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阳市水吉中学高中音乐教学设计:独特的民族风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建阳市水吉中学高中音乐教学设计:独特的民族风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6-05-13 21:30: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独特的民族风》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聆听《辽阔的草原》、《宗芭朗松》、《牡丹汗》,感受、体验蒙族、藏族、维吾尔族民歌的民族风格,认识了解“长调”、“囊玛”、“爱情歌曲”等民歌体裁。
初步懂得民歌与人们的生活地域、生活方式、经济形态、文化传统、语言语音等因素之间密切的关系,是形成民族风格的重要原因。
学唱几首民族歌曲,在老师的引导下,从优美的旋律中体味其民族风格及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以蒙古族《牧歌》、《辽阔的草原》、《嘎达梅林》为欣赏重点,在聆听、延长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体验蒙古族的民歌风格。
难点:能主动分析藏族、维吾尔族的民歌风格,并能学会对民族音乐风格进行判断。引导学生多角度的关注少数民族民歌。,对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产生、发展条件及原因作适当研究。
教学内容安排
聆听、演唱蒙古族民歌,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区别认识长调、短调。理解蒙古族民歌音乐风格及题材形式。
聆听少数民族民歌,通过对比的形式掌握囊玛、维吾尔族的爱情歌曲的相关知识;对三个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产生、发展及民间音乐分类知识要有所了解。
对民族音乐产生、发展的条件及原因做适当的探究。
教学资源建议
教师课前准备充分相关文字资料和影音资料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学习,注重挖掘学生中的教学资源。
课堂上充分利用学生初中和小学阶段已学过的少数民族歌曲及相关音乐知识。
利用视频资料,让学生多角度的学习少数民族音乐。(如舞蹈动作,民俗文化等)
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充分利用教材,布置、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及参考资料
对少数民族的民歌,中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认识、理解其音乐风格。因此,要保证必要的音乐时间活动。在聆听、模唱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认识、以及民族风格。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音乐术语对民歌进行描述与情感的表达。
教师必要的少而精的讲解,在音乐时间活动中,由学生提炼、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教 学 意 图
导入 调查:请学生说出所知道的蒙、藏、维三个少数民族的代表歌曲并进行哼唱(抢答)提问:请在服饰、风俗等方面描述以上三个民族的典型特点 以小组为单位思考回答问题 初步了解这三个少数民族
展开教学环节 蒙古族:欣赏《牧歌》的第一段(长调)提问:感受长调的特点。(结合旋律、节奏、音乐情绪)简要介绍蒙古族民歌。(色彩区、长调、短调)结合教材,聆听《辽阔的草原》、《噶达梅林》进行对比。藏族、维吾尔族音乐听辩《牡丹汗》、《宗巴朗松》两首歌曲对比第一首第二首名称宗巴朗松牡丹汗民族藏族维吾尔族节奏平稳律动欢快旋律(情绪)典雅优美、细腻抒情明朗奔放、起伏跌宕主要民族乐器札木聂手鼓、调式中国民族调式维族特有的民族调式(丰富)相关知识藏族民歌(囊玛)维吾尔族民歌教 师 活 动 欣赏歌曲,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并进行比较学 生 活 动 对长调、短调可以进行简单的辨别学生主动对比欣赏可以掌握这两个少数民族简单的音乐特征教 学 意 图
深入 再次聆听《辽阔的草原》,跟随歌曲哼唱旋律,问题:总结长调的特点根据歌词蒙语音标进行试唱。思考:蒙、汉两种唱法的感觉是否一样?3、教师通过歌词、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用二胡演奏长调)和民族生活的特点引导学生在仔细分析作品4、学生自学《嘎达梅林》 学生唱、跳结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演。 进一步感受蒙古族音乐的特点。引导学生独立分析音乐作品
拓展 欣赏三个少数民族的舞蹈视频舞蹈体验:教学生几个蒙、藏、维吾尔族三个民族有代表性的舞蹈动作。结合课后第3、4题,听几个乐句,回答是什么民族的音乐,具体回答是什么表演形式?(声乐、器乐附图)总结: 体验、实践思考回答问题 通过舞蹈动作的学习感受少数民族音乐风格。巩固学习的知识
作业 认真思考课后第5题课后搜集整理喜欢少数民族歌曲,编排一段简单的舞蹈并表演。 完成小组作业 引导学生在原由的认知基础上进一步提高
教学评价建议
鉴别检测:
对于少数民族乐器的图片、音色、名称、所属民族以及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歌曲风格学生能进行正确的分辨。
( http: / / www.21cnjy.com )
附件2:独家资源交换签约学校名录(放大查看)
学校名录参见:http://21世纪教育网/wxt/list. aspx ClassID=306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