂物收集起来,置于水中,使其与浮萍等混合形成有机植床,将瓜果蔬菜栽种其中。下图为孟加拉国的位置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8~10题。
8.孟加拉国采用“漂浮菜园”种植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
9.“漂浮菜园”农业生产方式可有效应对的自然灾害是( )
A.洪涝 B.霜冻
C.干旱 D.台风
10.雨季过后,农民会将“漂浮菜园”打碎混入土壤中,推测他们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土壤温度 B.增加土壤肥力
C.防止被水冲走 D.就地填埋垃圾
二、非选择题
11.(2024·新疆改编)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4年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一周年,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2024年4月以来,随着东南亚热带水果上市,中老铁路进口水果运量大增,“水果专列”往返频繁。
, 中老铁路示意图 万象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1)中老铁路北起云南 ,南至老挝 。“水果专列”运送的热带水果可能有 、 。
(2)老挝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上,从右图可以得知,中南半岛属于 气候,有利于 (粮食作物)的生长, 、 (国家)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3)中南半岛上山河分布具有 的特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
(4)依据中老铁路沿途自然环境特征,请分析工程人员在修建铁路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亚粮食 生产之困
南亚各国经济以农业为主,印度作为南亚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
【读地图,知位置】
南亚地形及稻米产区分布图 南亚气候类型分布图
(1)简述南亚的纬度、海陆位置。
【看分布,析原因】
南亚地区水稻品种较为特殊,又名“深水稻”。与普通稻种相比,其茎秆较高,长达2~3米,耐寒性差,需要充足的水源,且能适应长时期浸泡和淹水的环境,同时,其茎秆排水孔隙率高,不易倒伏,能够在保持水分的同时避免倒伏。
(2)归纳深水稻的主要分布区。
(3)简述南亚发展深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
【找问题,谋发展】
印度有半数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耕地面积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但即使风调雨顺的年份,粮食产量和人均粮食仍不及我国的一半,大约2亿印度人处于缺粮状态。
(4)分析印度粮食产量低的社会经济因素。
(5)印度耕地居世界前列,粮食却不能自给,每年还需进口粮食。请你为印度解决粮食危机提出合理措施。
13.(2024·荆州模拟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麦麦高铁 沙漠奇迹
【自然制约 困难重重】
麦麦高铁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参建的世界首条穿越沙漠地带高铁,时速360千米,全长450千米,沿线多是沙漠山峦,气候炎热,且途经野生骆驼自然保护区,施工困难重重,全线铁路桥众多。下图为麦麦高铁示意图及景观图片。
(1)麦麦高铁的大致走向是 。
(2)说出麦麦高铁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
【大国精神 助力发展】
麦麦高铁的开通将麦加和麦地那两城间的通行时间由原来的4小时缩短到2小时,年客运量突破1 500万人次,极大缓解了当地交通压力,旅程也变得更加舒适。中国高铁凭借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技术已成为中国新的“外交名片”“形象代表”。
(3)列举我国在麦麦高铁建设中具备的优势条件。
(4)概括麦麦高铁开通后给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第二讲 认识地区(1)答 案
一、选择题
(2024·云南)东南亚地理位置重要,与我国山水相连,贸易往来密切。近年来,我国与缅甸共同推进皎漂港的建设运营。读“东南亚位置示意图”,完成1~2题。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体现在(D)
A.位于“三洲五海之地”
B.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C.是亚洲与非洲往来必经之地
D.地处两洲两洋间的“十字路口”
2.皎漂港地理位置特殊,我国参与皎漂港建设运营的意义,错误的是(B)
A.便于波斯湾的石油输入我国西南地区,改善石油紧缺状况
B.大幅缩短了我国与美洲、南亚和西亚间的运输距离和时间
C.开辟了我国通往印度洋的新通道,减弱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D.扩大我国西南地区商品输出,促进西南地区对外交流与发展
(2024·眉山)缅甸是东南亚重要的柚木生产和出口国,其柚木出口到中国选择公路运输,公路主要为盘山公路。如图为“缅甸及周边地区略图”。据此完成3~5题。
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缅甸的地势特征为(C)
A.周高中低 B.中高周低
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
4.采用盘山方式修建公路的主要影响因素是(B)
A.气候 B.地形
C.河流 D.植被
5.伊洛瓦底江在曼德勒下游河段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是(D)
A.旅游 B.发电
C.养殖 D.河运
(2024·聊城)西亚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有“世界石油宝库”之称,与东亚“油”好往来。读图完成6~7题。
6.有关西亚的描述正确的是(D)
A.地处亚、美、非三大洲交界处,地理位置重要
B.输出到东亚的石油经过甲地霍尔木兹海峡
C.国家均为阿拉伯国家
D.“水比油贵”,适宜发展畜牧业
7.图中①②③地区都具有的地理特征是(C)
A.地形平坦 B.海洋性特征显著
C.人口稠密 D.经济发达
“漂浮菜园”是将各种作物种植在漂浮于水面的有机植床之上的农业生产方式。孟加拉国“漂浮菜园”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之一。雨季时,农民把水葫芦、稻秆等杂物收集起来,置于水中,使其与浮萍等混合形成有机植床,将瓜果蔬菜栽种其中。下图为孟加拉国的位置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8~10题。
8.孟加拉国采用“漂浮菜园”种植的时间最有可能是(C)
A.1月 B.4月
C.7月 D.11月
9.“漂浮菜园”农业生产方式可有效应对的自然灾害是(A)
A.洪涝 B.霜冻
C.干旱 D.台风
10.雨季过后,农民会将“漂浮菜园”打碎混入土壤中,推测他们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B)
A.增加土壤温度 B.增加土壤肥力
C.防止被水冲走 D.就地填埋垃圾
二、非选择题
11.(2024·新疆改编)读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4年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一周年,中老铁路是“一带一路”的标志性工程。2024年4月以来,随着东南亚热带水果上市,中老铁路进口水果运量大增,“水果专列”往返频繁。
, 中老铁路示意图 万象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1)中老铁路北起云南昆明,南至老挝万象。“水果专列”运送的热带水果可能有榴莲、芒果。
(2)老挝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上,从右图可以得知,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有利于水稻(粮食作物)的生长,泰国、越南(国家)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3)中南半岛上山河分布具有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4)依据中老铁路沿途自然环境特征,请分析工程人员在修建铁路过程中克服了哪些困难。
山高谷深、地面起伏大等。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南亚粮食 生产之困
南亚各国经济以农业为主,印度作为南亚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之一。
【读地图,知位置】
南亚地形及稻米产区分布图 南亚气候类型分布图
(1)简述南亚的纬度、海陆位置。
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地区;位于亚洲南部,西临阿拉伯海,东濒孟加拉湾,南抵印度洋。
【看分布,析原因】
南亚地区水稻品种较为特殊,又名“深水稻”。与普通稻种相比,其茎秆较高,长达2~3米,耐寒性差,需要充足的水源,且能适应长时期浸泡和淹水的环境,同时,其茎秆排水孔隙率高,不易倒伏,能够在保持水分的同时避免倒伏。
(2)归纳深水稻的主要分布区。
主要分布在东北部恒河平原和沿海平原。
(3)简述南亚发展深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
南亚河流下游为冲积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地带,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土壤肥沃;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区,湿热的气候条件适宜深水稻的生长。
【找问题,谋发展】
印度有半数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耕地面积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但即使风调雨顺的年份,粮食产量和人均粮食仍不及我国的一半,大约2亿印度人处于缺粮状态。
(4)分析印度粮食产量低的社会经济因素。
生物育种水平低,粮食单产低;机械化水平低,劳动效率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人口众多,人均产量低。
(5)印度耕地居世界前列,粮食却不能自给,每年还需进口粮食。请你为印度解决粮食危机提出合理措施。
发展农业科技,增加粮食单产;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加强水利设施建设,提高粮食产量等。
13.(2024·荆州模拟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麦麦高铁 沙漠奇迹
【自然制约 困难重重】
麦麦高铁是中国企业在海外参建的世界首条穿越沙漠地带高铁,时速360千米,全长450千米,沿线多是沙漠山峦,气候炎热,且途经野生骆驼自然保护区,施工困难重重,全线铁路桥众多。下图为麦麦高铁示意图及景观图片。
(1)麦麦高铁的大致走向是南北走向。
(2)说出麦麦高铁修建过程中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
气候炎热;水资源短缺;途经野生动物保护区,施工难度大;穿越沙漠山峦,修建成本高等。
【大国精神 助力发展】
麦麦高铁的开通将麦加和麦地那两城间的通行时间由原来的4小时缩短到2小时,年客运量突破1 500万人次,极大缓解了当地交通压力,旅程也变得更加舒适。中国高铁凭借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多项技术已成为中国新的“外交名片”“形象代表”。
(3)列举我国在麦麦高铁建设中具备的优势条件。
我国高铁知名度较高;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我国修建高铁的经验丰富。
(4)概括麦麦高铁开通后给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
缩短通行时间;带动沿线经济发展;缓解两地交通压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提供就业岗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