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 青山处处埋忠骨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3-16 09:33: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青山处处埋忠骨
抗美援朝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27日,美国政府宣布武装干涉朝鲜内政,派兵入侵朝鲜,并不顾我国政府的多次声明和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为此,我国政府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同朝鲜人民军队并肩作战,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抗美援朝背景
然而,在这场战争中,我国人民志愿军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无数志愿军战士永远地长眠在了朝鲜那块土地上,其中,就有我国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长子──毛岸英。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伟人的内心,去感受作为普通人的毛主席的情感世界。
毛岸英,(1922—1950)本名远仁,字岸英,初名永福,湖南湘潭人,是毛主席的长子。1946年回到延安,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10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1月25日在在美军空袭中英勇牺牲。
人物介绍
扫清生字词
朗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初读课文
课文讲述的是毛主席获悉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后极度痛苦的心情和对毛岸英遗体是否归葬的抉择过程。
彭德怀 拟定 参谋 高瑞欣
损失 锻炼 眷恋 奔赴
搞特殊 尊重 签字 踌躇
黯然 马革裹尸
我会读
词语解释
踌躇:
小方拿着手里的卷子,害怕回家会受到妈妈的责骂,在家门口踌躇不前。
马革裹尸:
志愿军战士勇敢作战,即使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
造句
整体感知
1.题目“青山处处埋忠骨”指的是谁?
毛岸英同志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两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课后第一题)
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志愿军司令部发来的关于毛岸英同志牺牲消息的电报,以及毛主席看到电报后的悲痛之状。
接到电报
第二部分主要写了毛主席面临儿子遗体的安葬问题,艰难抉择,最终作出将儿子安葬在朝鲜的决定。
艰难抉择
毛主席是一个平凡而伟大的父亲。他像所有的父亲一样眷恋着自己的孩子,在痛苦与矛盾中做出艰难的抉择:将爱子葬于异国他乡……下节课,我们再走进课文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一、下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特殊(zhú)  奔赴 眷念 彭德怀  
B.踌躇(chú) 鉴字 拟定 燃烧弹
C.锻炼(niàn) 永别 慰问 中南海
B
二、将下列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 )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
( )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话。
( )毛主席已经出去了……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 )毛主席站立起来,仰着头,望着天花板。
三、根据课文,排列顺序
2
1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