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对祖国河山的礼赞》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在反复聆听作品中,深层感受作者所表达 ( http: / / www.21cnjy.com )出的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之情,尝试着以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揭示出音乐作品所具有的思想性、艺术性特点。21世纪教育网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聆听《芬兰颂》,学唱苦难的圣咏主题和赞美诗主题,感受、体验乐曲的基本情绪和风格特点。
3.自主学习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认识芬兰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西贝柳斯,知道民族乐派的概况。
二、重点、难点:
1.重点:在聆听音乐中感知旋律、音色、速度等要素对作品情绪变化的意义。
2.难点: 学生视唱曲谱的能力和准确性。
三、教学内容安排:
1.本节课选用《芬兰颂 》为重点学习内容,作者西贝柳斯及<<芬兰颂>>则是新知,作品所反映出的思想性、艺术性价值体现突出。
2.斯美塔娜《我的祖国》在初中学习过,作为浏览性作品聆听。
3.本节课中引导学生了解二位著名的东、北欧民族乐派代表性人物。
四、教学资源建议:
1.充分利用教学课件的音、视频资源,结合自己备课内容合理搭配,另外还可以结合自己具体情况选用好的其他资料补充。21教育网
2.引导学生自主上网查阅关于 “民族乐派”代表人物及相关知识等资料,自制课件在课上交流学习。[来源:21世纪教育网]21cnjy.com
五、教学方法、学习指导策略建议:
1.一定要反复多听,熟悉作品主题,学唱主题,根据学生情况可采用听唱或视唱方式,最好能将主题背唱下来。21·cn·jy·com
2.采用学生自主交流学习的方式,将在网上查阅的相关资料,以及学生自制的课件在课堂上展示。
3.教师引导学生在聆听中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
4.充分利用教材中文字、插图、谱例、铭言等素材配合教学工作。
5.教师设计好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组织研讨,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作品所体现出的思想性内容和具有的艺术性价值。www.21-cn-jy.com
六、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引出本课教学内容展开:感受艺术歌曲的魅力 深入:进一步了解作品的表现手段和特点 播放《沃尔塔瓦河》主题音乐,提问:作品的名字、出处、作者或与作品有关的内容。一、教师总结归纳学生整理的资料二、教师播放《芬兰颂》 思考:作品的情绪是怎样的?作品共有几个主题出现?作品的速度、力度是怎样变化的?三、教师弹奏作品的两个主题四、完整聆听《芬兰颂》21世纪教育网两个主题有什么不同?都分别代表着什么?五、教师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思考:作者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想要同过作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聆听音乐,回忆初中学过内容,思考后回答问题。21世纪教育网学生展示在网上查找到的有关民族乐派的资料聆听作品讨论作品的情绪,速度、力度和主题问题。21世纪教育网学生看谱子随着钢琴演唱这两个主题聆听作品学生回答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各个小组阐述自己组的讨论结果 直接用音乐导入,引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关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兴趣,利于进一步展开教学活动加深对作品主题的印象通过再一次的聆听明确作品的内涵对作品有进一步的认识
拓展 六、教师再次播放《芬兰颂》并小结七、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进一步了解民族乐派的风格特点 学生在音乐中再次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和音乐特点学生写一篇短文 激励学生继续探究,使学生喜欢各种音乐风格的音乐
七、教学评价建议:
1.课堂学会主题,可采用个人、小组演唱方式测检。
2.拓展作业要求学生充分利用MP3,完成适量文字作业。
3.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聆听音乐的感受体会,写一篇短文。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