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7.2力的合成课件(共18张PPT)+教案+导学案(有答案)+习题课件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全一册沪科版物理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7.2力的合成课件(共18张PPT)+教案+导学案(有答案)+习题课件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全一册沪科版物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3-18 10:44:00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七章 力与运动
第二节 力的合成
栏目导航
学习目标
1.生活中与力合成相关的现象
新课导入
探究点:
2.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课堂小结
当堂评价
对点训练
对点训练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知道合力与分力;了解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能用力的合成解释日常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学习合力与分力的基础上,贯穿集体主义思想和团结协作精神的教育
科学思维:知道合力与分力都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定义的;了解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认识到等效替代思想对研究物理的重要性
科学探究:经历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探究过程,并体验从图标数据的分析中获得结论的过程;能在与同学的交流讨论中发现新的问题
新课导入
1
播放路人帮助别人推东西上坡的视频:
一个人拉车上坡跟费力,为什么两个人就相对轻松呢?有什么物理道理呢?
新课导入
2
有一个猎人网住了很多大鸟,没想到鸟多力量大,带着网一起飞走了,猎人只好跟在网的后面拼命追。
有人对猎人说:“你不可能追上那些会飞的大鸟。” 但是猎人坚定地说道:“如果网里只有一只鸟,我可能追不上,但现在网子里有很多鸟,我一定能够追到。”
果然,到了黄昏,网里的那些鸟儿有的要回湖边,有的要回森林,有的要回草原,结果,由于各自的方向不同,那一大群鸟跟着网一起落在了地上,被猎人活捉了。
为什么一开始鸟会带着网飞上了天?最后为什么有落到了地上?有什么物理道理呢?
探究点1
生活中与力合成相关的现象
阅读课本P166-167“生活中与力合成相关的现象”部分。然后完成以下任务:
1.观察图7-13“蚂蚁的合力”,从力的角度分析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观察图7-14“帆的合力”,从力的角度分析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探究点1
生活中与力合成相关的现象
总结:
(1)以上这些事例说明一个力产生的作用的效果与两个(多个)力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 ,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 。
(2)可见,合力和分力是相对概念,单独说无意义,合力与分力成立的前提是效果相同,这种研究物理的方法叫 法。
分力
合力
等效替代
对点训练
如图甲所示,用一台拖拉机将陷入泥潭的汽车拉了出来;如图乙所示,一群小同学齐心协力也可以把汽车从泥潭中推出,此时我们说拖拉机对汽车的拉力是同学们对汽车推力 的,其主要的依据是 。
生活中与力合成相关的现象
合力
同学们对汽车施加的推力的作用效果与拖拉机对汽车的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探究点2
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求合力的过程叫力的合成。求 的合力就叫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阅读课本P167-168“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部分
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分力
(1)对于弹簧(或橡皮筋),有力作用之后会产生什么效果?
(2)如何知道不同过程中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3)如何知道作用在弹簧或橡皮筋上的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合适吗?课本上用的什么方法?
实验方案讨论:
长度被拉长
弹簧(或橡皮筋)被拉伸的长度相同
课本上用加挂钩码的方法,这样便于控制力的大小
探究点2
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实验方案:
(1)实验器材:
(2)实验步骤:
橡皮筋、细绳、滑轮、钩码
①用方向相同的两个力F1、F2将原长为AE的的橡皮筋拉长之AE 。
②用方向相反的两个力F1、F2将原长为AE的的橡皮筋拉长之AE 。
③用一个力F将原长为AE的的橡皮筋拉长之AE 。
探究点2
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实验结论:
(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F合= F1 +F2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F合= F1–F2
实验 项目 F1 F2 F
F1与F2同向 大小
方向 F1与F2反向 大小
方向
对点训练
1.跳伞运动员连同装置共重700N,他从飞机上跳下,伞未打开前,受到空气的阻力为50N,则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650N竖直向上 B.650N竖直向下
C.750N竖直向上 D.750N竖直向下
2.亮亮帮助爸爸干农活(如图所示),爸爸用600N的水平拉力拉车,亮亮用200N的水平力推车,他们合力的大小是 N。
B
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800
课堂小结
分力
合力
效果相同
力的合成
同一直线方向相同
同一直线方向相反
大小:F=F1+F2,
方向:与分力方向相同
大小:F=F1+F2,方向:与较大分力方向相同
当堂评价
1.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F1=5N,F2=4N。如果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它们的合力大小( )
A.一定是9N B.一定是1N
C.可能是9N或1N D.可能是5N或4N
C
12 345
2.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和伞的总重为 ,他从飞机上跳下,伞未打开前,受到空气的阻力为 ,则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 N,合力的方向是 。
700
竖直向下
当堂评价
3.如图所示,在无人机和重物一起匀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下方用细绳系着的重物所受合力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为零;若在二者一起竖直上升的过程中,连接重物和无人机的细绳突然断开,则重物将会 (选填“停止运动”“立即竖直向下运动”或“竖直向上运动一段距离”)。
12 3 45
竖直向上运动一段距离
一定
当堂评价
4.一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同时受到沿着同一直线的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大小为20N,水平向左,另一个力大小为30N,水平向右。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N,方向是 。
123 4 5
10
水平向右
当堂评价
1234 5
5. 如图所示,这是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湿田击稻”的情景,书中这样描述:“……将稻穗抓起,高举过顶,用力摔打在板壁上,使稻粒脱落。如此反复多次,直至稻粒全部脱落为止”。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稻粒脱落的原因。
答:当摔打稻秆时,原来稻秆和稻粒都是运动的,撞击的板壁时,稻秆由运动变为静止,而稻粒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能将稻粒从稻秆上打落下来,这是利用稻粒的惯性。
当堂评价
1234 5
5.李老师利用橡皮筋、定滑轮、钩码、小绳子和同学们一起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该实验应用了力能使物体 的道理,图中AE表示橡皮筋的 长度,EE′表示橡皮筋的 长度;
(2)通过比较 和 (选填“甲”“乙”或“丙”)两种情况,可知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 ,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3)通过比较 和 两种情况,可知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 ,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
发生形变
原来
伸长


之和


之差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力的合成
物理观念:知道合力与分力;了解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能用力的合成解释日常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科学思维:知道合力与分力都是从力的作用效果来定义的;了解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认识到等效替代思想对研究物理的重要性。
科学探究:经历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探究过程,并体验从图表数据的分析中获得结论的过程;能在与同学的交流讨论中发现新的问题。
科学态度与责任:在学习合力与分力的基础上,贯穿集体主义思想和团结协作精神的教育。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情况
教学难点:了解等效替代法及其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
教师演示:弹簧测力计、弹簧、钩码、木板、细线等
学生实验:木板、钩码、橡皮筋、细线、钉子、滑轮等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老师播放路人帮助别人推东西上坡的视频。 一个人拉车上坡很费力,为什么两个人就相对轻松呢 有什么物理道理呢 学完这节课你就能解释了。 情境导入:有一个猎人网住了很多大鸟,没想到鸟多力量大,带着网一起飞走了,猎人只好跟在网的后面拼命追。 有人对猎人说:“你不可能追上那些会飞的大鸟。”但是猎人坚定地说道:“如果网里只有一只鸟,我可能追不上,但现在网里有很多鸟,我一定能够追到。” 果然,到了黄昏,网里的那些鸟儿有的要回湖边,有的要回森林,有的要回草原,结果,由于各自的方向不同,那一大群鸟跟网一起落在了地上,被猎人活捉了。 老师引导提问:为什么一开始鸟会带着网飞上了天 最后为什么又落到了地上 有什么物理道理呢 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后,引入课题。 观看视频,满怀兴趣和好奇学习新课 学生基本能想到齐心合力和有劲不往一处使,初步有合力与分力的想法
二、新课讲解 探究新知 探究点一:生活中与力合成相关的现象 老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66~167“生活中与力合成相关的现象”部分。然后完成以下任务: 1.观察图713“蚂蚁的合力”,从力的角度分析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引导学生分析:  不同点:一群小蚂蚁产生多个力作用于一片树叶,一只甲壳虫只产生一个力作用于一片树叶。 相同点:都能搬动树叶(对同一片树叶的作用效果是一样的)。 边分析,边思考,边学习,获得有关的感性材料,初步形成分力、合力观念
2.观察图714“帆的合力”,从力的角度分析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尝试分析: 不同点:众多船帆产生多个力作用于航船,一台发动机只产生一个力作用于航船。 相同点:都能驱动航船(对航船的作用效果是一样的)。 3.先小组交流,再指名同学表述,最后老师点拨: (1)以上这些事例说明一个力产生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多个)力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作那几个力的 合力 ,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 分力 。 (2)可见,合力和分力是相对概念,单独说无意义,合力与分力成立的前提是效果相同,这种研究物理的方法叫 等效替代 法。 4.请再举一个事例,并尝试利用合力与分力的知识解释。 提示:下列生活现象中一个大人提水和两个小孩提水,作用效果相同情况下,大人施加的力是两个小孩施加力的合力,每个小孩施加的力是大人施加力的分力。 探究点二: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先指导同学阅读课本P167~168“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部分。 1.求合力的过程叫力的合成。求 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分力 的合力就叫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2.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 老师先用演示器材展示,然后引导学生交流讨论以下问题: (1)对于弹簧(或橡皮筋),有力作用之后会产生什么效果 提示:长度被拉长。 (2)如何知道不同过程中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提示:弹簧(或橡皮筋)被拉伸的长度相同。 (3)如何知道作用在弹簧或橡皮筋上的力的大小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合适吗 课本上用的什么方法 提示:用弹簧测力计不容易控制力的大小,不合适;课本上用加挂钩码,用钩码的重力通过定滑轮变为水平拉力作为分力,这样便于控制力的大小。 3.老师和学生一起确定实验方案: (1)实验器材:橡皮筋、细绳、滑轮、钩码。 (2)实验步骤:(参考课本“做中学”部分,可以让学生复述) ①用方向相同的两个力F1、F2将原长为AE的橡皮筋拉长至AE'。 ②用方向相反的两个力F1、F2将原长为AE的橡皮筋拉长至AE'。 ③用一个力F将原长为AE的橡皮筋拉长至AE'。 学生在自己分析、多人讨论过程中,沉浸式参与课堂,加强物理学习与现实生活及动手探究的联系 实验中注意体会效果相同条件下,其中两个力跟一个力在大小和方向上的关系
 (3)设计记录实验数据表格: 实验项目F1F2FF1与F2同向大小方向F1与F2反向大小方向
4.学生分小组利用提供的器材动手探究。 5.分析与论证: 提问:你能从记录的数据中得出什么规律吗 师生共同总结实验结论: (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与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即F=F1+F2。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与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即F=F1-F2。 6.交流讨论课本P169“物理聊吧”部分中的问题。 提示:众多人同时、同向用力,增大合力;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与不受力相同。 7.回扣引入环节问题,引导同学尝试解释问题。 提示:若作用在物体上的几个力,方向相同,则合力大于任何一个分力,如众多的鸟逃命时;若方向不同甚至相反,则合力有可能变小,比如夜幕降临,众鸟想回家时。 回扣导入新课环节问题
第二节 力的合成
一、生活中与力合成相关的现象
         
二、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1.实验探究
2.结论
(1)二力方向相同:F=F1+F2,合力方向跟二力方向相同
(2)二力方向相反:F=F1-F2,合力方向跟较大的力方向相同
见PPT课件
  在二力的合成教学中,通过事例、实验和理论推导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了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明确强调了合力作为一个抽象出来的力,注意它和分力之间要用等效替代来联系起来。描述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时,注意合力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又分方向相同和相反两种情况来研究。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准备更多的事例帮助学生理解,加强对学生的思维引导,同时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在讲解其应用时,让学生一定要分情况讨论,因为情况比较少,两个力方向不确定时,有方向相同和方向相反两种情况;在确定方向相反时,又有哪个分力大哪个分力小的情况,应用时不要漏下情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节 力的合成
学习目标 1.知道合力与分力;了解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能用力的合成解释日常生活中简单的问题。(物理观念) 2.了解等效替代的科学方法,认识到等效替代思想对研究物理的重要性。(科学思维) 3.通过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探究实验,体验从图标数据的分析中获得结论的过程;能在与同学的交流讨论中发现新的问题。(科学探究)
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情况
难点:了解等效替代法及其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1 生活中与力合成相关的现象 阅读课本P166-167“生活中与力合成相关的现象”部分。然后完成以下任务: 1.观察图7-13“蚂蚁的合力”,从力的角度分析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答:不同点: 一群小黑蚁产生多个力作用于一片树叶,一只甲壳虫只产生一个力作用于一片树叶 。 相同点: 都能搬动树叶(对一片树叶的作用效果是一样的) 。 2.观察图7-14“帆的合力”,从力的角度分析他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答:不同点: 众多船帆产生多个力作用于航船,一台发动机只产生一个力作用于航船 。 相同点: 都能驱动航船(对航船的作用效果是一样的) 。 3.以上这些事例说明一个力产生的作用的效果与两个(多个)力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 合力 ,组成合力的每一个力叫 分力 。
合作探究1 1.可见,合力和分力是相对概念,单独说无意义,合力与分力成立的前提是效果相同,这种研究物理的方法叫 等效代替 法。 2.请再举一个实例,并尝试利用合力与分力的知识解释。 答: 。 3.对点训练:如图甲所示,用一台拖拉机将陷入泥潭的汽车拉了出来;如图乙所示,一群小同学齐心协力也可以把汽车从泥潭中推出,此时我们说拖拉机对汽车的拉力是同学们对汽车推力 合力 的,其主要的依据是 同学们对汽车施加的推力的作用效果与拖拉机对汽车的拉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
自主学习2 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阅读课本P167-168“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部分。 求合力的过程叫力的合成。求 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分力 的合力就叫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合作探究2 探究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1.设计实验方案。 先观察老师先用演示器材展示,然后交流讨论以下问题: (1)对于弹簧(或橡皮筋),有力作用之后会产生什么效果? 答: 长度被拉长 。 (2)如何知道不同过程中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答: 弹簧(或橡皮筋)被拉伸的长度相同 。 (3)如何知道作用在弹簧或橡皮筋上的力的大小?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合适吗?课本上用的什么方法? 答: 用弹簧测力计不容易控制力的大小,不合适;课本上用加挂钩码,用勾码的重力通过定滑轮变为水平拉力作为分力,这样便于控制力的大小 。 2.结合课本,在老师指导下,通组成员一起确定实验方案: (1)实验器材:橡皮筋、细绳、滑轮、钩码。 (2)实验步骤:(参考课本“做中学”部分,可以让学生复述) ①用方向相同的两个力F1、F2将原长为AE的的橡皮筋拉长之AE 。 ②用方向相反的两个力F1、F2将原长为AE的的橡皮筋拉长之AE 。 ③用一个力F将原长为AE的的橡皮筋拉长之AE 。 (3)设计记录实验数据表格: 实验项目F1F2FF1与F2同向大小方向F1与F2反向大小方向
3.学生分小组利用提供器材动手探究。 4.分析与论证: (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F合= F1 +F2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F合= F1–F2 5.交流讨论课本P169“物理聊吧”中的问题。 答: 众多人同时、同向用力,增大合力;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与不受力相同 。 6.回扣引入环节问题,尝试解释问题。 答: 若作用在物体上的几个力,方向相同,则合力大于任何一个分离,若方向不同甚至相反,则合力有可能变小 。 7.对点训练: (1)跳伞运动员连同装置共重700N,他从飞机上跳下,伞未打开前,受到空气的阻力为50N,则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B ) A.650N竖直向上 B.650N竖直向下 C.750N竖直向上 D.750N竖直向下 (2)亮亮帮助爸爸干农活(如图所示),爸爸用600N的水平拉力拉车,亮亮用200N的水平力推车,他们合力的大小是 800 N。
自我评价 1.如图是小君同学在大课间活动时踢毽子的情景,毽子在运动过程中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以下对毽子上下飞舞时所受合力的分析正确的是 ( D ) A.上升过程合力方向向上 B.最高点时合力为零 C.最高点时合力最小 D.上升过程合力大于下落过程合力 2.甲、乙、丙、丁四个木块的质量均为2kg,分别置于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并对木块施以两个方向相反的水平力,则此时木块所受合力大小可能为1N的是(  ) A. B. C. D. 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其中一个力大小为60N,方向向左,合力的大小是20N,方向向右,则另一个力( A ) A.大小是80N,方向向右 B.大小是40N,方向向左 C.合力大小是1000N,方向向上 D.合力大小是200N,方向向上 4.一个物体重为100N,在竖直方向运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恒为20N。若该物体只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且物体所受重力和空气阻力在同一直线上,则物体所受的合力( D ) A.一定为120N B.一定为80N C.可能为100N或20N D.可能为120N或80N 5.一个在空中运动的小球,所受的重力为7N,若考虑空气阻力,其大小始终为3N,当小球竖直向上运动时,所受的合力为 10N ;当小球竖直向下运动时,所受的合力为 4N 。 6.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规律时,首先将弹簧的B端固定,再用两个测力计沿相同方向拉A端,使A端到达某一点O并记录下该点的位置,然后在表格中记录下两个拉力、的大小与方向。再用一个测力计拉皮筋A端,仍将A端拉伸到O点,记录下此时拉力F的大小与方向。 (1)实验中用一个测力计拉弹簧时,仍要将弹簧A端拉伸到O点再读数,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两次实验 作用效果 相同。 (2)通过该实验可知F与、的大小关系是 F=F1+F2 。(用字母表示) 7.(选择)如图甲,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拉力和的作用。拉力和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乙和丙,小车的运动状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根据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 A.时,小车受到的合力为1N B.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5N,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在4s到6s这个时间段,若桌面变得绝对光滑,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D.时和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
我的收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16张PPT)
第二节 力的合成
物理 八年级下册HK
1.合力与分力
如果一个力产生的   与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   ,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则称为这个力的   。
2.同一直线上的二力合成
(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  .
 ,方向与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即F=   。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  .
 ,方向与较大的那个力的方向相同,即F=   。
知识清单
作用效果
相同
分力

小之和
F1+F2

小之差
F1-F2
[例1] 下列关于合力与分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力和分力是受力物体同时受到的两个力
B.一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与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
C.合力的大小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大,不可以比两个分力都小
D.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远远不如两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
典例分析
点拨:合力和分力不是共存的;合力产生的作用效果和它的分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当二力反向时,合力等于二力大小之差,合力有可能小于分力。
B
[例2] 跳伞运动员连同装置共重800 N,他从飞机上跳下来,伞未打开前,受到向上的空气阻力的大小为50 N,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合力的方向   。
750 N
竖直向下
基础题
1.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F1、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且在同一直线上。其中F1=5 N向右,F2=3 N向左。关于F1、F2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8 N,向右
B.5 N,向右
C.3 N,向左
D.2 N,向右
D
2.一个人用100 N的力竖直向上提起一个重40 N的水桶,则水桶受到的合力大小以及合力方向正确的是( )
A.合力大小为60 N,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B.合力大小为60 N,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C.合力大小为140 N,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D.合力大小为140 N,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A
3.(2023贵阳息烽县期末)如图所示,如果老大爷用300 N的力拉车,小朋友用200 N的力推车,他们合力的大小是   N。
500
4.2024年4月30日,太空“出差”半年的神舟十七号乘组成功返回地球家园。如图是着陆前的场景,在减速降落过程中,返回舱所受合力的方向是向   的。

中档题
5.一个物体只受F1和F2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个物体所受到的合力是( )
A.0 B.F1-F2
C.F1+F2 D.无法确定
6.狗用200 N的水平拉力拉着总重为5 000 N的雪橇在冰面上沿直线向西前进,雪橇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60 N,则下列关于雪橇所受的合力大小和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
A.4 800 N,竖直向下 B.360 N,水平向西
C.40 N,水平向东 D.40 N,水平向西
C
D
7.下列四个现象中,一个力作用的效果与另外几个力同时作用的效果不相同的是( )
A.一只甲壳虫和一群蚂蚁匀速移动同一片树叶的力
B.一个同学和两个同学匀速地将同一桶水从地面搬到桌子上的力
C.一头牛将一辆轿车和一群人将一辆卡车从泥沼中拉出来的力
D.两个人坐在一艘小船上,一个人划和两个人划,使船以相同速度前进的力
C
8.(多选题)沿同一直线、大小分别为5 N和5 N 的两个力,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则其合力的大小( )
A.可能是11 N B.可能是5 N
C.可能是0 N D.可能是10 N
CD
9.被抛出的苹果竖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它所受的重力为G,所受的空气阻力为f,F为G和f的合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F方向竖直向下,且大于G B.F方向竖直向上,且大于G
C.F方向竖直向下,且小于G D.F方向竖直向上,且小于G
10.(2024内江)某同学练习排球垫球时,排球离开胳膊后能够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排球具有   ,排球的重力为2.7 N,在竖直上升的过程中,某时刻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为0.5 N,方向竖直向下,此时排球所受合力大小为   N。
A
惯性
3.2
11.同学们为了探究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已知AE是一根弹性很好的橡皮筋,每个钩码的重力都是0.5 N。
(1)三次实验中,橡皮筋的E端都被拉长到E′点,说明三次实验中拉力的作用效果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相同
(2)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等于   ,即F=   ,合力的方向与这两个力的方向
   。
(3)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等于   ,即F=   ,合力的方向与   力的方向相同。
(4)本实验用到的主要科学研究方法为   。 
二力之和
F1+F2
相同
二力之差
F1-F2
较大的
等效替代法
12.起重机钢丝绳用5 100 N的力向上吊起质量为500 kg的钢梁,则这个钢梁受到的合力是多少 方向如何 (g取10 N/kg)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钢梁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竖直向下的重力,G=mg
=500 kg×10 N/kg=5 000 N,则F合=F-G=5 100 N-5 000 N=100 N,方向竖直向上。
答案:100 N 竖直向上
素养题
13.如图所示,在木板上固定一条橡皮筋,当在橡皮筋下端挂一质量为200 g的小球时橡皮筋伸长至E,现用两个弹簧测力计成一角度同时向下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一端再次伸长至E,若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1.5 N 和1.3 N,则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的合力大小为
   N。(g取10 N/kg)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